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结合教材巧妙地设计情境、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他们内心的“真”“ 善” “美”,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本文仅结合一些具体的课例作浅近的探讨。
  一、提取恰当的问题追问,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科学》不同于《自然》的新的特点,即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科学求真求实的本质。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不断进行求真求实意识的培养,那么学生的科学态度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教《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时,我就一开始做个演示实验,把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就有白花花的盐出来了,还四处乱溅。“同学们,这是怎么啦?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我故作大惊小怪地发问。当学生回答说“老师,这肯定是盐,我知道”时就紧接着提问:“你怎么知道是食盐呢?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物体是不是盐,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来把这种物体仔细观察,再和它类似的食盐比较一下,有的学生说我们尝尝看,有的学生说把它放入水中看看能不能溶解于水。学生说的“可能是盐”这个结论,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研究之后的结论,真正符合逻辑推理之后得到的结论。这样的课就体现了我们科学课对科学本质的追求,从而造就求真求实的精神。教学中,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真意识,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探究技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敢于求真、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的爱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漠视对生命的热爱。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非常巧妙地蕴含着这些人文素养。
  在教学《植物》、《动物》单元中渗透了珍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生命是可贵的,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不但要珍惜自己的,也要珍惜他人的,包括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灵,它们也同样是有生命的。在教《寻访小动物》时,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任何事物都喜欢刨根问底,为了研究动物的一些特性,常想出各种方法来观察:为了找蚂蚁会把它们的巢翻个底朝天,还会把它们放入水中看看是否会游泳,还会敲碎蜗牛的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去把蚯蚓切成两段看能否再生……从中发现他们探究的热情是那么高,我们不能随意禁止他们的举动,扼杀他们的探究欲望,而是在进行观察实验之前,对学生先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教育学生不可以去伤害它们,随便破坏它们的“家”。其实,小学生天生就有一颗爱心、善心,经我们的指引、教育,他们会懂得动植物的生命和他们自己的一样珍贵,会时刻捧着爱心好好呵护它们的。
  三、创设适合的组织环境,培育学生为人处事的美德
  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认知活动,更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充满灵性与活力,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智慧。需要我们创设适合学生人文素养养育的组织环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教育目的。有教育家说过:“小孩子最好的老师不是你,不是我,而是孩子中最优秀的孩子。” 所以创设合作式学习的组织环境,进行合作学习,掌握合作的初步技巧,懂得与别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成就很重要。
  在科学探究中,许多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观察、实验、制作、测量、记录才能达到亲历探究过程的效果。而亲历的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内化人文精神的基本过程。但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受到万般宠爱,娇纵任性自私,做事总喜欢我行我素,不尊重他人的意见,不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他们在学习中只注重个人的得失,造成了自我意识强而集体意识薄弱的现象。例如在教《设计一个保温杯》时通过自由组合,共同协商成立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探究,来比比哪个小组设计的保温杯最保温。这样缩小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促使他们能相互学习知识、技能。在交流学习成果时,允许个人作展示,同时又鼓励小组合作汇报;在表扬个别表现出色的学生之余,注重表扬学习小组的合作精神。不仅为个体提供舞台,也渗透了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团体的一分子,能够共同分享小组合作所得成果的快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这样的优化组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课堂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和协同完成任务的优良品质,增强了责任感,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就要每时每刻都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教学活动方法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发展人的本质,深化人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能够做好人,读好书。这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做中学”活动注重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儿童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一个群体,对周围的环境和自然界的运行方式非常有兴趣。对于儿童而言,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观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一种对世界好奇、探究的态度;同时也是问题的解决;科学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也不是公式的背诵。它是一个智力活动的延续和再建构过程,这之中包括观察、描述和提问等,通过这个过程创造想象、行动、联系和理解有关儿童自己同世界的自然。  当今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或团体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自主、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但是在现今的课堂中,不少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期刊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一、沙画在课堂中的基本运用  儿童被看作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教师
期刊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儿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形式。游戏与幼儿主体发展的关系;游戏与幼儿的情绪宣泄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游戏与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关系等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1、游戏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2、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满足幼儿心理需要。3、游戏有利于幼儿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4、游戏有利于幼儿
期刊
一、“趣化”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凭借白板丰富的资源,让幼儿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在《小猫钓鱼》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小猫和朋友们去公园的游戏背景,选取的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富有童趣,画面色彩鲜艳,动感十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整个活动,我主要设计了《朋友去公园》、《选鱼竿》、《做美味鱼》几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以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让幼儿始终被情节吸引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运
期刊
最近,我组织了一次小班语言教学活动,课题是《会变色的蜗牛》。活动内容为首先是老师以参观水果店的形式来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话来讲述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接着是以播放课件《小蜗牛吃水果》的形式让幼儿边看边感知学说句型:小蜗牛吃了××(颜色)的水果变成××(颜色)的蜗牛。最后是以绘画形式给小蜗牛涂色来让幼儿说一说小蜗牛的变化。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大家普遍觉得本次活动语言成分少了些,幼儿在活动中语言表达不够
期刊
武术是东方文化之瑰宝,它集强身、健体、益智、修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孩子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遵循《指南》精神,在武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对武术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武术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提高武术的教学效果,培养幼儿终身体育习惯,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而快乐教学法就是较为有效,富有趣味性且实用较强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武术教学中,我们通过合理选材巧引导;趣味教学,善启发
期刊
音乐欣赏是指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经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他的这一理论无疑把音乐欣赏置至到了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领域上。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幼儿情绪,启迪幼儿智慧,发展幼儿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  一、多角度切入,让幼儿成为音乐的主人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师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最好的方法及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后进生的“翅膀”,引领他们全速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关心后进生,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
期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及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重预习,自主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点  英语学习中的预习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的到位、充分,不但能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