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地球之夜》里有一个故事,我看过好些遍,每一次都觉得悲伤,好像被什么扼住了呼吸。
凌晨五点的赫尔辛基,长相肃板的计程车司机米格在路上捡到了三个醉汉,其中一个已经不省人事,他的两个同伴告知司机他们这个朋友的故事,用了“今天是这个家伙这辈子最倒霉的一天”这样的开场白。
在短短一天里,这个可怜人经历了被公司辞退、新买的车被人砸成一堆废铁、16岁的女儿被人搞大了肚子、妻子和他离了婚等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暴击。
米格听完了他后座上这个男人的遭遇,然后平静地说“还有更糟糕的”,然后他说了自己的故事。米格和妻子一直很想要一个孩子,他们为此辛勤地工作和攒钱,他的妻子终于怀孕了,到了六个月的时候,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因为早产太久,婴儿的生命岌岌可危。妻子害怕得快要疯了,而米格却在这个时候毅然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决定不去爱他的这个女儿。
他说:“如果她注定要死,我总得坚强地活下去,我承受不了失去孩子的伤痛,所以我决定亲手杀死这份爱。”
一周后,女婴活着,三周后,女婴依然活着。但医生的诊断依然悲观,米格觉得很愤怒,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如果孩子能活下来,就需要他们全心全意的爱、最强烈的爱,他突然如释重负,感到对女儿的爱“贯穿自己无用之躯的每一个毛孔”,他甚至幸福地哭了。
他早餐也吃不下,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他想让那个花生米一样的婴儿感受到他最强烈的爱。医院里,医生正一脸凝重地等着他们,他告诉米格,就在刚才,在日出之前,孩子死了。
在他决定全心全意地爱她之后,她死了。父母失去孩子这个主题,在很多电影里都有过。不久前拿了奥斯卡影帝的卡西·阿弗莱克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里饰演的就是一个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害死自己三个孩子的故事,妮可·基德曼在《兔子洞》里也演过痛失爱子的母亲。这些电影是关于失去,关于救赎,它们也曾深切地打动过我,但都没有《地球之夜》里的轻描淡写的米格带给我的震动大,我的震动在于他的痛甚至不是静止的,那是翻搅的痛——在预知死亡的时候,决定不爱;在决定去爱的时候,被告知死亡。米格在知道女儿很快就会死去的时候,做的那决定似乎很冷酷,他决定不爱这个会死去的小孩,这其实是一种“止损”,我决定不爱你,我决定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不然,这一关,我过不去。
我想起有一次回北京,我爸在把我送进高铁站之后,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他说:我觉得,以后我还是不送你了吧,我越来越老,再也不能每次眼睜睁看着你离开了。我当时在座位上大哭,我知道,他不是不想送我,只是我大概终于成了他的不可承受之重,他在用一个冷酷的决定“止损”。
但就和米格并没有真的不爱他女儿一样,我爸也并没有真的就不再送我,但因为他说的那句话,我在每次离开看到他坐在我身边时都感到一种隐隐的残忍,我知道那一刻的他必在承受煎熬。
“不爱”和“不送”都有点像顾城说的“为了避免结束,你拒绝了一切开始”,我知道在许多人眼里,这是多么不勇敢的决定:知道女儿要死了,在死之前拼尽全力去爱她才会无悔啊。可是,如果勇敢之后的怀念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洞,以至于需要漫长的人生来填补,你当时选择做个逃兵好像也很好。
有些人修复伤痛的能力比较强,有些人脆弱,这个世界对强者和弱者都有一套法则,我们说“适者生存”真的很妙,生存的人不分强弱,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姿势。强者有能力对抗外界,而弱者有能力安慰自己,这就是属于弱者的很沮丧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大概会映照弱者人生的方方面面,颓废的美丽,是为此而生的狡辩。
在流泪之前闭眼,在得到之前拒绝,在失去之前放手,这是我的懦弱,是我给自己留的出路。不用劝我,我为此狡辩。
