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报道领域防范杜绝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可谓知易行难,时事评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本文结合近年发生的两个案例,分析时事评论失实的三个致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时事评论;虚假;不实
新闻报道领域杜绝虚假新闻难,时事评论远离虚假新闻难上加难。原因是,时事评论追求的是热点——评论的素材时效性强,一般头天发生的事情第二天评论就要见报,同时这些新闻事件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报道,在很短的时间里,评论编辑很难通过补充采访的形式核实新闻事件的真伪,也无法甄别具体某个媒体的可信度如何。这时候,评论编辑个人的素养和经验,以及一个报社有没有一个成熟的把控流程就显得格外重要。
两个案例
2010年4月,一篇“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四千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的新闻报道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不仅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一些平面媒体也不惜版面予以报道。这篇报道称,这一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的统计。
中国商务部随后进行了辟谣——商务部新闻办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务部从未正式做过此类调查,也未发布过此类报告。”①这,彻头彻尾是条假新闻!
更为可笑的是,这则新闻不仅“不实”,还是一次“炒冷饭”。其实,早在当年1月份,就有媒体发了类似的报道,除了新闻源的交代有所差异外,具体表述几乎一模一样。
譬如某报就以《中央纪委: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为题进行了报道,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转载,而且大多是一个版。
相较于《中央纪委: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这篇报道,托词为中国商务部统计的同题报道能够出笼,让人匪夷所思,稍微留点心眼的编辑就会发现到问题的所在:查处贪官发布相关数据,关商务部何事?
即便如2010年1月那篇文章“中央纪委云云”这般煞有介事,也是经不住推敲的——笔者查阅了当时媒体的报道,属于明显的文不对题。根据标题,“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是中央纪委说的,而可供查阅的新闻内容,只是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在新闻通气会上说,目前中央纪委监察部与中组部、公安部、司法部、外交部等15个部门建立了防范违纪违法公职人员外逃工作协调机制。此外就是中纪委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邵道生解读了贪官成功外逃的4种主要方法。这4种方法的揭秘差不多填满了一个版面,至于新闻报道的标题“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在正文中只提及了一句,而且单独成段没有交代来源。
这不是标题党嘛!洋洋洒洒一个整版的报道,最重要的一句正是报道的标题——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可怕的是,恰恰是这句话没有正式的新闻源。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这个新闻报道是有重大隐患的,虽然是一个不错的时事评论题材——热点话题、关注度高,却不应该成为报纸时事评论的素材。
可是,第二天,与之相关的评论却出现在不少报纸的版面上,其中包括在业界颇有名望的《南方都市报》。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案例。
2012年1月初,正是春运繁忙紧张的当口。火车一票难求,机票虽然富余却价格不菲。1月8日,上海一家报社不经意地报道了一则猛料,稿子不长但关注度很高:春运一票难求,为了回昆明,北京一位白领竟然“借道”曼谷,转机回昆明,全程价格竟与直飞持平。
如此悬殊且富有戏剧化的案例,迅速点燃了公众对春运一票难求的不满和愤懑。这样的一则新闻素材,如果确有其事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时事评论的靶点。可是第二天,法制晚报刊发文章指出,“春运‘绕道国外’不靠谱”②,涉嫌虚假新闻:一是新闻中的故事来自一个名为“布布徐”北京网友的微博,这位网友是“转发”的。也就是说,所谓曲线回家的新闻素材充其量只是道听途说。二是记者查询了航班,从北京借道曼谷回昆明的费用要比直飞昆明高出一倍多,更关键的是,借道曼谷等待签证需要一周以上时间。不是说这边买不到票,你那边想借道曼谷就立马能成行的。一句话:又是假新闻!
三大陷阱
刚才已经讨论过了,时事评论的虚假和不实主要是基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常识,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无论是自家报社的评论员还是社会上的一些自由职业写手,他们的逻辑演绎能力,乃至对新闻素材的把关能力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他们无法把握的,也最容易忽视的,恰恰是新闻事实本身的可靠程度。也就是说,一旦所依仗的新闻事实出了问题,时事评论本身也就岌岌乎殆哉。
那么,新闻事实也就是评论素材的虚假与不实来自哪里呢?
