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扎特 (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雷奥博是个优秀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和出色指挥家,担任大主教宫廷乐师。
  “你让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
  178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在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失明的穷苦老人快要死了。他叫女儿到街上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进屋子来,他要在临死前向这位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心声。
  街道很是荒凉,好不容易女儿等到一个哼着曲子走来的人,向他说明了父亲的请求。
  “好吧,”那人冷静地说,“虽然我不是牧师。”
  陌生人穿得很讲究,很快把凳子移近床边,柔和地凝视着临终者的脸,问:“你有什么愿望?”
  老人答:“我想再看到我的妻子,看到年轻时我遇见她的样子;想看见太阳,想看见百花齐放的春天。但这是不可能的……”
  陌生人看到了角落里一把破旧的翼琴,说:“好吧。”
  悠扬的琴声在小屋内散开,仿佛千百颗玉珠被抛到玉盘里。
  “我看见了,我还闻到了太阳的味道,先生!”老人在床上欠起身来,倾听着琴弦发出的河水的潺潺声,他喃喃而语:“我像许多年前一样看到了这一切,你叫什么名字,年轻人?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
  “我叫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陌生人回答。
  【现实反照】
  一位大师级的音乐家,能毫不犹豫地走进那间破旧的木屋,让一个失明老人在临死前闻到了阳光的味道,这归功于其高贵的人格、博爱的情怀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反观当下的一些所谓的“大师”,为了成名成家,不惜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或搞假慈善,坑蒙拐骗,甚至不择手段炒作自己,却不知道“大师”不仅是能力的代名词,也是人格的代名词。
  话题拓展:艺术魅力、大师精神、体恤情怀、人性英雄
  “幸亏莫扎特没长大”
  21岁的莫扎特曾给表妹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表妹,在我写信之前,先去了趟茅房。现在已经解决了。感到轻松无比!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代我向我们的朋友们致以比臭屁还要臭的问候。”实际上,莫扎特一辈子都没长大,一辈子都是顽童之心。他喜欢跳舞、骑马、击剑、打台球;他贪图热闹,嗜好养鸟,甚至还教八哥唱歌;他爱讲粗话,做恶作剧,身上总有释放不尽的能量。莫扎特是个天才与幼稚、细腻与粗莽、高雅与鄙俗、不羁与忧伤的矛盾体。
  莫扎特的好友、小说家卡罗林·皮希勒在回忆录中记述了一个生动的情节: “一天,我正在弹琴,莫扎特悄悄走到我身后,对我的演奏颇为满意,禁不住跟着轻声哼唱,还用手指在我肩膀上打拍子。忽然,他拎过一把椅子坐到我旁边,让我继续弹低音,他即兴弹了一段优美的变奏,每个人都屏息静气地倾听从这位乐神手下流出的曲调。但他突然感到厌倦,跳起来,陷入那种经常发作的神经质状态,翻过桌子,跳过椅子,像猫咪似的喵喵怪叫,还像顽劣的孩子一样翻筋斗。”
  对莫扎特来说,音乐似乎并不是谱出来或演出来的。而是跟打嗝儿放屁一样自然而然的生理产物,他将内心的欢娱以及内心渴望一起表现在他的音乐里,哪怕是在他最贫寒、最落魄的时候。
  【现实反照】
  莫扎特双重之性格,向世人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在他心里,音乐是自然而然的生理产物,他把自己和艺术融为一体,是对艺术的挚爱、无比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后的产物。而现在不少艺术家则将艺术和名利融合在一起,丢失了自己。
  当然,世人也应看到莫扎特不羁的同时对音乐的挚爱和尊重,若一味模仿某些音乐家狂放肆意的“艺术范儿”,忽略其对艺术脚踏实地的追求,则不免误入歧途。
  话题拓展:顽童之心、双重性格、艺术的矛盾体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萨德尔镇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只好去芝加哥寻找出路。在繁华的芝加哥城转了好几天,法兰克也没有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当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为生时,他也买了把鞋刷给人擦皮鞋。半年后,法兰克觉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不赚钱。  于是,他用擦皮鞋赚来的一点微薄积蓄租了一间小店,边卖雪糕边给别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强多了,欢喜之余,他在小店附近又开
期刊
只要说起苍蝇,人们就会觉得它们与肮脏为伍,与细菌相伴,不仅自己脏,还想方设法玷污人类的食物。赶不尽,杀不绝,有着超级旺盛的繁殖力。可是,这么龌龊的坏形象,却堂而皇之地上了澳大利亚的钱币。  原来,澳大利亚的苍蝇也曾生活在污秽不堪的地方,勤劳的澳大利亚人把苍蝇赖以生存的藏污纳垢之地统统消除殆尽。从城市到乡村,从山谷到河畔,都是云朵般的鲜花和地毯一样的绿草。世代生活在肮脏环境中的苍蝇,骤然失去了它们的
