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既有一般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有其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的独特文化特性。新时期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人文精神塑造弱化、文化建设千篇一律等问题。通过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来更好的促进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新时期 医学院校 校园文化
一、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和谐校园的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
医学院校与综合型院校相比专业性强,与其他专业型院校相比实践性强。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医学事业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既有一般高等院校的基本特征,也有其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的独特文化特性,体现出鲜明的医学特色。医学文化救死扶伤的特色和精神魅力渗透于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之中,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不自觉的形成医学生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质。
1、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医学既是科学,又是人学。当今,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在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应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培养与塑造,这将影响其今后的一生。
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既具有较深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医学生而言,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体悟医学的精妙。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应在医学生“知”与“行”的统一方面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和氛围营造。
二、新时期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弱化人文精神的塑造
当前,许多医学生只注重某些实用知识的掌握,却忽略甚至放弃了对人文科学的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自我塑造,当然,这需要从医学生思想内部去寻求答案。但不少医学院校在文化建设中日益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甚至科学主义至上,但同时对人文精神塑造的弱化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影响也是不容回避和忽视的。应意识到,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
2、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忽略精神文化的培育
有许多医学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舍得资金投入,道路修建、花园点缀、雕塑搭配,树木茂盛等,对这些收效快的外在项目,普遍比较重视;但对内涵式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下功夫梳理、凝练、建构、提升自己的精神理念系统。而且,在一些医学院校,精神文化的培育也仅仅被理解为课堂之外的文化调节,例如学术讲座、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这种理解过于狭隘,过于表面化。
3、片面追求文化建设的千篇一律,忽视自身内涵的挖掘与整合
凡让广大学子心驰神往的高校,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高校。有个性、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否则,个性平淡、缺乏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目前不少医学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校风校训雷同模糊,既不能体现医学特色,又无法彰显学校的文化品味和历史特点。一所缺乏独特医学文化特色的医学院校必然培养不出具有高尚医学文化意识和道德品格的优秀医务人才。
三、新时期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思考
1、与时俱进,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随着近年来诸多医学社会问题的涌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需要医学院校培养出既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又具有必要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实现理念上的突破与更新,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医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黄帝内经》到《大医精诚》,从建国前的“白求恩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医学精神等,实际上都在推崇救死扶伤的核心价值。而国际性非常流行希波克拉底誓言也体现了对人文主义的崇尚和医德修养的重视。要让我们广大的医学生认识到,医学不仅要关注人的肌体生理层面,而且还要关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从而形成人文学习与改造的内在动力。
2、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继承和创新是先进医学文化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品质。在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将传统的校园文化继承下来,还应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涵与功能,拓展校园文化的空间,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使人们既能够看到它优良的文化传统,又能够看到它积极创新的文化硕果。2笔者所在的南阳医专植根南阳深厚的文化沃土,与仲景文化同根同源,“医”脉相承。作为医学院校,南阳医专十分重视文化的陶冶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仲景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了“崇仁、厚德、恒志、精术”的校训,挖掘了传统医学文化的内涵精髓,又彰显了时代特点,培养出一批批的“仲景学子”。
3、多管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精神的塑造既需要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化,更需要亲身实践与体验的外化。通过多管齐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医学教育寓教于乐,实现校园文化塑造人、熏陶人的基本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通过假期组织师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使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体验社会。通过5.12国际护士节、世界无烟日、国际爱牙日等节日,在医学生中弘扬奉献与助人为乐的高尚精神。通过特色突出的学生社团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另外,通过校园网、校园微博等网络平台把医德的内容巧妙地融入网络文化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医学院校是白衣天使的培养摇篮,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校园文化与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探究其中的规律,加大建设的力度,努力培育高水平、高层次、高境界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迟淑清,高登辉.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教育,2010,29(4):57-59.
[2]谭花蓉.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1):19-20.
作者简介:李明哲(1977-),男,汉族,河南镇平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时期 医学院校 校园文化
一、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和谐校园的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
医学院校与综合型院校相比专业性强,与其他专业型院校相比实践性强。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医学事业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既有一般高等院校的基本特征,也有其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的独特文化特性,体现出鲜明的医学特色。医学文化救死扶伤的特色和精神魅力渗透于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之中,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不自觉的形成医学生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质。
1、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医学既是科学,又是人学。当今,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在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应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培养与塑造,这将影响其今后的一生。
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既具有较深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医学生而言,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体悟医学的精妙。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应在医学生“知”与“行”的统一方面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和氛围营造。
二、新时期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弱化人文精神的塑造
当前,许多医学生只注重某些实用知识的掌握,却忽略甚至放弃了对人文科学的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自我塑造,当然,这需要从医学生思想内部去寻求答案。但不少医学院校在文化建设中日益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甚至科学主义至上,但同时对人文精神塑造的弱化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影响也是不容回避和忽视的。应意识到,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
2、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忽略精神文化的培育
有许多医学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舍得资金投入,道路修建、花园点缀、雕塑搭配,树木茂盛等,对这些收效快的外在项目,普遍比较重视;但对内涵式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下功夫梳理、凝练、建构、提升自己的精神理念系统。而且,在一些医学院校,精神文化的培育也仅仅被理解为课堂之外的文化调节,例如学术讲座、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这种理解过于狭隘,过于表面化。
3、片面追求文化建设的千篇一律,忽视自身内涵的挖掘与整合
凡让广大学子心驰神往的高校,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高校。有个性、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否则,个性平淡、缺乏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目前不少医学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校风校训雷同模糊,既不能体现医学特色,又无法彰显学校的文化品味和历史特点。一所缺乏独特医学文化特色的医学院校必然培养不出具有高尚医学文化意识和道德品格的优秀医务人才。
三、新时期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思考
1、与时俱进,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随着近年来诸多医学社会问题的涌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需要医学院校培养出既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又具有必要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实现理念上的突破与更新,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医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黄帝内经》到《大医精诚》,从建国前的“白求恩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医学精神等,实际上都在推崇救死扶伤的核心价值。而国际性非常流行希波克拉底誓言也体现了对人文主义的崇尚和医德修养的重视。要让我们广大的医学生认识到,医学不仅要关注人的肌体生理层面,而且还要关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从而形成人文学习与改造的内在动力。
2、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继承和创新是先进医学文化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品质。在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将传统的校园文化继承下来,还应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涵与功能,拓展校园文化的空间,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使人们既能够看到它优良的文化传统,又能够看到它积极创新的文化硕果。2笔者所在的南阳医专植根南阳深厚的文化沃土,与仲景文化同根同源,“医”脉相承。作为医学院校,南阳医专十分重视文化的陶冶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仲景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了“崇仁、厚德、恒志、精术”的校训,挖掘了传统医学文化的内涵精髓,又彰显了时代特点,培养出一批批的“仲景学子”。
3、多管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精神的塑造既需要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化,更需要亲身实践与体验的外化。通过多管齐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医学教育寓教于乐,实现校园文化塑造人、熏陶人的基本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通过假期组织师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使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体验社会。通过5.12国际护士节、世界无烟日、国际爱牙日等节日,在医学生中弘扬奉献与助人为乐的高尚精神。通过特色突出的学生社团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另外,通过校园网、校园微博等网络平台把医德的内容巧妙地融入网络文化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医学院校是白衣天使的培养摇篮,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校园文化与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探究其中的规律,加大建设的力度,努力培育高水平、高层次、高境界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迟淑清,高登辉.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教育,2010,29(4):57-59.
[2]谭花蓉.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1):19-20.
作者简介:李明哲(1977-),男,汉族,河南镇平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