首先是报纸报道有误。新闻报道有误,就其情节严重程度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虚假报道,顾名思义,基本都是假的,一假到底;二是差不多确有其事,但与事实有不小的出入。这一般都是记者采访不到位所致,毕竟当前是竞争时代,快手打慢手,记者想快点发稿子,报社想先人一步。譬如,2010年河南一家媒体报道,有人在网上报料,说某地沿着公路边上盖了一个只有1.5米纵深的住宅。之所以这样盖,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是为了面子上好看。
这是一个不错的评论素材,值得一评。细看新闻,不仅有人有地名,还有照片为证。可谓有图有真相!虽然这个报道没有采访当地官方就见报了,虽然存在些许瑕疵,但不少都市报都刊发了评论。可第二天,当地就辟谣说,根本不是这回事儿:这户人家的房子正处在两条路交界处,地基就这么大的一点位置,只能盖这么窄的房子。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就是记者为了上稿子,没有采访就想当然地根据网络资料“综合”。2012年4月4日,国内一权威媒体播报新闻称,国家旅游局准备开发西沙群岛旅游,对普通旅客开放,报道还援引了“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刚”的话。结果第二天,国家旅游局就出面辟谣。邓小刚也表示:“我的身份去年就变化了,不再是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改任海口市副市长);近期没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谈论西沙旅游问题。” ③
据北京媒体同行透露,报道是记者根据之前的公开报道整理的,援引邓小刚的话确实是采访的,不过是在两年前,当时是一个展望性质的。 其次是报道细节阐述不扎实或易歧义。新闻报道中细节阐述不扎实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整篇文章的基调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个别段落语句或阐述得不扎实,或存在歧义,一些时事评论写手在阅读材料时,或粗枝大叶,或望文生义,结果因一两个字词的理解差异,导致评论立意上却谬以千里。
三是网络的推波助澜。相对而言,报纸新闻的可信度是很高的,讲究的是稳中见妥,尤其是社会影响较大的时政新闻、监督报道,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可问题是,当今是网络时代,一旦报纸上的新闻被网络转载,就容易出问题。有些网站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会对报道进行放大处理,或求新求异,不惜对新闻进行拔高或歪曲,乃至在纸媒报道的基础上捕风捉影。网站有网站的“优势”,即使出了问题,它也可以及时补救:或改稿,或删掉。而报纸白纸黑字,想赖都赖不掉。
时事评论的写手大多是自由职业者,在时评写作时,想多赚稿费每天要写好几篇,一般很难有时间和心情详细查阅报纸(电子报),而只是简单浏览一下几大门户网站的网页报道,不去追本溯源。结果有人援引了错误的新闻事实作论据,有人干脆在错误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生发论点。不出问题才怪!
四招应对
结合上述诸多分析,笔者觉得,时事评论想要远离虚假和不实的泥淖,关键在于勘别新闻素材的真伪。结合我个人三年时评编辑工作中的些许体会,我觉得用好以下几招,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远离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
1、加强把关和责任意识,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片面地求新求异。作为一个有责任意识的媒体,时评是报纸的立场和风范所在,也是报社颜面,讲求的是有理有据有节。一张报纸得有这个理念,一个时评编辑得有这个意识,如果喜欢标新立异,就往往失之于“有据”,更谈不上“有理”“有节”。这样的报纸评论版面与网络论坛上的吐槽有何区别?距离失实也就不远了。唯有加强把关意识,有理有据常挂心头,才能少犯低级错误。
2、网络不能不依靠,但是不能太沉迷。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海量,快捷及时;另一方面鱼龙混杂,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笔者所在的报社,每天要面对两三百篇时评来稿,这些评论的新闻素材全部来源于网上。遇到不错的题材,要在兴奋的同时保持一丝冷静,不断地勘别新闻的真实性,即使手边找不到刊发新闻的当期报纸,也要结合报纸的电子版进行对比。一些敏感题材,还要将多家报纸的报道进行分析比较。假如某个题材特别好,特别适合评论,哪怕只存在一点点不能确定的瑕疵或隐患,也要一票否决一律拿下。
3、加强常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些“弱智”的假新闻,只要拥有基本常识,大多是可以避免的。譬如上文讲到了“中国商务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四千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这则报道,有经验的编辑就会觉得这个新闻不靠谱:贪官出逃是纪委监察部门管的,与商务部有何关系?这个报道多半有问题,以此再详细推敲一下新闻源,就会放弃这个素材。
4、严格执行采编流程:编辑初核,编辑部主任再核,值班总编总核。时事评论和常规新闻报道不一样,常规新闻报道中,本报记者是第一责任人,所以他有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再经过编辑和编辑部主任两审,基本确保无虞。而时评不一样,大多是外来投稿,评论写手基本是外省人,责任意识没有那么强,新闻素材的第一关掌控失之粗放,所以需要值班总编特别关注,对上版评论的关键细节进行推敲,如此才能进一步减少犯错的可能。
参考文献
①新华社,2010年4月25日电
②《法制晚报》,2012年1月9日A15版
③人民网,2012年4月5日电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时事评论;虚假;不实
新闻报道领域杜绝虚假新闻难,时事评论远离虚假新闻难上加难。原因是,时事评论追求的是热点——评论的素材时效性强,一般头天发生的事情第二天评论就要见报,同时这些新闻事件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报道,在很短的时间里,评论编辑很难通过补充采访的形式核实新闻事件的真伪,也无法甄别具体某个媒体的可信度如何。这时候,评论编辑个人的素养和经验,以及一个报社有没有一个成熟的把控流程就显得格外重要。
两个案例
2010年4月,一篇“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四千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的新闻报道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不仅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一些平面媒体也不惜版面予以报道。这篇报道称,这一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的统计。
中国商务部随后进行了辟谣——商务部新闻办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务部从未正式做过此类调查,也未发布过此类报告。”①这,彻头彻尾是条假新闻!
