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笔下的简爱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女子,她的身世注定了她的一生是平凡的,可是,面对困境时的几次果敢的决断,让我们看到了从她平凡身躯中散发出的夺目的光彩,更看到当时英国普通妇女反抗压迫、歧视,求取独立生存,捍卫妇女尊严的勇敢精神。生活的磨砺,朋友的影响,让她懂得灵魂的高贵与否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金钱无关,而与爱有关,人在灵魂上是平等的。简·爱对爱情的追求热烈而克制,处处彰显了一颗高贵的灵魂。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性格 高贵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问世后,当时的文艺评论界对《简·爱》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正如萨克雷所说:“《简·爱》使我非常感伤,非常喜爱……勃朗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1]马克思更是把夏洛蒂·勃朗特与狄更斯并列为英国出色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真实而动人的描写中向世界揭露了比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的总和还要多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2]
我们都知道《简·爱》是一部兼具自传性和小说性的世界名著。文中不论是从情节的勾勒、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场景选取方面大多可以从作者的生活中找出对应物。“夏洛蒂·勃朗特的生活是她的小说的本质”。[3]真实产生美感,让读者流连忘返。并且,简·爱因其生活经历的平凡普通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凭着不平凡反抗精神和丰富的感情世界真正地吸引了千万读者。
一、平凡者的璀璨
简·爱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贫民和贵族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女子,那个社会几乎堵塞了她所有晋升到高一阶层的通道,她的身世注定了她的一生平凡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由底层奋斗而成为手握权柄的重臣,或成为富可敌国的豪族。简·爱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尤其是几次人生的选择,使我们看到她平凡一生的璀璨之光。
1.简·爱个性率直,敢于表达自己。
一个弱小的孤立无援的女孩子面对歧视、面对羞辱,要么顺服,要么爆发,简·爱拿出了难能的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只有这样的女孩子才能在将来的人生之路上作出果敢的决断,让平凡的生命放出夺目的异彩。
简·爱出生不久,父母便相继离去,从小便被舅舅里德收留。舅舅去世后,她就被视为额外的负担,视为一个“小姐”、一个“外来人”、“异种人”、一个“还比不上佣人”[4]的人。“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整天都有人骂我淘气、讨厌、阴险、鬼头鬼脑。”[5]即使是最善良的家庭教师白茜都不会把一点善意向简·爱表示出来。
简·爱对他们的虐待和侮辱充满了仇恨,终于,她指着经常虐待她的约翰表哥说:“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在她离开舅母家的前夕,简·爱有一次彻底的大爆发:“我一想起你来就恶心,你对我残忍到了可耻的地步……别人还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可是你坏,你狠心。”[6]她直接宣布:“我宣布我不爱你……我决不愿意再叫你舅母了,我长大成人的时候,决不愿意来看你……我要说你用悲惨的残酷对待我。”
2.简·爱坚强、自主,追求独立。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成百万的工人和劳动群众积极投身到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中,劳动人民要平等,要独立。这就是简·爱生活的时代背景,一个孤女争取自由,争取独立,勇敢地争取自己养活自己,让我们看到当时英国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悲惨地位,但我们更看到英国普通妇女反抗压迫、歧视,求取独立生存,捍卫妇女尊严的勇敢精神。
简·爱被里德太太送到了劳渥德慈善学校,这所表面上的慈善学校,实际上却是座披着宗教外衣摧残儿童的人间地狱。
[7]在面对史凯契尔德小姐的责骂和体罚时,海伦始终保持缄默,不为自己辩解。但简·爱海伦说:“我要是换了你,我就讨厌她;我就向她反抗;她要是用那个教鞭打我,我就把它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8]“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也不敢再这样打人。”[8]
随着谭波尔小姐的离去,“一切稳定的情绪,一切使我感到劳渥德有几分象我的家的联想,全都跟她一起消失了。”[9]
简·爱对劳渥德再也没有任何的留恋,她不愿意再忍受这样非人的生活,决意要自己养活自己,于是通过刊登广告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
3.简·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为自己平凡的人生奏响最强劲的音符。
在桑菲尔德府,简·爱爱上了她的主人罗切斯特——一个外表放荡不羁,桀骜不逊的人。在这个上层社会的社交圈里,面对着太太小姐们对家庭老师的偏见,面对富有的英格拉姆小姐,简·爱始终不卑不亢。在罗切斯特遭受打击,面临着名誉受到危害的情况下,简·爱不顾自己可能遭受的一切,毅然决定跟随罗切斯特。
然而命运还是简·爱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在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礼上,他疯妻的弟弟向人们揭示了罗切斯特是个有妇之夫。简·爱不得不决定离开。
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但是简·爱的心却一直在罗切斯特那里,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她时刻感到罗切斯特在神秘召唤自己,简·爱回到了已经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一波三折,先是勇敢地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决定和罗切斯特结婚,这需要无视世俗眼光的勇气;再是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室之后果断的离开,这是她遵从道德,一个人承担离开爱人的痛苦,这简直可以说是高尚的举动;最后,在罗切斯特一无所有,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这固然是爱情的力量,但是有多少女子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这个平凡女子的非凡举动!
