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左右是中国的都市报媒体迅猛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在深度报道领域比较活跃的有《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等为数不多的几家报社。这两家报社的报道手法多样,版面形式丰富,可以说引领了那一时期的深度报道风尚。《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在叙事风格上更偏重于可读性和故事性,而《北京青年报》则有郑直等一批深度报道记者以调查和写作的逻辑严谨而著称。2003年《新京报》成立,深度报道部自创刊之始就被寄以厚望,核心报道更是其经营多年的拳头产品。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的一些都市报也开始加紧打造自己的深度报道团队。此后在很多重大新闻事件现场中,都可以看到大批的深度报道记者,那是报刊的深度报道百花齐放的时期。
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类报纸若想在残酷的新闻竞技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深度报道团队。如何搭建并管理好这支团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深度报道团队的搭建
每一支队伍的搭建,都有所不同。做深度报道就是在做新闻中的新闻,要写出一篇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新闻报道作品,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因此,深度报道部在人员的安排和业务氛围的把控上显得非常考究。一个深度报道团队在搭建之初应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人员数量。一家都市报的深度报道团队若想长久运行,首先一定要有人员数量做基础。从理论上讲,这样的部门记者人数至少也应保持在10人以上,编辑人数则可视版面数量而定。以《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团队为例,这个团队一直保持在20人左右,目前该部门有正副主任各1人,编辑3人,记者15人。人员年龄在25~35岁之间,是一支非常年轻的报道团队。由于这个领域的采访压力大、工作艰苦,深度报道部的人员流动性也非常大。基于此,一方面构建一定数量的记者团队是深度报道部编辑派题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即使有个别人员流失,也不至于让整个报道团队的工作陷入窘境。
业务氛围。良好而宽松的业务环境是深度报道团队取得成功的前提。《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团队可以归结为“外地人肯吃苦”,“年纪轻有新闻理想”和“领导支持业务氛围好”这三点。与跑口记者不同,深度报道领域的采编人员更需要具备质疑精神和采访经验。《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团队成立9年来,前后共有三任主编均从经验丰富的记者转型到管理岗位,此前的经历保证了这个团队在传承中具有稳定性。此外,一个成功的深度报道团队还应有一个宽松的报道环境,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领导也应尽量包容编辑记者在工作中的不同想法,并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深度报道人员的要求
“深度报道部”就如同一家报社在新闻战场上的“特种部队”一样,这里的每一位记者应具备扎实过硬的采访能力和驾驭长篇报道的写作能力,他们采访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轰动性;深度报道团队里的每一位编辑应具备较强的选题能力和编辑能力,他们在后方运筹帷幄能为前方的记者出谋划策,他们编辑出的每一块版面都要力争成为精品。
深度记者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深度记者所应具备观察力、分析力、决断力、想象力和讲故事的能力,为人正直、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这些品德也是其所应具备的。
观察是一种用心的行为,是要在看的过程中去发现。深度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最主要的工作其实就是观察。往往记者观察到的某些细节,其客观性远胜过新闻当事人说的话,而且反映在报道中会更具说服力;记者要有能力分析出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同时运用若干种演绎思维的方法(如因果关系、轻重缓急、时间顺序等),将复杂的问题或事物分解成部分进行分析判断,做出自己独到的分析,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其中,逻辑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在记者的工作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时间紧迫,深度报道的采访题材往往敏感而过程变数不定,这就使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面临一些抉择。记者一方面需要向自己的领导请示寻求意见,另一方面要有自己对新闻事件的基本判断;记者要有想象力,并在采访中合理运用,它是一种能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能力,可以避免记者在深度报道中陷入思维定势,也可以帮助记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方向性的判断;从某种角度来说,“讲故事”就是新闻的本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李希光教授曾定义记者就是“寻找故事与讲故事的人”。深度报道的职责就是把越来越碎片化的信息,变成完整可读、耐人寻味的“故事”。
深度编辑的要求。洞察力、执行力、学习能力和沟通技巧是深度报道编辑应具备的一些特质。媒体发展在进入微博时代后,每天都有海量的资讯摆在编辑面前,深度报道的编辑更应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他们能在网上筛选出真正适合深度报道的选题。一些选题看似关注度很高,然而却不适合深度报道;另一些选题看似冷门却具备足够可挖掘的空间。
此外,编辑还应对既定的报道方案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他们应了解每个记者擅长的方向,当记者在采访遇到困惑或障碍时,要有能力指导他们冲出“迷雾”出色地完成报道。当一些突发新闻摆在面前时,记者需要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这时后方编辑则要迅速掌握相关知识,为前方的记者提出指导性意见。在一则报道中,编辑应争取成为掌握该新闻背景信息最多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前方记者的困惑和后方领导的指挥提出自己正确的意见。
