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良好学习环境、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受以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多是倾向于看管、监管,大多都带有强制性,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班级管理的教育意义和四个误区,并深入探讨其解决对策,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班级管理;误区;教育意义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也逐步加强,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误区,为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班级管理模式,以此促进教育工作的进步。
一、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双向互动过程。其中,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教师管理学生到学生自我管理的变化 [1]。
二、班级管理的四大误区
1.“堵截”管理
目前部分学校管理制度仍以管制为主,在学校看来,学生仍然是不成熟的社会群体,所以设立了很多规章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和学校的接轨,学生的思想也愈加成熟,会想得到更多的自主权,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处处都受管理制度的影响,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
2.保姆式管理
保姆式管理魏书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说:“管是为了不管“,现阶段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保姆式管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师去督促,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性越来越差。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而这种紧抓的管理模式,也会使学生对教师形成较强的依赖性,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3.“严格”管理
很多班主任都秉承着“严师出高徒”的育人理念,在学习生活中多是扮演着“严厉的监管者”形象, 常用标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长此以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批评”管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大都是严厉,古板,不近人情的形象。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犯错是正常现象,但是部分教师误以为批评就能够帮助学生改正过来就是大错特错了。有些教师在批评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自尊,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三、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1.疏堵结合,以导为主
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然而有时候班级管理却阻断了学生的去路,管理制度中“严禁”、“不要”、不准“等制度的落实,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减少了学生犯错的可能性,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将学生推向良好教育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与社会的全面接轨。正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样,一味地“堵”虽然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是会埋下更大的隐患。为此,教师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疏与堵的结合,正确的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当学生犯错时,不要一味的埋怨、批评学生,而是要理解、宽容、爱护、引导学生逐渐改正。而且在教学过程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表现,要从充分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2],未来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将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所以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其个性发展。与此同时同时教师应该多开展校外活动,比如踏青、爬山等,在爬山过程中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环保植树、社区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或者参观学习科研机构等等,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能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开放管理,和谐共治
在教学活动期间,班级管理的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辅助者。班级管理的任务不仅僅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实现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现阶段“保姆式”管理虽然看似全面的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是其从根本上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给与学生一定的信任和支持,组建班委会,由学生自行选举出班干部,同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前提,师生一起讨论制定管理制度,然后由班干部实行管理工作。这种信任与肯定,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把对制度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管理。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更多是的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
3.管理之道,一张一弛
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是一种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但是一定要掌握一个度,教师既是学生的“知心大姐姐”,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学习进步的“监管者”。为此教师也要将“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展现出来,首先就是要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加强沟通,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利用空闲时间,积极主动的找最近情绪起伏较大的同学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并加以指导。不仅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其次21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qq微信,微博等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互动聊天,增加彼此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同时也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想法。最后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严厉的监管者”还是“知心大姐姐”都不是完整的教育者,严不是冷面贴心,知心也不是迁就纵容,要做到严宽结合,一张一弛,才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3]。
4.多激励少批评
在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尊重,优等生也好,差等生也罢,教师一定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尊重。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各方面条件的差异性,所以学习成绩难免会出现有高有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批评也好、表扬也好,教师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无论是成绩优良还是稍差一些的学生犯错,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在教育学生时,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指责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以激励代替批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将帮助孩子改错看成一件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事,而不是一个麻烦的包袱。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说:“老师相信你,你努力过一定可以的”、“你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思考的都比我全面了”、“你的作业又进步了,同学们都应该向你学习啊”、“我相信只要你认真思考一下,这道题难不倒你的”等,这种赞美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心关爱,同时也在心底买下了一颗自强不息的种子,使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自信。另一方面,对于犯错了的学生,不问青红皂白的处罚会让师生关系愈加疏远,而过于轻松的方式会使得学生更加放纵。所以班主任要采用温和的方式提醒学生,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新时期下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引进创新管理理念,注重疏堵管理、开放管理、张驰管理、和激励管理,不断改进班级管理模式,以此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晓洋. 课堂管理从“他律”到“自律”的机制转变[J]. 教育理论与实践, 39(02):27-29.
[2] 李振东. 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甘肃教育, 617(21):44.
[3] 杨永瑞. 论情感对班级管理的催化作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83.
