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手机弊端该怎么看?
《中国教师》:最近,有关学校是否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问题,似乎热了起来。在一些地方还引发了大讨论。作为从事教育管理和科学教育研究的专家,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吴岩:手机是否能在学校内使用,不单单是个管理问题,也是一个跟教育、教学、德育等都密切相关的问题。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显得理由不足。面对复杂问题,最忌讳的就是过度的简单化处理。我们过去常常把许多问题简单化,以为采取一种什么决断的方式就能杜绝不良现象的产生,但后来发现,问题仍然在,甚至变得更加难于控制。例如,当我们在学校内禁止使用手机之后,他们可能在离开学校之后更加长时间地使用手机,这种现象是心理学家斯金纳早就讨论过的。因此,我想,对这个问题该仔细分析。
我想问问,禁止使用手机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中国教师》:至少有如下理由。第一,带着手机,让孩子总想使用。有专家说学生带了手机来,你不让他在课上用,但他快到下课时会分心,会考虑到底是先给张三打电话,还是先给李四发短信。这能成为禁用手机的理由吗?第二,手机中传播不良信息,如一所学校的学生之间用手机传递了色情内容。第三,有的专家认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会导致攀比现象,还会让家境不好的学生感到自卑。还有一些其他理由。请您谈谈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吴岩:对刚刚拥有手机的孩子来讲,可能真如你所说,总想用。但对于使用手机很久的人,就不会再觉得这个东西有多么新鲜,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你可能说,跟人联系的欲望不会随着时间消失,这是自然的。但如果一个人想跟外部联系,有没有手机他都会在心里想。难道禁止带手机就能断了他们的念想?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倒觉得,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手机可以成为培养其自制力的一个新途径。自古至今,教育的外部环境总在改变,而教师就是在这种变化中寻找方法去教育人。禁止一种东西却不去培养相关的能力,是想把这些问题推向未来吗?推到大学再处理?我们有很多问题是该在小时候就处理的而留到了大学。
这里我不是指责基础教育。但是我认为,应该全盘考虑中国教育的问题。这也是防止将复杂问题过度简单化的一个必要做法。
对于你谈到的用手机传播不良信息的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首先是个重要的法律问题。黄色视频出现在孩子的手机中不但违背社会道德,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对这个问题应该有明确规定的。但是,法律应当禁止的是对这样一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却并不应该禁止信息传递的工具。工具无罪,有罪的是不法信息供应商或在使用过程中践踏法律的手机使用者。学校如果将这个严肃的法律问题简化为对使用工具的禁止,教育的目的达不到不说,还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误的看法,那就是可以通过控制手段而不是追根求源来解决问题。我们今天通过控制手段解决问题的例子太多了,效果的恶化也太明显了。
对于手机引发部分家长或者孩子的自卑,我感到这仍然只是个外部表象。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仍然会在一个经济上不平等的社会中生活,经济地位的差异会表现在很多方面。对这样的状况,第一是要应对而不是掩盖,第二是要通过教育使人看到,财富都是外在的,人内在心灵的富足才是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第三,手机现在不是一个太贵重的东西,用这个东西炫富,并不是个突出的问题。关键还是教育孩子如何认识财富,认识自身的外在与内在,认识社会的现状,让孩子认识到通向幸福未来的途径是现实的、多样的。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应该是通过多种手段让人们思考不平等且能在接受现存不平等的状态下奋起改变,在不影响他人生存的情况下逐渐成长。我国的社会离这种健全社会还相距甚远,这给教育工作者留下了巨大空间,同时也构成一个巨大的挑战。
总之,我的基本观点是,不应把学生使用手机这个现象视为洪水猛兽,而应看成一个教育的机会。
二、媒体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教师》:这么看来,禁止使用手机的做法您是反对的。但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确实有很多弊端,基层学校遇到这些问题时,到底应该怎么思考?怎么处理?
