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包方法律风险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项目经理部应树立合同意识、证据意识、风险意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以风险策划为抓手,从源头控制、过程“管、控、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控分包方法律风险,实现项目管理各项目标。
关键词:施工管理;风险;防控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不断规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理念的不断深入,项目经理部(简称项目部)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应从源头和过程中做好分包方法律防控,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
1源头控制
前期策划、源头管理、确立规则是分包方法律风险防控的前提。
1.1严把分包策划关。首先,熟悉拟分包工程的施工难度、地质情况、周边资源及环境等信息。其次,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信誉好、施工能力、管理能力满足要求的分包方承担施工任务。再次,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合理测算分包单价,一是不应低于施工成本价;二是可以参考相邻标段或类似条件工程的分包单价;三是区分相同施工任务之间客观条件的重大差异。
1.2注重合同评签关。首先,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切勿以口头形式进行分包。书面合同有利于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减少分歧。其次,分包合同条款一般应对分包方资质、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分包范围、提供分包劳务内容、质量标准和要求、价款结算、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等约定明确。第三,合同条款设置应相对公平合理,避免双方权利义务设置严重不平等及霸王条款的存在。第四,分包合同应由既懂法律又熟悉工程的专业人士进行评审,有效防范合同风险、弥补合同漏洞。
1.3扎实合同交底关。分包合同签订后,项目部应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合同交底一是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向各部门进行详细说呢二是对合同条款中与其他合同的不同点进行重点解释;三是解答各部门与合同条款有关的问题;四是通过部门问交流,对新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修改合同或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予以纠正和防范。
2过程管控与服务
分包方法律风险的“过程动态控制”,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应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证据意识,抓好“管、控、服务”三方面工作。
2.1“管”是分包方法律风险防范的基础
2.1.1进场审查管理。分包方进场时,项目部应进行审查,一是查看是否已签订分包合同,严禁未签合同先进场的现象;二是审查合同文件是否齐备、是否符合要求。如合同文件有无缺失,签字应符合要求,授权委托的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要求,授权权限、期限明确且无歧义,分包方印章及其受权人签字应真实。
2.1.2对外行为的管理。项目部应分包方现场施工队伍对外名称进行管理,不得借项目部名义对外从事活动;不得为分包方刻制印章;施工现场标识标牌中不得列有分包方人员;定期调查了解对分包方日常采购及租赁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2.1.3劳动用工管理。首先,严格执行分包方与其雇佣人员之间劳动合同在项目部进行备案制度,对劳动合同进行审查;其次,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动态管理,及时进行更新劳动合同备案资料,确保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均进行了劳动合同备案;第三,禁止“三无”人员、超龄人员以及不适合从事现场工作的其他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第四,安排专人负责备案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相关资料的完整,在工程完工后及时移交存档至少保存三年。
2.1.4计价支付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应树立合同意识,合同签订后不得随意调整变更合同单价;依法合规地严格执行计价流程,妥善保管相关资料,避免因结算资料欠缺造成企业损失;对分包方的各期结算款应支付至分包方的银行账户,即使代为支付农民工工资,也应要求分包方提交书面的同意文件;代分包方支付其外欠款时,应听取法律专业人士意见后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2.1.5变更索赔管理。一方面对向业主提出的变更索赔,应建立激励机制和定期考评,引导分包方积极配合固定证据、签认资料,及时上报完整的变更、索赔资料。另一方面,对分包方对项目部提出索赔,尤其是无法向业主主张的索赔,应了解现场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以分包合同为基础,进行协商处理。
2.2“控”是防范分包方法律风险的有效措施
2.2.1物资设备消耗控制
(1)物资的控制。物资控制要做好“统一购、限额发、定期盘、资料全”四个方面工作。“统一购”就是由项目部物资部门根据物资采购计划经审批准后统一采购,确保物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限额发”就是限额发料。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和设计,考虑合理损耗后发放材料。对材料超耗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纠正。
“定期盘”就是项目物资部门每月对现场材料进行盘点,了解现场材料使用和消耗情况,针对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资料全”是指物资采购、检验、限额发放、定期盘点、费用扣款等整个过程的资料完整,各方签字齐全,尤其是分包方材料领用签字人具有相应授权。资料应由专人保管,并在项目完工后保存三年以上。