作者简介:
廖苏莉 (1984年9月--- ),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南昌大学硕士,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中级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误区;教育意义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也逐步加强,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误区,为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班级管理模式,以此促进教育工作的进步。
一、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双向互动过程。其中,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教师管理学生到学生自我管理的变化 [1]。
二、班级管理的四大误区
1.“堵截”管理
目前部分学校管理制度仍以管制为主,在学校看来,学生仍然是不成熟的社会群体,所以设立了很多规章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和学校的接轨,学生的思想也愈加成熟,会想得到更多的自主权,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处处都受管理制度的影响,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
2.保姆式管理
保姆式管理魏书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说:“管是为了不管“,现阶段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保姆式管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师去督促,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性越来越差。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而这种紧抓的管理模式,也会使学生对教师形成较强的依赖性,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3.“严格”管理
很多班主任都秉承着“严师出高徒”的育人理念,在学习生活中多是扮演着“严厉的监管者”形象, 常用标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长此以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批评”管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大都是严厉,古板,不近人情的形象。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犯错是正常现象,但是部分教师误以为批评就能够帮助学生改正过来就是大错特错了。有些教师在批评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自尊,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三、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1.疏堵结合,以导为主
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然而有时候班级管理却阻断了学生的去路,管理制度中“严禁”、“不要”、不准“等制度的落实,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减少了学生犯错的可能性,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将学生推向良好教育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与社会的全面接轨。正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样,一味地“堵”虽然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是会埋下更大的隐患。为此,教师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疏与堵的结合,正确的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当学生犯错时,不要一味的埋怨、批评学生,而是要理解、宽容、爱护、引导学生逐渐改正。而且在教学过程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表现,要从充分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2],未来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将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所以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其个性发展。与此同时同时教师应该多开展校外活动,比如踏青、爬山等,在爬山过程中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环保植树、社区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或者参观学习科研机构等等,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能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开放管理,和谐共治
在教学活动期间,班级管理的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辅助者。班级管理的任务不仅僅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实现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现阶段“保姆式”管理虽然看似全面的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是其从根本上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给与学生一定的信任和支持,组建班委会,由学生自行选举出班干部,同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前提,师生一起讨论制定管理制度,然后由班干部实行管理工作。这种信任与肯定,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把对制度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管理。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更多是的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
3.管理之道,一张一弛
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是一种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但是一定要掌握一个度,教师既是学生的“知心大姐姐”,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学习进步的“监管者”。为此教师也要将“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展现出来,首先就是要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加强沟通,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利用空闲时间,积极主动的找最近情绪起伏较大的同学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并加以指导。不仅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其次21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qq微信,微博等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互动聊天,增加彼此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同时也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想法。最后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严厉的监管者”还是“知心大姐姐”都不是完整的教育者,严不是冷面贴心,知心也不是迁就纵容,要做到严宽结合,一张一弛,才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3]。
4.多激励少批评
在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尊重,优等生也好,差等生也罢,教师一定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尊重。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各方面条件的差异性,所以学习成绩难免会出现有高有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批评也好、表扬也好,教师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无论是成绩优良还是稍差一些的学生犯错,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在教育学生时,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指责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批评的艺术,以激励代替批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将帮助孩子改错看成一件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事,而不是一个麻烦的包袱。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说:“老师相信你,你努力过一定可以的”、“你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思考的都比我全面了”、“你的作业又进步了,同学们都应该向你学习啊”、“我相信只要你认真思考一下,这道题难不倒你的”等,这种赞美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心关爱,同时也在心底买下了一颗自强不息的种子,使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自信。另一方面,对于犯错了的学生,不问青红皂白的处罚会让师生关系愈加疏远,而过于轻松的方式会使得学生更加放纵。所以班主任要采用温和的方式提醒学生,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新时期下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引进创新管理理念,注重疏堵管理、开放管理、张驰管理、和激励管理,不断改进班级管理模式,以此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晓洋. 课堂管理从“他律”到“自律”的机制转变[J]. 教育理论与实践, 39(02):27-29.
[2] 李振东. 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甘肃教育, 617(21):44.
[3] 杨永瑞. 论情感对班级管理的催化作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83.
作者简介:
廖苏莉 (1984年9月--- ),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南昌大学硕士,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中级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