吴岩:你提到了最重要的问题。我刚刚只是说,这样一种工具,是否值得我们严阵以待,以至于要去禁止它?其实,在过往的年代中,我们禁止过很多东西,手表、收音机、随身听、计算器等等我们都曾经禁止或试图禁止过。当时提出的理由,跟你现在提出的几乎一样。但事后证明,工具确实没有罪过。而且,这个社会将随着科技发展而逐渐接受工具。在教育领域中,人们会逐渐认识到工具不但不是坏东西,在许多时候是好东西,关键看如何处理。
有关手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在某些方面它确实应当引起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的密切关注。但解决的办法不应是禁止,而应是教育。手机、网络、报纸、电视都是媒体,我们的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事物,但是,从来没人教会他们如何跟媒体打交道。这才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在西方,媒体教育(media education)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手段以及其中的信息到底能给人怎样的影响。先说传播手段。各种传播手段的特点是什么?其中会携带什么信息?一种既定的手段更容易携带什么信息?怎样更能使其受到政府必要的控制?哪一种更应该受到组织的控制?哪一种更易于受到个体的控制?媒体是否负有法律责任?其次是对内容方面的讨论。各种媒体中都会传播什么内容?这些内容的可信度如何、教育价值如何?怎样筛选、批判、吸纳或抛弃其中的信息?接下来,再讨论媒体对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优缺点。例如,它比教科书更鲜活,但是否能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我们是否能用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写作业,哪些部分可以,哪些部分不行,维基百科该怎么用,等等。从这些充满现实性的讨论中,孩子们会逐渐了解他们该怎么跟媒体打交道。
当然,媒体教育不单单是知识性的,还是思想性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逐渐发展起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不断丰富思考的维度,避免简单化,在批判中学习,在批判中成长。根据我的观察发现,创造性思维其实是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萌生的。没有批判,就没有对现状的不满,就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媒体教育还应该包含基本的行为习惯和媒体道德方面的教育。例如,课堂教学是一个安静、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场合,上课期间手机铃响、接听电话,既不符合基本行为规范,也不道德。同样,在剧场、会议、展览、医院等特殊场合或仪式上,手机铃响、大声接听电话也不符合基本道德要求。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媒体教育中一点一点地完成。手机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自治力的道具,可以成为培养他们关心公德、成为一名合格社会成员的工具。
媒体教育还可以讨论你所提到的炫富的问题。因为有手机和没有手机跟一个人的心灵的充实无关,跟一个人未来的可能发展前途无关。许多没有先进的个人装备的人,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走出了绚丽的路,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而许多从小就有很多先进的个人装备和财富的人,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也可能屡屡受挫,甚至根本没有成为社会的贡献者。所以,媒体教育也应该成为财富观教育、发展观教育、人格教育、未来教育的起点。配备一个通讯工具是一种情况,买一只所谓的全金外壳手机是另一种情况。有趣的是,我跟一些人讨论过在广告中热炒的全金外壳手机,身边的人都觉得,拿这种手机的人是土财主,没素质。跟孩子一起讨论这样的话题,可以丰富他们对财富的认识,对美感的认知,对真诚和虚伪的认知。
总体上看,手机所谓的所有弊端,都是教育者可资利用的教育机会,是通向真善美的出发点。当前,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许多东西跟孩子们的生活几乎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媒体教育这么重要的内容,我们在课堂上却几乎没有触及,真可谓一种悲哀。
三、手机是好东西?
《中国教师》:您的观点看来是明确的,“手机不是坏东西”,可以提供一些讨论空间和教育起点。这是否是当前手机与教育关系讨论的全部?