二、卑微者的高贵
简·爱的高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人生平等,自己尊重自己;一是在爱情问题上不卑不亢,遵从自己的内心。
1.简·爱自己尊重自己,勇敢追求人生平等,奏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无论在舅母家里,还是在慈善学校,简·爱总能够勇敢面对不平等,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她的内心深处,从来都是把自己当做与他人同等的“人”,没有因为自己寄人篱下,没有因为自己孤儿的身份而自卑。
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笔下,简·爱具备任何一个真正的人所具有的复杂而丰富的感情特性,她从不向苦难低头。她虽然身材矮小、相貌普通、身份卑微,但是在她的爱情观里:灵魂是平等的。她的自尊自爱的不寻常的性格吸引了罗切斯特。她主人面前不卑不亢,对待罗切斯特问她的关于他相貌的问题,她并没有为了讨好主人而委婉回答,曲意奉承,而是直言不讳。
罗切斯特是个贵族,而简·爱只是一个仆人,在那个时代,一个家庭女教师胆敢爱上一个贵族绅士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等级森严的贵族资产阶级的大胆挑战,同时也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而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去爱,而且将自己放在与主人平等的地位上:“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10]
“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得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象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11]这无疑就是一段简·爱捍卫人权的宣言,她的爱情不容半点亵渎,同时也正是因为她的自尊、自强、努力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得罗切斯特视之为一股清新的风,最终打破门第观念,向她求婚。
可以说,简·爱凭借着不一般的反抗性格和丰富的感情世界铸就了自己不平凡的灵魂。
2.在对待爱情问题上,简·爱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不让爱情掺杂一丝杂质。
罗切斯特对简·爱表示,他可以不顾世人的议论,决心要娶简·爱,他要象娶贵族小姐一样,给她钻石珍宝,把她打扮得“象平地花坛一般闪光”,[12]并要给她一半田产。简·爱并不贪图这些财宝,她回答说:“我要你一半田产作什么?你以为我是个犹太放高利贷的人,想在田地上找好的投资吗?”[13]
当表哥圣·约翰向她求爱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人品也非常高尚,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他永远不会爱我,但他会赞许我……可怕的一点,那就是——他要我作他的妻子,但他那颗作丈夫的心并不比峡谷中泛起泡沫流过的皱着的岩石巨人强多少。他珍爱我,犹如一个士兵珍爱一件武器,仅此而已,不嫁给他,这决不会使我伤心。”[14]所以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更重要的是,无论圣·约翰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切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
简·爱对爱情的追求热烈而克制,勇敢而不莽撞,不卑不亢,勇于追求,勇于承担。她不俗的主见,不俗的选择,处处彰显一颗高贵的灵魂。
我们说,简·爱始终是卑微的,但她的高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虽然,她也许从贫穷的牧师父亲那里继承了高贵的基因,但是,如果她一直生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我很难想象,她会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
舅母里德太太的虐待和折磨,全家人的欺凌和侮辱,使这个可怜的孤女生活在孤独无助,得不到怜悯的环境中。丑恶的现实将一切可利用的力量都用来扼杀简·爱的天性,虐待和侮辱带来了仇恨,离开盖兹海德府时发泄使简·爱有了一种胜利的感觉。
在这里,简·爱懂得了反抗,这为她后来坚强、追求独立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但同时,一个总是给她羞辱、欺压的环境,更多的是让她学会了仇恨,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充满了仇恨,我想这个人绝不可能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只有大爱的人才可能高贵,而给简·爱带来大爱意识的是劳渥德慈善学校的生活。
在慈善学校,她遇到了海伦,海伦深受学校宗教意识的影响,她告诉简·爱应当爱自己的仇人,不要与人作对。海伦的话使简·爱深受震撼,海伦接近、安慰自己的举动更是让简·爱感动不已,一年夏天,海伦患肺结核病被隔离了。简·爱偷偷地去看望她,并和她同床睡了一晚。第二天,她们被人发现时候,海伦已死了。简·爱还熟睡着,她的脸靠着海伦的肩,胳膊抱着她的颈子。
另一个深深影响简·爱的是谭波尔小姐。简·爱把自己的委曲和里德太太对她的苛刻,原原本本告诉女教师谭波尔女士。谭波尔女士便召集全体学生,宣布简·爱并没有过错,消除了简·爱和孩子们间的隔阂。
劳渥德慈善学校对简·爱性格的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这里让她懂得了卑微者也可以、也应该有大爱,卑微者也应该敞开自己的胸怀拥抱整个世界,尊严不仅可以通过抗争来获得,更可以通过爱来获得,灵魂的高贵与否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金钱无关,而与爱有关,人在灵魂上是平等的。
简·爱能够勇敢地爱上罗切斯特,能够淡然地处理所得的遗产,都是源于这些认识。
三、结语
