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的功能重在陶冶、滋养学生的情操,重在教会学生发现与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重在引领学生去感悟。
  一、传统文化传承的原则
  去粗取精的原则。传统文化当中有精髓,但也存在一些糟粕,因此,我们必须批判中去继承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选择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有选择地推介经典古籍,着重吸收其中的有益精髓,而同时摒除其中的落后糟粕。
  与时俱进、乐于接受的原则。传统文化具有超时空性,固然有不变的东西,但传统文化毕竟是我们历史上所存在的,都和当时的时代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些因素会和我们现代生活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应当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我们还要结合他们的特点,使他们易于且乐于接受。
  二、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1. 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增强语文的文化含量
  为使学生明确民族文化繁衍的“根”和民族生命壮大的“魂”在哪里,激发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去阅读,鼓励学生研读经典。文学经典集古人先贤智慧哲思、深刻的传统文化底蕴于一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学生直接接受古文化熏陶、承传传统文化的蓝本。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愉悦而严谨的态度、享受和研究的方法去阅读,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引导、学风的引导。切勿仅下达阅读任务而不加以指导监督,使得对经典的阅读演绎成下载、拼凑材料,以应付教师对自身读书笔记的检查,或个别学生为显示自己阅读量大去阅读那些简案似的名著集粹,而忽略对经典文本原文的研读,以致读罢仅知故事梗概却不知其精神意旨,丝毫感受不到文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
  2. 开展丰富传统文化课外活动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3. 挖掘网络传统文化资源
  让学生成为网络资源的开发者。建立专门的论坛,分类陈列收集的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如古诗、传说等,并赋予学生一定的权限,通过网络的互动,上传下载,让使学生也成为资源的开发者、受益者。把网络上以及购买的丰富多彩的音像素材集中归类,积极开发,如建立FLASH古诗园,利用视听媒体组织学生观看或听,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了解、感受,感悟传统文化的内在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当然,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原则,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也要注意把握火候,防止过犹不及,要将传统文化与“新”结合,为“新”服务,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进行知识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从而达到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农村危房改造扩大试点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扩大试点的要求,切实做好2012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提问内容比较刻板,缺乏趣味性思维空间;回答方式较单一,缺乏深层互动的交流;难易设计不合理等。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把相关的功能项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为发展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采用灵活的提问形式培养学习兴趣  新学期伊始,我道出自己的英文名字,接着让每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普遍的情况是教师教得辛苦枯燥,学生学过就忘,效果总是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培养学生养成哪些好习惯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重点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预习、自主探究、主动实践”这三种好习惯。  一、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  能否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是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
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主要涉及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结合。函数是中考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讲授的同时,也要多举实例,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一、结合生活实际分步解题  函数的知识讲解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过程,它是循序渐进式的,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教学模式,它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学生学习函数也必须要有这个实际过程的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多结合生活实际中的函数例子,分步
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迅猛,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生力军。10年来,工程企业在业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在"走出
五华县五华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近几年来,学校致力于教学实践和探讨,在校本培训之一——学校公开课方面,独辟蹊径,着力开展校级优质课实践活动,打开了山区农村面上高中校本培训的新局面。  一、突破上课形式,打造高效课堂  (一)细化标准,高要求。  我校优质课活动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区别于每周每科公开课,优质课的活动安排在每年上学期第17到19周,每科定人员开课,教务处统筹安排。对参赛的选手在活动前召开会议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实验结论,要求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而新课程则要求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多元的,对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探究模式。  下面以六步实验探究法为例介绍物体的浮与沉的探究过程。  1. 提出问题  教师把鸡蛋放入水中下沉,然后往水槽中加盐搅拌,当盐水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鸡蛋又慢慢浮起来了,并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自读引入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组图片。播放一组图片后,即要求学生朗读书本24页——26页的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景下进行的自读,能实现有效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觉悟的形成必经知、情、意、行这一过程。自读是“知”这一过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情景中阅读,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其矛盾的转化,才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美的文言文,就像灿烂的繁星,闪耀在这五千多年的浩瀚星河里。学习文言文是与历史对话,是与智者交流,是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但是,有些学生一听到“之乎者也”就犯困,甚至感到非常痛苦,这怎能继承和升华古文化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本文试图就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谈谈。  一、美读示范,激发兴趣  反复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
在作文教学中与学生同写作文,齐改习作,共赏佳作,通过师生的互动,共同提高各自的能力,真可谓教学相长。  一、一起写,架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1. 教师先写下水文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在各科的教学中,示范的作用是很必要的。数学教师要求学生解一道复杂的题,自己先得解一遍,以备点拨;理化教师要求学生做一次实验,自己先得做一遍,以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