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搞好化学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以境育情 以知育情 以理育情 以情育情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29-01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下面,我根据多年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以知育情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
  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
  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难点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对比、联想、浓缩、提炼等方法,使其中涉及的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电子得与失等诸多概念,清晰、明了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感到的不是这部分知识的杂乱、难记,而是有序、有理、有趣,特别是可让学生从对比中领悟到"对立统一"、"物质不灭"等闪耀人类智慧之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锤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寓学法训练于教学之中。
  三、以理育情
  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例如,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了飞跃发展,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以情育情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为摸清金斑蝶访花规律。[方法]采用观察法,对金斑蝶在马利筋花序上的访花行为、访花规律和访花时间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金斑蝶在6月和10月的日访花规律均为双峰曲线,最低谷都在14:00~15:00, 且6月份的访花活动开始更早,结束更晚,在6月的取食平均时间极显著高于10月(P<0.01)。[结论]温度是影响金斑蝶访花活动规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访花行为;取食时间;日活动规律  中图
【中图分类号】G6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接下来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外拓展、板书设计、教学特色这几个方面内容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不同物质溶解
【摘 要】在新课改下,做好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十分必要。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互动式的数学课堂;要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做好学生评价工作,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信心。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理念 多媒体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28-02  中等职业学校和
【摘 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过程,提出了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教学相长、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59-02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依然搞得轰轰烈烈,我们既要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又要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不能降质,还要达成增效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得不咋提高课堂效率上做文章,那么,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进行有效教学,即从提高课堂效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每10个里面可能就有一人患有此病,所以有必要关注高血压的治疗,本文从六个不同的机制对高血压的治疗方式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药物。  【关键词】高血压 临床 机制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29-01  高血压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还尚不明确,目前仍处于研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统一化,应试型人才培养模式,模板化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呼之欲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学科为基础,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養为核心,重点是“应用性”。本文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英语教学现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