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与“和寡”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纪录片是纪实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DV又是拍给谁看的呢?不知道有多少DV爱好者,或者所谓业内人士能对这个问题给出—个言之有理的答案。
  
  在2008年的上千部DV纪录片中,我发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节目。一类像《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一室之鼠》,《零八年,潇洒毕业》等等节目;另一类是《留住我们的根》、《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等。从题目上我们已经发现它们的不同了。前者明显是非功利性的,作者也不一定抱有多少“责任感”去拍摄。而后者不同,明显的带有“思想定位”和“主题先行”的味道。在这两类节目的评选中,非常明显的是“非功利”性的DV片,都获得了高奖项,而后一类则“成绩不佳”。这种状况在06和07年的DV大赛评奖中也显而易见。08年,我们特别看好了《军歌嘹亮》和《国旗班》两部DV短片,从选题到镜头拍摄质量到剪辑的流畅性,都可以说是达到了专业的水准,但是在评奖中却是“曲高”,而不能最后“和寡”。当我们拿到观众中去播放的时候,仍然是“曲高和寡”。
  细细分析,《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节目从拍摄质量到剪辑手法到配音配乐都要好于《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等,那么为什么在评奖和观众反映上却逊色于那些好像没有主题,拍摄随意,剪辑凌乱的纪录片呢?原因可能要从DV创作的“民间化”和“个性化”上来探讨。
  DV创作本来就是大众的“民间影像”,这里融入了众多的“随意化”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以及思想观念,它不是严肃的面容、阳春白雪的谈吐和不染尘事的眼神,DV创作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精英文化,所以当一名DV爱好者拿起DV的时候,拍摄什么不拍摄什么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创作观念。想“告诉你什么”或者“宣传什么思想”的拍摄者,肯定会顺着它的“思想线”往下走,拍出“功利性”的节目。而另外一些DV人则会拍出另一类“平民视点”的纪录片。
  我们这样分析DV创作,并不是不要主流创作,而是针对Dv创作的个性化特点来全面论证DV的整体创作。我们都知道,DV与所有的媒体一样,都应该是有历史责任感的,更应该是不媚俗的。但是由于DV创作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是“民间”,所以我们就不会要求老百姓也要拍摄“主流”的Dv作品。而DV的受众包括05~08年的评委也大都是“民间”人民群众。
  尽管DV也是在以纪实的美学风格成为历史和历史中真实的原生态的人和事的见证,但这与取得相对广泛的普通受众的认可并不矛盾,毕竟,作为一种传播行为,赢得更多的受众,意味着获取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个别DV的“曲高”,不能不说是最后“和寡”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种观念进行创作,也许能够使“曲高”的节目达到“和高”的转变。
其他文献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领域精品课工程的建设,并逐渐加大了对其支持的力度。目前,各高校也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开展精品课工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并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及成果进行共享和展示,决定建设精品课录制系统。针对北京师范大学的这些要求,同步科技为其搭建了视音频导控室,并为其提供了多机位精品课录制系统用来完成精品课的录制和编辑。  在北
期刊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时效性就是新闻的生命,没有时效性,新闻将变成“旧闻”。但是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周期相对过长,从拍摄、送素材到上载、剪辑、播出要耽误不少时间。在越来越重视抢新闻的时代,要满足电视台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需求,新闻工作者的确需要—把小巧便携的“快枪”。  索贝作为广电行业极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以用户需求为己任,开创性的推出了Mediabox便携式采编机,让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有了抢新闻的有力
期刊
与黄清河交谈,是一件畅快的事。因为,你感受不到54岁年龄的人所特有的严肃与保守,也没有很多专家们常有的慎微,你感受到的是—种直率和一种因岁月的积累而炼就的成熟、敏感与睿智。  在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教育技术部的主任办公室里,黄清河只和我谈了短短的一个小时,但内容却甚为丰富,那段电教高速发展的岁月,在他谈来竟是那样的随意,一如谈论他的家事。于是我一遍遍提醒自己,他随意的言谈中承载了一段国内电教的发展历
期刊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促使教学方式随之改变。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AV和IT的结合更加紧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势必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如教学中视音频多媒体课程的开展,大批量音像素材的管理等。如今对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呼声日高,高校对区域资源和信息整合及共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套媒体资料的保存和再利用形式创新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如何利用数字音
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是由成都理工大学申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一所以艺术类本科为主的独立学院。学院近年来曾荣获“全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社会满意学校”、“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就业型大学”、“全国十大特色院校”和“全国百强教育先进单位”等10余个荣誉称号。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
期刊
EDIUS在EDIUS5.0中使用静帧画面制作动态镜头
期刊
我国的影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优秀的教员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而到异地求学成本又相对较高,为了更好的在国内进行影视教育的普及工作,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周传基老师退休以后一直致力于尝试利用网络进行影视教学的相关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周传基老师在从事网上教学的六年间共培养了约40。名影视制作方面的专业人才。  针对影视教学的特点,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
期刊
建国以来中国广电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胶片到磁带,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中国广播电视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国内外激烈竞争大背景下,众多的中国广电领域民族企业的崛起更是引领了新一轮的中国创新热潮。刚刚度过20岁生日的中科大洋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凭借着对新技术的热忱,二十年来大洋基本都参与了广电行业飞速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个优秀的企
期刊
我近日在香港先后走访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和香港亚洲电影投资协会(HAF)及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期间访晤负责电影发展的陈诗慧行政助理和亚洲电影投资机构、香港电影节事务助理夏先生。  就有关中港两地的电影业交流与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最有代表性的是由香港导演协会发起的“两岸三地导演学术研讨会”,由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影业的有志之士积极响应与支持,这个两岸三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受到极大关注的—个行业,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常常也会优先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伴随着视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与影像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影像技术厂商也开始关注教育产业应用并倾注心血来培育浇灌这个行业。上海洋铭科技就是这众多厂商中的一员,自从洋铭科技在中国大陆开始经营,就一直关注教育行业,在校园电视台建设领域更是颇有建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