深度报道运作的模式
传媒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媒体竞争最终是“内容为王”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对媒体的冲击也并非都是负面的,它对媒体的核心价值起着提升作用,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在信息收集和传播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机遇。笔者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下的深度报道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题来源及操作模式。在原有的深度报道操作模式中,编辑记者主要从每天众多的互联网信息中发掘选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选题大多是已被媒体报过但未做延伸的新闻,记者核实基本情况后选取角度进行采访,抢占新闻的第二落点。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中,记者被派到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要发回一组有关事件进展的报道;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再对新闻梳理、延展、深度挖掘后予以报道;到了微博时代,深度记者的主要任务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原来有关新闻事件进展的报道(例如现场新闻发布会等),因为微博的存在而变得如同鸡肋。因此,争分夺秒用采访到的事实客观还原事件全貌,并用讲故事的手法报道出来是评价优秀的深度记者的标准。
版面设置与分工。如今各家都市报已不再追求深度报道版面设置的多样,而是将精力用在打造一至两个精品版面上来,使其更突出于其他各版。比如《北京青年报》的“封面故事”版和《新京报》的“核心报道”版都属于这类版面,读者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其实深度报道从本质上区分也只有事件和人物两大类报道,在版面设置上只要能将这两类报道区分开来则可。《新京报》每周一至周五在所设的固定深度报道版中,分为“核心报道”、“人物报道”、“对话”和“特稿”四种类型。“核心报道”版注重对新闻事件的解析,“人物报道”版注重新闻人物故事的可读性,“对话”版呈现的是记者与新闻事件中人物的对话体报道,“特稿”版则是具有文学特质的新闻人物和事件类报道板块。
目前国内媒体的深度报道多以国内选题为主,因此深度记者在完成深度报道过程中还会与国内新闻版产生很多联动。当一些关注度非常高的事件发生时,作为整个报社的深度报道专业团队也应担当起采访报道职责。在平时,各版组则要根据自身情况设立自己的深度报道版面,如在《北京青年报》的要闻版组有“今日焦点”、国内版组有“国内焦点 ”等,这些版面均由各版组记者负责采写,深度报道部门并不参与这些报道。而各部门设立的深度报道版是要体现出一个报社对日常新闻差异化的诉求。
转变传播方式。在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中,记者首先采访核实,经过过滤后再发布新闻。而在微博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程序正在发生改变,在一些新闻事件中,民众变成新闻最初的发布者,记者再通过核实新闻,把“过滤”后的内容进行再发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传统的深度报道应学会多渠道扩大自己的影响面,目前一些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尝试把微博与深度报道结合起来了。其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标题+导读+图片+链接”。这种传统媒体在微博上的传播很受欢迎,一些深度报道的转发率和评论率甚至高出了门户网站。
作者单位 北京青年报社
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类报纸若想在残酷的新闻竞技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深度报道团队。如何搭建并管理好这支团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深度报道团队的搭建
每一支队伍的搭建,都有所不同。做深度报道就是在做新闻中的新闻,要写出一篇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新闻报道作品,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因此,深度报道部在人员的安排和业务氛围的把控上显得非常考究。一个深度报道团队在搭建之初应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人员数量。一家都市报的深度报道团队若想长久运行,首先一定要有人员数量做基础。从理论上讲,这样的部门记者人数至少也应保持在10人以上,编辑人数则可视版面数量而定。以《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团队为例,这个团队一直保持在20人左右,目前该部门有正副主任各1人,编辑3人,记者15人。人员年龄在25~35岁之间,是一支非常年轻的报道团队。由于这个领域的采访压力大、工作艰苦,深度报道部的人员流动性也非常大。基于此,一方面构建一定数量的记者团队是深度报道部编辑派题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即使有个别人员流失,也不至于让整个报道团队的工作陷入窘境。
业务氛围。良好而宽松的业务环境是深度报道团队取得成功的前提。《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团队可以归结为“外地人肯吃苦”,“年纪轻有新闻理想”和“领导支持业务氛围好”这三点。与跑口记者不同,深度报道领域的采编人员更需要具备质疑精神和采访经验。《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团队成立9年来,前后共有三任主编均从经验丰富的记者转型到管理岗位,此前的经历保证了这个团队在传承中具有稳定性。此外,一个成功的深度报道团队还应有一个宽松的报道环境,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领导也应尽量包容编辑记者在工作中的不同想法,并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深度报道人员的要求
“深度报道部”就如同一家报社在新闻战场上的“特种部队”一样,这里的每一位记者应具备扎实过硬的采访能力和驾驭长篇报道的写作能力,他们采访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轰动性;深度报道团队里的每一位编辑应具备较强的选题能力和编辑能力,他们在后方运筹帷幄能为前方的记者出谋划策,他们编辑出的每一块版面都要力争成为精品。
