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饮食新思维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孕消息一传开,准妈妈立刻会升级为全家的宝贝,丈夫和长辈开始忙着制定营养计划,变着法儿地让准妈妈多吃,生怕妈妈宝宝的营养不够;而准妈妈自己也常有“怀孕就该多吃,小孩才会长得好”的观念。事实上,怀孕后固然要注重营养的摄取,但绝非毫无顾忌地将食物往嘴里塞,不妨来看看科学的怀孕新思维吧。
  
  新思维一:孕期并非“吃啥补啥”
  
  老一辈常有“怀孕期间吃啥补啥”的观念,认为吃酱油宝宝皮肤会黑;吃黄连宝宝皮肤较不容易过敏;吃坚果类、海鲜,宝宝过敏几率会大增;梨、西瓜等凉性水果易使宝宝有气管问题等等。其实,怀孕期间准妈妈所吃的食物并未被证实对胎儿有直接的影响。只要均衡饮食,每种食物都吃但不过量,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对胎儿有害处,而一些据说准妈妈吃了宝宝会聪明、健康等的“光环食物”,未必对胎儿有很大帮助。
  
  新思维二:怀孕不该吃成“胖妇”
  
  针对孕妇的饮食应该是均衡的,而非“怀孕了就要多吃”。实际上,胎儿在前3个月所需的营养并不多,从母体中吸收就已足够,因此有些孕妇在前3个月孕吐严重得吃不下东西,体重甚至下降两三千克,都不会影响宝宝正常成长。医生建议,准妈妈在整个孕程中只需增加10~14千克的体重(孕前过胖、过瘦者可适当缩小及增大标准),错误的观念只会让准妈妈变胖或让胎儿吸收过多的营养,增加生产的危险性。
  
  新思维三:特殊体质,特殊吃法
  
  全素食(不食奶、蛋)的孕妇,可从植物中充分摄取到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但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则很难从植物中获得,素食孕妇可补充维生素A与维生素D制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的孕妇,特别需要在饮食上与医师配合。如果怀孕前就已患病,应积极配合医师控制好病情后再怀孕。
  
  营养师教你如何吃
  
  医学上检视孕妇到底吃得对不对,是以热量作为指标的。如果孕妇怀孕前饮食正常,身材也标准,怀孕后可基本按照孕前方式饮食;若孕前过瘦或过胖,孕后则要按照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类均衡摄取。有些孕妇多吃不胖,是因为摄取食物的总热量并未超过一天所需的热量;有些孕妇吃得并不多,体重却直线上升,则是因摄取过多高热量食物所致。均衡饮食对妈妈宝宝才是健康的。
  由于到怀孕中、后期产检时才测量胎儿体重,在此之前,许多孕妇因担心孩子不够大而有多吃的行为,造成怀孕才6个月,体重增加却已经超过十四五千克。实际上,胎儿摄取到所需营养后,多吃的热量都直接转移到孕妇身上,吃得过多并不能帮助胎儿。
  孕妇想要控制体重,首先应考虑怀孕前自己的身材。若是过胖,孕后就要注意控制一下饮食;若过瘦,则孕后要增加食量;若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孕后即可基本按照以往的吃法去吃。这样规划自己的三餐,基本上就可满足一天需要摄取的热量。
  另外,水果是孕妇需要多吃的食物之一,很多准妈妈认为水果多吃无妨,常常多食不节制。实际上水果的糖分比较高,因此孕妇应该控制每天吃水果的量,才不会将多余糖分加在自己身上。营养师也表示,孕妇不应只挑某些水果吃,最好食用当季水果,以吸收不同的养分。
其他文献
天气渐冷,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畏寒,手脚冰冷。这是因为男女体质有别,女性脂肪总比例虽多于男性,但脂肪多集中在臀部和胸部,而四肢皮下脂肪比例较少,难以起到“隔热”的作用,故保暖能力相对稍逊。另外,男性肌肉组织较多,可燃烧更多的热量,亦有加速新陈代谢得以“暖身”的优势。而女性常有节食行为,当热量摄取减少时,身体代谢也会减慢,体温相应出现降低。还有一些因素,如女性爱穿紧身裤和高跟鞋,紧身衣物会压着表皮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