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基本任务,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
遗憾的是,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现在不时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极大的不利因素。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2007年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2007年2月5日,一家都市报以“越洋电话采访郎平”的访谈形式,报道郎平应邀执教美国排球队之事。郎平十分奇怪,她根本没有接到这位记者的“越洋电话”。实际上,这篇报道中的多数内容是从其他媒体上拼凑改编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知晓的第一理念。但为什么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当今,背离这一理念的“虚假新闻”竟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肆无忌惮地“疯长”?
笔者认为,除了“缺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统学习、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体制层面上的原因外,中国媒体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竞争而带来的商业化倾向,以及由此产生的记者队伍结构与心态的变化,是催生“虚假新闻”的直接诱因。媒体商业化倾向,给“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滋生的土壤。
现在的记者队伍,年龄越来越轻,学历越来越高,但他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如前所述,当今竞争重压之下的新闻媒体,较之以前“一年看报、二年看稿、三年动手”的慢功出细活式的培育模式,更多的是要求“来之能战”。初出茅庐的记者们难以完成发稿量、优稿数、独家新闻等各类考核指标是常态;捕风捉影的疑似新闻、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等,在有些年轻记者和不负责的记者手中应运而生。
基于这些因素,对“舆论监督”的狭义误读也自然生成,并演变为催生“虚假新闻”的重要因素。因为当某些媒体与记者的从业宗旨发生异变后,为了树立媒体威信,为了记者自己所谓的“名气”甚至是个人私利,一批了之、一曝了之。受这类目的驱使的“舆论监督”,较之于动机扭曲而制造虚假报道者,基本属实、细节失实者都能算得上“高尚”了。如果说后者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误伤”,前者简直就堪称“谋害”。
“虚假新闻”的存在,不仅是新闻界之耻,更是整个社会之辱,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铲除的绊脚石。它不但伤害了新闻的基本价值与信誉,更伤害着党的执政基础,伤害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信誉以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我国,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实质上已成为执政基础;人民群众对我们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信任,实际上与对党和政府的信赖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否保证最大限度地真实、客观、公正、有立场,放大来看,已不仅是一篇稿件乃至一个媒体的事了,它与是否能够有效实现争取人民最大限度的支持紧密相联。因此,决不能把“虚假新闻”仅当做技术性问题,或是个别人与个别传媒的信誉问题。这就要求新闻界责无旁贷地以坚决的态度、有效的措施,以制度乃至法律手段抑制虚假新闻的出台。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因为“虚假新闻”的不时“跑冒滴漏”甚至“泛滥”,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律和他律机制的缺位。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笔者认为,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编辑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采访,多方求证,确保新闻事实的准确性。总结近年来虚假新闻频出的教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记者作风漂浮,对于新闻素材,不是寻根究底调查研究、听取不同意见,而是草率成稿“抢新闻”;不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跑新闻”,而是泡会议、打电话采访,甚至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换个地名和时间就发稿。因此,防止虚假新闻的根本性措施,还是要抓队伍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原则,做到理想教育常抓不懈,职业素质纳入考评范畴,大力弘扬深入采访、艰苦采访的新闻传统,提倡调查研究、多方求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第二,了解全局,体现新闻整体真实。新闻真实不仅仅要求单篇报道的微观真实,还要求新闻传媒整体的宏观真实。大众传媒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报纸反映的客观世界与公众感受到的客观世界是否相吻合,是判断一家媒体整体真实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闻报道不能满足于对个别事物的真实,更不能以点代面,以偏赅全,用局部的事实概括全局,否则就会让这面镜子成为“哈哈镜”。
第三,学习理论,了解国情,力求新闻的本质真实。新闻事实的准确和媒体的整体真实,应该说通过抓队伍建设、总编的统筹把关,还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比较难的是如何通过对报道的选择,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的宏观真实和本质真实。
新闻是一门选择的艺术。媒体报道任何一个真实事件都是经过选择的,为什么上这条新闻不上那条新闻,为什么这个做头条那个却要删短一点,都是一个经过选择的过程。这个选择过程就是新闻媒体主观意志的体现,是作为一个有完备组织架构的事业团体根据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主流价值观,从政治、舆情、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判断并作出决定的。就要从大多数老百姓的共同利益出发进行判断,从解决社会矛盾、营造和谐舆论、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进步的角度作出选择,既要考虑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要争取对社会产生最好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空前活跃,传播渠道空前丰富,对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把握舆论导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论上充分认识新闻真实的本质意义,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的交流互动中促其形成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是我们打造公信力、影响力、感召力的科学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媒体的责任之所在。
(作者单位:汝州市广播电视局)
编校:施宇
遗憾的是,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现在不时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极大的不利因素。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2007年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2007年2月5日,一家都市报以“越洋电话采访郎平”的访谈形式,报道郎平应邀执教美国排球队之事。郎平十分奇怪,她根本没有接到这位记者的“越洋电话”。实际上,这篇报道中的多数内容是从其他媒体上拼凑改编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知晓的第一理念。但为什么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当今,背离这一理念的“虚假新闻”竟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肆无忌惮地“疯长”?
