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艺术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集实用、审美、研究价值于一身,是我国影响最广泛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剪纸艺术如山花般色彩缤纷、常开不败,历经数千年,始终保持着民族文化的遗风古韵,闪烁着远古文明的流光溢彩。
黎族剪纸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世代黎族民间剪纸艺人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在黎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黎族传统剪纸常用作喜花、袖花、鞋花的花样;也用于刺绣、蜡染、扎染、雕花、壁挂等工艺装饰纹样。近年来,剪纸图案还广泛用于贺年卡、请柬、书签、台历、门票、藏书票等制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黎族剪纸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方面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婚礼、节庆及丧葬上大量使用,这是剪纸存在于黎族地区并得以世代传承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当代民间艺术,1996年海南乐东县大安镇因其精湛的农民剪纸艺术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大安乡黎族农民剪纸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及国际剪纸艺术大赛并获奖。2008年大安乡卢泽辉剪纸作品荣获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表现了黎族剪纸的精湛技艺及极高的社会认知度。在黎族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黎族艺人结合本民族传统文化,以纯朴的造型、简朴的线条、粗犷豪放的气质、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他们质朴纯粹、天真热情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海南岛独特的地理风光和浪漫的民族文化风情。现代社会在工业文明及商业文化的不断冲击下,黎族剪纸艺术逐渐衰微,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黎族传统剪纸艺术
黎族传统剪纸艺术以黎族传统婚嫁、祝寿、节庆、建筑立梁及丧葬剪纸艺术为主,是沟通黎族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族群集体审美意志,并世代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黎族传统习俗中葬礼是最隆重的礼仪文化之一,黎族民间艺人剪刻的冥衣、纸灯笼、纸屋,纸马等传统剪纸艺术是葬礼仪式中最华美的篇章。黎族丧葬在出殡前的晚上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俗称“做八”。据光绪《崖州志·黎情》卷十三载丧葬之制:“……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奠,虽当身鬻子,不悔”[1]。丧葬剪纸即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常以各色彩纸剪裁制作冥衣、房子、牛马、灯笼、纸伞、棺罩等,这些剪纸作品越多,表明逝者越尊贵。丧葬剪纸在黎族各方言中都有存在,尤以哈方言黎族地区最为发达。
黎族具有浓郁的族群文化观念,“做八”时各路亲戚都会聚集在一起为逝者送行。家族女性每人都撑一把纸伞行走在路上,各色纸伞成为出殡时最壮丽的仪仗,纸伞越多,逝者越荣耀,这种仪式也表明了黎族妇女在黎族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最能体现黎族民间传统剪纸技艺的是灯笼、纸马、纸伞等立体剪纸作品。灯笼是黎族哈方言地区普遍制作的剪纸作品,有六棱形、八棱形、圆筒形等。灯壁贴着斗牛图、纺织图、砍柴图等各种剪纸图案,中间有放油灯和不放油灯二种。置油灯的类似走马灯,利用油灯燃烧产生的热气,推动轮盘转动。盘上筒壁贴有各式剪纸图案。随着轮盘转动,轮上的剪纸也随之舞动起来,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栩栩如生。由于市场需要旺盛,在三亚、乐东、昌江等市县产生了制作灯笼等剪纸制品的“专业户”。黎族传统剪纸独特而奇异的艺术形式,还延伸到婚礼、祝寿、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之一。
二、黎族当代农民剪纸艺术
黎族现代剪纸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是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文明交融后绽放的花朵。它们以其清新、质朴、醇厚的山野气息丰富了传统剪纸艺术内容。黎族现代剪纸主要以乐东大安的农民剪纸最为知名,这些农民剪纸艺人由于较少受到透视、结构、比例的约束,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自由构图,随意发挥,纵横想象,表现夸张。他们的作品以平面构图为主,寓意丰富,趣味无穷,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神秘感。
黎族当代农民剪纸艺术以平面剪纸为主,内容主要反映黎族乡村的美丽风光及生活习俗。这些剪纸艺术家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黎族农民,他们熟悉黎村的湖光山色,熟悉黎族群众的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创作起来得心应手,贴近生活,如羊永生的《磨谷》、《织筒裙》;韦勤的《黎宅新春》《黎家宴》;卢德雷的《回娘家》、《山村夜色》;林文生的《请客酒》等。剪纸作品中编织、牧牛、犁田、收割、舂米、对歌、婚嫁等场景,都是作者耳熟能详又有鲜明黎族生活特色的题材,黎族艺人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剪裁出既真实又夸张的艺术作品。画面构图基本采取平面展开的图式,形象避免相互遮挡,强调外轮廓的整体效果,形成一种具有写实倾向的平面装饰艺术。