(2)设备的控制。分包工程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应尽可能由项目部通过自有、租赁、购置等形式提供,不应约定由分包方提供,有效防范法律风险。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应明确其权属及来源、价值等,查验其性能状况,禁止不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进场,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查,严禁无证人员从事操作。
2.2.2农民工工资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规定,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责任已从监督义务转变为负总责。项目部应由专人负责农民工工资监管,收集保管农民工劳动合同、身份信息、操作证件、工资支付凭据等,建立农民工进出场登记制度和考勤、工资支付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劳动合同、考勤、工资支付均能一一对应。项目部代发时,分包方出具书面委托,提交经分包方现场负责人、班组长签字的考勤表、工资发放单,由农民工本人当面在工资发放单上签字、摁手印后领取工资,并留有照片或影像资料。工资发放后,应在现场进行公示,对相关资料应至少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2.2.3施工质和量的监控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情况及资源配置确定施工方案,组织分包方进行交底,使相关资源与施工方案的实施相匹配;其次,结合工程特点,组织分包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作业人员操作水平,这不仅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总承包人的义务;第三,安全技术交底內容不应有缺失,交底人、分包方、施工班组接收人签字等齐全,交底资料应归档保管。第四,应当有专人负责现场全程盯控,及时纠正违规施工行为,并应向项目部进行反馈。第五,施工中形成的、记录、反映施工过程具体情况的资料,是处理与分包方之间纠纷的重要证据。若这些资料记载内容不真实,不仅可能误导纠纷的处理,也无法得到法院的采信。最后,重视对分包方施工工程的自检,全面掌握现场施工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3做好现场服务是化解和防范分包方法律风险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认识到为分包方服务的重要性,摒弃“小业主”思想,解决“以包代管”、“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从合作共赢的角度积极帮助分包方排忧解难。
其次,项目部应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廉洁教育,强化管理,划分责任界面,定期考核,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和“积极服务”的工作作风。
第三、项目部应在合理安排施工资源的基础上,定期分析分包方的成本情况,帮助其从施工工艺、资源配置、材料消耗等方面寻找降本增效措施,及时帮助分包方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分包方成本人为失控的现象。
关键词:施工管理;风险;防控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不断规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理念的不断深入,项目经理部(简称项目部)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应从源头和过程中做好分包方法律防控,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
1源头控制
前期策划、源头管理、确立规则是分包方法律风险防控的前提。
1.1严把分包策划关。首先,熟悉拟分包工程的施工难度、地质情况、周边资源及环境等信息。其次,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信誉好、施工能力、管理能力满足要求的分包方承担施工任务。再次,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合理测算分包单价,一是不应低于施工成本价;二是可以参考相邻标段或类似条件工程的分包单价;三是区分相同施工任务之间客观条件的重大差异。
1.2注重合同评签关。首先,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切勿以口头形式进行分包。书面合同有利于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减少分歧。其次,分包合同条款一般应对分包方资质、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分包范围、提供分包劳务内容、质量标准和要求、价款结算、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等约定明确。第三,合同条款设置应相对公平合理,避免双方权利义务设置严重不平等及霸王条款的存在。第四,分包合同应由既懂法律又熟悉工程的专业人士进行评审,有效防范合同风险、弥补合同漏洞。
1.3扎实合同交底关。分包合同签订后,项目部应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合同交底一是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向各部门进行详细说呢二是对合同条款中与其他合同的不同点进行重点解释;三是解答各部门与合同条款有关的问题;四是通过部门问交流,对新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修改合同或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予以纠正和防范。
2过程管控与服务
分包方法律风险的“过程动态控制”,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应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证据意识,抓好“管、控、服务”三方面工作。
2.1“管”是分包方法律风险防范的基础
2.1.1进场审查管理。分包方进场时,项目部应进行审查,一是查看是否已签订分包合同,严禁未签合同先进场的现象;二是审查合同文件是否齐备、是否符合要求。如合同文件有无缺失,签字应符合要求,授权委托的内容及格式应符合要求,授权权限、期限明确且无歧义,分包方印章及其受权人签字应真实。
