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宿雨树木暗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军

  风中的树,雨中的树,属于上天的馈赠,也属于命运的牵引。
  当你看到一棵棵树木在大地或高坡上亭亭如盖,把一片绿荫铺洒在视野中的时候,当你看见满树的果子在秋风中摇曳的时候,当你回到久违的乡间,忽然发现从前的树长高长大的时候,你难道不会觉得眼前一亮吗?此时此刻,你大抵是喜悦的,为了日子的悠长,为了生命的丰盈,也为了时间之于树木抑或树木之于时间的地久天长。可这时候,你要是略略地回过头来,就会想起那一场场经久不息的风,那一次次生发于不同季节的雨水,那一份洗礼和催生,那一种久经考验之后的生命况味。这个时候,你的身心里已植入了另一种风雨,也植入了另一种顽强遒劲的树木,真令人喜不自胜!
  记得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写过,当年他在商洛老家的农家小院里,某一年忽然破土而出一棵小小的桃树,那是无意间吃掉鲜桃吐出桃核掉进土里,在大地水气的淋漓浇灌和滋润中慢慢醒来,发芽出土,长成了一个幼嫩的小树苗。当别的菜苗和草苗长出并且相继干枯死去之后,那一株小桃树幼苗当然活了下来,而且一天天长高,成了一棵令人喜爱的小桃树。这些当然不足为奇,也不是贾平凹先生描写的重点。在他的笔下,小桃树的常态是被忽略了的,可是对于这棵小桃树在风雨中的情形,作家书写并且寄托了一种深深的感情。他说,就在长时间的无意疏忽之后,一个风雨中的日子,或者正午,或者傍晚,他看见了那一株在风中和雨中摇摆着的小小桃树。风太大了,雨格外急骤,风如同鞭子,雨在瓢泼着,像要把整个世界灌满;而桃树呢,那样纤细,又那样柔弱,左晃一下,右晃一下,左右摇撼之中似乎要被折断。他和家人都为这样的一棵小小桃树担心。可无数次的风雨之中,小桃树没有被连根拔起,没有被折断,它坚韧地挺拔,成为生命的惊奇。无数的风雨之后,小桃树一天天长大,迎来阳光,迎来夜与昼,也迎来清幽幽的月光。直到有一天,小桃树在天地中长粗长高,还结出了一树的鲜桃,让人口齿生香,也让人感到对于小桃树的几分歉意。
  在另一篇名为《风》的短小散文中,平凹写道,风来了,在关中平原迅猛地吹着,那一株株树孤零零地站在大地之上;此时此刻,风旋转着,树木被吹得弯下了腰身,一会儿又拉直,再弯下去,像一张弓,像一个被揉搓着的云团。风起而云涌,树木忽然高了,又忽然矮下去,看起来是风的张扬,树木的羸弱,但一天过去,一月过去,一年过去,风还是一次次静息下去,安静了,也没有了力量,而树木,原野上或者高坎上的树木,最终却慢慢地长大起来。这时候,强大的风让给了纤弱的树,一场博弈有了分晓,那就是自然的消长与强弱的对比。许许多多的读者阅读欣赏着,也被贾平凹对于桃树枝与风雨的情怀所深深打动。对此,孙犁先生深情地撰文称赞贾平凹的文章,更赞美那种小中见大的境界。
  这是作家对于树木在风雨中的捕捉,诚然是令人心动和向往的。就屹立于天地间的树木而言,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长期以来,你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你在长河边跋涉,看到了太多的风雨,也看到了太多的树木在风雨中倔强生长的奇观,是令人震撼的生命图景。
  春天的风微微的,也夹着潇潇的雨。此时此刻你微雨独行,看见那些树木与草叶在长期的冬烘中渐渐苏醒,伸一个懒腰,慢慢站直。你看过去,它们先是一个哆嗦,有些含羞,跟着就伸开四肢,深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另一轮生长。嫩芽初上,春花绽放,一朵,两朵,很快就是一树。枝头的绿叶和小花,似乎是湿漉漉的,也是颤悠悠的。那湿漉漉的是春雨的沁润,而那微微的颤动,就是风的抚摸了。此时,它不用招呼,风儿蝶儿来了,女郎和男子来了,连老人们也不再迟疑,悠悠地出现在花前树下;最雀跃的当然还是孩子,他们奔跑着,嬉闹着,在春风春雨中对着一树的新蕊呵呵地笑了起来。此时,空气宁馨,带着一丝丝甜蜜的气息,你不再蹒跚,不再畏惧,在长街,在四野,也在长河的一边,款款地坐下,解开衣衫,对着自然和自己的内心,咀嚼着季节的滋味。