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菜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野菜吃的是什么呢?吃的是过往的回忆,亦是季节的更替、岁月的流逝。说到野菜的食用,总是感慨万千,那些远去的岁月里,有着最初带我们看世界的人和最初对生活的热爱。
  南太行山里野菜多,凡是载书谱典籍的野菜野花,大多能在这里找得见。
  灰菜,山里的故乡称之为灰灰菜,我就十分喜欢这叠音的野菜名,读起来顺口,看上去亦楚楚有姿,实在是野性又有趣味。它不择地、不拣水,长得到处都是,是山里极普通、极寂寞的一种野菜,就像一位村姑,朴素而耐看,透着一股灵气和山韵。
  灰菜的学名和异名众多,为藜科藜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田野、山隅、路边、屋旁、砾堆上、石罅岩缝处,在全国各地均有生长,一般在清明前后就能采摘它的嫩芽新叶而食,能够持续大半年的时间,其味甘苦、性凉,具有解毒祛湿的功效,可治疗肿毒等症。
  它的芽叶可凉拌、可烹炒、可做馅、可当菜,但小时候却没有这么精细地吃过,母亲常常拿它与其他时鲜野菜一起烹制,到夏季还要配上南瓜花等,煮上面片,煳上面浆,炝上葱花,便成了我们最爱吃的糊糊菜了。
  这种山食在后来我读古籍过程中才知道是藜羹。别看灰灰菜不起眼,古方药典就有儿童常食,对发育有很大的作用,还可以克制血红细胞的个数下降,若老人常食,也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
  乡人蒜后,用它除臭,身上有了疮疡,也嚼而敷之,用途还不少,真是食药同源啊!据传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爱食灰灰菜,常常做成藜羹与藜糁,前者是汤,后者是粥,食之不厌,愈食愈精。他在《午饭》一诗中有句:“破裘负日茅檐低,一碗藜羹似蜜甜。”可见陆游老夫子的喜爱程度,古今均不多见。
  灰灰菜是中国的传统野菜。《诗经·小雅》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其中的莱便是今天的灰灰菜。灰灰菜古名藜,成语有“藜藿之羹”,便是指这种略带苦味的野菜,可以使人奋发向上,有励志之喻,颇有菜根之谭的意味。
  这几年,我受著名文化学者何频先生的影响,开始留心身边的花花草草,也开始阅读《本草纲目》《毛诗草木疏》《野草谱》《花镜》《植物图实考》等相关古籍,并在手机上下载了“形色”辨识软件,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特别是山野菜的名称、特征和习性,以及它们的药理、药性和药用。说实在的,每每遇见它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勾起少时那绵绵不绝的联想与回味。
  我有个侄女,幼时口齿伶俐、活泼俏皮,不知誰给她送了个绰号叫“灰灰”。她不明就里,央着大人给她更名,她竟以“灰灰”为美,全然不知“灰灰”还有对俏皮的一种调侃呢!
  也是难怪,那时的小姑娘,每到初春时节,都要挎个小菜篮去剜菜,而灰灰菜正是她们追逐的目标,因而见它总是最亲。最近我去一家饭店就餐,上了一道菜曰“皇姑献翠”,问清楚后才知道原来就是出身低微的乡下野菜——灰灰菜,也是有趣味,世界风云变幻翻天覆地,也体现到野菜行当中,这灰灰菜从灰姑娘变皇姑,难道仅仅是口味的变化吗?
