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日益丰富,拓展训练也被引入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的效果良好且形式独特,符合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本文立足拓展训练课程角度,分析拓展训练的特点,探讨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高效体育 拓展训练 课程教学
一、高效体育拓展训练的概念和特点
首先,概念。针对拓展训练而言,通过自然地域、体育设备,提供参与者体验感,进而感悟拓展训练蕴藏的体育理念。再反思获取知识,通过行为改变,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动态教育模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是处于特定环境条件、设定情景之中,通过身体活动载体,提升学生心理、社会、身体状况,健全人格体验式学习模式。
其次,特点。其一,综合活动。以拓展训练项目,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意志、交往、情感与认知活动,具备明确操作过程,提高学员全身投入,具有综合活动特点;其二,挑战极限。针对拓展训练项目,具备一定难度,主要为心理考验表现,向学员提出更高极限挑战;其三,个体体现。在拓展训练中,主要为分组活动,提倡集体合作,进而体现机体个性;其三,争乎荣誉。在集体活动中,汲取巨大信息、力量,发挥所有个性特长;其四,高峰体验。为克服困难,达到课程要求,获取内心胜利感与荣誉感,使人达到高峰体验。
二、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必要性
身处21世纪,作为一个人才型、技能型、竞争型社会,人才素质要求愈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在高等教育中,以社会职业需求为目标定位,满足技术型、应用型的职业综合人才。针对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结构、综合能力。而拓展训练作为人才培养必然选择,为满足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学生掌握基础技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进而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情感观,促进高校和谐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优化对策
首先,课程目标。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学生生活、科技发展的有机联系,提倡交流合作与主动参与,进而改进学习方式,在动手、动脑过程中,使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开发,进而满足全面主动发展。
其次,教学设计原则。针对拓展训练内容,在内容选择上,具有适应性与全面性、针对性与安全性原则。针对拓展训练,针对特有心理挑战、活动未知性、器械特殊性,均存在一定风险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将心理、身体安全放在首位,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安全是第一设计原则。同时,教学设计针对性,指拓展训练内容选择上,需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学校特点与场地器材,确保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有所提升。另外,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树立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目标,为遵循这些原则,使拓展训练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课程基本内容。按照拓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与特点,和高校师资、财力物力、场地设施等实际状况,与实践课、理论课相结合。针对理论课程,包含体育基本知识、拓展训练目的、训练功能与训练意义,结合运动科学知识,涉及运动损伤保健与安全教育知识。针对实践课程,包含综合素质、基本素质训练,对于基本素质训练,提升社会适应、心理素质等问题,使学生潜能得以充分激发,进而提升团队领导能力。对于综合素质训练,为提升学生团体意识,强化学生创新、应变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组织协调、计划管理能力。
第四,教学条件。其一,师资配备。在拓展训练中,师资配备属于高校课程教学重要条件,在常规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与其实施环节、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利用身体活动体验,达到相应目的。与其他体育课程不同,体育教师更高要求不同。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与综合素质较高,仅需接受简单学习、培训,加强教学方式与理论创新,进而拓展理论储备宽广度,胜任拓展训练工作。同时,体育教师奉献精神较强,在拓展训练课程中,需认识设计、科学实施,为提升教学效果,定期派教师组织出外学习与观摩,进而接受拓展培训,最大化教学效果。其二,场地与器材。针对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与器材较为简单,仅需10m?平坦地训练,即使在雨天,室内即可训练。而器械即矿泉水、乒乓球、废报纸、竹竿等,在教学目标中,可选择多个项目。针对有条件学校,创建拓展基地,提供器材项目,采取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基地设施维护,增加学校财力。其三,教学评价。按照拓展训练特点,为提升学生合作、团队意识,在拓展训练中,需采取捆绑式教学,拓展训练评价可选择教师评定、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进行评价。在教师评定中,可采取课堂表现、出勤、感悟、交流等方面进行效果评定。
第五,授课时间与授课形式。针对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按照学校实际状况,通过灵活组织形式开展,可作为必修课也可作为选修课。安排授课时间时,按照课程需求,选择最合适项目,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在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体育拓展训练,也可在军训类课程参与。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拓展训练教学作为体育课程,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缺陷,拓展体育课程时间、体育空间,提高体育课程趣味性与实用性,建立五维教学目标,做到健康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拓展训练思想,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适应。通过制定科学课程目标,遵循教学设计原则,丰富课程基本内容,完善教学条件,促进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宗有智,常同礼,秦翌雨等.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J].价值工程.2011.30(7):264-265.