吴岩:不是全部。近年来,手机作为一种媒体已经具备了更加强大的功能。它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网络信息终端。我觉得,会使用智能手机将逐渐成为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素养。我们现在就应该考虑智能手机在未来的大幅度降价和全面进入社会。那时候,不单单要摒弃围堵的做法,还要考虑怎样让手机更好地为教育的目标服务。这是大势所趋。我最近在广东职业技师学校听课,单元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孩子们以“禁烟”为主题进行艺术设计,可以做广告,可以做平面设计,可以编排戏剧,可以做各种可能的作品。在学生开始讨论之前,教师突然说:可以看手机啊。我当时还一怔,看手机干什么?后来才发现,手机就是信息的终端,许多资讯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孩子后来的作品,就跟他们通过手机查到的信息直接相关,如吸烟与疾病关系的数据,吸烟对人身体器官的危害等等。甚至有的孩子还能参考其他人做的相关工作。我认为,手机作为一种媒介辅助教学的问题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当前我们的准备很不够。例如,我是大学教师,但我就没有智能手机,也不知道怎么通过手机访问网站。我虽然有个IPAD,但一年多了,我还不太会用。这样的状况,在我们的教师中不在少数,媒体教育或许应该先从教师教育开始。
说到学生从网络上下载信息,我还可以用更多实例来证明媒体教育必须尽早展开。现在每年让学生做课程作业,常常会发现,写得最好的那些,很多是最值得质疑的。因为你上网一查,就知道这些作业中很大一部分是抄袭的,有的是一字不改地照抄原文,有的是拼接的,但又没有注明出处。我在美国教书和访问时发现,他们对引用其他人的信息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且必须注明原作出自何处。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学生却在把东拼西凑的作品直接作为自己的作业上交。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更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又回到了媒介素养教育上来了。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智能手机提供了呈现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平台,还能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跟一些相关专业人士建立联系,也可以实时讨论问题。这些都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在人大附中,我看到有一些孩子跟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一起进行科研工作。这些都需要通讯设施和智能设备的协助。院士很忙,不可能天天在这里跟着你,你也不可能经常去访问他,所以,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是很重要的。
四、回到禁止使用手机的问题上来
《中国教师》:能不能这么看,手机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还好,用不好就出问题?
吴岩:是的,是这样。认识到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利与弊和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其实是重新认识我们教育的机会,是改进教学和德育的机会。我不是做媒体教育的,我这些基于自己经验的说法跟校长、教师、家长的说法一样,并非来自科学实验或调研。希望你去访问媒体教育专家,他们会有许多基于实证研究的深刻见解。在这方面,我们更期待教育科研工作者做更多扎实的研究。另外,制定政策时,还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看法。他们对手机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对禁止带手机到学校的反应是怎样的,他们的自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到底怎样,这些都需要具体而深入的研究。用访谈或问卷都可以,专门性的课堂观察记录更好。对家长的态度也该做点研究。例如,他们为什么买手机给孩子,不同的原因可能造成不同结果。在这方面,政策要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能坚守法律。此外,这个过程也应该是个跟家长沟通的过程。
任何一个孩子关注的现象,其实都可能成为教育的起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好地把握这次机会。手机的购买、使用等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好的起点。例如,买手机时讲讲工业心理学对人机交互界面或者说用户友好界面的研究岂不是很好?我们的手机上集成了多种功能,其背后体现的管理思想和统筹思想是怎样的?
任何一所学校关注的现象,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改进的起点。当允许学生在学校自由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等网络客户终端寻求信息的时候,教师就可能面对更多质疑和追问。只掌握教参上现成内容的教师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容易被受到网络资源启发的学生难倒。由此可见,手机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构成压力,这有利于敦促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当然,允许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也可能会造成学生变懒的问题——教师一提问,他马上就想到互联网上搜索现成的答案。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或许能维持短暂的平静,但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问题解决办法。例如,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如果孩子发生意外无法跟家长迅速联络,那时候学校可能会面临重大的法律纠纷。人对获取信息和沟通的需求,不会因为手机的被禁用而消失。而且,孩子们照样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互联网,除非让这个社会回到信息时代之前!
