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两会”教学法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思两会”教学法,即“会学 思考 会用”。这种教学法对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素质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思两会”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员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员必须针对所授课程探索新的教学法,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一、“一思两会”教学模式
  我通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会学 思考 会用”的“一思两会”教学法,比较恰当地处理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主要做法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员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会学”;通过在教学过程的不断灌输,培养学员活跃思维,解决“思考”;通过实验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会用”。我们按照“计算机专业基础课要提高起点,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改思路,成立教改小组,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模式的研究,并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优化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过程。根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拟定了教改方案:以系统概念及原理,程序编写和时序分析为基础;以系统硬件连接关系为主线;以讲授微机接口电路分析设计思路、方法技巧为重点,偏重于硬件接口的设计及其驱动程序的编写;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并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在教学中,教员应坚持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实行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实现教学互动,注意引导学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着力培养学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一思两会”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我们以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国家军队教育改革精神为指导,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思想,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一思两会”教学法具体实践如下。
  1.改革教学内容,适应创新教育——会学。
  目前,我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所所用的教材一般是以介绍硬件的原理功能为主,对于微机硬件接口电路只能介绍常用的几种。学员所学知识实用性不够强,由于过多地讨论微机的基本原理,占用了学时,没有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掌握微机接口的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接口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我们的做法是对微机内部各组成部件的结构与原理只作简单介绍,主要講微机硬件接口的应用和综合,讲分析、设计思路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强了学员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传统内容的压缩,为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和开展教学双向交流省出了学时。这为有针对性地对学员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内容越来越多与教学学时越来越少的矛盾。
  2.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多地要求学员掌握讲解的内容,而很少给学员以思考的空间,学员只知道机械地学习教员所讲授的内容,而没有机会自己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
  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学中贯彻“以学员为本”的思想,讲解时,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讲课中注意启发诱导,启迪思维。重点是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讲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方法,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如我在讲到存储器一章中存储器设计方案时,讲完教材例题时,提出疑问:“课本中使用的存储器芯片容量相同,当存储器芯片容量不同时该如何设计?”学员经过积极思考后,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的认为在译码后应当再利用一些逻辑门电路来实现;有的认为使用两个译码器,等等。教员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员主动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可以培养学员的发现问题,尤其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实验教学,实现理论与实验互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会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内容比较灵活、抽象,学员光靠看书,对某些问题还是不能搞清楚,必须通过做实验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理解。
  设计类实验对学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引导性,有利于培养学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鉴于实验课课时相对较少,我们调节了设计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尽量加大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指导书只给出设计目标及任务,要求学员在理论设计中用理论课学到的设计思路、方法,论证、优化设计方案,最后确定实验电路和实验的方法步骤。
  此外,为了促进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规范实验教学要求,使实验课教学走向了正规化。改革了实验课考核方案,将每个实验的成绩进行综合折算后与理论课考试成绩一并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
  我们通过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我们深知,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将走在科技的前列。为此,我们将继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竞学,朱红,李庆丰.“实践教学一条线”改革模式初探.中国高教研究[J].2003,(5):73-74.
  [2]孙爱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创造能力.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4,(1):34-35.
  [3]赵川平,张磊.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4,(2):42-43.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课程改革正在有声有色地全面展开。十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教育部门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广大中小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学生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课程改革正确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给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下出现的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摘 要: 在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没能准确把握其内涵与特征,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在新课程教学中有淡化和忽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倾向,阻碍了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纠正认识偏差,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 体育新课程 认识 运动技能教学    1.引言  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中,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对课程纲要的指导思想领会不深,造成主观上只强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旨在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德育 教学渗透 健康成长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 要: CAM实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加强培养学生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综合能力。本文介绍了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CAM实习的教学实践。基于项目教学法的CAM实习教学,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努力实践,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CAM实习 数控编程 实践环节 项目教学法    CAD/CAM技术是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使用三维CAD/CAM软件,
摘 要: 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信息类专业学生重要实践基地,它不仅为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而且是学生掌握专业应用能力的重要之地。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从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实验室开放和实验教学监控等方面来探讨该课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计算机实验室 高校实验教学 科学管理    1.引言  实验教学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 针对传统计算机语言教学存在的讲授枯燥、学生接受枯燥等问题,在分析哈佛案例教学之后,本文作者提出结合任务驱动,运用SMART原则,大胆将WinForm教学提前,在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础教学和进阶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关键词: 计算机高级语言 哈佛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 SMART原则    1.传统语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本文以C#为例)教学,以控制台为开始,讲Hel
摘 要: 在所有的计算机高级语言中,都存在着变量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变量是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的重要成分之一。与其他语言中的变量相比,C语言中的变量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包括变量的定义、数据类型、变量数据类型的转换、作用域、存储类别和存储方式等。  关键词: C语言 变量 变量的存储类别    C语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编写程序时需要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