黎族剪纸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广大黎族地区构筑着黎族人民美好的精神世界。民间艺术家特殊的认知思维方式与“对称偶数、完整圆满、硕大为美的原始审美理想”[2]相得益彰,产生出重于表意的造型规律和自由灵活的表现手法。黎族剪纸作品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着新鲜的泥土芬芳,构成了现代黎族农民剪纸艺术浓郁的乡土特色和艺术魅力。
三、在生产性保护中寻求剪纸艺术的全面发展
传统手工艺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数千年来靠口传心授穿越时空不断延续,“活态流变性”是它的基本特征[3]。黎族剪纸艺术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一个因子,它的历史变迁必然遵循着文化艺术活态流变性的进化规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古老的剪纸技艺的保护利用应以“生产性保护”为主,即遵循“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的动态原则。通过生产、创新、流通、销售等方式,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从而使古老的黎族剪纸技艺避免因传承人青黄不接而断层消亡。
以手工劳动者生命本体为载体的黎族剪纸工艺,缘于黎族人民生产劳动的时间性质而沉浸于历史并呈现为历史,其生产性展开就是生命本体的历史性展开,也是历史本质连续不断的当下呈现。因此,无论作为应以“生产性方式”加以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参与当代社会实践的活泼生产力,黎族剪纸工艺等传统手工艺的活态文化记忆都是海南文化建设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4]。凭借人格化的工具和动力,黎族剪纸工艺维护着劳动者自我价值在劳作中展开的统一性。身心因素在产品上的充分表现,让劳动者领略到实现自我的喜悦,获得高度的自由感和成就感。
“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玲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这是郭沫若对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由衷赞美。今天,作为浸透生态要素的生产力,黎族剪纸工艺等诸多传统手工艺依然真切而艰难地存续于我们的生活中。当下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国实践,正在打开认识传统手工艺生产力光辉的人文视窗。海南黎族剪纸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在遵循其自身规律和运作方式前提下将传统手工艺导入当代产业体系,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是传统手工艺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最好注解。在新世纪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构建过程中,只有根植于坚实的民族文化沃土,以传统手工艺中凝聚的绵延数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为坚固基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建设才会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黎族剪纸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世代黎族民间剪纸艺人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在黎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黎族传统剪纸常用作喜花、袖花、鞋花的花样;也用于刺绣、蜡染、扎染、雕花、壁挂等工艺装饰纹样。近年来,剪纸图案还广泛用于贺年卡、请柬、书签、台历、门票、藏书票等制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黎族剪纸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方面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婚礼、节庆及丧葬上大量使用,这是剪纸存在于黎族地区并得以世代传承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当代民间艺术,1996年海南乐东县大安镇因其精湛的农民剪纸艺术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大安乡黎族农民剪纸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及国际剪纸艺术大赛并获奖。2008年大安乡卢泽辉剪纸作品荣获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表现了黎族剪纸的精湛技艺及极高的社会认知度。在黎族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黎族艺人结合本民族传统文化,以纯朴的造型、简朴的线条、粗犷豪放的气质、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他们质朴纯粹、天真热情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海南岛独特的地理风光和浪漫的民族文化风情。现代社会在工业文明及商业文化的不断冲击下,黎族剪纸艺术逐渐衰微,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黎族传统剪纸艺术
黎族传统剪纸艺术以黎族传统婚嫁、祝寿、节庆、建筑立梁及丧葬剪纸艺术为主,是沟通黎族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族群集体审美意志,并世代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黎族传统习俗中葬礼是最隆重的礼仪文化之一,黎族民间艺人剪刻的冥衣、纸灯笼、纸屋,纸马等传统剪纸艺术是葬礼仪式中最华美的篇章。黎族丧葬在出殡前的晚上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俗称“做八”。据光绪《崖州志·黎情》卷十三载丧葬之制:“……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奠,虽当身鬻子,不悔”[1]。丧葬剪纸即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常以各色彩纸剪裁制作冥衣、房子、牛马、灯笼、纸伞、棺罩等,这些剪纸作品越多,表明逝者越尊贵。丧葬剪纸在黎族各方言中都有存在,尤以哈方言黎族地区最为发达。
