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煮过香香甜甜的腊八粥,一年的工作也进入总结期,马上就将迎来全家团圆的日子—一春节。大年三十晚上,素有“点灯放炮”的习俗,小孩子们提着灯去外面放炮,点炮的香就用灯火引燃,而这一习俗中的“灯”,就是彩灯。
提起北京的彩灯,“小灯张”可是一个响当当的牌子,从清末民初时期,张双志的父亲就跟随宫廷中的手艺人,学了一手制灯技艺。每当进入腊月二十三,张父就把灯整整齐齐地码到将近一人高的纸箱子里,每天挑着两箱子灯,到东四牌楼、地安门一带卖灯。由于他制作的灯笼美观大方又精细实用,在当时很是有名,彩灯也十分抢手,所以有人送他一个称号“小灯张”。
张双志是“小灯张”的第二代传人,名气大,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采访过他。北京市批准了20位联合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其中就有张双志。 “为什么我这个彩灯工艺是非遗项目,因为它都是传统的东西。”他在家里给自己辟出了一块地方,当作制灯的工作室。走进张家,家里挂满琳琅的彩灯,在这个寒冬时节,透出掩不住的年味来。
在家庭的熏陶下开始做灯
说起和灯结缘,父亲的影响当然是最主要的原因。1953年左右,张双志的父亲有了正式工作,在国营工厂上班,做泥瓦匠。但每年过了立秋后,泥瓦匠的活就不多了,为了养家,父亲就继续做灯,过年前后拿去卖。 “我是在家庭的熏陶下开始做灯的,那时候做灯是全家动手,一年卖灯一年做风车,所以风车我也做过。”张双志把立在灯旁边的风车指给我看。小时候的张双志在画画上很有天赋,小孩子爱拍的洋画,小人书上的插画,他都能照着画出来,因此在制灯方面学习得也非常快。“因为家里五个孩子,生计艰难,大哥又参军未归,父亲无力抚育全家,我就先辍学去做学徒工,后来也和大哥一样去参军。”
张双志曾经当过七年兵,专门负责气象,为飞机起飞降落提供天气预测。他总是在二层小楼上,每过一小时观测一次天气和温度湿度等,编成密码发到总站。那段日子也很艰苦,每次吃完饭,碗底都能积累起一层沙土。
跟风筝传人关宝祥学艺
1968年,张双志回到原来的工厂,在水电部做模型,这个时候的他,只把做灯当成个普通的手艺。当时正逢民间重视起非遗项目,他开始跟着金马派风筝传人关宝祥学艺。那时许多老手艺人离世,也带走了那些技艺。关宝祥当时入了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和北京民间玩具研究会,这两个组织像救火队一样,开始抢救非遗项目。关宝祥知道了张双志父亲的事,就建议他和父亲沟通一下,请老爷子出山做彩灯。 “我一开始不以为然,觉得一个普通的灯笼而已,说什么出山不出山的,但还是回家和父亲沟通了,父亲是一个实在的手艺人,并不同意。不是说手艺不行,他说我现在有正式工作,虽然休病假,但是国家一分钱都不少给,怎么能一边拿着工资一边出去做别的工作。”张双志回忆说,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父亲在七机部三院的五四七工厂,他觉得业余时间当顾问,就像第二职业一样。张双志向关宝祥传达了父亲的态度,关宝祥说,“那你来参加协会吧,把彩灯发扬光大。”
改良灯“有美的共鸣”
北京的彩灯,严格来说不止“小灯张”一家,当时有一位黄松清先生,做彩灯也是做蒺藜灯的,还会做各种动物灯。他以前是裱糊匠,也做婚庆丧葬用品,比如纸人纸牛纸马等等,都是等不得的急活,所以老先生一直認为自己虽然效率快,但并不如张父的灯做得精细。有一年,张双志在大观园展出,做了一个大猪灯,黄先生就在他隔壁,做的是一个像提线木偶一样会动的猴灯。
举行开幕式的时候,黄先生和张双志正好站在一起,“我夸奖黄先生的猴灯做得好,黄先生得知我是张长顺的儿子,马上转过身,向我竖起大拇指,说,‘您父亲可是这个!我们都是大糙活儿,您父亲做的可是细活儿”。
黄先生的称赞第一次让张双志领会到父亲不是一位普通的手艺人,他开始正视父亲在彩灯制艺中的成就。以前市面上曾卖过—种折叠纸灯,可以将一个扁扁的圆片拉开,成为一个长冬瓜形的灯笼,但这样的灯笼太轻太薄,如果在里面点上蜡烛,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张双志给我看了一种他家自制的灯,外面是一个上宽下窄的罩子,底座是黄土泥或胶泥捏好晾干的泥托,有风刮过的时候,泥托很沉,不会随着刮风摆动,里面的蜡烛就灭不了。这是张父根据以前宫廷中的“气死风”灯改良的。 “以前宫廷中的灯,形状多是圆灯或冬瓜形的长灯,而我父亲研究的这个灯在造型上更加美观漂亮。虽然现在用的都是电灯,这种设计也有些无所谓,但它的美感是始终如一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美的共鸣’。”
现在的张双志除了做灯,还注重民俗文化的普及,平时他会去参加展览,到少年之家或其他学校教小朋友做彩灯,年底去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最重要的是维持现状,不能让彩灯的现景更差了。”