简·爱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超凡脱俗的人,她只是作者笔下一个非常平凡的小资产阶级女子,甚至“几乎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相貌平平、普普通通的女主人公。”[15]可这个经历平凡、相貌平凡的女性却揭开了女性文学中新篇章,成为一个“传统女性的叛逆者”。她不承认传统的妇女美德,不肯扮演女人的传统角色,她是一个英勇的“女斗士”。她的男女双方平等,不以金钱门第为标准,追求心灵契合的爱情观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现在这个社会也具有进步意义。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选择有着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将会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她的不平凡的灵魂,使她具有更加崇高的审美意义。
简·爱因为她的不平凡的性格而具有永久的魅力,她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刘立杰,易国定.外国文学.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173.
[2]孙岚.我不是天使,我是我——论简·爱的反叛性格.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VOL22,(9).
[3]吴静,葛盾.谈《简·爱》的魅力.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VOL32,(3).
[4]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
[5]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2.
[6]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42.
[7]曾学梅.《简·爱》中的妇女“陈规形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VOL5,(4).
[8]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7.
[9]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9.
[10]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30.
[11]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30.
[12]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50.
[13]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41.
[14]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31.
[15]蒋前.不朽的形象——再说平凡普通、可敬可爱的简·爱.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性格 高贵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问世后,当时的文艺评论界对《简·爱》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正如萨克雷所说:“《简·爱》使我非常感伤,非常喜爱……勃朗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1]马克思更是把夏洛蒂·勃朗特与狄更斯并列为英国出色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真实而动人的描写中向世界揭露了比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的总和还要多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2]
我们都知道《简·爱》是一部兼具自传性和小说性的世界名著。文中不论是从情节的勾勒、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场景选取方面大多可以从作者的生活中找出对应物。“夏洛蒂·勃朗特的生活是她的小说的本质”。[3]真实产生美感,让读者流连忘返。并且,简·爱因其生活经历的平凡普通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凭着不平凡反抗精神和丰富的感情世界真正地吸引了千万读者。
一、平凡者的璀璨
简·爱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贫民和贵族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女子,那个社会几乎堵塞了她所有晋升到高一阶层的通道,她的身世注定了她的一生平凡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由底层奋斗而成为手握权柄的重臣,或成为富可敌国的豪族。简·爱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尤其是几次人生的选择,使我们看到她平凡一生的璀璨之光。
1.简·爱个性率直,敢于表达自己。
一个弱小的孤立无援的女孩子面对歧视、面对羞辱,要么顺服,要么爆发,简·爱拿出了难能的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只有这样的女孩子才能在将来的人生之路上作出果敢的决断,让平凡的生命放出夺目的异彩。
简·爱出生不久,父母便相继离去,从小便被舅舅里德收留。舅舅去世后,她就被视为额外的负担,视为一个“小姐”、一个“外来人”、“异种人”、一个“还比不上佣人”[4]的人。“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整天都有人骂我淘气、讨厌、阴险、鬼头鬼脑。”[5]即使是最善良的家庭教师白茜都不会把一点善意向简·爱表示出来。
简·爱对他们的虐待和侮辱充满了仇恨,终于,她指着经常虐待她的约翰表哥说:“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在她离开舅母家的前夕,简·爱有一次彻底的大爆发:“我一想起你来就恶心,你对我残忍到了可耻的地步……别人还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可是你坏,你狠心。”[6]她直接宣布:“我宣布我不爱你……我决不愿意再叫你舅母了,我长大成人的时候,决不愿意来看你……我要说你用悲惨的残酷对待我。”
