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新课程改革以来,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努力,我们的课堂发生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尽管有些变化是微不足道的,但也确实在一步步改变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反映出师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促使课堂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表演”的成分逐渐减少。 昔日教师个人的表演或教师与个别学生的表演在课堂上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很难把自己从“主体”的地位转换到“主导”的地位。常听到的说法是“给老师写、说、做、读……。”或是“看老师怎样写、做……。”,“听老师如何表达、如何说”等等。个人表演能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有些可能是独特的魅力。但现在教师逐渐学会了有序地组织学生写、读、划、记、练和思考等活动,并使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魅力,这才是教师最精彩的表演。就像看一个将军的风度,不是看他自己的风度如何,而是看他带出来的兵的风度如何。
2.师生一问一答+全班附和的课堂形式逐渐被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课堂形式取代。教师领唱,学生合唱的课堂看起来活,“生机勃勃”,但实际上生硬,呆板,大量的“南郭先生”就是这样一步步产生的。因为课堂上对与不对、是与不是、能与不能、好与不好等等这些非是即否的问答太多了,学生可以不经过任何思考即可表达,甚至睡觉时都能做到。因为学生知道老师需要他们说什么。就比如“学会了没”、“明白了没”、“清楚了没”、“会做了没”、“对不对”、“是不是”等等。如今教师多了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且鼓励学生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互动、合作的学习活动日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师生都在积极探索更有活力、更有效果的课堂。学生的准确、到位的见解与表达增多,教师讲的少了,学生说和做的多了。
3.讲得太多,事无巨细,一概全讲的老师少了。讲得太多,事无巨细,一概全讲使学生渐渐失去了独立和合作学习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技巧。满堂灌、灌满堂,堂满灌使得师生身心疲惫但却却收效甚微。教师们努力落实“三讲”和“三不讲”的策略。“三讲”即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必须讲,而且一定要讲清楚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而且正在向精讲、少讲努力。“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的和知道的不讲,通过自学学生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暂时也学不会的不讲。讲与不讲相互关联,不讲是讲的前提和基础,讲是不讲的延伸和强化。
4.目标呈现与落实逐渐清晰。课前呈现目标,课内围绕目标、小结时梳理目标是一种有益有效的做法。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通过目标的呈现与落实,教师们逐渐去掉了课堂的随意性,课堂教与学的指向性增强。一节节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的好课应运而生。
教学前,教师明白所授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当堂的学习目标。课前把知识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让同学对照目标一个一个解决。
在同一班级内学习的学生差异是存在的,采取一贯实施的同步教学策略越来越不奏效了。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打击了中、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中间、带两头,两难兼顾;低起点、小坡度压抑了好学生的发展。无论哪一种做法,只能做到面向一部分学生,违反以学生为本原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形成了一种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而课前呈现目标则能帮助学生制定自己能达到的目標,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促使其有一定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科思想和学习方法,要让学生亲历知识与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重在给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就学生的“学”而言,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
5.问题引导策略得到更多应用。教师用问题引导调控教学过程。问题引导策略的重点在于围绕学习内容产生多个新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教学中要解决的目标问题,用这个目标问题统领全课,围绕这个目标问题的解决,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目标问题的过程中,伴随产生了若干子问题。教师和学生围绕目标性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产生的一系列过程性子问题的思考与对话,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研究过程来看,有观察性问题,通过对一些现象和规律的观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反思性问题,学习的过程中和知识获得后,都会产生一些以比较、小结的形式出现的让学生反思学习内容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思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反馈性问题,学生完成任务后,在汇报时提出的问题,有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考的方向。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探究,让学生的思维有方向、实践有方法,探究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教师不用引导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自主活动,可以是探究式的活动,可以是体验式的活动,也可以是验证式的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法的内涵,形成能力。
6.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关注,课堂评价指向性更明确。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需要,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或愿望,它对学习起推动的作用。动机既给人的活动以动力,又对人的活动方向进行控制。因此,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发现: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当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会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知道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并适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开展竞赛,提出对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阶段性期望,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使学生们获得成功的满足和继续努力的欲望。
