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联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并在浙江、上海、山东等地高校中不断涌现,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也在这一形式下应运而生。邮轮产业作为全球休闲旅游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着年均8%左右的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欧洲、北美市场的日趋饱和,亚洲和中国市场成为邮轮产业的新增长点。按照世界豪华邮轮公司员工与游客1:3甚至1:1的配备比例,一般每艘豪华邮轮要配备800—2000名员工,加之邮轮产业战略东移,世界各大邮轮公司更倾向于在中国地区招募雇员。为满足地区邮轮业发展的需求,整合邮轮人才培养资源,中国高校成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校企共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188-03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建立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大环境,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工程创新环境,而企业拥有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队伍和良好的工程实践条件,正在开展最前沿的技术革新与项目研发,因此校企的深入合作,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的结合,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研发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不但能发掘并储备人才,还可以参与高校教学改革、参与制订、调整课程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美国的许多一流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堪称典范,如斯坦福等大学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进入企业或公司实习,将所学理论用于企业实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企业把对教育的
支持当作应尽的社会责任,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学生实践和实习之外,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直接参与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教育教学环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以此获得具有特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目前,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联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并在浙江、上海、山东等地高校中不断涌现。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校企联盟。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院会同国内四所院校共建了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都率先在本省建立了旅游教育校企合作联盟或等同性质的职教集团。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也是在这一形式下应运而生。2012年12月,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发起,全国30余所邮轮院校和机构共建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
一、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邮轮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需求,迫切地需要培养更多的邮轮乘务专业人才。经初步统计,我国开设邮轮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大约有几十所院校。但是,对于这些院校培养的邮轮乘务专业人才是否满足邮轮业市场的需求,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来说,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1.增设邮轮专业时间较晚,层次普遍偏低
目前,对于邮轮乘务专业人才“质”和“量”的需求迫在眉睫,但是大多数院校成立邮轮乘务及相关专业都是近些年邮轮产业发展快速的条件下设立的,绝大多数是专科院校,缺乏高水平、高层次的邮轮专业人才。
2.邮轮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邮轮乘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建立在酒店管理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之上,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尚不明确,邮轮专业培养知识面较窄,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比较单一。邮轮上有几百个工作岗位,而大多数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只具备单一的技能,例如,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前厅服务员等。
3.邮轮专业人才教学、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根据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邮轮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不具备邮轮乘务专业教学、实训条件,90%以上的学生只能送往酒店顶岗实习,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符合酒店的市场需求,却不具备邮轮专业素质。
4.邮轮乘务专业教学管理不完善
大多数设置邮轮乘务专业的高校,教学计划的修订与邮轮业需求的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邮轮乘务专业仅仅围绕酒店业或是旅游业的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就邮轮产业链而言,邮轮乘务专业在同一领域中没有建立横向和纵向的关联性,系统性不强,体系不完善。
从整个教学管理来看,邮轮乘务专业属于一个新兴的专业。对高等院校而言,培养邮轮人才高校供给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邮轮专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邮轮乘务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邮轮专业校企合作的程度不强;邮轮专业师资队伍大都缺乏邮轮工作经验,质量和数量上严重不足;邮轮专业教材十分匮乏;实训设备和设施酒店化而缺乏邮轮特色;实习和就业的渠道混乱,中介公司收费标准不一等等。因此亟须建立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国际邮轮人才储备,完善邮轮人才培养体系,规范邮轮人才培养市场,建立国际化的实习和就业渠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二、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劣势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全球邮轮产业战略东移
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欧美市场的日趋饱和,亚洲和中国市场成为邮轮产业的新增长点。2010年,亚洲邮轮乘客由2005年的110万人次增至150万人次,产生约10亿—15亿元的消费金额。与此同时,中国邮轮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业界的重视,邮轮旅游正成为中国白领阶层新的休闲度假方式,推动了中国邮轮业的发展,加大了对邮轮人才的需求。 2.邮轮产业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中央领导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2010年教育部已将邮轮专业纳入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目录;特别是近些年国内举办的七次邮轮产业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期间,上海、厦门、三亚、天津四个新建的国际邮轮母港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广州、深圳、珠海、海口、宁波、青岛、秦皇岛等沿海城市正在筹备邮轮码头规划和建设。
3.邮轮产业受到邮轮公司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端旅游消费群体的日渐壮大,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大邮轮公司高度关注和大力开发的新兴战略市场。例如:世界豪华邮轮皇家加勒比、嘉年华以及丽星邮轮等企业到中国开发邮轮业市场,增开邮轮航线,以及到中国招聘员工,使得国内的邮轮业迅速发展。
(二)劣势分析
1.缺乏对邮轮业的正确认识
大多数人对于邮轮业的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因“泰坦尼克号”形成的对邮轮业的认识,所以很多社会人士、家长及学生认为邮轮存在很大的风险,漂泊在海上的时间太长。所以大多数学生不愿意选择邮轮乘务专业,即便选择了这个专业,90%的学生也不愿意上邮轮工作,加之“80后”、“90后”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对于是否选择邮轮乘务专业,是否真的要上邮轮工作,还存在很大争议。