2.简·爱坚强、自主,追求独立。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成百万的工人和劳动群众积极投身到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中,劳动人民要平等,要独立。这就是简·爱生活的时代背景,一个孤女争取自由,争取独立,勇敢地争取自己养活自己,让我们看到当时英国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悲惨地位,但我们更看到英国普通妇女反抗压迫、歧视,求取独立生存,捍卫妇女尊严的勇敢精神。
简·爱被里德太太送到了劳渥德慈善学校,这所表面上的慈善学校,实际上却是座披着宗教外衣摧残儿童的人间地狱。
[7]在面对史凯契尔德小姐的责骂和体罚时,海伦始终保持缄默,不为自己辩解。但简·爱海伦说:“我要是换了你,我就讨厌她;我就向她反抗;她要是用那个教鞭打我,我就把它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8]“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也不敢再这样打人。”[8]
随着谭波尔小姐的离去,“一切稳定的情绪,一切使我感到劳渥德有几分象我的家的联想,全都跟她一起消失了。”[9]
简·爱对劳渥德再也没有任何的留恋,她不愿意再忍受这样非人的生活,决意要自己养活自己,于是通过刊登广告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
3.简·爱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为自己平凡的人生奏响最强劲的音符。
在桑菲尔德府,简·爱爱上了她的主人罗切斯特——一个外表放荡不羁,桀骜不逊的人。在这个上层社会的社交圈里,面对着太太小姐们对家庭老师的偏见,面对富有的英格拉姆小姐,简·爱始终不卑不亢。在罗切斯特遭受打击,面临着名誉受到危害的情况下,简·爱不顾自己可能遭受的一切,毅然决定跟随罗切斯特。
然而命运还是简·爱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在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礼上,他疯妻的弟弟向人们揭示了罗切斯特是个有妇之夫。简·爱不得不决定离开。
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但是简·爱的心却一直在罗切斯特那里,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她时刻感到罗切斯特在神秘召唤自己,简·爱回到了已经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一波三折,先是勇敢地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决定和罗切斯特结婚,这需要无视世俗眼光的勇气;再是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室之后果断的离开,这是她遵从道德,一个人承担离开爱人的痛苦,这简直可以说是高尚的举动;最后,在罗切斯特一无所有,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这固然是爱情的力量,但是有多少女子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这个平凡女子的非凡举动!
二、卑微者的高贵
简·爱的高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人生平等,自己尊重自己;一是在爱情问题上不卑不亢,遵从自己的内心。
1.简·爱自己尊重自己,勇敢追求人生平等,奏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无论在舅母家里,还是在慈善学校,简·爱总能够勇敢面对不平等,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她的内心深处,从来都是把自己当做与他人同等的“人”,没有因为自己寄人篱下,没有因为自己孤儿的身份而自卑。
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笔下,简·爱具备任何一个真正的人所具有的复杂而丰富的感情特性,她从不向苦难低头。她虽然身材矮小、相貌普通、身份卑微,但是在她的爱情观里:灵魂是平等的。她的自尊自爱的不寻常的性格吸引了罗切斯特。她主人面前不卑不亢,对待罗切斯特问她的关于他相貌的问题,她并没有为了讨好主人而委婉回答,曲意奉承,而是直言不讳。
罗切斯特是个贵族,而简·爱只是一个仆人,在那个时代,一个家庭女教师胆敢爱上一个贵族绅士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等级森严的贵族资产阶级的大胆挑战,同时也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而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去爱,而且将自己放在与主人平等的地位上:“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10]
“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得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象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11]这无疑就是一段简·爱捍卫人权的宣言,她的爱情不容半点亵渎,同时也正是因为她的自尊、自强、努力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得罗切斯特视之为一股清新的风,最终打破门第观念,向她求婚。
可以说,简·爱凭借着不一般的反抗性格和丰富的感情世界铸就了自己不平凡的灵魂。
2.在对待爱情问题上,简·爱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不让爱情掺杂一丝杂质。
罗切斯特对简·爱表示,他可以不顾世人的议论,决心要娶简·爱,他要象娶贵族小姐一样,给她钻石珍宝,把她打扮得“象平地花坛一般闪光”,[12]并要给她一半田产。简·爱并不贪图这些财宝,她回答说:“我要你一半田产作什么?你以为我是个犹太放高利贷的人,想在田地上找好的投资吗?”[13]