冰野据《海淀·故事》海萱萱/文 图 整理
提起北京的彩灯,“小灯张”可是一个响当当的牌子,从清末民初时期,张双志的父亲就跟随宫廷中的手艺人,学了一手制灯技艺。每当进入腊月二十三,张父就把灯整整齐齐地码到将近一人高的纸箱子里,每天挑着两箱子灯,到东四牌楼、地安门一带卖灯。由于他制作的灯笼美观大方又精细实用,在当时很是有名,彩灯也十分抢手,所以有人送他一个称号“小灯张”。
张双志是“小灯张”的第二代传人,名气大,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采访过他。北京市批准了20位联合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其中就有张双志。 “为什么我这个彩灯工艺是非遗项目,因为它都是传统的东西。”他在家里给自己辟出了一块地方,当作制灯的工作室。走进张家,家里挂满琳琅的彩灯,在这个寒冬时节,透出掩不住的年味来。
在家庭的熏陶下开始做灯
说起和灯结缘,父亲的影响当然是最主要的原因。1953年左右,张双志的父亲有了正式工作,在国营工厂上班,做泥瓦匠。但每年过了立秋后,泥瓦匠的活就不多了,为了养家,父亲就继续做灯,过年前后拿去卖。 “我是在家庭的熏陶下开始做灯的,那时候做灯是全家动手,一年卖灯一年做风车,所以风车我也做过。”张双志把立在灯旁边的风车指给我看。小时候的张双志在画画上很有天赋,小孩子爱拍的洋画,小人书上的插画,他都能照着画出来,因此在制灯方面学习得也非常快。“因为家里五个孩子,生计艰难,大哥又参军未归,父亲无力抚育全家,我就先辍学去做学徒工,后来也和大哥一样去参军。”
张双志曾经当过七年兵,专门负责气象,为飞机起飞降落提供天气预测。他总是在二层小楼上,每过一小时观测一次天气和温度湿度等,编成密码发到总站。那段日子也很艰苦,每次吃完饭,碗底都能积累起一层沙土。
跟风筝传人关宝祥学艺
1968年,张双志回到原来的工厂,在水电部做模型,这个时候的他,只把做灯当成个普通的手艺。当时正逢民间重视起非遗项目,他开始跟着金马派风筝传人关宝祥学艺。那时许多老手艺人离世,也带走了那些技艺。关宝祥当时入了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和北京民间玩具研究会,这两个组织像救火队一样,开始抢救非遗项目。关宝祥知道了张双志父亲的事,就建议他和父亲沟通一下,请老爷子出山做彩灯。 “我一开始不以为然,觉得一个普通的灯笼而已,说什么出山不出山的,但还是回家和父亲沟通了,父亲是一个实在的手艺人,并不同意。不是说手艺不行,他说我现在有正式工作,虽然休病假,但是国家一分钱都不少给,怎么能一边拿着工资一边出去做别的工作。”张双志回忆说,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父亲在七机部三院的五四七工厂,他觉得业余时间当顾问,就像第二职业一样。张双志向关宝祥传达了父亲的态度,关宝祥说,“那你来参加协会吧,把彩灯发扬光大。”
改良灯“有美的共鸣”
北京的彩灯,严格来说不止“小灯张”一家,当时有一位黄松清先生,做彩灯也是做蒺藜灯的,还会做各种动物灯。他以前是裱糊匠,也做婚庆丧葬用品,比如纸人纸牛纸马等等,都是等不得的急活,所以老先生一直認为自己虽然效率快,但并不如张父的灯做得精细。有一年,张双志在大观园展出,做了一个大猪灯,黄先生就在他隔壁,做的是一个像提线木偶一样会动的猴灯。
举行开幕式的时候,黄先生和张双志正好站在一起,“我夸奖黄先生的猴灯做得好,黄先生得知我是张长顺的儿子,马上转过身,向我竖起大拇指,说,‘您父亲可是这个!我们都是大糙活儿,您父亲做的可是细活儿”。
黄先生的称赞第一次让张双志领会到父亲不是一位普通的手艺人,他开始正视父亲在彩灯制艺中的成就。以前市面上曾卖过—种折叠纸灯,可以将一个扁扁的圆片拉开,成为一个长冬瓜形的灯笼,但这样的灯笼太轻太薄,如果在里面点上蜡烛,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张双志给我看了一种他家自制的灯,外面是一个上宽下窄的罩子,底座是黄土泥或胶泥捏好晾干的泥托,有风刮过的时候,泥托很沉,不会随着刮风摆动,里面的蜡烛就灭不了。这是张父根据以前宫廷中的“气死风”灯改良的。 “以前宫廷中的灯,形状多是圆灯或冬瓜形的长灯,而我父亲研究的这个灯在造型上更加美观漂亮。虽然现在用的都是电灯,这种设计也有些无所谓,但它的美感是始终如一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美的共鸣’。”
现在的张双志除了做灯,还注重民俗文化的普及,平时他会去参加展览,到少年之家或其他学校教小朋友做彩灯,年底去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最重要的是维持现状,不能让彩灯的现景更差了。”
冰野据《海淀·故事》海萱萱/文 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