黎族具有浓郁的族群文化观念,“做八”时各路亲戚都会聚集在一起为逝者送行。家族女性每人都撑一把纸伞行走在路上,各色纸伞成为出殡时最壮丽的仪仗,纸伞越多,逝者越荣耀,这种仪式也表明了黎族妇女在黎族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最能体现黎族民间传统剪纸技艺的是灯笼、纸马、纸伞等立体剪纸作品。灯笼是黎族哈方言地区普遍制作的剪纸作品,有六棱形、八棱形、圆筒形等。灯壁贴着斗牛图、纺织图、砍柴图等各种剪纸图案,中间有放油灯和不放油灯二种。置油灯的类似走马灯,利用油灯燃烧产生的热气,推动轮盘转动。盘上筒壁贴有各式剪纸图案。随着轮盘转动,轮上的剪纸也随之舞动起来,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栩栩如生。由于市场需要旺盛,在三亚、乐东、昌江等市县产生了制作灯笼等剪纸制品的“专业户”。黎族传统剪纸独特而奇异的艺术形式,还延伸到婚礼、祝寿、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之一。
二、黎族当代农民剪纸艺术
黎族现代剪纸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是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文明交融后绽放的花朵。它们以其清新、质朴、醇厚的山野气息丰富了传统剪纸艺术内容。黎族现代剪纸主要以乐东大安的农民剪纸最为知名,这些农民剪纸艺人由于较少受到透视、结构、比例的约束,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自由构图,随意发挥,纵横想象,表现夸张。他们的作品以平面构图为主,寓意丰富,趣味无穷,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神秘感。
黎族当代农民剪纸艺术以平面剪纸为主,内容主要反映黎族乡村的美丽风光及生活习俗。这些剪纸艺术家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黎族农民,他们熟悉黎村的湖光山色,熟悉黎族群众的生活习惯,因此,他们创作起来得心应手,贴近生活,如羊永生的《磨谷》、《织筒裙》;韦勤的《黎宅新春》《黎家宴》;卢德雷的《回娘家》、《山村夜色》;林文生的《请客酒》等。剪纸作品中编织、牧牛、犁田、收割、舂米、对歌、婚嫁等场景,都是作者耳熟能详又有鲜明黎族生活特色的题材,黎族艺人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剪裁出既真实又夸张的艺术作品。画面构图基本采取平面展开的图式,形象避免相互遮挡,强调外轮廓的整体效果,形成一种具有写实倾向的平面装饰艺术。
黎族剪纸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南广大黎族地区构筑着黎族人民美好的精神世界。民间艺术家特殊的认知思维方式与“对称偶数、完整圆满、硕大为美的原始审美理想”[2]相得益彰,产生出重于表意的造型规律和自由灵活的表现手法。黎族剪纸作品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着新鲜的泥土芬芳,构成了现代黎族农民剪纸艺术浓郁的乡土特色和艺术魅力。
三、在生产性保护中寻求剪纸艺术的全面发展
传统手工艺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数千年来靠口传心授穿越时空不断延续,“活态流变性”是它的基本特征[3]。黎族剪纸艺术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一个因子,它的历史变迁必然遵循着文化艺术活态流变性的进化规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古老的剪纸技艺的保护利用应以“生产性保护”为主,即遵循“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的动态原则。通过生产、创新、流通、销售等方式,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从而使古老的黎族剪纸技艺避免因传承人青黄不接而断层消亡。
以手工劳动者生命本体为载体的黎族剪纸工艺,缘于黎族人民生产劳动的时间性质而沉浸于历史并呈现为历史,其生产性展开就是生命本体的历史性展开,也是历史本质连续不断的当下呈现。因此,无论作为应以“生产性方式”加以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参与当代社会实践的活泼生产力,黎族剪纸工艺等传统手工艺的活态文化记忆都是海南文化建设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4]。凭借人格化的工具和动力,黎族剪纸工艺维护着劳动者自我价值在劳作中展开的统一性。身心因素在产品上的充分表现,让劳动者领略到实现自我的喜悦,获得高度的自由感和成就感。
“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玲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这是郭沫若对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由衷赞美。今天,作为浸透生态要素的生产力,黎族剪纸工艺等诸多传统手工艺依然真切而艰难地存续于我们的生活中。当下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国实践,正在打开认识传统手工艺生产力光辉的人文视窗。海南黎族剪纸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在遵循其自身规律和运作方式前提下将传统手工艺导入当代产业体系,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是传统手工艺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最好注解。在新世纪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构建过程中,只有根植于坚实的民族文化沃土,以传统手工艺中凝聚的绵延数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为坚固基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建设才会枝繁叶茂、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