《中国教师》:历史倒退一百年,手机和儒勒
《中国教师》:最近,有关学校是否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问题,似乎热了起来。在一些地方还引发了大讨论。作为从事教育管理和科学教育研究的专家,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吴岩:手机是否能在学校内使用,不单单是个管理问题,也是一个跟教育、教学、德育等都密切相关的问题。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显得理由不足。面对复杂问题,最忌讳的就是过度的简单化处理。我们过去常常把许多问题简单化,以为采取一种什么决断的方式就能杜绝不良现象的产生,但后来发现,问题仍然在,甚至变得更加难于控制。例如,当我们在学校内禁止使用手机之后,他们可能在离开学校之后更加长时间地使用手机,这种现象是心理学家斯金纳早就讨论过的。因此,我想,对这个问题该仔细分析。
我想问问,禁止使用手机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中国教师》:至少有如下理由。第一,带着手机,让孩子总想使用。有专家说学生带了手机来,你不让他在课上用,但他快到下课时会分心,会考虑到底是先给张三打电话,还是先给李四发短信。这能成为禁用手机的理由吗?第二,手机中传播不良信息,如一所学校的学生之间用手机传递了色情内容。第三,有的专家认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会导致攀比现象,还会让家境不好的学生感到自卑。还有一些其他理由。请您谈谈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吴岩:对刚刚拥有手机的孩子来讲,可能真如你所说,总想用。但对于使用手机很久的人,就不会再觉得这个东西有多么新鲜,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你可能说,跟人联系的欲望不会随着时间消失,这是自然的。但如果一个人想跟外部联系,有没有手机他都会在心里想。难道禁止带手机就能断了他们的念想?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倒觉得,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手机可以成为培养其自制力的一个新途径。自古至今,教育的外部环境总在改变,而教师就是在这种变化中寻找方法去教育人。禁止一种东西却不去培养相关的能力,是想把这些问题推向未来吗?推到大学再处理?我们有很多问题是该在小时候就处理的而留到了大学。
这里我不是指责基础教育。但是我认为,应该全盘考虑中国教育的问题。这也是防止将复杂问题过度简单化的一个必要做法。
对于你谈到的用手机传播不良信息的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首先是个重要的法律问题。黄色视频出现在孩子的手机中不但违背社会道德,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对这个问题应该有明确规定的。但是,法律应当禁止的是对这样一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却并不应该禁止信息传递的工具。工具无罪,有罪的是不法信息供应商或在使用过程中践踏法律的手机使用者。学校如果将这个严肃的法律问题简化为对使用工具的禁止,教育的目的达不到不说,还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误的看法,那就是可以通过控制手段而不是追根求源来解决问题。我们今天通过控制手段解决问题的例子太多了,效果的恶化也太明显了。
对于手机引发部分家长或者孩子的自卑,我感到这仍然只是个外部表象。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仍然会在一个经济上不平等的社会中生活,经济地位的差异会表现在很多方面。对这样的状况,第一是要应对而不是掩盖,第二是要通过教育使人看到,财富都是外在的,人内在心灵的富足才是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第三,手机现在不是一个太贵重的东西,用这个东西炫富,并不是个突出的问题。关键还是教育孩子如何认识财富,认识自身的外在与内在,认识社会的现状,让孩子认识到通向幸福未来的途径是现实的、多样的。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应该是通过多种手段让人们思考不平等且能在接受现存不平等的状态下奋起改变,在不影响他人生存的情况下逐渐成长。我国的社会离这种健全社会还相距甚远,这给教育工作者留下了巨大空间,同时也构成一个巨大的挑战。
总之,我的基本观点是,不应把学生使用手机这个现象视为洪水猛兽,而应看成一个教育的机会。
二、媒体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教师》:这么看来,禁止使用手机的做法您是反对的。但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确实有很多弊端,基层学校遇到这些问题时,到底应该怎么思考?怎么处理?