更为可笑的是,这则新闻不仅“不实”,还是一次“炒冷饭”。其实,早在当年1月份,就有媒体发了类似的报道,除了新闻源的交代有所差异外,具体表述几乎一模一样。
譬如某报就以《中央纪委: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为题进行了报道,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转载,而且大多是一个版。
相较于《中央纪委: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这篇报道,托词为中国商务部统计的同题报道能够出笼,让人匪夷所思,稍微留点心眼的编辑就会发现到问题的所在:查处贪官发布相关数据,关商务部何事?
即便如2010年1月那篇文章“中央纪委云云”这般煞有介事,也是经不住推敲的——笔者查阅了当时媒体的报道,属于明显的文不对题。根据标题,“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是中央纪委说的,而可供查阅的新闻内容,只是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在新闻通气会上说,目前中央纪委监察部与中组部、公安部、司法部、外交部等15个部门建立了防范违纪违法公职人员外逃工作协调机制。此外就是中纪委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邵道生解读了贪官成功外逃的4种主要方法。这4种方法的揭秘差不多填满了一个版面,至于新闻报道的标题“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在正文中只提及了一句,而且单独成段没有交代来源。
这不是标题党嘛!洋洋洒洒一个整版的报道,最重要的一句正是报道的标题——近30年来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可怕的是,恰恰是这句话没有正式的新闻源。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这个新闻报道是有重大隐患的,虽然是一个不错的时事评论题材——热点话题、关注度高,却不应该成为报纸时事评论的素材。
可是,第二天,与之相关的评论却出现在不少报纸的版面上,其中包括在业界颇有名望的《南方都市报》。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案例。
2012年1月初,正是春运繁忙紧张的当口。火车一票难求,机票虽然富余却价格不菲。1月8日,上海一家报社不经意地报道了一则猛料,稿子不长但关注度很高:春运一票难求,为了回昆明,北京一位白领竟然“借道”曼谷,转机回昆明,全程价格竟与直飞持平。
如此悬殊且富有戏剧化的案例,迅速点燃了公众对春运一票难求的不满和愤懑。这样的一则新闻素材,如果确有其事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时事评论的靶点。可是第二天,法制晚报刊发文章指出,“春运‘绕道国外’不靠谱”②,涉嫌虚假新闻:一是新闻中的故事来自一个名为“布布徐”北京网友的微博,这位网友是“转发”的。也就是说,所谓曲线回家的新闻素材充其量只是道听途说。二是记者查询了航班,从北京借道曼谷回昆明的费用要比直飞昆明高出一倍多,更关键的是,借道曼谷等待签证需要一周以上时间。不是说这边买不到票,你那边想借道曼谷就立马能成行的。一句话:又是假新闻!
三大陷阱
刚才已经讨论过了,时事评论的虚假和不实主要是基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常识,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无论是自家报社的评论员还是社会上的一些自由职业写手,他们的逻辑演绎能力,乃至对新闻素材的把关能力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他们无法把握的,也最容易忽视的,恰恰是新闻事实本身的可靠程度。也就是说,一旦所依仗的新闻事实出了问题,时事评论本身也就岌岌乎殆哉。
那么,新闻事实也就是评论素材的虚假与不实来自哪里呢?
