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科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如是说。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作为教师怎样更好地给学生自由的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面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立足生本教育理念,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認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分配小组,调动全体成员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一。其中,合理分配小组是合作交流的前提。作为一名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通过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研讨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学习、交往、守纪等特点以四个人为单位将所有学生分为十五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成绩情况分为一至四号。刚开始,我让成绩最好的一号做小组长,因为我认为成绩最好的自觉性最强,对其他成员帮助最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我发现学习表现不是很好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而且花费了组长更多时间,效果不好。后来,征求班委意见,决定让四号做组长,让四号对小组其他成员提出要求,这样,四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也调动起来了,效果不错。
二、确立评价机制,激发小组之间竞争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学习的形式确定之后,关键是怎样使用小组。刚开始,学生只是认为小组的划分只不过是座位形式的变化,与过去的学习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认同度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提出了不少有启发性的建议,最后一致约定:主动回答一次问题加2分,抢答一次问题加2分,解决其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加3分,作业不按时完成一人次减2分,迟到一次减2分,卫生打扫不及时减2分,上课交头接耳减2分,上课睡觉减4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加2分,被学校表彰加4分等等。
然后,我将相关表格设计出来发给课代表,上课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有的表格发给班长,及时记录日常的各种行为表现,每周一汇总,每周日晚自修期间利用班会的形式,公布各小组分数,表扬排名前三的小组,警告后三名的小组,并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想办法,争取在下周赶上去。
通过这种考评方式,小组成员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大大增强了,班级学习氛围大大改善,就是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为了集体荣誉感在不断努力着。
三、兵教兵,兵练兵,最大限度地用好学生资源
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能够密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有利于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
分组使班级的优秀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成绩优异的学生分布在每一个小组,完全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弥补教师不能充分面向全体的缺点。作为一名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虽然本着面向全体的原则,但总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因此,这部分学生就可以交给小组内部来解决了。因此,兵教兵,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教学中,对于比较简单的题目,通过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学生就可以消化吸收。讨论交流的时间,实际上是给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此时教师应要求他们及时询问小组内部掌握比较好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通过讲解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并不会出现像有些老师担心的那样耽误了好学生的学习时间。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可以求助于其他小组。存在问题比较多的题目可以交给老师,老师重点讲解。此时,学生听课的热情会空前高涨,学习的热情也会比只是单纯地听老师讲课要好得多。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时间上要花得长一些,好像速度不是很快,但只要坚持下来,老师和学生都适应下来,一定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个单纯的课堂,除了你是老师之外,还多出了十几个小老师在帮助你上课,何乐而不为呢!
四、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合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参与、调控是否得法。教师的精心设计包括选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和过程评价等全程把握,以及临场的教学机制、教学艺术等。教师应该积极介入不同小组并为小组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充分体现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在课堂上调动起来了,也会出现许多负面影响,如同学的回答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在旁边加以评论;当你的问题刚刚提出来,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个别学生就要回答;别的学生在回答时,由于其他小组等着补充,导致回答的问题其他学生听不清楚等等。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来讲,调控课堂的能力不高,遇到这些问题有时候难以解决,经常出现课堂教学秩序失控的情况,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正常进行,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教学成绩出现下滑。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千万不要因为小组教学而在不经意间被忽视。教师作为知识的先行者、先知者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调控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课堂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大胆讲解,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反复讨论,反复讲解,反复思考。
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是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多孔的海绵,它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多种交流的通道,使他们的思想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表现。小组合作学习也给我们的教师以启迪,让我们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不断面对学生挑战的同时,自己也逐步成长起来。
面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立足生本教育理念,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認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分配小组,调动全体成员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一。其中,合理分配小组是合作交流的前提。作为一名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通过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研讨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学习、交往、守纪等特点以四个人为单位将所有学生分为十五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成绩情况分为一至四号。刚开始,我让成绩最好的一号做小组长,因为我认为成绩最好的自觉性最强,对其他成员帮助最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我发现学习表现不是很好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而且花费了组长更多时间,效果不好。后来,征求班委意见,决定让四号做组长,让四号对小组其他成员提出要求,这样,四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也调动起来了,效果不错。
二、确立评价机制,激发小组之间竞争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学习的形式确定之后,关键是怎样使用小组。刚开始,学生只是认为小组的划分只不过是座位形式的变化,与过去的学习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认同度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提出了不少有启发性的建议,最后一致约定:主动回答一次问题加2分,抢答一次问题加2分,解决其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加3分,作业不按时完成一人次减2分,迟到一次减2分,卫生打扫不及时减2分,上课交头接耳减2分,上课睡觉减4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加2分,被学校表彰加4分等等。
然后,我将相关表格设计出来发给课代表,上课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有的表格发给班长,及时记录日常的各种行为表现,每周一汇总,每周日晚自修期间利用班会的形式,公布各小组分数,表扬排名前三的小组,警告后三名的小组,并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想办法,争取在下周赶上去。
通过这种考评方式,小组成员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大大增强了,班级学习氛围大大改善,就是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为了集体荣誉感在不断努力着。
三、兵教兵,兵练兵,最大限度地用好学生资源
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能够密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有利于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
分组使班级的优秀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成绩优异的学生分布在每一个小组,完全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弥补教师不能充分面向全体的缺点。作为一名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虽然本着面向全体的原则,但总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因此,这部分学生就可以交给小组内部来解决了。因此,兵教兵,便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教学中,对于比较简单的题目,通过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学生就可以消化吸收。讨论交流的时间,实际上是给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此时教师应要求他们及时询问小组内部掌握比较好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通过讲解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并不会出现像有些老师担心的那样耽误了好学生的学习时间。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可以求助于其他小组。存在问题比较多的题目可以交给老师,老师重点讲解。此时,学生听课的热情会空前高涨,学习的热情也会比只是单纯地听老师讲课要好得多。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时间上要花得长一些,好像速度不是很快,但只要坚持下来,老师和学生都适应下来,一定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个单纯的课堂,除了你是老师之外,还多出了十几个小老师在帮助你上课,何乐而不为呢!
四、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合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参与、调控是否得法。教师的精心设计包括选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和过程评价等全程把握,以及临场的教学机制、教学艺术等。教师应该积极介入不同小组并为小组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充分体现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在课堂上调动起来了,也会出现许多负面影响,如同学的回答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在旁边加以评论;当你的问题刚刚提出来,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个别学生就要回答;别的学生在回答时,由于其他小组等着补充,导致回答的问题其他学生听不清楚等等。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来讲,调控课堂的能力不高,遇到这些问题有时候难以解决,经常出现课堂教学秩序失控的情况,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正常进行,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教学成绩出现下滑。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千万不要因为小组教学而在不经意间被忽视。教师作为知识的先行者、先知者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调控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课堂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大胆讲解,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反复讨论,反复讲解,反复思考。
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是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多孔的海绵,它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多种交流的通道,使他们的思想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表现。小组合作学习也给我们的教师以启迪,让我们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不断面对学生挑战的同时,自己也逐步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