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在西藏实行“双语教学”模式,推动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本文通过对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等在发展民族教育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同时, 不能丢掉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
1951年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十七条协议”中的第9条提出,“根据西藏教育的实际情况,民族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可以在西藏发展”。三年级开始上汉语课在公办小学中由西藏自治区提出在1961年,但是在乡村民办的小学仍然以藏文教材,和藏语为主的教学方式。藏语班和汉语班分开上课在城镇公办小学中开始:以藏语讲课为主的开设藏语班、同时开设自然和常识的课程,会汉语文要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以汉语文讲课为主的开设汉语班、同时也开设自然常识的课程,藏语文也要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这段时期,使用以藏语教学为主同时学习汉语课程的方针在小学阶段十分明确。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藏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和语言环境的变化,藏汉双语教学政策也发生重大的转变,藏汉双语教学模式也在转变。从1994年开始,汉语课班级不用再学习藏语文的课程,主要汉语文为主的教学方式出现。在1999年,从汉语文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藏语文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式,其他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行藏汉双语的教学模式。
二、藏汉双语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藏汉双语教学在城乡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双语教学的政策方面,城区教师对双语教学政策的了解程度与地区及乡村教师对双语教学政策的了解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由于藏区农牧学校地理位置偏远,远离城镇地区,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导致了农牧区学校教师在了解和认同双语教学政策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二)藏文课外读物,教学资料的不足
随着藏汉双语教材建设稳步的发展,藏语文、汉语文教科书等完全能够满足师生教学的需求,但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和学生学习的资料却远远不能满足。据了解,在西藏多数的学校教室图书架上大多数为汉语文类的资料及报纸等没有太多了藏文类的报纸读物之类,而且在西藏公共设施不健全藏文图书馆也极少,很多藏文资料和文史类的资料更是甚少。
(三)教师队伍中的民族构成有待改善
据调查得出,藏区学校中汉族教师比例仅为 7.5%而且大多数都来自援藏家庭,很少有新进藏的汉族教师。藏汉双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师资队伍比例协调,这种师资队伍构成状况是不利与藏汉教学双语的发展。
三、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的原因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及传统文化。而且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前在藏区99%都是藏族人,很少有其他民族同居,由于长期的居住模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很强,同时重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等各方面。因此在实行双语教学的时候,城镇地方的人比较接收这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有利于民族教学的发展和促进本民族的进步,但在农村及偏远地区人由于观念的落后,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误解,导致在了在农村地方双语教学模式很难发展和教学基础设备的不足,阻碍了双语教学在农村的发展。
(二)特殊的地理位原因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被世人称为“世界屋脊”地形复杂在的西藏造就了重重的问题。各个地区之间及乡镇之间的位置遥远,不便于交通的发展和城镇的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双语教学在西藏困难重重,地理位置的原因城镇发展不平衡,同时双语教学在城镇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三)缺乏相应的环境
目前出现在藏区一种奇怪的现象,为使子女具有更好发展空间,有意识偏重学习汉语文,千方百计将自己子女送入汉语授课班或者内地西藏班学习这种做法。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们便惯性的理解为只要学好汉语文就可以,不用学习藏语文再加上实际生活中某些现实的隔阂和影响,使人们在认识和理解上发生的某些偏差,使民族双语教学缺乏相应的支持环境,这样的现象客观上阻碍了藏语文教学推广和本民族文化的淡化。
四、对策
(一)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培养藏汉兼通的双语师资,要加大学校内汉族教师的比例,其次、除了热爱民族教育事业之外,“藏汉两面通”是双语教育师资质量的显著标志之一。最后、有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职称和年龄结构,强化学科的针对性,逐步提高师资整体的素养和业务水平,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
(二)统一藏语教学词汇
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发挥双语的优越性,使藏汉双语优势互补,克服有些术语不统一的问题,同时处理好藏区3大方言的共识和通用,加紧研制藏语标准语,统一藏语名词术语,藏语分为安多语、卫藏语、康巴语3 种方言,在引进教学术语时,必须考虑3大方言共同点的问题,否则教学词汇难以统一。这有利于藏族学生不会说半藏半汉的语言,加强藏语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使双语教学不会落伍于教育的时代。
(三)双语教学应该因地制宜
双语教学教学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能出现“一刀切”这种的现象,这不利于双语教育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西藏实行双语教学是正确的选择,既能推动西藏教育的发展也能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因地制宜的模式来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珍珍.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方晓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3]张廷芳.西藏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概况与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4]扎洛.藏区藏汉双语学生类型及学校类型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作者简介:
赤来多吉(1993— ),男,西藏自治区阿里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
1951年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十七条协议”中的第9条提出,“根据西藏教育的实际情况,民族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可以在西藏发展”。三年级开始上汉语课在公办小学中由西藏自治区提出在1961年,但是在乡村民办的小学仍然以藏文教材,和藏语为主的教学方式。藏语班和汉语班分开上课在城镇公办小学中开始:以藏语讲课为主的开设藏语班、同时开设自然和常识的课程,会汉语文要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以汉语文讲课为主的开设汉语班、同时也开设自然常识的课程,藏语文也要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这段时期,使用以藏语教学为主同时学习汉语课程的方针在小学阶段十分明确。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藏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和语言环境的变化,藏汉双语教学政策也发生重大的转变,藏汉双语教学模式也在转变。从1994年开始,汉语课班级不用再学习藏语文的课程,主要汉语文为主的教学方式出现。在1999年,从汉语文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藏语文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式,其他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行藏汉双语的教学模式。
二、藏汉双语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藏汉双语教学在城乡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双语教学的政策方面,城区教师对双语教学政策的了解程度与地区及乡村教师对双语教学政策的了解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由于藏区农牧学校地理位置偏远,远离城镇地区,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导致了农牧区学校教师在了解和认同双语教学政策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二)藏文课外读物,教学资料的不足
随着藏汉双语教材建设稳步的发展,藏语文、汉语文教科书等完全能够满足师生教学的需求,但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和学生学习的资料却远远不能满足。据了解,在西藏多数的学校教室图书架上大多数为汉语文类的资料及报纸等没有太多了藏文类的报纸读物之类,而且在西藏公共设施不健全藏文图书馆也极少,很多藏文资料和文史类的资料更是甚少。
(三)教师队伍中的民族构成有待改善
据调查得出,藏区学校中汉族教师比例仅为 7.5%而且大多数都来自援藏家庭,很少有新进藏的汉族教师。藏汉双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师资队伍比例协调,这种师资队伍构成状况是不利与藏汉教学双语的发展。
三、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的原因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及传统文化。而且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前在藏区99%都是藏族人,很少有其他民族同居,由于长期的居住模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很强,同时重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等各方面。因此在实行双语教学的时候,城镇地方的人比较接收这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有利于民族教学的发展和促进本民族的进步,但在农村及偏远地区人由于观念的落后,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误解,导致在了在农村地方双语教学模式很难发展和教学基础设备的不足,阻碍了双语教学在农村的发展。
(二)特殊的地理位原因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被世人称为“世界屋脊”地形复杂在的西藏造就了重重的问题。各个地区之间及乡镇之间的位置遥远,不便于交通的发展和城镇的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双语教学在西藏困难重重,地理位置的原因城镇发展不平衡,同时双语教学在城镇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三)缺乏相应的环境
目前出现在藏区一种奇怪的现象,为使子女具有更好发展空间,有意识偏重学习汉语文,千方百计将自己子女送入汉语授课班或者内地西藏班学习这种做法。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们便惯性的理解为只要学好汉语文就可以,不用学习藏语文再加上实际生活中某些现实的隔阂和影响,使人们在认识和理解上发生的某些偏差,使民族双语教学缺乏相应的支持环境,这样的现象客观上阻碍了藏语文教学推广和本民族文化的淡化。
四、对策
(一)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培养藏汉兼通的双语师资,要加大学校内汉族教师的比例,其次、除了热爱民族教育事业之外,“藏汉两面通”是双语教育师资质量的显著标志之一。最后、有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职称和年龄结构,强化学科的针对性,逐步提高师资整体的素养和业务水平,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
(二)统一藏语教学词汇
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发挥双语的优越性,使藏汉双语优势互补,克服有些术语不统一的问题,同时处理好藏区3大方言的共识和通用,加紧研制藏语标准语,统一藏语名词术语,藏语分为安多语、卫藏语、康巴语3 种方言,在引进教学术语时,必须考虑3大方言共同点的问题,否则教学词汇难以统一。这有利于藏族学生不会说半藏半汉的语言,加强藏语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使双语教学不会落伍于教育的时代。
(三)双语教学应该因地制宜
双语教学教学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能出现“一刀切”这种的现象,这不利于双语教育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西藏实行双语教学是正确的选择,既能推动西藏教育的发展也能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因地制宜的模式来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珍珍.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方晓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3]张廷芳.西藏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概况与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4]扎洛.藏区藏汉双语学生类型及学校类型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作者简介:
赤来多吉(1993— ),男,西藏自治区阿里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