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与高标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底线思维。对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总书记也强调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本单位的“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有一个专题是“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引发我对底线问题的特别关注。底线本是体育词汇,指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端线,越过底线即失分;将底线引申到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则是指做人的最低限制。
  事实上,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坚守底线并非易事。过去商家讲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是底线也是高标,真正做到了,可望做成百年老号。孟子对政治家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要求,是底线也好是高标也罢,反正历朝历代没有做到过,哪朝哪代做到了,就不会有“霸王别姬”了。
  本人一个同学办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工厂。见面问到发展情况,同学一脸苦相连说“不易”。原因是什么呢?——得不到银行贷款,资金周转困难,只能聊以度日,做大做强无望。获得银行贷款难在何处?这位同学诉苦道:获得银行贷款需要向银行提供财务报表,而且获批贷款的基本要求是,工厂每年的营业额和利润都必须增长百分之十以上。或因行情起落或因竞争成败,办工厂哪有只增长不停滞和下滑的呢?但是,银行的规定是铁定的,达不到要求就得不到贷款。我说这不对啊,商海潮起潮落哪家能够幸免?别的工厂是怎样得到贷款的呢?同学说,假造财务报表以满足银行要求。我说别人可以做的你为何不能做呢。同学说,我假造財务报表是可以获得贷款于一时,但哪天有人抓你,“骗贷”就是铁证如山。
  守住底线不易,但底线非守不可。
  汪精卫当年追随孙中山,在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时写下的“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何等正义凛然豪气干云。但在日本侵华后,在荣华富贵和日本人的利诱下,沦为为人不齿的汉奸败类。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说:“如果说汪精卫一生犯了十个错误,那么,前九个都可以原谅,唯独最后作汉奸这一个不可原谅。”因为它洞穿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坚守的底线,所以只能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過去我们不说底线,只树高标。本人认为,由树立高标到强调底线,是思想上的成熟和认识上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底线思维是一个思想体系,包括主权底线、法律底线、清正廉洁底线、经济增长底线、环境保护底线和文艺发展底线、新闻舆论工作底线。既然是底线,就哪一条都不能突破。例如对领导干部划出的清正廉洁底线,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不以权谋私,不贪污受贿,这些要求,说白了就像要求常人不偷盗、不抢劫、不欺骗,是什么不可企及的高标吗?新一代领导集体坚守底线的意志坚如磐石,不管你是在职还是退休,也不管你官大还是官小,越过底线,必遭惩处。
其他文献
小事情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大事。  嗓子里有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把痰吐到哪里,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一些人的随地吐痰大多是很随意的,不分場合,不分时间和地点,“噗”地一声吐出去,地上多了一块让人看着恶心的痰迹。我是一个天生体内少痰的人,因此无法理解那些随地吐痰人的行为,偶尔感冒了嗓子里有痰,我也会尽量忍着,吐到手纸上,扔进垃圾桶里。
期刊
《此心未歇最关情》系著名作家梁晓声最新面世的散文集,以魂牵梦萦般的家国情怀、温情细腻的艺术笔调,叙人间亲情友情,道时代沧桑巨变,油墨香里,氤氲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坦诚真挚。  全书以“亲情回望”“那个年代的爱”“泪和光”为辑,从回忆自己的父母、兄长说起,用绻缱的文笔,怀着一腔似水柔情,热切讴歌着人世间至美的亲情。他谈家世,不遮不掩,辛酸也好,苦难也罢,从不粉饰漂白,完全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许多家长里
期刊
旅游因为新鲜,所有见到的人事物,都难以忘却。风景也是。  记得到新西兰的时候,那个载我们观光的巴士司机淡淡地说,这里风景也不怎么样,但人人却都说美。  清澈干净的空气,让风中的花儿仿佛多了一层鲜亮的美感。呼吸的时候,花和草的香气,让眼前的風景增添一种愉悦清新的美好。但这却是当地人眼中的寻常景致,身为游客的人,因平日少见而为之惊艳。  对自己伸手能及的一切,皆不稀罕不珍惜,这原是人之常情。  难怪有
期刊
我在年少时也曾津津乐道林徽因的美貌、才情和那些令人唏嘘的情事,读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从内心仰视这位奇女子。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书名取自林徽因的诗《莲灯》:“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作者陈学勇是国内知名的林徽因研究专家,这部传记采取以人物、地点、事件为切入角度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
期刊
“世界無烟日”读《我给烟民开药方》(《杂文月刊》2016年6月上),作者烟龄35年,面对“烟肺”有“五雷轰顶”的震撼,敬佩作者戒烟的决心和毅力,更觉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烟盒上标警示图的必要。这个药方如能奏效,功比天高。中国烟民超过3.5亿,吸二手烟者高达5.4亿,受烟害者8.9亿人,占总人口65%!中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1/5(18.84%),中国吸烟者却占世界吸烟人口的1/3,我们
期刊
读《杂文月刊》2016年第3期(上),感觉一股批评清风迎面扑来。《板起脸来批评》是一篇批评方法论,颠覆流于形式、“有话好好說”的批评,提倡不讲“艺术”的批评。打铁还得自身硬,批评者守持刚正并在调查研究、反复核实的基础上拿事实说话,才可以板起脸来批评,从而达到澄清事实本源、“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的目的。  时下有些批评家蜕变为“表扬家”“总结家”或“宣传家”,于是真诚、善意而锐利的批评就显得特别
期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想起《三国演义》这首开篇词,总会使我怦然心动!岸经过风雨沧桑还是那岸,而水己不是昨日之水了。山色依旧青青,河水依旧长流,英雄当年的事业,则一去不复回返了。三千多年的孔夫子立在烟波浩渺的大河畔,望着滚滚东去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逝水与流光,飘忽不相待。不管你是年轻还是苍老,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你是欢乐还是忧愁,不管你是激情满怀还是心灰
期刊
读了《杂文月刊》2017年2月原创版,我感觉这些文章要么反映历史真相,要么谈古论今,有扬有抑,给人以无限感慨,反复诵读,真是回味无穷。特别是“三人行”栏目刊登的《物尽其用应永久坚持》《看不出有何“相似”》《文章的可贵在于有独特见解》等读者感想,对刊物过往的个别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使我通過再读和反思,对这些文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在大有裨益。  “三人行”栏目是编者、作者和读者互相交流的桥梁,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2017年第3期(上)刊登的《三次被炒的博士》一文,沉思良久。国家也好,一个家庭也罷,培养一位博士,是花费了很大精力、财力的,我们国家的博士不是多了,而是还很少很少,这样“宝贵”的博士却连续三次被人炒了,这说明什么问题?我家里也有一位博士,联系实际分析之后,我认为大体原因有二:  一是有的单位或人员,对博士的看法值得推敲。他们只是想要个博士装装门面,结果要来博士却没有用途,只好把博
期刊
前些时日,在央视、网络和报端看到一则“揭秘大凉山公益作假”的视频: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一带,有衣衫褴褛的10多位村民分为两排,前排蹲着小孩,手中都拿着一叠厚厚的百元钞票。“志愿者”拍下公益村民的视频后,只见一名穿着白色T恤、名叫“宿州杰哥”的主播正逐个收回村民手中的钞票,另一名穿着黑色背心、双臂文身的男子在一旁观看。事件被揭露后,这些“志愿者”倒也坦白承认“做公益有水分,假发钱”,就是为了“涨粉”,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