首先是报纸报道有误。新闻报道有误,就其情节严重程度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虚假报道,顾名思义,基本都是假的,一假到底;二是差不多确有其事,但与事实有不小的出入。这一般都是记者采访不到位所致,毕竟当前是竞争时代,快手打慢手,记者想快点发稿子,报社想先人一步。譬如,2010年河南一家媒体报道,有人在网上报料,说某地沿着公路边上盖了一个只有1.5米纵深的住宅。之所以这样盖,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是为了面子上好看。
这是一个不错的评论素材,值得一评。细看新闻,不仅有人有地名,还有照片为证。可谓有图有真相!虽然这个报道没有采访当地官方就见报了,虽然存在些许瑕疵,但不少都市报都刊发了评论。可第二天,当地就辟谣说,根本不是这回事儿:这户人家的房子正处在两条路交界处,地基就这么大的一点位置,只能盖这么窄的房子。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就是记者为了上稿子,没有采访就想当然地根据网络资料“综合”。2012年4月4日,国内一权威媒体播报新闻称,国家旅游局准备开发西沙群岛旅游,对普通旅客开放,报道还援引了“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刚”的话。结果第二天,国家旅游局就出面辟谣。邓小刚也表示:“我的身份去年就变化了,不再是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改任海口市副市长);近期没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谈论西沙旅游问题。” ③
据北京媒体同行透露,报道是记者根据之前的公开报道整理的,援引邓小刚的话确实是采访的,不过是在两年前,当时是一个展望性质的。 其次是报道细节阐述不扎实或易歧义。新闻报道中细节阐述不扎实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整篇文章的基调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个别段落语句或阐述得不扎实,或存在歧义,一些时事评论写手在阅读材料时,或粗枝大叶,或望文生义,结果因一两个字词的理解差异,导致评论立意上却谬以千里。
三是网络的推波助澜。相对而言,报纸新闻的可信度是很高的,讲究的是稳中见妥,尤其是社会影响较大的时政新闻、监督报道,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可问题是,当今是网络时代,一旦报纸上的新闻被网络转载,就容易出问题。有些网站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会对报道进行放大处理,或求新求异,不惜对新闻进行拔高或歪曲,乃至在纸媒报道的基础上捕风捉影。网站有网站的“优势”,即使出了问题,它也可以及时补救:或改稿,或删掉。而报纸白纸黑字,想赖都赖不掉。
时事评论的写手大多是自由职业者,在时评写作时,想多赚稿费每天要写好几篇,一般很难有时间和心情详细查阅报纸(电子报),而只是简单浏览一下几大门户网站的网页报道,不去追本溯源。结果有人援引了错误的新闻事实作论据,有人干脆在错误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生发论点。不出问题才怪!
四招应对
结合上述诸多分析,笔者觉得,时事评论想要远离虚假和不实的泥淖,关键在于勘别新闻素材的真伪。结合我个人三年时评编辑工作中的些许体会,我觉得用好以下几招,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远离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
1、加强把关和责任意识,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片面地求新求异。作为一个有责任意识的媒体,时评是报纸的立场和风范所在,也是报社颜面,讲求的是有理有据有节。一张报纸得有这个理念,一个时评编辑得有这个意识,如果喜欢标新立异,就往往失之于“有据”,更谈不上“有理”“有节”。这样的报纸评论版面与网络论坛上的吐槽有何区别?距离失实也就不远了。唯有加强把关意识,有理有据常挂心头,才能少犯低级错误。
2、网络不能不依靠,但是不能太沉迷。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海量,快捷及时;另一方面鱼龙混杂,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笔者所在的报社,每天要面对两三百篇时评来稿,这些评论的新闻素材全部来源于网上。遇到不错的题材,要在兴奋的同时保持一丝冷静,不断地勘别新闻的真实性,即使手边找不到刊发新闻的当期报纸,也要结合报纸的电子版进行对比。一些敏感题材,还要将多家报纸的报道进行分析比较。假如某个题材特别好,特别适合评论,哪怕只存在一点点不能确定的瑕疵或隐患,也要一票否决一律拿下。
3、加强常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些“弱智”的假新闻,只要拥有基本常识,大多是可以避免的。譬如上文讲到了“中国商务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四千外逃贪官人均卷走亿元”这则报道,有经验的编辑就会觉得这个新闻不靠谱:贪官出逃是纪委监察部门管的,与商务部有何关系?这个报道多半有问题,以此再详细推敲一下新闻源,就会放弃这个素材。
4、严格执行采编流程:编辑初核,编辑部主任再核,值班总编总核。时事评论和常规新闻报道不一样,常规新闻报道中,本报记者是第一责任人,所以他有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再经过编辑和编辑部主任两审,基本确保无虞。而时评不一样,大多是外来投稿,评论写手基本是外省人,责任意识没有那么强,新闻素材的第一关掌控失之粗放,所以需要值班总编特别关注,对上版评论的关键细节进行推敲,如此才能进一步减少犯错的可能。
参考文献
①新华社,2010年4月25日电
②《法制晚报》,2012年1月9日A15版
③人民网,2012年4月5日电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