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末,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导演了一场收购大戏,斥资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连锁影院公司。这场收购被认为刷新了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最新纪录。震动之余,此举也引起业内的争议,万达对AMC的并购,商业价值何在?此争议尚未消停,6月5日,万达又宣布计划30亿美元进军俄罗斯旅游业,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万达如此逆势扩张,资金链能否承受住?
商业价值几何?
5月21日,大连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并购协议,包括购买100%股权和承担债务两部分。除并购交易金额高达26亿美元外,万达还承诺,未来将投入不超过5亿美元的运营资金。
万达集团收购AMC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不过,从AMC今年5月份的年报可见,企业借款及融资租赁的利息支出约为1.67亿美元,而运营利润仅有9400万美元。
目前,美国电影市场平均利润增长率远低于中国,市场趋于饱和,增长潜力十分有限。所以,并购消息出来后,市场一直对这桩交易争议不断。最大的疑问在于这桩交易的商业价值并不明显。
AMC在美国运营346家影院,拥有5034块电影屏幕,其中包括2336块3D屏幕和128块IMAX屏幕,是全球最大的IMAX屏幕运营商。王健林算了一笔账,这次收购相当于用实际支付的21亿美元买来5000块屏幕,每块价格大概是40万美元,低于国内的投资成本人民币350万元/块,所以这次收购是值得的。但有媒体统计,AMC在过去三年内的平均收购成本大概是每张屏幕30万美元。
交易中,万达以书面协议承诺保持AMC公司高级管理层不变,同时不会对AMC的雇员政策施加影响。目前,AMC拥有1.85万名全职和兼职员工。也就是说,万达未来在降低AMC运营成本方面,会受到不小的约束。
此外,美国影院投资的收益模式与中国大为不同。国内影院方在票房分成上比较强势,可以拿走一半以上。而在美国,影院方在票房分成上比较弱势,制片方拿走绝大部分的票房收入。渤海产业基金执行董事李剡认为,影院在运营内容和服务方面都趋向同质化,更多是比拼硬件和价格,而这两块恰恰都是侵蚀运营利润的。
收购AMC也并非没一点利好。至少这对万达直接进入北美市场,在电影发行、制作上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万达院线上市造势?
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院线)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院线公司,广电总局最新数据显示,其去年票房收入达到17.85亿元,领先第二名中影星美院线4亿元。
骄傲的业绩得利于万达院线独特的盈利模式。据了解,万达院线公司既做院线业务,还同时做影院业务,能够同时吃进院线的约5%票房分账以及影院的约50%分账,仅此一点,其盈利水平就高于大多数院线公司。
更为重要的是,万达院线捆绑了其商业地产共同发展的运营模式。业内人士认为,诸如万达广场这样的商业综合体是非常适合发展影城的,而影城的建设也会带动综合体的商业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这种捆绑模式给万达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租金低。随着票房高涨,各影院租金不断上涨,而万达院线依托万达广场,租金优势不言自明。业内估算万达院线的租金约在年票房的10%,远低于其他几大院线的租金。
目前,发展迅速的万大院线正在申请A股上市。收购AMC能否为上市铺路、造势呢?
据报道,万达一方曾有意以万达院线收购AMC(万达院线隶属于万达集团),但这样会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延缓其上市进程。最后只好采取集团收购的方式规避重组问题。但新麻烦是,AMC的收购给正在上市的万达院线带来同业竞争的问题,“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或许能说通,证监会是否认同却未可知。而未来,如果将AMC的资产再注入万达院线,多数投资人又不会愿意,因为万达院线此前的高估值已经让他们掏了很多钱。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收购AMC,为上市铺路,这一点缺乏说服力。
那么万达收购AMC想做什么呢?在宣布并购AMC之前,万达已向主管部门递交了发行进口影片牌照的申请,市场猜测这可能是万达并购AMC的短期盈利点。此前,进口影片的发行被指定给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今年2月17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再增加14部3D或IMAX分账电影的名额,而美方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至25%。市场人士猜测,对AMC的收购有迎合高层政策的成分。
资金链隐忧
严厉的调控是许多房产公司的噩梦。不久前,绿城董事长宋卫平首次承认近几年高速度、高负债发展模式的错误,对调控出现误判。而万达,依旧如此高调大手笔的扩张,业界不禁猜想,它的钱哪里来?资金链能否承受住?
截至2011年底,进入国内近70个城市的万达集团,体量上已经成为亚洲商业地产老大,而这距离万达开始转型为商业地产公司不过11年时间。这期间也是商业地产的黄金十年,达到这成绩,万达模式贡献最大。
所谓万达模式,即“以售养租,以现金流滚资产”的模式。通过住宅、公寓和商铺及写字楼的开发和销售,来获得现金流滚动开发,最后持有高档酒店和购物中心并运营。
此种模式容易复制,资金回流较快,而只18个月工期让万达扩张的更快。快速扩张带来了资产的高增长,与资产高增长同步的是万达的负债水平也一贯高企,而净利润增幅却远远跟不上资产的膨胀,这意味着万达的负债率上升很快。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万达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9.9%。
“万达商业地产的开发量和持有量已经足够大,该到后期抓精细化管理的时候了。”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认为,“商业地产竞争已从圈地竞争、营销竞争,进入运营管理的竞争。在(万达地产业务)上市没有时间表的情况下,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增加自身的现金流很重要。”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银行信贷紧缩,整个行业资金面趋紧。万达也不能例外。“万达扩张速度快,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卖得快和卖得贵。”王永平说,住宅销售是万达很重要的回款来源,房地产调控下,万达的回款速度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现金流没有2010年时那么充裕。
55亿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有消息称,万达集团与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有密切合作,而万达的并购资金也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
责编/陈梦琴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