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中国尚无一诺贝尔奖得主,一位著名的英国籍华裔科学家中肯的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到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由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共识。这个任务历史性的落在了学校教育者的身上,只有始终如一的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放在首要位置,造就一批勇攀世纪科技巅峰,敢于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才能使我国在世界强国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是数学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是每位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去探究的重要课题,就此问题,我略谈拙见。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源于对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
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在一堂计算教学课堂中教师出示这一道题8.5×29+17×1.5在研究计算方法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先做乘法再做加法,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能不能使用(8.5+1.5)×(29+17)计算?很显然这个学生错用了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仔细想一想法则,而有些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生,首先表扬学生的想法具有创意性,再提出是否存在问题?有无解决的方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从而发现了多种较新颖独特的计算方法:①原式=8.5×17+17×1.5+8.5×12=(8.5+1.5)×17+8.5×12。②原式=(8.5+1.5)×29-1.5×12。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最初萌发的创新意识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创新的欲望。
2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我们要善于把课本中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由做题的“机器”变成能够驾驭数学知识的人才。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甲车从A地向东行驶15千米后到达B地记为15千米,此时,距在同一条路上C地的乙车20千米,乙车是由A地驶出的,则此时乙车行驶的路程记为——。同样是属于数轴问题,但这样一出题,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学生兴趣盎然。
3 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的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经常采用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种解法的训练,可以沟通知识联系,扩展思维空间培养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挖掘创新潜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勤于思考寻求最佳的教法。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 ,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引导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点亮智慧的“火花”,燃起创新的“火焰”。
收稿日期:2007-3-18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源于对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
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在一堂计算教学课堂中教师出示这一道题8.5×29+17×1.5在研究计算方法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先做乘法再做加法,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能不能使用(8.5+1.5)×(29+17)计算?很显然这个学生错用了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仔细想一想法则,而有些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生,首先表扬学生的想法具有创意性,再提出是否存在问题?有无解决的方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从而发现了多种较新颖独特的计算方法:①原式=8.5×17+17×1.5+8.5×12=(8.5+1.5)×17+8.5×12。②原式=(8.5+1.5)×29-1.5×12。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最初萌发的创新意识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创新的欲望。
2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我们要善于把课本中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由做题的“机器”变成能够驾驭数学知识的人才。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甲车从A地向东行驶15千米后到达B地记为15千米,此时,距在同一条路上C地的乙车20千米,乙车是由A地驶出的,则此时乙车行驶的路程记为——。同样是属于数轴问题,但这样一出题,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学生兴趣盎然。
3 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的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经常采用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种解法的训练,可以沟通知识联系,扩展思维空间培养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挖掘创新潜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勤于思考寻求最佳的教法。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 ,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引导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点亮智慧的“火花”,燃起创新的“火焰”。
收稿日期:200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