当然,课堂上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由于备课不充分造成的课堂随意性强,拖堂;不能准确把握重难点造成的理不清、讲不透;教学技术不全面造成的媒体应用能力不强,语言不精练、书写不规范;对教学改革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一讲到底,包办代替等等现象。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因而课堂高效和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者永远的追求,在这条路上,我们且行且探索,努力追求真实、实现高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努力,我们的课堂发生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尽管有些变化是微不足道的,但也确实在一步步改变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反映出师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促使课堂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表演”的成分逐渐减少。 昔日教师个人的表演或教师与个别学生的表演在课堂上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很难把自己从“主体”的地位转换到“主导”的地位。常听到的说法是“给老师写、说、做、读……。”或是“看老师怎样写、做……。”,“听老师如何表达、如何说”等等。个人表演能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有些可能是独特的魅力。但现在教师逐渐学会了有序地组织学生写、读、划、记、练和思考等活动,并使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魅力,这才是教师最精彩的表演。就像看一个将军的风度,不是看他自己的风度如何,而是看他带出来的兵的风度如何。
2.师生一问一答+全班附和的课堂形式逐渐被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课堂形式取代。教师领唱,学生合唱的课堂看起来活,“生机勃勃”,但实际上生硬,呆板,大量的“南郭先生”就是这样一步步产生的。因为课堂上对与不对、是与不是、能与不能、好与不好等等这些非是即否的问答太多了,学生可以不经过任何思考即可表达,甚至睡觉时都能做到。因为学生知道老师需要他们说什么。就比如“学会了没”、“明白了没”、“清楚了没”、“会做了没”、“对不对”、“是不是”等等。如今教师多了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且鼓励学生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互动、合作的学习活动日渐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师生都在积极探索更有活力、更有效果的课堂。学生的准确、到位的见解与表达增多,教师讲的少了,学生说和做的多了。
3.讲得太多,事无巨细,一概全讲的老师少了。讲得太多,事无巨细,一概全讲使学生渐渐失去了独立和合作学习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技巧。满堂灌、灌满堂,堂满灌使得师生身心疲惫但却却收效甚微。教师们努力落实“三讲”和“三不讲”的策略。“三讲”即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必须讲,而且一定要讲清楚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而且正在向精讲、少讲努力。“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的和知道的不讲,通过自学学生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暂时也学不会的不讲。讲与不讲相互关联,不讲是讲的前提和基础,讲是不讲的延伸和强化。
4.目标呈现与落实逐渐清晰。课前呈现目标,课内围绕目标、小结时梳理目标是一种有益有效的做法。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通过目标的呈现与落实,教师们逐渐去掉了课堂的随意性,课堂教与学的指向性增强。一节节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的好课应运而生。
教学前,教师明白所授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当堂的学习目标。课前把知识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让同学对照目标一个一个解决。
在同一班级内学习的学生差异是存在的,采取一贯实施的同步教学策略越来越不奏效了。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打击了中、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中间、带两头,两难兼顾;低起点、小坡度压抑了好学生的发展。无论哪一种做法,只能做到面向一部分学生,违反以学生为本原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形成了一种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而课前呈现目标则能帮助学生制定自己能达到的目標,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促使其有一定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科思想和学习方法,要让学生亲历知识与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重在给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就学生的“学”而言,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
5.问题引导策略得到更多应用。教师用问题引导调控教学过程。问题引导策略的重点在于围绕学习内容产生多个新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教学中要解决的目标问题,用这个目标问题统领全课,围绕这个目标问题的解决,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目标问题的过程中,伴随产生了若干子问题。教师和学生围绕目标性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产生的一系列过程性子问题的思考与对话,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研究过程来看,有观察性问题,通过对一些现象和规律的观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反思性问题,学习的过程中和知识获得后,都会产生一些以比较、小结的形式出现的让学生反思学习内容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思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反馈性问题,学生完成任务后,在汇报时提出的问题,有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考的方向。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探究,让学生的思维有方向、实践有方法,探究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教师不用引导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自主活动,可以是探究式的活动,可以是体验式的活动,也可以是验证式的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法的内涵,形成能力。
6.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关注,课堂评价指向性更明确。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需要,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或愿望,它对学习起推动的作用。动机既给人的活动以动力,又对人的活动方向进行控制。因此,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发现: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当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会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知道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并适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开展竞赛,提出对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阶段性期望,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使学生们获得成功的满足和继续努力的欲望。
当然,课堂上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由于备课不充分造成的课堂随意性强,拖堂;不能准确把握重难点造成的理不清、讲不透;教学技术不全面造成的媒体应用能力不强,语言不精练、书写不规范;对教学改革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一讲到底,包办代替等等现象。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因而课堂高效和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者永远的追求,在这条路上,我们且行且探索,努力追求真实、实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