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应该一味接受,老师不应该采用填鸭式教育方法,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这是新课改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习,并且主动学习。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主意识 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不断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落后,更多的人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比老师掌控整个课堂,学生们被动听课更重要。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使学习内容更加个性化,学习方式更自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这是对学生兴趣与意识的培养,也是改革更关注的重点。
一、自主意识的内容
1.自主学习意识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最关键。“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对独立地积极学习知识并不断控制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
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
2.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新课改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不是只靠老师的讲述启发学生,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这强调在语文课堂上形成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发挥无限想象力的创新能力。
3.自主探究意识
自主探究意识是自主学习意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自主探究是指主体在意识推动下,自发地实践,自发地思考。学生要养成自己探索问题的习惯,不要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说,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主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培养自主意识的方法
在教育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摒弃旧观念旧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旧有的不适合学生培养自主能力的方法舍弃,多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方法,但不是“拿来主义”,要适应国情。我们要摒弃“填鸭式”教育方法,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已经落后了,老师一味填满课堂,问问题,由学生回答,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新课改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导,不是扰乱课堂,要有序地翻转课堂。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做好引领工作,组织课堂工作,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在探索教学方法上,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改革,海纳百川,最后形成体系,最重要的是怎样使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更感兴趣,强化自主意识。
生活中处处都有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只是一味死读书,不懂得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就是教育的失败。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改革,不断试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这个世界。
旧有的教育观念跟新的教育观念下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是有差别的。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是鲁迅写的,传统的语文课基本上是老师介绍作者,讲解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按照空间记叙事件,表达了鲁迅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的思想感情。学生更多的是听老师讲课,做笔记。这样的传统模式,学生不停接受,没有主动学习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新课改下,要使整个课堂翻转过来,学生要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更多的是学生自己介绍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思想感情等,不懂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老师绝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延展性适合深入思考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更愿意探寻知识。
课后的自主意识的引导尤为关键,老师应该适当留一些作业,最好跟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更愿意探究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样对强化自主意识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教育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知识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一味亦步亦趋,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兴趣,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潜能的开发。学生只有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主动地探究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成长之路有着非常关键的帮助与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自主意识,运用新观念,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角,老师做好积极引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好更快乐地学习,主动学习,这才是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2]田建国.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3]郑桂花.听郑桂花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主意识 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不断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落后,更多的人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比老师掌控整个课堂,学生们被动听课更重要。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使学习内容更加个性化,学习方式更自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这是对学生兴趣与意识的培养,也是改革更关注的重点。
一、自主意识的内容
1.自主学习意识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最关键。“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对独立地积极学习知识并不断控制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
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
2.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新课改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不是只靠老师的讲述启发学生,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这强调在语文课堂上形成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发挥无限想象力的创新能力。
3.自主探究意识
自主探究意识是自主学习意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自主探究是指主体在意识推动下,自发地实践,自发地思考。学生要养成自己探索问题的习惯,不要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说,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主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培养自主意识的方法
在教育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摒弃旧观念旧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旧有的不适合学生培养自主能力的方法舍弃,多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方法,但不是“拿来主义”,要适应国情。我们要摒弃“填鸭式”教育方法,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已经落后了,老师一味填满课堂,问问题,由学生回答,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新课改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导,不是扰乱课堂,要有序地翻转课堂。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做好引领工作,组织课堂工作,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在探索教学方法上,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改革,海纳百川,最后形成体系,最重要的是怎样使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更感兴趣,强化自主意识。
生活中处处都有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只是一味死读书,不懂得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就是教育的失败。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改革,不断试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这个世界。
旧有的教育观念跟新的教育观念下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是有差别的。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是鲁迅写的,传统的语文课基本上是老师介绍作者,讲解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按照空间记叙事件,表达了鲁迅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的思想感情。学生更多的是听老师讲课,做笔记。这样的传统模式,学生不停接受,没有主动学习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新课改下,要使整个课堂翻转过来,学生要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更多的是学生自己介绍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思想感情等,不懂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老师绝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延展性适合深入思考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更愿意探寻知识。
课后的自主意识的引导尤为关键,老师应该适当留一些作业,最好跟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更愿意探究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样对强化自主意识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教育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知识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一味亦步亦趋,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兴趣,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潜能的开发。学生只有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主动地探究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成长之路有着非常关键的帮助与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自主意识,运用新观念,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角,老师做好积极引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好更快乐地学习,主动学习,这才是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2]田建国.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3]郑桂花.听郑桂花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