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建筑产品特点的分析,确定了以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继而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考核三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开发,旨在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土建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工作过程;土建类专业;课程开发;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1-0071-02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建设已进入到内涵建设时期,而课程建设既是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土建专业课程开发的特点
建筑产品是指建筑业向社会所提供的具有一定功能、可供人类使用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构配件制作及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劳动而最终形成的。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使土建专业课程的开发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课程开发。
产品单一性单件性与一次性是建筑产品最大的特点,几乎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建筑产品,即使外观一样,其地质条件也可能不一样,结构形式也存在一定区别。课堂教学难以将所有的建筑产品进行举例说明,但能包纳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于其中。所以,在进行土建专业课程开发时,对典型建筑产品与工作任务进行归纳、选取显得非常重要。
产品固定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同一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因其建造地点的不同必然受到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及社会条件的约束,使其建筑形式、建筑结构、构造、室内设施、建筑材料、施工方案等方面均各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立足本地区,在课程开发中体现服务地方的思想,才能开发出适用、实用的课程,才能打造特色课程。
产品生产周期长建筑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使得课程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尤其是施工实践类课程。如果按照现场的施工进度,即使半年的顶岗实习也只是经历了工程的一部分。另外,建筑产品露天作业多,高空作业多,给实践课程也带来了操作上的障碍。
行业规范多建设行业规范多,实际工作中必须紧扣规范行事,对规范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的效率,使得在课程开发时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现行规范、规则,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对现行规范的学习,在课程评价中也体现出对规范的掌握。
基于以上特点,在土建专业课程开发中必须选取一个主线将生产周期长的工作过程典型化,归纳、提炼出具有地域性,且紧密结合现行规范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这个主线就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
土建专业课程开发体系建设实践
(一)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施教学的关键,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紧密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三个要素,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岗位群的特殊属性为依据,突破以学科为单一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
要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标准,使培养的人才达到职业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专业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结构状况、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等多方面内容。调研范围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要注重理实一体化设计传统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两条线,在教学中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实一体化设计其实质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念,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及实训课界限,师生双边交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按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开发。同时,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学完相应课程后可以通过考核获得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施工员、预算员等)。整个课程围绕“工程认知与调查→课程训练→专项技能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的路径设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組织
按照职业导向的理念,紧密结合岗位调研分析,把职业工作体系转换为学习体系,按照图1的步骤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
基本思想是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具体为把知识附着于任务,用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同时为满足教学的需要编写教材。以《建筑材料与检测》为例,我们以实际建筑工程为案例,以该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科学开发和设计课程,按照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先后顺序和完成该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检测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出现的顺序,设置了8个学习情境(见表1)。每一个学习情境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建筑材料设计的学习单元,同时也是一个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学习单元。我们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学习规律,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不同的任务。
(三)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情境设计创设与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和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
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按照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展示项目结果。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
确定项目小组通过研究讨论实际设备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内容。
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课堂教学的设计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想象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活跃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以《建筑材料与检测》为例:通过完成某一具体建筑材料的检测任务组织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采用完成一个完整工作任务的六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即任务布置→资讯(主要采用教师课堂传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计划(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检测计划)→决策(教师带领学生评判所作计划,确定正确实施方案)→实施(根据计划,采用仪器设备,按照工作顺序,完成检测任务)→评估(教师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分析后给出评价,学生自己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实现“教、学、做”三合一。通过8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任务驱动式情境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做学合一、工学交替、完整体验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四)课程考核
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考核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的考核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树立职业教育的考试观;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核学生对理论、原理记忆能力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考核、多形式的考核,以不同的维度衡量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同时,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动手操作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等应该是衡量的主要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中,纯理论内容偏多,严重脱离生产实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依靠死记硬背,机械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应予以摒弃。如在项目化课程中,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应占30%左右,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成绩占70%左右,强调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不能仅仅将期末考试作为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评定手段,要把成绩评定作为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素质形成规律的手段,每一项目根据实训成果均有成绩,期末只是汇总,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将素质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设计学生素质考核与评价方案,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开发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能否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对单门课程进行精心的项目化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法,才能开发出一批满足职业教育需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建荣,狄海德.提升人力资源,提高竞争能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林强.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1).
