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小学高年级是提高学生汉语素养的一个重要阶段。
【关键词】 阅读;氛围;方法;评价;引导;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作为一名小学汉语教师,加强对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个性在阅读中飞扬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应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飞扬,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我首先利用色彩鲜艳的草原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二、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关键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老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鼓励其积极独立思考问题。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课文中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从中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由于课文较长,内容容易理解,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查阅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写下自己的体会。”有的说“分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三、采取多样化朗读评价,突出学生个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人人都希望听到赞美,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赞美,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而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平时朗读不太好的孩子经过努力,终于把一个长句子读得准确而流畅时,我们可以说“不简单!你能读准这么长的句子。”孩子听了,心里一定很高兴,学习劲头就更大了。如果学生确实无表扬肯定之处,我们也可以用婉转的语言表达:“如果……那就更好了。现代教育评价读不在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加以引导,对别人的朗读要先提出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指出要改進的地方。通过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从而读好书,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让学生经常地读、大量地读、生动活泼地读,让学生觉得朗读很快乐,学生才会在读中有所发现,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学会思考,在读中学会创造,这样读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让学生学会领悟和品味语言材料的精妙。同时加大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力度,对文思俱佳的段篇,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品味、多积累。
五、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读写整合
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结合训练组读写重点和针对阅读内容,我们还指导学生有侧重地写好小练笔。我们主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求异求新;通过读书笔记展评等轻松多样的形式吸引和激励学生广泛地去交流、去创新、去超越。例如学习《荔枝》一课时,我们运用了“细读——赏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准确具体地把握母子亲情、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首先让学生通过细读,找出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句段,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加上眉批,主要谈谈这样写的妙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品评这些细节描写的精妙,品味作小学汉语教学论文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蕴的真情。这就为本训练组的习作——“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积淀了方法。学生在写这类题材文章时就不再犯愁了。
六、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汉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了学生的情感,增加生活的体验与积累,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多带学生走出课堂,或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使阅读教学向课外、课后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汉语,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妙,感受祖国千年文化的辉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提高阅读实效,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只要感悟到阅读其实是心灵的体验,那么阅读教学就会开辟出新天地,在汉语教学这片神奇的园地中也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教师,只要用心探索教学新路,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从阅读中认识学习汉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汉语的乐趣,树立学好汉语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阅读;氛围;方法;评价;引导;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作为一名小学汉语教师,加强对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个性在阅读中飞扬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应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飞扬,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我首先利用色彩鲜艳的草原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二、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关键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老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鼓励其积极独立思考问题。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课文中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从中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由于课文较长,内容容易理解,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查阅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写下自己的体会。”有的说“分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三、采取多样化朗读评价,突出学生个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人人都希望听到赞美,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赞美,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而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平时朗读不太好的孩子经过努力,终于把一个长句子读得准确而流畅时,我们可以说“不简单!你能读准这么长的句子。”孩子听了,心里一定很高兴,学习劲头就更大了。如果学生确实无表扬肯定之处,我们也可以用婉转的语言表达:“如果……那就更好了。现代教育评价读不在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加以引导,对别人的朗读要先提出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指出要改進的地方。通过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从而读好书,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让学生经常地读、大量地读、生动活泼地读,让学生觉得朗读很快乐,学生才会在读中有所发现,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学会思考,在读中学会创造,这样读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让学生学会领悟和品味语言材料的精妙。同时加大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力度,对文思俱佳的段篇,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品味、多积累。
五、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读写整合
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结合训练组读写重点和针对阅读内容,我们还指导学生有侧重地写好小练笔。我们主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求异求新;通过读书笔记展评等轻松多样的形式吸引和激励学生广泛地去交流、去创新、去超越。例如学习《荔枝》一课时,我们运用了“细读——赏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准确具体地把握母子亲情、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首先让学生通过细读,找出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句段,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加上眉批,主要谈谈这样写的妙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品评这些细节描写的精妙,品味作小学汉语教学论文者朴实的语言中所包蕴的真情。这就为本训练组的习作——“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积淀了方法。学生在写这类题材文章时就不再犯愁了。
六、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汉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了学生的情感,增加生活的体验与积累,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多带学生走出课堂,或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使阅读教学向课外、课后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汉语,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妙,感受祖国千年文化的辉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提高阅读实效,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只要感悟到阅读其实是心灵的体验,那么阅读教学就会开辟出新天地,在汉语教学这片神奇的园地中也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教师,只要用心探索教学新路,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从阅读中认识学习汉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汉语的乐趣,树立学好汉语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