[2] 马胜永.我国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 孙忠祥.试析拓展训练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J].卷宗.2013(12):60.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日益丰富,拓展训练也被引入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的效果良好且形式独特,符合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本文立足拓展训练课程角度,分析拓展训练的特点,探讨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高效体育 拓展训练 课程教学
一、高效体育拓展训练的概念和特点
首先,概念。针对拓展训练而言,通过自然地域、体育设备,提供参与者体验感,进而感悟拓展训练蕴藏的体育理念。再反思获取知识,通过行为改变,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动态教育模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是处于特定环境条件、设定情景之中,通过身体活动载体,提升学生心理、社会、身体状况,健全人格体验式学习模式。
其次,特点。其一,综合活动。以拓展训练项目,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意志、交往、情感与认知活动,具备明确操作过程,提高学员全身投入,具有综合活动特点;其二,挑战极限。针对拓展训练项目,具备一定难度,主要为心理考验表现,向学员提出更高极限挑战;其三,个体体现。在拓展训练中,主要为分组活动,提倡集体合作,进而体现机体个性;其三,争乎荣誉。在集体活动中,汲取巨大信息、力量,发挥所有个性特长;其四,高峰体验。为克服困难,达到课程要求,获取内心胜利感与荣誉感,使人达到高峰体验。
二、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必要性
身处21世纪,作为一个人才型、技能型、竞争型社会,人才素质要求愈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在高等教育中,以社会职业需求为目标定位,满足技术型、应用型的职业综合人才。针对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结构、综合能力。而拓展训练作为人才培养必然选择,为满足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学生掌握基础技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进而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情感观,促进高校和谐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优化对策
首先,课程目标。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学生生活、科技发展的有机联系,提倡交流合作与主动参与,进而改进学习方式,在动手、动脑过程中,使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开发,进而满足全面主动发展。
其次,教学设计原则。针对拓展训练内容,在内容选择上,具有适应性与全面性、针对性与安全性原则。针对拓展训练,针对特有心理挑战、活动未知性、器械特殊性,均存在一定风险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将心理、身体安全放在首位,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安全是第一设计原则。同时,教学设计针对性,指拓展训练内容选择上,需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学校特点与场地器材,确保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有所提升。另外,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树立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目标,为遵循这些原则,使拓展训练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课程基本内容。按照拓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与特点,和高校师资、财力物力、场地设施等实际状况,与实践课、理论课相结合。针对理论课程,包含体育基本知识、拓展训练目的、训练功能与训练意义,结合运动科学知识,涉及运动损伤保健与安全教育知识。针对实践课程,包含综合素质、基本素质训练,对于基本素质训练,提升社会适应、心理素质等问题,使学生潜能得以充分激发,进而提升团队领导能力。对于综合素质训练,为提升学生团体意识,强化学生创新、应变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组织协调、计划管理能力。
第四,教学条件。其一,师资配备。在拓展训练中,师资配备属于高校课程教学重要条件,在常规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与其实施环节、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利用身体活动体验,达到相应目的。与其他体育课程不同,体育教师更高要求不同。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与综合素质较高,仅需接受简单学习、培训,加强教学方式与理论创新,进而拓展理论储备宽广度,胜任拓展训练工作。同时,体育教师奉献精神较强,在拓展训练课程中,需认识设计、科学实施,为提升教学效果,定期派教师组织出外学习与观摩,进而接受拓展培训,最大化教学效果。其二,场地与器材。针对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与器材较为简单,仅需10m?平坦地训练,即使在雨天,室内即可训练。而器械即矿泉水、乒乓球、废报纸、竹竿等,在教学目标中,可选择多个项目。针对有条件学校,创建拓展基地,提供器材项目,采取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基地设施维护,增加学校财力。其三,教学评价。按照拓展训练特点,为提升学生合作、团队意识,在拓展训练中,需采取捆绑式教学,拓展训练评价可选择教师评定、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进行评价。在教师评定中,可采取课堂表现、出勤、感悟、交流等方面进行效果评定。
第五,授课时间与授课形式。针对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按照学校实际状况,通过灵活组织形式开展,可作为必修课也可作为选修课。安排授课时间时,按照课程需求,选择最合适项目,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在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体育拓展训练,也可在军训类课程参与。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拓展训练教学作为体育课程,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缺陷,拓展体育课程时间、体育空间,提高体育课程趣味性与实用性,建立五维教学目标,做到健康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拓展训练思想,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适应。通过制定科学课程目标,遵循教学设计原则,丰富课程基本内容,完善教学条件,促进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宗有智,常同礼,秦翌雨等.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J].价值工程.2011.30(7):264-265.
[2] 马胜永.我国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 孙忠祥.试析拓展训练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J].卷宗.2013(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