从小步入英语国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们把英语称为第二语言。母语是我们自出生之时起便耳濡目染的。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在不会读写母语的情况下便可进行流利的母语交谈。这就是母语跟第二语言的根本区别。人们从来不会说学母语很难。所以,要想学好英语,我们就应该把英语当作母语来学。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更早地接触英语,接受英语的熏陶;如何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来接近学习母语的感觉,从而让学生们更容易,更自然地学好英语。
  【关键词】 母语 早期 熏陶 情景 课堂 途径
  
  在四年的英语教学中,我留心注意到这样两种现象:首先,在周末过后第一节英语课上,孩子们的表现明显不如往常。而寒暑假过后孩子们则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融入英语,找到学习英语的感觉。其次,教室挨着三四年级的二年级小学生下课时竟然能口出英语,见到我居然跟我说“Good morning,teacher”。这些现象明显说明英语熏陶的重要性,尤其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大都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经历寒暑假、节假日没有英语环境熏陶的时间中,孩子们英语水平其实经历了一个退步的过程。
  我阅读研究过很多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方法、见解之类的文章,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学者是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种种教学方法策略的。何不从根本上换个角度来思考,从母语的角度来教授英语!略其标,治其本。
  1尽早的英语熏陶,种下英语的种子
  据专家调查研究发现:如果非英语国家的人3~7岁开始学英语,并且不中断学习,到成年时,他们的英语有希望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英语水平;若8~10岁开始学英语,则有一定的差距;若11岁以后开始学英语,则会有明显差距。另据资料统计,亚洲人14岁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的,英语会话流利者只占2%,然而从3~10岁时期开始接触英语的人,不论智商高低,90%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人认为《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的明确十分合理,教师不可能让孩子们背住上万个生词,相反,却很有可能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孩子们入门。
  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在好的开始之前再有三年的英语熏陶,相信肯定英语学习的效果会更好。我在思考,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们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自主接近英语,接受英语。倘若,我们教师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没有到三年级学习英语之前就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英语的种子。还据生理研究:6岁以后的孩子开始发展理性、逻辑和思考的“显意识”,对进入大脑中的万物往往会加以过滤分析,用“潜意识”来进行学习,很轻松就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 然而,6岁之后的儿童音壁已经开始定型,此时学习第二门语言,只能以强迫记忆的方式来进行,难于接受一门外语。带着这样的思考和理论根据,我对还有半年升为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刻意的引导,带着他们听了几堂高年级的英语课,教他们几首英语歌曲,教他们简单的英语对话,并没有半点记忆和书写在里面,仅仅是听说般熏陶,以母语的形式引领他们。半年后,他们升入三年级,我接着教他们英语,何曾想到效果如此惊人,英语的种子已经发芽长成树了,他们接受起英语像母语一样无阻力,明显超出了前几届。在此基础上,我正在引导一年级的孩子们,用英语熏陶他们,种下英语的种子,希望他们能长成参天之树。
  2注重情景氛围,自然稳步提升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语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语言与情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否则,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美国阶梯英语总裁讲过的:“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里,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故教授英语知识应从情景着手,将知识还原于生活之中,这样,孩子们接受起来肯定很自然很容易。让孩子们觉得生活中还是用得到英语,英语是一种沟通的工具,而非仅仅是一种死板的知识。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也不是说有了情景就足够了,孩子们在情景中能够明白英语的意思,但是还要为孩子讲解语义语法,来弥补家庭生活中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
  我营造英语情景一般通过三方面:①利用《快乐英语》课本中本身所带有的图片情景,让孩子们融入其中,利用情景教授;②组织孩子们做游戏,来营造一种英语环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将知识赋予情景中,即快乐又理解了知识;③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卡通的精彩的英语情景,农村孩子大多不熟悉电脑,见到这样的课堂,很兴奋很感兴趣,非常快的理解并融入我所营造的ppt情景中。
  3冲淡学习的间断,潜移默化中进步
  正如在引论中指出的那样,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明显的学习中断情况,并且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种情况也比较难于解决,或者说家长们和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中断对学习英语的危害性。再者,如前所述,尽早地引导和熏陶学生们,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英语的种子,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情景教学,将英语和生活相互融合,这种方式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如果不能解决学习中断的危害,就犹如,孩子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5步再倒退2步地向前迈进。这样的话,作用和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我更喜欢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真诚相待,孩子们也十分愿意与我交流,跟我说实话。我不断地思考如何解决学习中断的问题,不断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周末都做些什么。逐渐地我探索出一种方法来试着解决学习中断的危害。