2.邮轮培养的师资团队不够专业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师资队伍结构复杂,有的来自企业一线的员工,有的来自其他院校的教师,同时有应届毕业生,以上人员都面临转型。对于来自企业一线的员工来说,他(她)们缺乏授课经验,想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传授给学生,需要经过长期的授课训练,才能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来自其他院校的教师或是应届毕业生,他(她)们又缺乏实践经验,只能通过课本授课,不够形象、具体,达不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每个教师能否顺利转型,能否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的邮轮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的难度。
3.语言薄弱
长期以来,根据邮轮公司反馈,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没有通过面试的主要原因是英语薄弱。往往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式”英语;第二,学生干脆听不懂英语;第三,学生听懂了英语,但是英语表达不够流畅,回答内容不够精彩。然而要想成为一名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必须至少具备两种以上的语言,因为邮轮业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尤为重要。
三、高等院校成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策图分析
1.整合资源,完善教育结构,健全邮轮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要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拓展思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落脚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学院适合自身发展邮轮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成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将各高校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完善教育、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
2.取得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优化邮轮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邮轮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共同努力取得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的支持;树立与市场驱动和企业邮轮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思想,及时跟进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切实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邮轮人才培养要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开发任何一门课程都要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使得学生从入学—实习—就业形成一个闭环。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建邮轮人才培养联盟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在政府的支持下,将高职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积极探索,根据邮轮公司的切实需求,将学生送到邮轮上顶岗实习,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和渗透;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讲教师送往企业进行实践,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建立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邮轮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势共享、整体崛起”的目标和原则,在学生互派、师资交流、教材合作、实训设备、实训基地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建立邮轮战略合作机制,并根据国际、国内邮轮发展形势的需要,创造世界邮轮教育的中国品牌。
参考文献:
[1] 叶欣梁,孙瑞红.基于顾客需求的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3).
[2] 张锋,林善浪.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港口纵横,2008,(8).
[3] 杨敏,陈娟.浅析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海洋学会学术论文,2007.
[4] 黎健. 浅议涉外游轮人才培养的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4).
[5] 蔡晓霞,牛亚菲,韦智超.我国邮轮产业发展潜力测度研究[J].发展研究,2010,(3).
[6] 汝乃尔.“邮轮中国时代”即将到来中国旅游报[J].新业态·专项旅游2010,(11).
[责任编辑 王 莉]
关键词: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校企共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188-03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建立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大环境,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工程创新环境,而企业拥有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队伍和良好的工程实践条件,正在开展最前沿的技术革新与项目研发,因此校企的深入合作,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的结合,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研发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不但能发掘并储备人才,还可以参与高校教学改革、参与制订、调整课程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美国的许多一流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堪称典范,如斯坦福等大学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进入企业或公司实习,将所学理论用于企业实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企业把对教育的
支持当作应尽的社会责任,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学生实践和实习之外,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直接参与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教育教学环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以此获得具有特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目前,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联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并在浙江、上海、山东等地高校中不断涌现。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校企联盟。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院会同国内四所院校共建了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都率先在本省建立了旅游教育校企合作联盟或等同性质的职教集团。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也是在这一形式下应运而生。2012年12月,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发起,全国30余所邮轮院校和机构共建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
一、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邮轮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需求,迫切地需要培养更多的邮轮乘务专业人才。经初步统计,我国开设邮轮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大约有几十所院校。但是,对于这些院校培养的邮轮乘务专业人才是否满足邮轮业市场的需求,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来说,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1.增设邮轮专业时间较晚,层次普遍偏低
目前,对于邮轮乘务专业人才“质”和“量”的需求迫在眉睫,但是大多数院校成立邮轮乘务及相关专业都是近些年邮轮产业发展快速的条件下设立的,绝大多数是专科院校,缺乏高水平、高层次的邮轮专业人才。
2.邮轮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邮轮乘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建立在酒店管理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之上,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尚不明确,邮轮专业培养知识面较窄,缺乏针对性,培养的人才比较单一。邮轮上有几百个工作岗位,而大多数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只具备单一的技能,例如,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前厅服务员等。
