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我院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这是在夯实基础、遵循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实践,是在细读经典名著、发掘作品审美价值与文化意味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是在规范教学秩序之上的创新活动,创新的基础是入门须正。
关键词:守正; 创新 ;原典;规范
中国文学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关于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宗旨,发挥和承担什么样的功能,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这样的目标,历来众说纷纭。这里,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感想进行一点初步的探讨,认为在我院的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创新,明确以往教学中的许多模糊不清的因素。
一、教学宗旨:夯实基础,守正出新
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基础是尊重传统,遵守规范。因为创新从来不是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在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中国文学演讲过程中的相关事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文学史观,向学生说明夯实基础,入门须正的道理。
“守正出新”是袁行需先生在主持编写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时提出的。“守正”指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出新”指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创新的实现途径是考镜源流、品评得失,在了解学术史、遵循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做到真正的推陈出新,而不致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增进基础知识与开拓学术视野的结合。教师充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核心地位,设置若干量化的知识要点,要求学生精读甚至背诵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引导学生锻炼与培养文史知识、典籍阅读等基本功。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于各阶段教学任务不作机械的分割,而是注重理清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力求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与学术发展史、理论思潮史、艺术发展史的整体性认知。同时,为了避免死读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注重向学生介绍新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文化理论与文艺理论对古代作品与文学现象加以思考与分析,促使学生尽快地步入学术前沿。
二、教学内容:注重原典,深挖内蕴
中国文学史课程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讲述从先秦至晚清三千年的文学发展历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他们学习知识、思考人生的多向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原典”意识,注重原典的运用,增进讲授内容的深刻性。典籍对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根本而深远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气氛好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对原典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人文精神与科学实证理念结合在教学当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遗产的情感与趣味,并且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当代性的思考,以现代人文精神发掘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思考古代文学家的心路历程,进而探索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延续的历程,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和精神修养。同时,教师随时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活动,以具体的学术实例说明理论观点的形成过程,通过实证范例的演示,向学生传授文史研究的科学理念。教师在各阶段教学中应列明具体的知识要点,注重坚实的文献资料,强调解读基本典籍的准确性、文献本身的科学性。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的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实践中提升学术能力,加强阅读、分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研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例如, 教师在授课时,可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与思考题(包括文学史基本知识思考题、研究性学习题目和研究性论文题目),以开拓学生课外学习与研究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方位地追求师生互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学术对话,让学生以主体姿态参与教学,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活动与创新活动。在课外,教师可积极鼓励和热心组织学生撰写小型论文,切实地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三、规范课程教学秩序
首先,规范上好第一堂课。新学期第一堂课在“导言”、“总述”之后要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推荐、介绍学习的“参考阅读书目”或本学期的教学大纲、授课提纲,说明期中、期末考试的相关要求,告知学生本课程的相关学习交流平台等,这些内容看似简单,可对于学习者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使学生明确了一学期学习所要做的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学习目标、方法十分明确。
其次,开设古代文学史课程选修课和专题讲座。选修课以古代经典名著细读为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对文学史及文学作品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具体是在各教师所分配到的教学时段范围内,每个老师讲一个月,八课时左右,大一一学年完成全部内容。再次,专题讲座注重学科的学术前沿,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其知识面,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另外, 本课程可设专门的网站或者公共邮箱,为教师与学生日常的教学交流提供良好的保障,学生普遍反应可以凭借网络经常与教师对话、探讨,教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要求等都可以放在邮箱里提供给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新型网络课堂教学环境、网上课程论坛与电子邮件通讯等条件,展开师生互动式教学,成功地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堂外的无限延伸。
关键词:守正; 创新 ;原典;规范
中国文学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关于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宗旨,发挥和承担什么样的功能,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这样的目标,历来众说纷纭。这里,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感想进行一点初步的探讨,认为在我院的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创新,明确以往教学中的许多模糊不清的因素。
一、教学宗旨:夯实基础,守正出新
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基础是尊重传统,遵守规范。因为创新从来不是无根之本,无源之水。在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中国文学演讲过程中的相关事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文学史观,向学生说明夯实基础,入门须正的道理。
“守正出新”是袁行需先生在主持编写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时提出的。“守正”指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出新”指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创新的实现途径是考镜源流、品评得失,在了解学术史、遵循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做到真正的推陈出新,而不致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增进基础知识与开拓学术视野的结合。教师充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核心地位,设置若干量化的知识要点,要求学生精读甚至背诵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引导学生锻炼与培养文史知识、典籍阅读等基本功。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于各阶段教学任务不作机械的分割,而是注重理清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力求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与学术发展史、理论思潮史、艺术发展史的整体性认知。同时,为了避免死读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注重向学生介绍新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文化理论与文艺理论对古代作品与文学现象加以思考与分析,促使学生尽快地步入学术前沿。
二、教学内容:注重原典,深挖内蕴
中国文学史课程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讲述从先秦至晚清三千年的文学发展历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他们学习知识、思考人生的多向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原典”意识,注重原典的运用,增进讲授内容的深刻性。典籍对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根本而深远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气氛好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对原典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人文精神与科学实证理念结合在教学当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遗产的情感与趣味,并且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当代性的思考,以现代人文精神发掘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思考古代文学家的心路历程,进而探索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延续的历程,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和精神修养。同时,教师随时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活动,以具体的学术实例说明理论观点的形成过程,通过实证范例的演示,向学生传授文史研究的科学理念。教师在各阶段教学中应列明具体的知识要点,注重坚实的文献资料,强调解读基本典籍的准确性、文献本身的科学性。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的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实践中提升学术能力,加强阅读、分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研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例如, 教师在授课时,可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与思考题(包括文学史基本知识思考题、研究性学习题目和研究性论文题目),以开拓学生课外学习与研究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方位地追求师生互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学术对话,让学生以主体姿态参与教学,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活动与创新活动。在课外,教师可积极鼓励和热心组织学生撰写小型论文,切实地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三、规范课程教学秩序
首先,规范上好第一堂课。新学期第一堂课在“导言”、“总述”之后要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推荐、介绍学习的“参考阅读书目”或本学期的教学大纲、授课提纲,说明期中、期末考试的相关要求,告知学生本课程的相关学习交流平台等,这些内容看似简单,可对于学习者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使学生明确了一学期学习所要做的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学习目标、方法十分明确。
其次,开设古代文学史课程选修课和专题讲座。选修课以古代经典名著细读为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对文学史及文学作品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具体是在各教师所分配到的教学时段范围内,每个老师讲一个月,八课时左右,大一一学年完成全部内容。再次,专题讲座注重学科的学术前沿,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其知识面,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另外, 本课程可设专门的网站或者公共邮箱,为教师与学生日常的教学交流提供良好的保障,学生普遍反应可以凭借网络经常与教师对话、探讨,教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要求等都可以放在邮箱里提供给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新型网络课堂教学环境、网上课程论坛与电子邮件通讯等条件,展开师生互动式教学,成功地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堂外的无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