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内树立起先进的教育思想,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空间.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内,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模式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完美融合,让学生能够加强体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得课堂互动得到生成,让学生感受到良好氛围的构建,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方法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一、前 言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内引进先进模式,为学生创建优秀、宽泛的空间,让学生能够高效理解知识、认知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优秀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分析信息技术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通过现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制定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引,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促进学生成长.
  二、信息技术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信息技术使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声音、文字、图像的引进,课堂教学演变成电子知识的演示课堂,忽视了书本知识渗透的过程,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性和真正价值,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形式主义,难以产生更多的实效,这是教师在后续课程中应该改进的.
  此外,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时信息量大、速度较快、跨度较大,部分学生在思维意识上难以跟随信息技术脚步完成知识学习,对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握度不够,这不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强化体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素养逐步降低.
  (二)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时,呈现的主要问题是过分以教师为中心,渗透不同的知识内容,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创建宽泛型的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自主完成知识学习,显示学生的主体位置.但是,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仍然以自身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数学知识掌握能力为基准.
  (三)信息技术在操作中呈现不恰当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操控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或对先进科技水平的掌握能力.但是,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中呈现一定的不恰当性.教师难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难以掌握信息技术的特点,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际教学需求脱节,课堂教学仍以形式化的信息技术模式、“灌输式”的知识讲解为主导,这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仍然处于低成果状态.
  (四)缺乏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教学过程缺乏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难以在日常生活视角下完成数学知识讲解.学生在课堂内硬性完成知识学习、难以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降低了其在知识学习中的热情.这不利于学生参与欲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探索欲望,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了解程度的增强,让学生实际取得的数学学习成效降低.
  三、信息技术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策略分析
  (一)融合信息技术,显示学生主体位置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善于以自我为中心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善于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教师要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内践行先进思想模式,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吻合,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显现,结合优秀的教学手段和思维模式,让学生获取综合成长,推动学生整体学习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有关“集合”知识教学中,教师为在课堂教學内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展示不同的集合分类,同时展示较多的数字,让学生按照集合的不同要求选取不同的数字放入相应集合中.教师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显示中践行数学知识,完成数学知识内容和概念的讲解,推动学生在学习成效提升的基础上掌握优质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内领略知识,强化思维逻辑体系.
  (二)融合信息技术,营造优秀教学氛围
  优秀的教学氛围会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模式营造优秀、宽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内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生动、和谐,更好地展现动态化的特点.在优秀氛围中教师诠释知识、讲解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内、在优秀氛围中不断凸显自身主体地位,这样能够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为构建优秀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讨论.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知识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形成空间几何体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针对知识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首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空间几何体,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空间几何体的特点,了解空间几何体的不同面.信息技术可以展示视频形式、图片形式.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以旋转的方法和不同图片的逐一介绍,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强化学生的空间结构.
  (三)融合信息技术,突破数学难点知识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带有一定的知识难度.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内教师可以引进信息技术突破难点知识教学,让学生加强在数学课堂中的总体学习成效,以此推动学生学习信心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中和知识尝试中总结方法,在探索中取得进步,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和成长.   例如:在“空间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教学中,该课的教学内容带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去理解教师在课堂中介绍的不同概念.因此,教师为突破难点教学可以融合信息技术的视频方法和图片形式.教师在某一知识点的诠释中,通过图片、视频内容的配备,让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突破数学课堂中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完成知识探索和方法内容的构建尝试,这会推动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此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在知识点呈现时也可以对其他多元学习活动的开展予以辅助,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或不同的书本代替直线和平面,用小球代表空间中的点,以此摆放出空间中点、平面、直线之间的不同位置关系.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让“难点”成为“容易点”,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这会推动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
  (四)融合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学的内容源自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内要让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不同维度对学生实施指引,让学生能够高效掌握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立足实际生活深感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概率”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抽奖活动,让学生理解概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概率形式,介绍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分享,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提升.
  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渗透不同的数学经典题型,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题型的“发源地”.教师通过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推动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和对数学知识的熟悉度,让学生能够加强领悟、加强感知,促进学生总体学习素养的形成,推动学生在课堂中的进步,让学生加强体验,增强知识探索欲望,让学生获取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内,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方法对教学方法实施变革,让学生能够强化体会,这会推动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也会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情感的有效构建和塑造中理解数学知识.信息技术模式转变了高中数学课堂原有的教学节奏.教师通过方法和策略的变革有效对学生实施指引,推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学生在规范化、全面化的课堂教学中加深体会,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推动学生的进步,让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加速实现.
  【参考文献】
  [1]郭耀祖.应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25):54-55,64.
  [2]石夕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J\].冶金管理,2020(09):211.
  [3]張瑞凤,刘蕴煜.高中数学教材“几何”部分的比较研究:以“人教A版”与“苏教版”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02):307-309.
  [4]曹春艳,吕世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及启示:以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01):46-51.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背景对高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这时的教学更应受到重视.在高中阶段,数学由于自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通常是学生的短板学科,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影视作品,为学生呈现真实历史发展的过程,营造良好的时空环境和代入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历史发展的厚重与维度,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尝试利用历史影视作品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素材,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感知。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影视作品;应用  一、前言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版)》中明确提出,在建构历史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体系下,“后进生”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少数学生,这些学生往往与教师的期望相背离.“后进生”如何转化,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和难点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如何使“后进生”成功转化,将会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因此,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对待班级里为数不多的“后进生”,要认真花时间和精力对他们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在新课堂教学的变革下,对于传统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便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新课堂达标活动背景下,实施指向课标的教学与评价,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对既有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实现课堂建模的升级等,为改进五环节教学模式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初中数学作为三大主要课程之一,“三学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
【摘要】将情境教学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课堂,是近年来贯彻“三教”改革中教法改革的一种模式。初中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动手,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学科,将情境教学与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结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有效策
【摘要】数学建模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建模意识不强,学生建模能力水平低。因此,明确初中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目标的设置依据,设置适切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些目标,寻找适合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发展的教学措施,是培养初中生建模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建模能力;教学措施  数学建模能力是对现实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