深度记者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深度记者所应具备观察力、分析力、决断力、想象力和讲故事的能力,为人正直、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这些品德也是其所应具备的。
观察是一种用心的行为,是要在看的过程中去发现。深度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最主要的工作其实就是观察。往往记者观察到的某些细节,其客观性远胜过新闻当事人说的话,而且反映在报道中会更具说服力;记者要有能力分析出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同时运用若干种演绎思维的方法(如因果关系、轻重缓急、时间顺序等),将复杂的问题或事物分解成部分进行分析判断,做出自己独到的分析,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其中,逻辑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在记者的工作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时间紧迫,深度报道的采访题材往往敏感而过程变数不定,这就使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面临一些抉择。记者一方面需要向自己的领导请示寻求意见,另一方面要有自己对新闻事件的基本判断;记者要有想象力,并在采访中合理运用,它是一种能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能力,可以避免记者在深度报道中陷入思维定势,也可以帮助记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方向性的判断;从某种角度来说,“讲故事”就是新闻的本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李希光教授曾定义记者就是“寻找故事与讲故事的人”。深度报道的职责就是把越来越碎片化的信息,变成完整可读、耐人寻味的“故事”。
深度编辑的要求。洞察力、执行力、学习能力和沟通技巧是深度报道编辑应具备的一些特质。媒体发展在进入微博时代后,每天都有海量的资讯摆在编辑面前,深度报道的编辑更应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他们能在网上筛选出真正适合深度报道的选题。一些选题看似关注度很高,然而却不适合深度报道;另一些选题看似冷门却具备足够可挖掘的空间。
此外,编辑还应对既定的报道方案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他们应了解每个记者擅长的方向,当记者在采访遇到困惑或障碍时,要有能力指导他们冲出“迷雾”出色地完成报道。当一些突发新闻摆在面前时,记者需要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这时后方编辑则要迅速掌握相关知识,为前方的记者提出指导性意见。在一则报道中,编辑应争取成为掌握该新闻背景信息最多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前方记者的困惑和后方领导的指挥提出自己正确的意见。
深度报道运作的模式
传媒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媒体竞争最终是“内容为王”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对媒体的冲击也并非都是负面的,它对媒体的核心价值起着提升作用,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在信息收集和传播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机遇。笔者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下的深度报道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题来源及操作模式。在原有的深度报道操作模式中,编辑记者主要从每天众多的互联网信息中发掘选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选题大多是已被媒体报过但未做延伸的新闻,记者核实基本情况后选取角度进行采访,抢占新闻的第二落点。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中,记者被派到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要发回一组有关事件进展的报道;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再对新闻梳理、延展、深度挖掘后予以报道;到了微博时代,深度记者的主要任务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原来有关新闻事件进展的报道(例如现场新闻发布会等),因为微博的存在而变得如同鸡肋。因此,争分夺秒用采访到的事实客观还原事件全貌,并用讲故事的手法报道出来是评价优秀的深度记者的标准。
版面设置与分工。如今各家都市报已不再追求深度报道版面设置的多样,而是将精力用在打造一至两个精品版面上来,使其更突出于其他各版。比如《北京青年报》的“封面故事”版和《新京报》的“核心报道”版都属于这类版面,读者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其实深度报道从本质上区分也只有事件和人物两大类报道,在版面设置上只要能将这两类报道区分开来则可。《新京报》每周一至周五在所设的固定深度报道版中,分为“核心报道”、“人物报道”、“对话”和“特稿”四种类型。“核心报道”版注重对新闻事件的解析,“人物报道”版注重新闻人物故事的可读性,“对话”版呈现的是记者与新闻事件中人物的对话体报道,“特稿”版则是具有文学特质的新闻人物和事件类报道板块。
目前国内媒体的深度报道多以国内选题为主,因此深度记者在完成深度报道过程中还会与国内新闻版产生很多联动。当一些关注度非常高的事件发生时,作为整个报社的深度报道专业团队也应担当起采访报道职责。在平时,各版组则要根据自身情况设立自己的深度报道版面,如在《北京青年报》的要闻版组有“今日焦点”、国内版组有“国内焦点 ”等,这些版面均由各版组记者负责采写,深度报道部门并不参与这些报道。而各部门设立的深度报道版是要体现出一个报社对日常新闻差异化的诉求。
转变传播方式。在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中,记者首先采访核实,经过过滤后再发布新闻。而在微博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程序正在发生改变,在一些新闻事件中,民众变成新闻最初的发布者,记者再通过核实新闻,把“过滤”后的内容进行再发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传统的深度报道应学会多渠道扩大自己的影响面,目前一些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尝试把微博与深度报道结合起来了。其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标题+导读+图片+链接”。这种传统媒体在微博上的传播很受欢迎,一些深度报道的转发率和评论率甚至高出了门户网站。
作者单位 北京青年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