[3]管秀君.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作者简介:
肖先波(1977—),男,湖北宜昌人,硕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讲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地基与基础。
胡勇(1977—),男,湖北荆州人,硕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建工系讲师,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关键词:工作过程;土建类专业;课程开发;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1-0071-02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建设已进入到内涵建设时期,而课程建设既是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土建专业课程开发的特点
建筑产品是指建筑业向社会所提供的具有一定功能、可供人类使用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构配件制作及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劳动而最终形成的。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使土建专业课程的开发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课程开发。
产品单一性单件性与一次性是建筑产品最大的特点,几乎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建筑产品,即使外观一样,其地质条件也可能不一样,结构形式也存在一定区别。课堂教学难以将所有的建筑产品进行举例说明,但能包纳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于其中。所以,在进行土建专业课程开发时,对典型建筑产品与工作任务进行归纳、选取显得非常重要。
产品固定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同一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因其建造地点的不同必然受到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及社会条件的约束,使其建筑形式、建筑结构、构造、室内设施、建筑材料、施工方案等方面均各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立足本地区,在课程开发中体现服务地方的思想,才能开发出适用、实用的课程,才能打造特色课程。
产品生产周期长建筑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使得课程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尤其是施工实践类课程。如果按照现场的施工进度,即使半年的顶岗实习也只是经历了工程的一部分。另外,建筑产品露天作业多,高空作业多,给实践课程也带来了操作上的障碍。
行业规范多建设行业规范多,实际工作中必须紧扣规范行事,对规范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的效率,使得在课程开发时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现行规范、规则,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对现行规范的学习,在课程评价中也体现出对规范的掌握。
基于以上特点,在土建专业课程开发中必须选取一个主线将生产周期长的工作过程典型化,归纳、提炼出具有地域性,且紧密结合现行规范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这个主线就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
土建专业课程开发体系建设实践
(一)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施教学的关键,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紧密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三个要素,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岗位群的特殊属性为依据,突破以学科为单一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
要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标准,使培养的人才达到职业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专业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结构状况、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等多方面内容。调研范围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要注重理实一体化设计传统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两条线,在教学中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实一体化设计其实质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念,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及实训课界限,师生双边交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按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开发。同时,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学完相应课程后可以通过考核获得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施工员、预算员等)。整个课程围绕“工程认知与调查→课程训练→专项技能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的路径设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組织
按照职业导向的理念,紧密结合岗位调研分析,把职业工作体系转换为学习体系,按照图1的步骤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
基本思想是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具体为把知识附着于任务,用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同时为满足教学的需要编写教材。以《建筑材料与检测》为例,我们以实际建筑工程为案例,以该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科学开发和设计课程,按照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先后顺序和完成该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检测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出现的顺序,设置了8个学习情境(见表1)。每一个学习情境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建筑材料设计的学习单元,同时也是一个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学习单元。我们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学习规律,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设计不同的任务。
(三)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情境设计创设与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和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
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按照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展示项目结果。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
确定项目小组通过研究讨论实际设备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内容。
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课堂教学的设计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想象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活跃课堂教学双边活动。以《建筑材料与检测》为例:通过完成某一具体建筑材料的检测任务组织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采用完成一个完整工作任务的六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即任务布置→资讯(主要采用教师课堂传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计划(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检测计划)→决策(教师带领学生评判所作计划,确定正确实施方案)→实施(根据计划,采用仪器设备,按照工作顺序,完成检测任务)→评估(教师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分析后给出评价,学生自己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实现“教、学、做”三合一。通过8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任务驱动式情境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做学合一、工学交替、完整体验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四)课程考核
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考核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的考核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树立职业教育的考试观;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核学生对理论、原理记忆能力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考核、多形式的考核,以不同的维度衡量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同时,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动手操作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等应该是衡量的主要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中,纯理论内容偏多,严重脱离生产实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依靠死记硬背,机械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应予以摒弃。如在项目化课程中,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应占30%左右,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成绩占70%左右,强调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不能仅仅将期末考试作为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评定手段,要把成绩评定作为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素质形成规律的手段,每一项目根据实训成果均有成绩,期末只是汇总,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将素质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设计学生素质考核与评价方案,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开发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能否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对单门课程进行精心的项目化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法,才能开发出一批满足职业教育需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建荣,狄海德.提升人力资源,提高竞争能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林强.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1).
[3]管秀君.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作者简介:
肖先波(1977—),男,湖北宜昌人,硕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讲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地基与基础。
胡勇(1977—),男,湖北荆州人,硕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建工系讲师,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