期刊
非洲大陆当地有一种特殊的鱼类,不但可以用腮呼吸,它还可以用肺在大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这种鱼因为味道十分鲜美,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常常被当作一道美食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每当旱季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在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建起一座泥房子,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小孔用来呼吸,在泥房子里养精蓄锐。数月之后,雨季来临,泥房子在雨水的浸润下倒塌了,肺鱼又重新回了水里。  当地人发现了
期刊
莫言:品读经典  于莫言而言,书房有着特殊含义。当电视揭晓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时,他正静静地坐在高密市南翰林苑阁楼的木椅上。这间阁楼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装修非常简单,一张小桌、两张木椅,莫言称之为“一斗斋”。  莫言有时会在微博上谈到读书,比如重读《儒林外史》。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  “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出一批书来送给一些学校,现
期刊
这个老太太,是美国堪萨斯州人,名叫诺拉·奥克斯。  老伴先她而去,子女也都长大了。孤寡的生活,令她窒息。于是,她说,要继续年轻时没完成的理想——上大学!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满堂子孙,都以为她在开玩笑:老了,本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然而,她却一意孤行。她开始每天前往社区大学听课。理想让她比前来听课的普通学员更勤奋、执着。一天6小时的课,她可以抄半本笔记。一个月,她可以读4本书。社区大学4年的课程,
期刊
作为中国古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苏轼给后人留下了颇多宝贵的人文财富。这发端于他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从21岁中进士的一鸣惊人,到64岁病逝常州的万民扼腕,苏轼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始终体现出一种鲜活旺盛的创造力。这种异于常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了他在文学上前所未有的新转变,即豪放。这种豪放,既深得唐人开放胸襟之妙,亦开启了一种影响后世文人风骨的新模式。苏轼,就像是北宋时期的一本厚重的文化百科全书,引导
期刊
他叫杨涛,是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一位听力残疾人。  11岁起,他的听力开始逐年下降,18岁已彻底失聪。担心他将来找不到工作无法生存,父母想尽办法帮他走出无声世界。花了很多钱求医问药仍未见好转,父母决定给他配上昂贵的数字助听器。而他却做出一个令家人吃惊的决定——放弃听力康复,用准备买助听器的钱买下一台电脑。  那一年,他23岁,开始自学html,了解Web技术和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
期刊
他叫布拉德,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就是根据他的自传改编。6岁那年,他得了妥瑞氏症——一种会无法控制地发出噪音并产生抽搐的疾病。因此,他受尽了众人的嘲讽,甚至有人当面骂他笨蛋、怪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一直执著于要成为一名教师。由于他的顽强不屈,在被25所小学拒绝之后,终于成功被第26所小学聘任。不仅如此,工作的第一年,他就以新晋教师的身份获得“年度最佳教师奖”。  他是怎么做到的?以下这些经典的布
期刊
在有名的加州红杉林前,观光客看着那高耸入云霄,如沉默巨人的一棵棵红杉,纷纷惊叹不已。  “加州红杉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最高的有90米高,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导游介绍说。  “能长得这么高,那它们的根一定很深吧?”一个观光客问。  “不!加州红杉是浅根型植物。”导游回答。  “那狂风暴雨一来,它们不是很容易就被连根拔起吗?”另一个观光客问。  “这里面有一个奥秘。”导游说,“就像你们所看到
期刊
周涛,当代诗人、散文家。1946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少年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新疆作协名誉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其诗集、散文集曾分别获得全国新诗奖和鲁迅文学奖,为“新边塞诗”代表人物,与莫言、朱苏进被并称为“新军旅作家‘三剑客’”。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