吴岩:你提到了最重要的问题。我刚刚只是说,这样一种工具,是否值得我们严阵以待,以至于要去禁止它?其实,在过往的年代中,我们禁止过很多东西,手表、收音机、随身听、计算器等等我们都曾经禁止或试图禁止过。当时提出的理由,跟你现在提出的几乎一样。但事后证明,工具确实没有罪过。而且,这个社会将随着科技发展而逐渐接受工具。在教育领域中,人们会逐渐认识到工具不但不是坏东西,在许多时候是好东西,关键看如何处理。
有关手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在某些方面它确实应当引起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的密切关注。但解决的办法不应是禁止,而应是教育。手机、网络、报纸、电视都是媒体,我们的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事物,但是,从来没人教会他们如何跟媒体打交道。这才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在西方,媒体教育(media education)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跟孩子们一起讨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手段以及其中的信息到底能给人怎样的影响。先说传播手段。各种传播手段的特点是什么?其中会携带什么信息?一种既定的手段更容易携带什么信息?怎样更能使其受到政府必要的控制?哪一种更应该受到组织的控制?哪一种更易于受到个体的控制?媒体是否负有法律责任?其次是对内容方面的讨论。各种媒体中都会传播什么内容?这些内容的可信度如何、教育价值如何?怎样筛选、批判、吸纳或抛弃其中的信息?接下来,再讨论媒体对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优缺点。例如,它比教科书更鲜活,但是否能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我们是否能用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写作业,哪些部分可以,哪些部分不行,维基百科该怎么用,等等。从这些充满现实性的讨论中,孩子们会逐渐了解他们该怎么跟媒体打交道。
当然,媒体教育不单单是知识性的,还是思想性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逐渐发展起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不断丰富思考的维度,避免简单化,在批判中学习,在批判中成长。根据我的观察发现,创造性思维其实是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萌生的。没有批判,就没有对现状的不满,就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媒体教育还应该包含基本的行为习惯和媒体道德方面的教育。例如,课堂教学是一个安静、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场合,上课期间手机铃响、接听电话,既不符合基本行为规范,也不道德。同样,在剧场、会议、展览、医院等特殊场合或仪式上,手机铃响、大声接听电话也不符合基本道德要求。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媒体教育中一点一点地完成。手机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自治力的道具,可以成为培养他们关心公德、成为一名合格社会成员的工具。
媒体教育还可以讨论你所提到的炫富的问题。因为有手机和没有手机跟一个人的心灵的充实无关,跟一个人未来的可能发展前途无关。许多没有先进的个人装备的人,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走出了绚丽的路,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而许多从小就有很多先进的个人装备和财富的人,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也可能屡屡受挫,甚至根本没有成为社会的贡献者。所以,媒体教育也应该成为财富观教育、发展观教育、人格教育、未来教育的起点。配备一个通讯工具是一种情况,买一只所谓的全金外壳手机是另一种情况。有趣的是,我跟一些人讨论过在广告中热炒的全金外壳手机,身边的人都觉得,拿这种手机的人是土财主,没素质。跟孩子一起讨论这样的话题,可以丰富他们对财富的认识,对美感的认知,对真诚和虚伪的认知。
总体上看,手机所谓的所有弊端,都是教育者可资利用的教育机会,是通向真善美的出发点。当前,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许多东西跟孩子们的生活几乎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媒体教育这么重要的内容,我们在课堂上却几乎没有触及,真可谓一种悲哀。
三、手机是好东西?
《中国教师》:您的观点看来是明确的,“手机不是坏东西”,可以提供一些讨论空间和教育起点。这是否是当前手机与教育关系讨论的全部?