笔者认为,除了“缺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统学习、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体制层面上的原因外,中国媒体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竞争而带来的商业化倾向,以及由此产生的记者队伍结构与心态的变化,是催生“虚假新闻”的直接诱因。媒体商业化倾向,给“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滋生的土壤。
现在的记者队伍,年龄越来越轻,学历越来越高,但他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如前所述,当今竞争重压之下的新闻媒体,较之以前“一年看报、二年看稿、三年动手”的慢功出细活式的培育模式,更多的是要求“来之能战”。初出茅庐的记者们难以完成发稿量、优稿数、独家新闻等各类考核指标是常态;捕风捉影的疑似新闻、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等,在有些年轻记者和不负责的记者手中应运而生。
基于这些因素,对“舆论监督”的狭义误读也自然生成,并演变为催生“虚假新闻”的重要因素。因为当某些媒体与记者的从业宗旨发生异变后,为了树立媒体威信,为了记者自己所谓的“名气”甚至是个人私利,一批了之、一曝了之。受这类目的驱使的“舆论监督”,较之于动机扭曲而制造虚假报道者,基本属实、细节失实者都能算得上“高尚”了。如果说后者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误伤”,前者简直就堪称“谋害”。
“虚假新闻”的存在,不仅是新闻界之耻,更是整个社会之辱,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铲除的绊脚石。它不但伤害了新闻的基本价值与信誉,更伤害着党的执政基础,伤害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信誉以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我国,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实质上已成为执政基础;人民群众对我们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信任,实际上与对党和政府的信赖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否保证最大限度地真实、客观、公正、有立场,放大来看,已不仅是一篇稿件乃至一个媒体的事了,它与是否能够有效实现争取人民最大限度的支持紧密相联。因此,决不能把“虚假新闻”仅当做技术性问题,或是个别人与个别传媒的信誉问题。这就要求新闻界责无旁贷地以坚决的态度、有效的措施,以制度乃至法律手段抑制虚假新闻的出台。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因为“虚假新闻”的不时“跑冒滴漏”甚至“泛滥”,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律和他律机制的缺位。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笔者认为,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编辑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采访,多方求证,确保新闻事实的准确性。总结近年来虚假新闻频出的教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记者作风漂浮,对于新闻素材,不是寻根究底调查研究、听取不同意见,而是草率成稿“抢新闻”;不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跑新闻”,而是泡会议、打电话采访,甚至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换个地名和时间就发稿。因此,防止虚假新闻的根本性措施,还是要抓队伍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原则,做到理想教育常抓不懈,职业素质纳入考评范畴,大力弘扬深入采访、艰苦采访的新闻传统,提倡调查研究、多方求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第二,了解全局,体现新闻整体真实。新闻真实不仅仅要求单篇报道的微观真实,还要求新闻传媒整体的宏观真实。大众传媒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报纸反映的客观世界与公众感受到的客观世界是否相吻合,是判断一家媒体整体真实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闻报道不能满足于对个别事物的真实,更不能以点代面,以偏赅全,用局部的事实概括全局,否则就会让这面镜子成为“哈哈镜”。
第三,学习理论,了解国情,力求新闻的本质真实。新闻事实的准确和媒体的整体真实,应该说通过抓队伍建设、总编的统筹把关,还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比较难的是如何通过对报道的选择,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的宏观真实和本质真实。
新闻是一门选择的艺术。媒体报道任何一个真实事件都是经过选择的,为什么上这条新闻不上那条新闻,为什么这个做头条那个却要删短一点,都是一个经过选择的过程。这个选择过程就是新闻媒体主观意志的体现,是作为一个有完备组织架构的事业团体根据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主流价值观,从政治、舆情、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判断并作出决定的。就要从大多数老百姓的共同利益出发进行判断,从解决社会矛盾、营造和谐舆论、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进步的角度作出选择,既要考虑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要争取对社会产生最好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空前活跃,传播渠道空前丰富,对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把握舆论导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论上充分认识新闻真实的本质意义,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的交流互动中促其形成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是我们打造公信力、影响力、感召力的科学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媒体的责任之所在。
(作者单位:汝州市广播电视局)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