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有效教学的最终检验当以学生来完成,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体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是否能较为灵活的运用老师所传授的技能等。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关键词 课堂 有效 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指向教学效果。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做到更加有效,应该引起语文老师们的反思。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关键在课堂教学的基点是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教学的终极日标就是要让学生达到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所以,学生的学是主要的,教师的教也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该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
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互动的,要打破传统的“教师独自”,走向师与生的“对话”,学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因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对话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开展下一个内容教学的信息,或针对学生的问题灵活改变教学设计,使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我们要关注它的有效性。笔者主张:首先,让学生乐于活动,获得积极体验,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然后通过教师悉心指导,让学生善于活动,这是提高有效性的保证。最后,通过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这是提高有效性的落脚点。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因此就将课堂活动落脚在了学生合作探究上。
“讨论追求的境界,应是学生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解放,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同学对话、师生对话中观点碰撞,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和纵深发展。语言表达做到有序,有物,有理,启发心智,令人信服。”如果合作探究讨论沦为形式,只是追求表而的热闹,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活动效果,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将是致命的。
一堂课内,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问段内安排合作讨论,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汇报都分别是谁,这些事情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安排到位,合作活动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三、课堂作业设置的有效性
为了使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能为教师反馈及时、真实、有效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求学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对于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而言,就是让学生练习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要使课堂作业有效,就必须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一)准确把握作业的难度和梯度
课堂作业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作业的难度,设置好不同的梯度。
(二)作业内容要立足“文本”
课堂作业设置必须以紧扣文本为前提,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条件,进行精心编制,尤其是现在伪劣材料泛滥的情况下,教师更要明辨优劣,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决不能拿来就用。
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使教学真正做到成竹在胸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首先,文化底蕴是语文教师树立威信的根本。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课堂上。文化修养的广博,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使他们在教学中能举出生动活泼的事例,进行触类旁通的类比和画龙点睛的启发,也使学生受益匪浅。其次,文化底蕴是语文教师课堂魅力的源泉。一个魅力四射的课堂能润泽上百个学生的心灵,这来自语文教师文化底蕴所给予的源泉动力,而这也是一个语文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要做到这点,需要语文教师既要从传统文化精华里汲取营养,也应从当代先进文化的积淀中收获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会在备课时、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成竹在胸。
五、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尤其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要善于巧妙地用一句俏皮话、一个小小的玩笑话、一个对学生善意的揶揄、一次轻轻地抚摸,这样使紧张的空气得到缓和,使学生能直抒胸怀,感受不到压力,既有助于问题的处理,又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有了这样的能力,课堂教学,何尝不会有效呢?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
课堂教学的优化除了从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课堂作业上进行优化设计外,其实还可以有更多的关注角度,这有待于我们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名教师永远追求的日标。随着形势发展,课堂教学势必将星现出形形色色的教学方法,只要对教学有益,都有可尝试的价值。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學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关键词 课堂 有效 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指向教学效果。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做到更加有效,应该引起语文老师们的反思。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关键在课堂教学的基点是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教学的终极日标就是要让学生达到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所以,学生的学是主要的,教师的教也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该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
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互动的,要打破传统的“教师独自”,走向师与生的“对话”,学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因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对话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开展下一个内容教学的信息,或针对学生的问题灵活改变教学设计,使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我们要关注它的有效性。笔者主张:首先,让学生乐于活动,获得积极体验,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然后通过教师悉心指导,让学生善于活动,这是提高有效性的保证。最后,通过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这是提高有效性的落脚点。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因此就将课堂活动落脚在了学生合作探究上。
“讨论追求的境界,应是学生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解放,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同学对话、师生对话中观点碰撞,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和纵深发展。语言表达做到有序,有物,有理,启发心智,令人信服。”如果合作探究讨论沦为形式,只是追求表而的热闹,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活动效果,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将是致命的。
一堂课内,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问段内安排合作讨论,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汇报都分别是谁,这些事情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安排到位,合作活动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三、课堂作业设置的有效性
为了使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能为教师反馈及时、真实、有效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求学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对于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而言,就是让学生练习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要使课堂作业有效,就必须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一)准确把握作业的难度和梯度
课堂作业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作业的难度,设置好不同的梯度。
(二)作业内容要立足“文本”
课堂作业设置必须以紧扣文本为前提,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条件,进行精心编制,尤其是现在伪劣材料泛滥的情况下,教师更要明辨优劣,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决不能拿来就用。
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使教学真正做到成竹在胸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首先,文化底蕴是语文教师树立威信的根本。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课堂上。文化修养的广博,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使他们在教学中能举出生动活泼的事例,进行触类旁通的类比和画龙点睛的启发,也使学生受益匪浅。其次,文化底蕴是语文教师课堂魅力的源泉。一个魅力四射的课堂能润泽上百个学生的心灵,这来自语文教师文化底蕴所给予的源泉动力,而这也是一个语文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要做到这点,需要语文教师既要从传统文化精华里汲取营养,也应从当代先进文化的积淀中收获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会在备课时、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成竹在胸。
五、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尤其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要善于巧妙地用一句俏皮话、一个小小的玩笑话、一个对学生善意的揶揄、一次轻轻地抚摸,这样使紧张的空气得到缓和,使学生能直抒胸怀,感受不到压力,既有助于问题的处理,又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有了这样的能力,课堂教学,何尝不会有效呢?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
课堂教学的优化除了从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课堂作业上进行优化设计外,其实还可以有更多的关注角度,这有待于我们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名教师永远追求的日标。随着形势发展,课堂教学势必将星现出形形色色的教学方法,只要对教学有益,都有可尝试的价值。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學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