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美育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正确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形成,同时推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成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美育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美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这一角度而言,加强美育工作也是推进德育工作,落实“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措施。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加强美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育魂树人的重要作用,对培养担当起民族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重塑课程价值,有责任依托自己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爱好美、创造美,让美育在课堂上真实发生,以美育促进德育。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审美感受,提高学科教学效率
初中生处于意识活动比较亢奋的时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很多知识没有真正理解。由于美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促使学生保持愉悦的身心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因此,美育教育对学生就会拥有更大的吸引力。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素质和道德观念、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都会有明显的提升。由此一来,伴随着强烈的审美感受,学生也会更加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之中。
(二)以美启智,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必须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在欣赏自然、社会、艺术中的美的同时,可以了解历史、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学科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想象力就会变得丰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可能性才会变大。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审美活动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进行创造,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现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初中生将学习目光主要放到了专业课的学习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根据应试考试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给学生讲课,因为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在中考中的比例不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是给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理论,让他们记忆背诵,这样的上课方式没有激发出法治教育的作用。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美育渗透方法
(一)设立社会实践环节,加深学生理解
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现美育的渗透,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树立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单纯地依靠课本教学无法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践行所学知识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现实社会中的美育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美育,提高学生美育内容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自身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同时,参与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更加关心家中的长辈,或是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帮助他人的力量。在爱国、思想的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战遗址、纪念馆以及革命圣地,并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影片,加强学生对我国先辈奋斗历史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探索师生互动中美的评价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客观、全面、具体的,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指导作用。其次,教师让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因为来自同学的认可跟教师的鼓励同样重要。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先听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然后再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积极地思考问题,也能为教师最终的评价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此外,教师在评价中多用肯定、表扬、鼓励的方式来代替单一的训斥、指责。即使有反面的批评,教师也要把握批评的度,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要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现美育教育的有效渗透,除了结合生活实际和发挥语言艺术之外,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的教育水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借助有教育意义的艺術形象为学生勾勒出未来生活的理想蓝图,促进学生思想品格、道德修养等全方面的提升,实现美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例如,在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涉及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教学方案,以期实现美育教育的完美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把教材上的静态图片转化为具有一定特色和意义的视频文件,可以是真实案例改编的小故事等,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出来,使用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对其进行美育教育,使学生在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进而对如何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探究和讨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美育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接受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等方式,提高学生德育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会红.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美育渗透[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08):5-6.
[2]李佳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9.
[3]张前.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J].新课程(下),2019(04):262.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美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这一角度而言,加强美育工作也是推进德育工作,落实“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措施。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加强美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育魂树人的重要作用,对培养担当起民族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重塑课程价值,有责任依托自己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爱好美、创造美,让美育在课堂上真实发生,以美育促进德育。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审美感受,提高学科教学效率
初中生处于意识活动比较亢奋的时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很多知识没有真正理解。由于美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促使学生保持愉悦的身心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因此,美育教育对学生就会拥有更大的吸引力。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素质和道德观念、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都会有明显的提升。由此一来,伴随着强烈的审美感受,学生也会更加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之中。
(二)以美启智,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必须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在欣赏自然、社会、艺术中的美的同时,可以了解历史、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学科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想象力就会变得丰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可能性才会变大。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审美活动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进行创造,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现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初中生将学习目光主要放到了专业课的学习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根据应试考试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给学生讲课,因为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在中考中的比例不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基本是给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理论,让他们记忆背诵,这样的上课方式没有激发出法治教育的作用。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美育渗透方法
(一)设立社会实践环节,加深学生理解
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现美育的渗透,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树立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单纯地依靠课本教学无法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增加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践行所学知识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现实社会中的美育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美育,提高学生美育内容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自身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同时,参与社会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更加关心家中的长辈,或是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帮助他人的力量。在爱国、思想的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抗战遗址、纪念馆以及革命圣地,并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影片,加强学生对我国先辈奋斗历史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探索师生互动中美的评价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客观、全面、具体的,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指导作用。其次,教师让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因为来自同学的认可跟教师的鼓励同样重要。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先听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然后再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积极地思考问题,也能为教师最终的评价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此外,教师在评价中多用肯定、表扬、鼓励的方式来代替单一的训斥、指责。即使有反面的批评,教师也要把握批评的度,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要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现美育教育的有效渗透,除了结合生活实际和发挥语言艺术之外,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以及专业的教育水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借助有教育意义的艺術形象为学生勾勒出未来生活的理想蓝图,促进学生思想品格、道德修养等全方面的提升,实现美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例如,在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涉及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教学方案,以期实现美育教育的完美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把教材上的静态图片转化为具有一定特色和意义的视频文件,可以是真实案例改编的小故事等,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出来,使用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对其进行美育教育,使学生在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进而对如何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探究和讨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美育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接受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等方式,提高学生德育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会红.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美育渗透[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08):5-6.
[2]李佳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9.
[3]张前.美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J].新课程(下),2019(0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