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努力寻求正确的方法,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途经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中学好语文知识,通过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使其自觉地把美育和智育、德育联系在一起,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受到教育之中发现美、创造美。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策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种方法:(一)简介法:就是教师在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简单介绍中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陶冶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作者、背景材料中隐含的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陶冶。作者的背景材料中蕴含着诸多美,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的正义美;既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浩然正气美;有“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中国人的气节美;有为了全民族的解放而赴汤蹈火的悲壮美;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美等。(二)比喻法:语言的美有时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各种语言的美,我常常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不同语言给人的迥乎不同的感受。比如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喻:鲁迅的语言像麻辣烫,辣得有滋有味,百尝不厌;孙犁的语言像素汤面,素得清淡自然,余韵悠长;郁达夫的语言像白兰地,醇厚而略带苦涩;朱自清的语言像碧螺春,纯朴而不失芬芳。学生对这种比喻兴趣浓厚,有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也会有不少奇妙而准确的比喻呢。(三)导读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在讲读课文时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的方法。如《岳阳楼记》,它感慨时事,写景抒情,议论风发,集史才、诗笔、议论之长,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文中精髓之笔。在评论过程中,学生了解为岳阳楼题诗作赋撰文的名家名流甚多,唯独《岳阳楼记》流传千古而不衰,这是由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这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高于常人,进一步领略其思想美;三是想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须紧廹地培养自己吃古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四写自己的壮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四)朗读法: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感知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诵读中进行语言的审美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受,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诗歌是很讲究音韵节奏美的,在教学中学生较容易感受到,而在散文中就需要用心去感受。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文字:“月色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此时此刻学生准确流畅而富有表情地诵读,就能把文字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是如小提琴琴弦在耳畔轻轻奏出的一支小夜曲。是一种令人赏心悦耳的审美感受。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策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种方法:(一)简介法:就是教师在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简单介绍中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陶冶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作者、背景材料中隐含的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陶冶。作者的背景材料中蕴含着诸多美,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的正义美;既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浩然正气美;有“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中国人的气节美;有为了全民族的解放而赴汤蹈火的悲壮美;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美等。(二)比喻法:语言的美有时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各种语言的美,我常常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不同语言给人的迥乎不同的感受。比如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喻:鲁迅的语言像麻辣烫,辣得有滋有味,百尝不厌;孙犁的语言像素汤面,素得清淡自然,余韵悠长;郁达夫的语言像白兰地,醇厚而略带苦涩;朱自清的语言像碧螺春,纯朴而不失芬芳。学生对这种比喻兴趣浓厚,有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也会有不少奇妙而准确的比喻呢。(三)导读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在讲读课文时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的方法。如《岳阳楼记》,它感慨时事,写景抒情,议论风发,集史才、诗笔、议论之长,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文中精髓之笔。在评论过程中,学生了解为岳阳楼题诗作赋撰文的名家名流甚多,唯独《岳阳楼记》流传千古而不衰,这是由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这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高于常人,进一步领略其思想美;三是想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须紧廹地培养自己吃古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四写自己的壮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四)朗读法: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感知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诵读中进行语言的审美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受,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诗歌是很讲究音韵节奏美的,在教学中学生较容易感受到,而在散文中就需要用心去感受。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文字:“月色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此时此刻学生准确流畅而富有表情地诵读,就能把文字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是如小提琴琴弦在耳畔轻轻奏出的一支小夜曲。是一种令人赏心悦耳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