吴岩:不是全部。近年来,手机作为一种媒体已经具备了更加强大的功能。它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网络信息终端。我觉得,会使用智能手机将逐渐成为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素养。我们现在就应该考虑智能手机在未来的大幅度降价和全面进入社会。那时候,不单单要摒弃围堵的做法,还要考虑怎样让手机更好地为教育的目标服务。这是大势所趋。我最近在广东职业技师学校听课,单元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孩子们以“禁烟”为主题进行艺术设计,可以做广告,可以做平面设计,可以编排戏剧,可以做各种可能的作品。在学生开始讨论之前,教师突然说:可以看手机啊。我当时还一怔,看手机干什么?后来才发现,手机就是信息的终端,许多资讯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孩子后来的作品,就跟他们通过手机查到的信息直接相关,如吸烟与疾病关系的数据,吸烟对人身体器官的危害等等。甚至有的孩子还能参考其他人做的相关工作。我认为,手机作为一种媒介辅助教学的问题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当前我们的准备很不够。例如,我是大学教师,但我就没有智能手机,也不知道怎么通过手机访问网站。我虽然有个IPAD,但一年多了,我还不太会用。这样的状况,在我们的教师中不在少数,媒体教育或许应该先从教师教育开始。
说到学生从网络上下载信息,我还可以用更多实例来证明媒体教育必须尽早展开。现在每年让学生做课程作业,常常会发现,写得最好的那些,很多是最值得质疑的。因为你上网一查,就知道这些作业中很大一部分是抄袭的,有的是一字不改地照抄原文,有的是拼接的,但又没有注明出处。我在美国教书和访问时发现,他们对引用其他人的信息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且必须注明原作出自何处。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学生却在把东拼西凑的作品直接作为自己的作业上交。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更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又回到了媒介素养教育上来了。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智能手机提供了呈现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平台,还能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跟一些相关专业人士建立联系,也可以实时讨论问题。这些都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在人大附中,我看到有一些孩子跟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一起进行科研工作。这些都需要通讯设施和智能设备的协助。院士很忙,不可能天天在这里跟着你,你也不可能经常去访问他,所以,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是很重要的。
四、回到禁止使用手机的问题上来
《中国教师》:能不能这么看,手机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还好,用不好就出问题?
吴岩:是的,是这样。认识到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利与弊和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其实是重新认识我们教育的机会,是改进教学和德育的机会。我不是做媒体教育的,我这些基于自己经验的说法跟校长、教师、家长的说法一样,并非来自科学实验或调研。希望你去访问媒体教育专家,他们会有许多基于实证研究的深刻见解。在这方面,我们更期待教育科研工作者做更多扎实的研究。另外,制定政策时,还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看法。他们对手机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对禁止带手机到学校的反应是怎样的,他们的自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到底怎样,这些都需要具体而深入的研究。用访谈或问卷都可以,专门性的课堂观察记录更好。对家长的态度也该做点研究。例如,他们为什么买手机给孩子,不同的原因可能造成不同结果。在这方面,政策要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能坚守法律。此外,这个过程也应该是个跟家长沟通的过程。
任何一个孩子关注的现象,其实都可能成为教育的起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好地把握这次机会。手机的购买、使用等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好的起点。例如,买手机时讲讲工业心理学对人机交互界面或者说用户友好界面的研究岂不是很好?我们的手机上集成了多种功能,其背后体现的管理思想和统筹思想是怎样的?
任何一所学校关注的现象,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改进的起点。当允许学生在学校自由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等网络客户终端寻求信息的时候,教师就可能面对更多质疑和追问。只掌握教参上现成内容的教师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容易被受到网络资源启发的学生难倒。由此可见,手机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构成压力,这有利于敦促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当然,允许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也可能会造成学生变懒的问题——教师一提问,他马上就想到互联网上搜索现成的答案。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或许能维持短暂的平静,但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问题解决办法。例如,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如果孩子发生意外无法跟家长迅速联络,那时候学校可能会面临重大的法律纠纷。人对获取信息和沟通的需求,不会因为手机的被禁用而消失。而且,孩子们照样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互联网,除非让这个社会回到信息时代之前!
《中国教师》:历史倒退一百年,手机和儒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