3.邮轮专业人才教学、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根据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邮轮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不具备邮轮乘务专业教学、实训条件,90%以上的学生只能送往酒店顶岗实习,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符合酒店的市场需求,却不具备邮轮专业素质。
4.邮轮乘务专业教学管理不完善
大多数设置邮轮乘务专业的高校,教学计划的修订与邮轮业需求的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邮轮乘务专业仅仅围绕酒店业或是旅游业的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就邮轮产业链而言,邮轮乘务专业在同一领域中没有建立横向和纵向的关联性,系统性不强,体系不完善。
从整个教学管理来看,邮轮乘务专业属于一个新兴的专业。对高等院校而言,培养邮轮人才高校供给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邮轮专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邮轮乘务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邮轮专业校企合作的程度不强;邮轮专业师资队伍大都缺乏邮轮工作经验,质量和数量上严重不足;邮轮专业教材十分匮乏;实训设备和设施酒店化而缺乏邮轮特色;实习和就业的渠道混乱,中介公司收费标准不一等等。因此亟须建立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国际邮轮人才储备,完善邮轮人才培养体系,规范邮轮人才培养市场,建立国际化的实习和就业渠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二、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劣势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全球邮轮产业战略东移
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欧美市场的日趋饱和,亚洲和中国市场成为邮轮产业的新增长点。2010年,亚洲邮轮乘客由2005年的110万人次增至150万人次,产生约10亿—15亿元的消费金额。与此同时,中国邮轮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业界的重视,邮轮旅游正成为中国白领阶层新的休闲度假方式,推动了中国邮轮业的发展,加大了对邮轮人才的需求。 2.邮轮产业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中央领导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2010年教育部已将邮轮专业纳入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目录;特别是近些年国内举办的七次邮轮产业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期间,上海、厦门、三亚、天津四个新建的国际邮轮母港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广州、深圳、珠海、海口、宁波、青岛、秦皇岛等沿海城市正在筹备邮轮码头规划和建设。
3.邮轮产业受到邮轮公司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端旅游消费群体的日渐壮大,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大邮轮公司高度关注和大力开发的新兴战略市场。例如:世界豪华邮轮皇家加勒比、嘉年华以及丽星邮轮等企业到中国开发邮轮业市场,增开邮轮航线,以及到中国招聘员工,使得国内的邮轮业迅速发展。
(二)劣势分析
1.缺乏对邮轮业的正确认识
大多数人对于邮轮业的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因“泰坦尼克号”形成的对邮轮业的认识,所以很多社会人士、家长及学生认为邮轮存在很大的风险,漂泊在海上的时间太长。所以大多数学生不愿意选择邮轮乘务专业,即便选择了这个专业,90%的学生也不愿意上邮轮工作,加之“80后”、“90后”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对于是否选择邮轮乘务专业,是否真的要上邮轮工作,还存在很大争议。
2.邮轮培养的师资团队不够专业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师资队伍结构复杂,有的来自企业一线的员工,有的来自其他院校的教师,同时有应届毕业生,以上人员都面临转型。对于来自企业一线的员工来说,他(她)们缺乏授课经验,想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传授给学生,需要经过长期的授课训练,才能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来自其他院校的教师或是应届毕业生,他(她)们又缺乏实践经验,只能通过课本授课,不够形象、具体,达不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每个教师能否顺利转型,能否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的邮轮专业人才存在一定的难度。
3.语言薄弱
长期以来,根据邮轮公司反馈,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没有通过面试的主要原因是英语薄弱。往往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式”英语;第二,学生干脆听不懂英语;第三,学生听懂了英语,但是英语表达不够流畅,回答内容不够精彩。然而要想成为一名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必须至少具备两种以上的语言,因为邮轮业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尤为重要。
三、高等院校成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策图分析
1.整合资源,完善教育结构,健全邮轮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要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拓展思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落脚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学院适合自身发展邮轮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成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将各高校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完善教育、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
2.取得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优化邮轮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邮轮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共同努力取得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的支持;树立与市场驱动和企业邮轮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思想,及时跟进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切实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邮轮人才培养要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开发任何一门课程都要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使得学生从入学—实习—就业形成一个闭环。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建邮轮人才培养联盟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在政府的支持下,将高职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学校积极探索,根据邮轮公司的切实需求,将学生送到邮轮上顶岗实习,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和渗透;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讲教师送往企业进行实践,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建立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邮轮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势共享、整体崛起”的目标和原则,在学生互派、师资交流、教材合作、实训设备、实训基地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建立邮轮战略合作机制,并根据国际、国内邮轮发展形势的需要,创造世界邮轮教育的中国品牌。
参考文献:
[1] 叶欣梁,孙瑞红.基于顾客需求的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3).
[2] 张锋,林善浪.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港口纵横,2008,(8).
[3] 杨敏,陈娟.浅析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海洋学会学术论文,2007.
[4] 黎健. 浅议涉外游轮人才培养的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4).
[5] 蔡晓霞,牛亚菲,韦智超.我国邮轮产业发展潜力测度研究[J].发展研究,2010,(3).
[6] 汝乃尔.“邮轮中国时代”即将到来中国旅游报[J].新业态·专项旅游2010,(11).
[责任编辑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