  而那个被称为“灰灰”的小姑娘,亦早已成为另一个小姑娘的母亲,只是不知道这世事苍茫、白驹过隙,她是否还记得那个叫了好长时间的名字:灰灰。十一月二十日,夜记耕雨堂。师从京来,笑谈文学,以暧昧说灵感,情似闺语,颇为神秘,亦很有趣。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当时还在大同郊外的一所大学念书。一个周日,闲来无事,便想起在市内医专就读的高中好友。于是,乘车去市内。不知是什么原因,竟坐上了一辆去云冈的三路公交车,到了当时还是老样子的云冈石窟前,我才知道坐错了车。  以这样的方式,第一次去云冈。  大学毕业后,没想到,我真的来到了位于云冈旁边的一所学校任教。记得报到的第一天,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后,我便急冲冲地走进了云冈石窟,好像多年未见的
期刊
当暮春的桃花、杏花、樱花等慢慢向后退去,慢慢隐进时间的长河,变成一道模糊的背景,在诗经中郁郁生长了两千多年的黄花,亦即萱草,便与夏天一起,携手款款而来。  仿若饱读四书五经蕙质兰心的清秀佳人,她以饱胀的诗情,蓬勃的画意,以一幅明媚而不耀眼、精美绝伦的田园风情画的姿态,站在云州大地广袤的田野上,于无声处,点燃了一个黄灿灿的夏天。倾尽全力,绽一野金黄,铺陈出对时光最好的礼敬,娉婷出一派无忧无惧的人生意
期刊
一双手可以做什么?吃饭?写字?工作?可对于抗战疫情的医生来说,这可不是一双平凡的手,而是救助全国人民,与病毒赛跑的双手。  一双手支撑起战斗的信念。  这双手,救死扶伤,呵护生命。他们为了病人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将病人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为生命站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24小时在诸多病房中来回穿梭,不辞辛苦,为了方便穿上防护服,一位位女医生、女护士剪掉了自己的乌黑的长发,她们在家中也是父
期刊
民国二十三年夏,也就是1934年的夏天,应平绥铁路局局长沈昌先生的邀请,北平的几位文化界名人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7月7日,从北平清华园出发,沿平绥铁路,考察中国西北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前后共四十余日。被邀请的文化名人里,女作家冰心在列。  沈昌先生的姐姐沈骊英女士和冰心是留美期间的同学,而沈昌本人和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先生也是留美期间的同学,所以冰心和她的丈夫成了那次旅行的组织者。在冰心的邀请下
期刊
得胜口作为明清“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北部关口,一直以来充满传奇色彩,这里讲述的三则与得胜口息息相关的武林往事,风云变幻,惊心动魄。雁门关以北武林魁首李德懋学艺得胜口  晚清時期,大同有一拳师,名叫马德胜,是少林俗家弟子,也是少林派在大同地区的代表人物,江湖上称作“飞刀”马德胜。马德胜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只知他常年在杀虎口、得胜口(现大同市新荣区)一带开拳坊。大约在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前后
期刊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府浑源州人。出仕前曾立下“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的誓言。嘉庆七年(1802)开始步入仕途,在知县这个七品位干了二十二年、轮换了十一个县后,不断被重用,先后出任过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一直到河东河道总督(正二品),为官生涯后期承担起治理黄河的重任。“持躬端谨,办事实心”,“慎厥修防,安
期刊
2020年6月,“人文清華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来到应县木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南与“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小琴教授一同登上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建筑,同时探讨如何通过全面综合的技术手段修缮这座日益倾斜的木塔。  如何结合先进的科学手段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古建筑文化遗产,是非常紧迫而
期刊
无忧无虑的童年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门外操场城的一个大杂院里。前后共有七排平房,房子不是一个时间盖的,有新有旧,有灰有白,七长八短,高低不一。大部分住户为粮食系统家属,有市局、有专局、也有县局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在十九校和四中上学。那时候没听过有择校这一说,也没见过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大家都是一群一伙儿自行搭伴儿去学校,连玩儿带耍、风雨不惧。家庭作业也不多,很少有补课,课余时间大家基本都在玩儿。尤
期刊
乡愁乡恋似乎很凝重,却可能真实地体现为一片田地、一处老院、一棵树、一方井台,或者是一缕缕升起的炊烟。人们更常把浓重的乡愁乡恋寄托在儿时的某些食物身上,因为让它们来承载最具象最亲切。那么,那些年里母亲亲手烙出的米面黄儿便是之一。  每年腊月,一祭过灶王爷,母亲便开始忙乎摊黄儿和蒸馍的事儿了。  摊米面黄儿,本应该是小米面粉做原料,可那些年母亲用的几乎全是玉米面,最多在玉米面里少加一点儿小米面,毕竟小
期刊
十五年前,驾车穿越了青藏线上的天路。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云端路上过昆仑山、穿可可西里、跨楚玛尔河、越唐古拉山,一路驶去,艰险万重,刻骨铭心,犹如昨天的事。  五年前,有了第二条天路,这就是张北的草原天路。一经听说,便驾车去行,一探究竟。那是横亘在锡林格勒草原南缘的一条草原之路,就其平均海拔在1400米上下,最高的桦皮岭是2100米。  两条天路,一条在青藏高原,一条在黄土高原,一条在我国阶梯地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