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永远年轻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练是一直坚持的,大多是去大学操场慢跑。有过一段时间,是到公园或舞厅跳舞。前些日,想换换氛围,就又进了舞厅。沐浴柔弱飘逸的彩光,脚踏轻曼优雅的旋律,的确是一种特别惬意的享受。不仅只是体质的锻炼,更在于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慢四舞步,轻柔滑动。不经意间,一位被舞伴揽着的美女向我招手问候:“老師好!”因为我做了十多年报纸编辑,又在大学里兼职代过课,所以对于老师的称呼并不奇怪,早已习惯。但我对这位美女总觉得陌生,没有一点儿印象,只是礼貌地点头笑笑,以示回敬。
  这个少妇是谁呢?一支“慢三”舞曲又响起时,我没有再请人跳舞,坐在边上的长条凳,仔细观看那位少妇的舞姿。高挑窈窕的身段,犹如风吹杨柳,张扬着女性的柔媚、亲和与温馨。她的舞伴看上去,也不年轻了,少说也年逾“花甲”,但步履稳健,活力勃发。看得出,是个训练有素的舞者。少妇围着舞伴“嘭———嚓,嚓”地跳跃旋转,小鸟依人一般。一脸灿烂,笑容可掬,蕴含着令人艳羡的甜蜜。常听人说,找舞伴比找对象都难。看来,他们倒是一对好搭档,我由衷地艳羡。
  我拍拍额头,翻搅脑汁,总也寻觅不到这位美女印象的碎片。算啦,瞎劳神干吗呢。正当我放弃的当口,一个消瘦凄苦的妪妇的面容突然浮现。那大约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在公园舞场晨练。一个常在一起活动的女同胞请我教她姐姐跳舞。其实,我也是半路出家,而且未受过正式训练,只是“照葫芦画瓢”,跟着音乐走,哪里会教人呢?碍于情面,我不便推辞,就当起了“老师”。她虽然“亭亭”,却无“玉立”之感,瘦弱乏神,一阵风来似乎能吹倒似的。面颊上没有一丝笑意,满脸尽是苦涩。看样子,早已年过半百,并且未老先衰。她是“初出茅庐”,连舞曲的节拍也听不懂,纯粹靠人一步一步地硬拉生推,还要边走边讲解。教人跳舞最是累人的活儿,才两个“中四”一个“慢三”下来,我已经气喘吁吁,衬衣汗湿。受不了,只好请另一个舞友帮助带。后来听人说,她丈夫病故后,老是一个人闷在家里,妹妹担心她郁出病来,就把她拖到舞场来了。她的悟性不错,个把星期下来,几个人轮流领着,已经逐渐能踩着了节奏,脸上生出了笑意,身子逐渐开始有了些轻盈。后来,我因为早班赶时间,没有再去那里跳舞,也就没有再见到她,也不知道她的尊姓大名。
  一晃10多年过去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推算,她现在应该是奔七的老妪了。不料想,她居然变成了俏丽的少妇,真不知道吃了什么返老还童的仙丹。别人告诉我,她一直在跳舞,是跳舞让她老而不衰、老而不弱、老而健美。跳舞,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的确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舞场上,不乏耄耋翁妪。他们给人的感觉,不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是“夕阳无限好,依然有朝气”。面前就是,82岁的美女教师和86岁的帅哥技工搭伴,那“探戈”“华而兹”跳得出神入化,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谁会相信他们是垂暮的老者?跳舞,实在是一种愉悦身心、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不妨,中老年朋友都来品尝品尝。
其他文献
自从我在一个楼盘买了一套房子之后不久,促销电话就蜂拥着打进来。我知道是谁卖了我的电话号码,就是我的那个“置业顾问”。她之所以敢毫无顾忌地卖我的电话号码,是因为她做完我这一单后,就从那家售楼部辞职了,而我,再也找不到她。  一開始,我既厌烦,又不知所措;但慢慢地,我不仅适应了,而且感觉,对于每天固坐办公室面对电脑屏幕的我,它是一个另类的了解社会的窗口。  打进来最多的,是售楼小姐、售楼先生的电话,有
期刊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岁岁过年,年年不同。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拜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因为家道中落,我们举家从兆丰别墅迁到浦东塘桥。大年初二父亲便带我去蓬莱路大姨父徐家、阿爸家拜年。姨父家公私合营后,家境仍殷实,三层小洋楼,落地无线电。吃午饭时满满一桌菜,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暖锅和鱼翅。用完餐后,便和信棠表哥下象棋、捉迷藏,玩得十分开心。记忆中,有一年拜年回家,父亲还带我乘小舢板过黄浦