在这里以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孩子们为例,他们在周末和假期,大多学生还是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自己支配的,可他们比较喜欢和伙伴们一起玩耍,比如卡片游戏;还比较喜欢看电视,主要是动画片。了解了这些后,我便想把英语融入到他们的娱乐之中,我给孩子们购买了一些英文书写的卡片,甚至自己亲手制作。这样“police”跟警察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就是一回事,并且孩子们更倾向于说“I am the police !”,而不是“我是警察”。我还给孩子们购买了一些英文动画片,其中的对话很接近教科书中的,我想假期让孩子们背诵课本,他们大多不会愿意,但让他们看新鲜的动画片,他们则是欢呼雀跃。在上学的时候再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动画片的任务与情节,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就这样我不断地了解我所教的学生们,因人制宜,结合个人或者同一类别的学生,采取不用的方法,总之我将英语融入到了他们的假期娱乐之中。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种做法收效甚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习中断的危害,能够让学生们沿着正确的方向,稳定快步地迈向目标。
  4结论
  我们无法把英语当作母语来学习。然而,我们可以模仿母语学习的模式来学习第二语言,这样才是学习一门语言的根本途径。在孩子们正式学习英语之前,先对小小孩子们尽早地进行英语的熏陶,使其耳濡目染,在孩子们的心底种下英语的种子。在孩子们开始正式学习英语后,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营造源于生活中的情景,让孩子通过语言获得的原始途径来学习英语。加之英语学习没有了“断桥”孩子们始终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这样,模拟母语学习的模式,遵循语言学习的根本途径,自然轻松、步步为营、踏踏实实地迈向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之建主编.中小学教学小百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刘显国主编.中小学教研手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3林小芳.小学英语启蒙教学策略的研究.岳阳楼教育网
其他文献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和自主性,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需以精心设计问题为条件,关注问题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意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做法:  1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并具有逻辑性  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数学知识本身的规律都要求教者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
期刊
【摘要】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倾注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赏识每个学生并尊重个体差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念度,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
期刊
1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1.1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1.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儿童“高度活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感官的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想象和思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价值观相应从对文本的“一元解读”转变为“多元解读”,“多元解读”就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个性化阅读呢?  1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情感需求、生活经验等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一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红楼梦》,“红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
期刊
什么是“有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反观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学生预习程度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学生的预习。②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尖子生的培养。那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呢?  1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有效  课前预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接触,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真正把时间让出来,把
期刊
宋朝诗人陆游认为:“如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这正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文教学应面向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宝藏,也成为舞文弄墨的舞台;作文既是学生锤炼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怡情养性的休闲方式。即从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作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作文。学生每当到写作文时就犯愁:或者咬碎笔头,就是无话可说;或者勉强写之,常常是开了头,
期刊
目前的美术高考专业色彩考试,一般都是以水粉静物写生或是水粉静物默写为主。一般说来,在学习水粉画时,是通过对写生对象体面关系的分析来表现其明暗、色彩、体积和空间感。我们在掌握其技法的同时,也有些问题需要在教学中注意。  在水粉画写生教学中我们应从几个大问题着手。  1关于色彩感觉能力的培养问题  要画好水粉静物写生,你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它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科学,以概念为基础,以定理,定律为主干;是定量的精密科学,应用非常广泛,是工程技术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一门带有方法论,具有规律的科学。中学物理重视它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