2.1.2对外行为的管理。项目部应分包方现场施工队伍对外名称进行管理,不得借项目部名义对外从事活动;不得为分包方刻制印章;施工现场标识标牌中不得列有分包方人员;定期调查了解对分包方日常采购及租赁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2.1.3劳动用工管理。首先,严格执行分包方与其雇佣人员之间劳动合同在项目部进行备案制度,对劳动合同进行审查;其次,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动态管理,及时进行更新劳动合同备案资料,确保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均进行了劳动合同备案;第三,禁止“三无”人员、超龄人员以及不适合从事现场工作的其他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第四,安排专人负责备案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相关资料的完整,在工程完工后及时移交存档至少保存三年。
2.1.4计价支付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应树立合同意识,合同签订后不得随意调整变更合同单价;依法合规地严格执行计价流程,妥善保管相关资料,避免因结算资料欠缺造成企业损失;对分包方的各期结算款应支付至分包方的银行账户,即使代为支付农民工工资,也应要求分包方提交书面的同意文件;代分包方支付其外欠款时,应听取法律专业人士意见后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2.1.5变更索赔管理。一方面对向业主提出的变更索赔,应建立激励机制和定期考评,引导分包方积极配合固定证据、签认资料,及时上报完整的变更、索赔资料。另一方面,对分包方对项目部提出索赔,尤其是无法向业主主张的索赔,应了解现场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以分包合同为基础,进行协商处理。
2.2“控”是防范分包方法律风险的有效措施
2.2.1物资设备消耗控制
(1)物资的控制。物资控制要做好“统一购、限额发、定期盘、资料全”四个方面工作。“统一购”就是由项目部物资部门根据物资采购计划经审批准后统一采购,确保物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限额发”就是限额发料。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和设计,考虑合理损耗后发放材料。对材料超耗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纠正。
“定期盘”就是项目物资部门每月对现场材料进行盘点,了解现场材料使用和消耗情况,针对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资料全”是指物资采购、检验、限额发放、定期盘点、费用扣款等整个过程的资料完整,各方签字齐全,尤其是分包方材料领用签字人具有相应授权。资料应由专人保管,并在项目完工后保存三年以上。
(2)设备的控制。分包工程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应尽可能由项目部通过自有、租赁、购置等形式提供,不应约定由分包方提供,有效防范法律风险。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应明确其权属及来源、价值等,查验其性能状况,禁止不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进场,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查,严禁无证人员从事操作。
2.2.2农民工工资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规定,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责任已从监督义务转变为负总责。项目部应由专人负责农民工工资监管,收集保管农民工劳动合同、身份信息、操作证件、工资支付凭据等,建立农民工进出场登记制度和考勤、工资支付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劳动合同、考勤、工资支付均能一一对应。项目部代发时,分包方出具书面委托,提交经分包方现场负责人、班组长签字的考勤表、工资发放单,由农民工本人当面在工资发放单上签字、摁手印后领取工资,并留有照片或影像资料。工资发放后,应在现场进行公示,对相关资料应至少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2.2.3施工质和量的监控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情况及资源配置确定施工方案,组织分包方进行交底,使相关资源与施工方案的实施相匹配;其次,结合工程特点,组织分包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作业人员操作水平,这不仅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总承包人的义务;第三,安全技术交底內容不应有缺失,交底人、分包方、施工班组接收人签字等齐全,交底资料应归档保管。第四,应当有专人负责现场全程盯控,及时纠正违规施工行为,并应向项目部进行反馈。第五,施工中形成的、记录、反映施工过程具体情况的资料,是处理与分包方之间纠纷的重要证据。若这些资料记载内容不真实,不仅可能误导纠纷的处理,也无法得到法院的采信。最后,重视对分包方施工工程的自检,全面掌握现场施工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3做好现场服务是化解和防范分包方法律风险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认识到为分包方服务的重要性,摒弃“小业主”思想,解决“以包代管”、“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从合作共赢的角度积极帮助分包方排忧解难。
其次,项目部应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廉洁教育,强化管理,划分责任界面,定期考核,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形成“风清气正”的氛围和“积极服务”的工作作风。
第三、项目部应在合理安排施工资源的基础上,定期分析分包方的成本情况,帮助其从施工工艺、资源配置、材料消耗等方面寻找降本增效措施,及时帮助分包方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分包方成本人为失控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