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扫陵墓的时节。但在闽南和台湾,有个类似清明节、但比之更特殊的节日——敬祖节。
闽南和台湾有不少地方并不在清明上坟,而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是因为明末清初以来,每逢这一天有敬祖旧俗,谓之三日节。诗云:“三月三日天气长,祖初祭罢共称觞。 ”
旧籍记载,敬祖节始于郑成功起兵抗清复明之初。当时郑成功在漳州见清明节人们纷纷扫墓,颇为感慨,认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于是下令废止,规定三月初三为扫墓日。另一种传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乘机入侵厦门、金门等闽南沿海地区,百姓纷纷逃难。幸存者后来陆续返回家园,但无法弄清亲人被害日期。大
福建东山岛去台人员给爱妻扫墓。
家商定,就择聚会之日三月初三共同祭悼死难乡亲,这便成了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敬祖节。
敬祖节是台湾一年八大节之一,节俗基本保持与闽南祖家地一样。扫墓的祭品有牲礼以及五彩纸条,有的还带上米饭、酒菜等,办起简便的祭祖桌或山头桌,族亲祭祖。扫墓完毕,就在山地坟头开宴聚餐。祭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用糯米和鼠曲草(草药)制成粿皮,内包豆沙及芝麻仁、花生酥等馅料,谓之鼠曲粿。它呈绿色,特意避开了象征喜庆的红色。祭墓毕,有的将鼠曲粿等祭品分赠附近放牧、玩耍的孩童,以表示结缘施福,也借此希望他们协助护墓。台湾同胞还习惯制薄饼(春卷)作供奉。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写道:“(敬祖节)闽南春饼作料,除了豆干、韭菜、笋丝、高丽菜、蛋丝、猪肉丝、豆芽等,最重要的佐料是‘海苔’,使春饼别具风味。春饼卷成圆条时,再以果浆或芥末涂抹接缝处,甜辣俱陈。相传,明末郑成功攻打漳州即为此日,稍后退却,漳州人逃难。次年大家为纪念逃难乃作春饼,成为定例。 ”
时光流逝,数百年过去,闽南和台湾两地同胞敬祖扫墓的节俗依然不变。人们上山扫墓之前,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后,要拜土地神。接着,在祖先墓地上压纸致祭、填土修坟、用丹朱彩上漆墓碑,以示儿孙辈不忘先人恩泽。五彩纸长尺余,约两寸宽,被视如金钱送给祖先作零用钱。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谁无故园之恋,谁无思亲之情?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一生爱国,1949年4月被迫去了台湾。他希冀祖国早日和平统一。1964年,于右任病逝。他遗有两张字条,一张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 ”另一张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望)。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两岸爱国同胞吟颂着这一感人肺腑的诗作,不禁潸然泪下。
像于右任一样,墓朝祖家方向,是许多去台人员弥留之际的嘱托。他们交代墓墙上要刻“追思祖德”“祖德远长”等字样。生前,他们不能亲回桑梓祭祖扫墓,每逢敬祖节格外重视,在家供起牲礼,面朝大陆,遥祭祖先在天之灵,寄托一份思乡念祖之情。更令人动情的是,有的恩爱夫妻由于历史原因,分居海峡两岸近半个世纪之久。老死台湾者无望重逢发妻,但求死后同穴,常道:“年夜没返忘某(妻),清明没返忘祖。 ”现在,他们很看重在敬祖节回大陆祭祖扫墓,以尽孝亲风尚。有的携子带孙,通过扫墓祭祖的仪式,让后代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可以说,敬祖节是慎终追远的传统教育,也是现代意识中最好的生命教育。敬祖节,海峡两岸一个不可忘却的日子!
闽南和台湾有不少地方并不在清明上坟,而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是因为明末清初以来,每逢这一天有敬祖旧俗,谓之三日节。诗云:“三月三日天气长,祖初祭罢共称觞。 ”
旧籍记载,敬祖节始于郑成功起兵抗清复明之初。当时郑成功在漳州见清明节人们纷纷扫墓,颇为感慨,认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于是下令废止,规定三月初三为扫墓日。另一种传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乘机入侵厦门、金门等闽南沿海地区,百姓纷纷逃难。幸存者后来陆续返回家园,但无法弄清亲人被害日期。大
福建东山岛去台人员给爱妻扫墓。
家商定,就择聚会之日三月初三共同祭悼死难乡亲,这便成了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敬祖节。
敬祖节是台湾一年八大节之一,节俗基本保持与闽南祖家地一样。扫墓的祭品有牲礼以及五彩纸条,有的还带上米饭、酒菜等,办起简便的祭祖桌或山头桌,族亲祭祖。扫墓完毕,就在山地坟头开宴聚餐。祭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用糯米和鼠曲草(草药)制成粿皮,内包豆沙及芝麻仁、花生酥等馅料,谓之鼠曲粿。它呈绿色,特意避开了象征喜庆的红色。祭墓毕,有的将鼠曲粿等祭品分赠附近放牧、玩耍的孩童,以表示结缘施福,也借此希望他们协助护墓。台湾同胞还习惯制薄饼(春卷)作供奉。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写道:“(敬祖节)闽南春饼作料,除了豆干、韭菜、笋丝、高丽菜、蛋丝、猪肉丝、豆芽等,最重要的佐料是‘海苔’,使春饼别具风味。春饼卷成圆条时,再以果浆或芥末涂抹接缝处,甜辣俱陈。相传,明末郑成功攻打漳州即为此日,稍后退却,漳州人逃难。次年大家为纪念逃难乃作春饼,成为定例。 ”
时光流逝,数百年过去,闽南和台湾两地同胞敬祖扫墓的节俗依然不变。人们上山扫墓之前,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后,要拜土地神。接着,在祖先墓地上压纸致祭、填土修坟、用丹朱彩上漆墓碑,以示儿孙辈不忘先人恩泽。五彩纸长尺余,约两寸宽,被视如金钱送给祖先作零用钱。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谁无故园之恋,谁无思亲之情?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一生爱国,1949年4月被迫去了台湾。他希冀祖国早日和平统一。1964年,于右任病逝。他遗有两张字条,一张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 ”另一张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望)。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两岸爱国同胞吟颂着这一感人肺腑的诗作,不禁潸然泪下。
像于右任一样,墓朝祖家方向,是许多去台人员弥留之际的嘱托。他们交代墓墙上要刻“追思祖德”“祖德远长”等字样。生前,他们不能亲回桑梓祭祖扫墓,每逢敬祖节格外重视,在家供起牲礼,面朝大陆,遥祭祖先在天之灵,寄托一份思乡念祖之情。更令人动情的是,有的恩爱夫妻由于历史原因,分居海峡两岸近半个世纪之久。老死台湾者无望重逢发妻,但求死后同穴,常道:“年夜没返忘某(妻),清明没返忘祖。 ”现在,他们很看重在敬祖节回大陆祭祖扫墓,以尽孝亲风尚。有的携子带孙,通过扫墓祭祖的仪式,让后代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可以说,敬祖节是慎终追远的传统教育,也是现代意识中最好的生命教育。敬祖节,海峡两岸一个不可忘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