当表哥圣·约翰向她求爱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人品也非常高尚,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他永远不会爱我,但他会赞许我……可怕的一点,那就是——他要我作他的妻子,但他那颗作丈夫的心并不比峡谷中泛起泡沫流过的皱着的岩石巨人强多少。他珍爱我,犹如一个士兵珍爱一件武器,仅此而已,不嫁给他,这决不会使我伤心。”[14]所以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更重要的是,无论圣·约翰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切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
简·爱对爱情的追求热烈而克制,勇敢而不莽撞,不卑不亢,勇于追求,勇于承担。她不俗的主见,不俗的选择,处处彰显一颗高贵的灵魂。
我们说,简·爱始终是卑微的,但她的高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虽然,她也许从贫穷的牧师父亲那里继承了高贵的基因,但是,如果她一直生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我很难想象,她会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
舅母里德太太的虐待和折磨,全家人的欺凌和侮辱,使这个可怜的孤女生活在孤独无助,得不到怜悯的环境中。丑恶的现实将一切可利用的力量都用来扼杀简·爱的天性,虐待和侮辱带来了仇恨,离开盖兹海德府时发泄使简·爱有了一种胜利的感觉。
在这里,简·爱懂得了反抗,这为她后来坚强、追求独立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但同时,一个总是给她羞辱、欺压的环境,更多的是让她学会了仇恨,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充满了仇恨,我想这个人绝不可能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只有大爱的人才可能高贵,而给简·爱带来大爱意识的是劳渥德慈善学校的生活。
在慈善学校,她遇到了海伦,海伦深受学校宗教意识的影响,她告诉简·爱应当爱自己的仇人,不要与人作对。海伦的话使简·爱深受震撼,海伦接近、安慰自己的举动更是让简·爱感动不已,一年夏天,海伦患肺结核病被隔离了。简·爱偷偷地去看望她,并和她同床睡了一晚。第二天,她们被人发现时候,海伦已死了。简·爱还熟睡着,她的脸靠着海伦的肩,胳膊抱着她的颈子。
另一个深深影响简·爱的是谭波尔小姐。简·爱把自己的委曲和里德太太对她的苛刻,原原本本告诉女教师谭波尔女士。谭波尔女士便召集全体学生,宣布简·爱并没有过错,消除了简·爱和孩子们间的隔阂。
劳渥德慈善学校对简·爱性格的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这里让她懂得了卑微者也可以、也应该有大爱,卑微者也应该敞开自己的胸怀拥抱整个世界,尊严不仅可以通过抗争来获得,更可以通过爱来获得,灵魂的高贵与否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金钱无关,而与爱有关,人在灵魂上是平等的。
简·爱能够勇敢地爱上罗切斯特,能够淡然地处理所得的遗产,都是源于这些认识。
三、结语
简·爱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超凡脱俗的人,她只是作者笔下一个非常平凡的小资产阶级女子,甚至“几乎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相貌平平、普普通通的女主人公。”[15]可这个经历平凡、相貌平凡的女性却揭开了女性文学中新篇章,成为一个“传统女性的叛逆者”。她不承认传统的妇女美德,不肯扮演女人的传统角色,她是一个英勇的“女斗士”。她的男女双方平等,不以金钱门第为标准,追求心灵契合的爱情观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现在这个社会也具有进步意义。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选择有着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将会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她的不平凡的灵魂,使她具有更加崇高的审美意义。
简·爱因为她的不平凡的性格而具有永久的魅力,她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刘立杰,易国定.外国文学.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173.
[2]孙岚.我不是天使,我是我——论简·爱的反叛性格.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VOL22,(9).
[3]吴静,葛盾.谈《简·爱》的魅力.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VOL32,(3).
[4]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
[5]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2.
[6]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42.
[7]曾学梅.《简·爱》中的妇女“陈规形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VOL5,(4).
[8]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7.
[9]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9.
[10]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30.
[11]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30.
[12]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50.
[13]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41.
[14]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31.
[15]蒋前.不朽的形象——再说平凡普通、可敬可爱的简·爱.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