期刊
一个人一世是无法逃脱妄读白字这道鬼门关的,尤其是年少气盛时,识字不多,又不肯认输,稍不留意,就有了你的好看。原因之一,方言众多,有时隔了一条河,甚至一条埂,发音就全然不同了。我的家乡,“猫”一直读“苗”,我工作的这地方,“窖”一直读“告”,“圩”一直读“于”,我们总不能说一市或者一县的人,连个猫字、圩字都不识,也在读半傍吧。我这地方读一个“大”字,就更绕死人了,在讲大衣、大方、大饼时读“dà”,在
期刊
“三七开”现象  “三七开”或用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分析大事件之原因(如“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生活中不乏“三七开”现象。许多格言或民谚,揭示了此类现象内含的共同哲理———“三分”是前提或基础,“七分”是关键或实质。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不止一家出版社推出了相同书名的读物,可见此说不乏市场。李嘉诚谈到他和儿子之间:“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期刊
曾应张桂辉同志之邀,为他的杂文集《烈酒·咖啡·白开水》作序,借那年的高考作文说事,以掘井为喻,说的意思,一是“选点”要准,二是“开掘”要深。“选点”不准,任你花再大力气去开掘也徒劳无功;“开掘”不深,即使“选点”准了也照样不能“出水”。末尾说到书名:“烈酒、咖啡与白开水,各有各的用处,并无高低之分,关键只在于真:烈酒与咖啡不能是假货,白开水也要‘白’而且‘开’。”总共不到五百字,没有一句话为他捧场
期刊
我摘下草帽进城里上班,双脚不踏土不踏泥了,行走反而不那么踏实了,进楼怕地板太滑,出门怕车太多,不是趾高气扬的人,就是低眉顺眼的人,呛人的是汽车尾气,伤人的是城市躁气,再也呼吸不到田野的空气。  我曾戴着草帽“上班”,草帽到了田头,南风和麦浪一同涌过来,仿佛是在草帽往头上一抡的那一瞬间,戴稳草帽的那一瞬间,金色的麦浪就涌过来了。南风来了就是急的,把一簸箕又一簸箕风泼进麦田里,这风是很煽情的,一簸箕一
期刊
笔者是江南小县城一议论文写作爱好者,平时写些千余字的杂文随笔,“投枪、匕首”不敢说,“秤砣”文章庶几近之。打铁是嵇康的业余爱好,名士风流自成佳话。而我辈喜欢以打铁方式锻造铁器文章,或曰写杂文如打铁,虽是码字活儿,也当“实打实”。  谚曰:“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木工用料大多较长,制品也就较大。而铁匠用料通常短小,制品也较小,如锄头、镰刀、镐锤等。写千字左右的杂文,好比打铁,力求精短结实
期刊
有一件事让我至今心惊肉跳,那就是我和我丈夫“被高考”。  2017年6月7日,又是一年高考日。我儿子高中毕业,面临高考。我和我丈夫一同“被高考”,我俩比我儿子更紧张、更辛劳。实际上,从高考前200日起,我和我丈夫就成了“备考”大军中的一员。  我和丈夫有明确分工。丈夫负责开车接送儿子上学回家,和回家后的学习督导;我则负责吃喝拉撒等后勤保障工作。这是一种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其生活节奏用一句话来形容再
期刊
“忽如一夜‘油腻’至”,网上先有帖《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接踵《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妇女》扑面而来,引坊间闻“油”而“腻”,接踵闻“肥”而“腻”,本是追求身材傲人的美女们谈之色变的丰硕,怎么爷们娘们儿都“万众瞩目”,竟至“掰扯”起来,成了“时鲜话题”?  尽管加了“猥琐”的形容词,所指中年男之“避免”,第一不要成为一个胖子。而中年女之“避免”,第一个很不幸,也是不能发胖(哪怕“
期刊
如果你问,黄油跟麻油,硬面包跟热馒头,葡萄酒跟甜白酒,哪样更合口味?无疑,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回答截然不同。在欧洲,主食面包,烤了硬邦邦的,夹肉的三明治,也不需要热气。补充水分,直接用凉水,或者冰凉的牛奶、可乐、咖啡、果汁,即使隆冬,牙齿也不会酸痛和打颤。  我这人,胃寒,特别是早餐,不能没点热东西下肚。可法兰克福的早餐,全数冷货。想将就找个小吃摊,也將就不上。从法兰克福一直挨到巴黎,终于,在旅店的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