这时候的风,这时候的雨,连同这个季节的树木,则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夏天里,天气溽热,风儿通常是躲藏着的,雨水也随着云絮悄然地挂在远天的一边。这个季节,过得有些缓慢。风和雨像是一下子消遁,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风神不怎么敬业,大地也好,长空也好,夜与昼也好,都暴露在上苍的面前;人等不到风,鸟等不到风,草等不到风,树木的枝丫和根茎同样等不到风,那些庄稼啦,瓜秧啦,还有地上的走狗连同天上的飞禽,也和风神久违了,成为无处流动的物件。烈日之下,炎热之中,人躲進了凉房子,拼命地开着空调。草木坚韧地在大地上被曝晒。此时的树木,也是很无助的。小树一不留神就会被晒死,大一些的树木,还有那些老树,要么尽量撑持着,要么侧耳向着风神可能来的方位张望,也常常没有指望。那些十分苍老的树木,或许是根扎得深,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岁月风华,就一声不响地等待。此时此刻的漫漫昼夜中,雨水也少得厉害。大雨不消说了,连细细的小小雨丝也不见踪影。土地失去墒气,草木不见露珠,人也口干舌燥,浑身不自在。没有雨水,大大小小的树木枝丫干枯,树叶卷起来,实在是令人担忧。无雨的日子一长,就成了伏旱,给天地人世带来了难以抗衡的灾荒,这个世界就岌岌可危了。
  这个季节的雨水又常常是不速之客。方才还没有动静,忽然间迅猛地砸下来,叮叮咚咚,乒乒砰砰,在房顶,在院中的水泥地上,也在那一片饥渴的干土壤上。雨滴织成雨帘,雨帘变成雨幕,遮天盖地,一片迷蒙。那些树木呢,在此刻的雨帘或雨幕中,被风摇撼,让雨倾泻,大树被风雨包裹,都有些坚持不住了;小树呢,则更加岌岌可危,要么被风扯起,要么被雨淹没,眼看就要呜呼哀哉,却又不甘心地撑持经受着。此时此刻,树木或许倒下,像一个个烈士,要么坚持下来,成为与风雨相持的勇士。直到风雨越来越大,危机越来越大,满城的雨水渐成汪洋,人与车都难以通行,那些树还在坚持不懈地挺立着,透着博弈之中的悲壮。直到风雨渐渐小下来、小下来,而后雨过天晴,风悄然变得柔和,一道彩虹在远天出现,形成了风雨之后的壮景。此时,无论大树还是小树,都成为这个季节的大地诗篇。
  秋来了!秋之凉爽,秋之蛊惑,秋之横扫落叶,乃至于秋风飒爽,都使人难忘。秋风也有凌厉的时候,像一把刷子,如一把剃刀,将你我眼中的丰厚卸落,让自然和人间渐渐简练起来,像一幅版画。这个过程是不无伤痛的。唯此,欧阳修的《秋声赋》才有对于秋天风声雨丝的细微感应,诗圣杜甫才有一腔悲怆,留下了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咏叹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才有着“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才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怎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场面,这秋风,这俄顷的大雨,才会唤起诗圣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只有在诗圣那里,才有对于风雨凄凉之境的超拔情怀。这当然是远古的。在后来的许多日子里,秋风秋雨愁煞人,树木年年清寒,岁岁被风摇撼,被雨淫沁,那也是不无悲凉的。所谓悲秋,大约与风雨对于草叶和树木的袭扰有关。
  一棵大树昨天还好好的,仅仅一个夜晚,它就横在街头,像一个醉汉被撂倒了,枝丫遍地,园林工人感叹不已。来来往往的人中居然有人举起手机给倒下的树木拍照,是想留一个念想吗?还是给这个夭亡于秋风秋雨中的树木,来一个小小的定格?更多的时候,是一树叶子尽数而落,梧桐也好,香樟也罢,桂花树乃至银杏树,都在秋风的梳理下落下繁茂的叶子,在树的周围形成落叶一堆。那些叶子,悠悠忽忽的,像是各种颜色的蝴蝶在微微地跳荡。秋之风雨,就有些意蕴了。
  霜降之后,温度渐渐下降,半个月后便是立冬。此后,遥遥无期的冬天包裹着天地和人间,雨水少了许多。有时半月,有时一月,都没有雨水。可是风神却不止息。风吼叫起来,在夜色中席卷着掠过城乡,从干瘦的枝丫间穿过,没有遮挡没有停留。这里面有寒凝,有飞雪将至的昏暗,还有潜伏着的风声雨丝,或许令人绝望,而另一轮春的消息,或许隐约其间呢!