凌晨五点的赫尔辛基,长相肃板的计程车司机米格在路上捡到了三个醉汉,其中一个已经不省人事,他的两个同伴告知司机他们这个朋友的故事,用了“今天是这个家伙这辈子最倒霉的一天”这样的开场白。
在短短一天里,这个可怜人经历了被公司辞退、新买的车被人砸成一堆废铁、16岁的女儿被人搞大了肚子、妻子和他离了婚等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暴击。
米格听完了他后座上这个男人的遭遇,然后平静地说“还有更糟糕的”,然后他说了自己的故事。米格和妻子一直很想要一个孩子,他们为此辛勤地工作和攒钱,他的妻子终于怀孕了,到了六个月的时候,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因为早产太久,婴儿的生命岌岌可危。妻子害怕得快要疯了,而米格却在这个时候毅然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决定不去爱他的这个女儿。
他说:“如果她注定要死,我总得坚强地活下去,我承受不了失去孩子的伤痛,所以我决定亲手杀死这份爱。”
一周后,女婴活着,三周后,女婴依然活着。但医生的诊断依然悲观,米格觉得很愤怒,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如果孩子能活下来,就需要他们全心全意的爱、最强烈的爱,他突然如释重负,感到对女儿的爱“贯穿自己无用之躯的每一个毛孔”,他甚至幸福地哭了。
他早餐也吃不下,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他想让那个花生米一样的婴儿感受到他最强烈的爱。医院里,医生正一脸凝重地等着他们,他告诉米格,就在刚才,在日出之前,孩子死了。
在他决定全心全意地爱她之后,她死了。父母失去孩子这个主题,在很多电影里都有过。不久前拿了奥斯卡影帝的卡西·阿弗莱克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里饰演的就是一个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害死自己三个孩子的故事,妮可·基德曼在《兔子洞》里也演过痛失爱子的母亲。这些电影是关于失去,关于救赎,它们也曾深切地打动过我,但都没有《地球之夜》里的轻描淡写的米格带给我的震动大,我的震动在于他的痛甚至不是静止的,那是翻搅的痛——在预知死亡的时候,决定不爱;在决定去爱的时候,被告知死亡。米格在知道女儿很快就会死去的时候,做的那决定似乎很冷酷,他决定不爱这个会死去的小孩,这其实是一种“止损”,我决定不爱你,我决定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不然,这一关,我过不去。
我想起有一次回北京,我爸在把我送进高铁站之后,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他说:我觉得,以后我还是不送你了吧,我越来越老,再也不能每次眼睜睁看着你离开了。我当时在座位上大哭,我知道,他不是不想送我,只是我大概终于成了他的不可承受之重,他在用一个冷酷的决定“止损”。
但就和米格并没有真的不爱他女儿一样,我爸也并没有真的就不再送我,但因为他说的那句话,我在每次离开看到他坐在我身边时都感到一种隐隐的残忍,我知道那一刻的他必在承受煎熬。
“不爱”和“不送”都有点像顾城说的“为了避免结束,你拒绝了一切开始”,我知道在许多人眼里,这是多么不勇敢的决定:知道女儿要死了,在死之前拼尽全力去爱她才会无悔啊。可是,如果勇敢之后的怀念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洞,以至于需要漫长的人生来填补,你当时选择做个逃兵好像也很好。
有些人修复伤痛的能力比较强,有些人脆弱,这个世界对强者和弱者都有一套法则,我们说“适者生存”真的很妙,生存的人不分强弱,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姿势。强者有能力对抗外界,而弱者有能力安慰自己,这就是属于弱者的很沮丧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大概会映照弱者人生的方方面面,颓废的美丽,是为此而生的狡辩。
在流泪之前闭眼,在得到之前拒绝,在失去之前放手,这是我的懦弱,是我给自己留的出路。不用劝我,我为此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