其他文献
记忆中,总有一个身影倚门而望。  那是从小疼我惯我的奶奶。她总爱跟邻居吴奶奶说我如何不懂事,如何让她不省心,可说着说着,就眉开眼笑起来。我当了她十二年的谈资,开场白每每离不了那句:“我养个孙女,就像养了个瘪子女儿,我对她妈都没这么上心过。我那玉儿呀……”  奶奶身體不好,不能接送我上下学,但平时傍晚,她都准时扶着门框,眺望西边的马路。她说,等我是她的一种福气。  “玉儿,今天学得咋样?”奶奶作抱我
期刊
听人说,突然地打一个喷嚏定是谁在想你,打两个喷嚏是谁在咒骂,连打三个喷嚏就是感冒呀。唉,宁愿感冒,也不去追究情人和仇人了,心脏已经安于平庸,禁不住悲,禁不住喜,跳动的节奏一乱,就得出一身冷汗。  自感新添了一種本事,能在人群里认出哪一个是狼变的,哪一个是鬼托生。  但不去说破。  开始能与高官处得,与乞丐也处得。  凡是来家的都是客,走时要送到楼道的电梯口了,说:“这是村口啊!”  晓得生活中没有
期刊
折一纸飞机,迎风,放手。飞去找历史,又或去找未来;向上是天空,远处是大海,好似落在哪里都会很美好。  纸是文明和智慧的载体。蔡伦造纸后,历史似乎才真正清晰起来,《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一笔一笔书写至今,承继了文明的香火。那些随时间飘逝逐渐发黄的纸上,记载着帝国的繁盛与衰落,描绘着光阴流转下依旧雄浑壮美的大好山河,也留下了文人墨客在出世与入世间的苦苦挣扎和风尘游侠仗剑天涯的万丈豪情。我们以
期刊
农历腊月二十这天是我家母猪花花被杀的日子。  可怜的花花在我家度过一年的幸福生活后,浑然不知即将被杀的命运。  早晨九点,懒太阳白惨惨照着泥水混合的冻土。花花刚睁开长长睫毛覆盖的双眼,挪动了一下肥胖的身躯。嘴里回味着昨晚吃的糠菜饭。她并不知此刻村口已支起一口大锅,锅里翻滚着热水。村里的小孩,主妇及闲客们纷纷闻声走向村口,以便抢占一块观战的风水宝地。  与此同时在我家院子里,我爷奶正使尽平生所有招数
期刊
“妈妈,我回来了——”拖着长长的尾音,带着刚和同学嬉闹时的喧嚣,刚到门外,我大声嚷嚷起来。  系着围裙的妈妈打开大门,手里还拿着锅铲,带着灿晶晶的笑:“宝贝读书读傻了吧,门都不会开了,有没有闻到香味?”她一边说一边往厨房走去。好香!是我和爸爸都喜欢的回锅肉拌大葱特有的浓香味。我来到厨房,恨不得伸手从妈妈翻炒的锅铲上夹几块肉大快朵颐。  “妈妈越来越能干了,真好吃!”“油嘴滑舌!今天你爸爸发工资,又
期刊
『没兴趣,无利益,不参与』 来自作者李雅婷文章,语出作家朱天文,新近荣获“华语文学人物奖”,在答谢词里,朱天文援引汉娜·阿伦特的话,赞美“身处一个干净位置”的青年学子,称之。“没兴趣,无利益,不参与”:“那么大家要问了,是对什么没兴趣,无利益,不参与?我回答大家,对声誉,对财富,对权势。”朱天文的转述很文学(分拆解说),但那温婉里自带确定和确信。  『实力派路人甲』 语出作者瘦驼文章标题《杂色狼,
期刊
王子罕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我是子罕,今年二月,我还真的到现实中的地狱之门走了一遭。  深夜三四点钟,零下二十多度,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下了一整晚的暴风雨,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周围的世界除了沙丘就是低矮的沙棘灌木丛,耳边回响着沙沙沙的诡异声响。  整个世界都被一片诡异的暗红色光芒包裹住,远处的大地裂开了一个狰狞的口子,一片红光从熊熊烈焰中冲天而起。  这就是地狱之门。  漆
期刊
张华  英国牛津大学资深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其受到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中,多次提到今天中东地区在过去时代的一些文学著作。这些文学著作记录的“历史”,成为他梳理和撰写这部全新的世界史的重要史料来源和依据。  比如,在该书前言中,彼得·弗兰科潘说: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学校学了俄语。我的老师是迪克·哈登(Dick Haddon),一个曾在海军情报部工作过的非常聪明的人,他坚信掌
期刊
历代帝王图卷之周武帝、陈后主、陈废帝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是阎立本的又一传世力作。这幅画卷最大的特色是通过对人物神情姿态的细致的刻画,来表现帝王的性格和气质的特点。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等一统江山的开国帝王。除却个人形象特点外,总体上都是神情丰满,庄严有度;而另一类则是南朝偏安一隅之主,如陈朝的几位君主,总给人一种气量不足,胸无大志之感,
期刊
余秋雨一  那天中午,在香港,企业家余志明先生请我和妻子在一家饭店吃饭。  慢慢地吃完了,余志明先生向服务生举手,示意结账。一个胖胖的服务生满面笑容地过来说:“你们这一桌的账,已经有人结过了。”  “谁结的?”余志明先生十分意外。  服务生指向大厅西角落的一个桌子,余志明先生就朝那个桌子走过去,想看看是哪位朋友要代他请客。但走了一半就慌张地回来了,对我说:“不好,给我们付账的,是金庸先生!”  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