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学校因受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种种制约,文化教育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如何转变民族地区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当今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眼睛只盯在课外活动上将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如果忽视课堂教学,就谈不上实质上的素质教育了。学生任何一种素质的形成都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主要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如果忽视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是空泛失效的。
近几年从我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看,存在了重视课外而忽视课内的倾向,不少学校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加点图、音 、体等课程,他们走进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因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但是民族地区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的皮鞭下工作着,他们重在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首要的任务是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念。
一、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
教学观念对教师具有导向作用,教学任务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向性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一问题,深刻去了解它和研究它,才能使教学有所遵循。过去,人们认为“教学就是让大家掌握教科书里所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学就是教书”等等,这是片面的看问题,所谓教学就是教书育人的活动,它的任务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然而,要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首先要确立综合发展的观点,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学的客观要求,所谓综合发展就是学生德、智、 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它与过去所提倡的“知识型、智能型”等单一型人才目标是不同的。素质教育要求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规划教学任务,统一地考虑教学的“传授、发展”等功能,。这就意味着当代教学论不再认为教学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教学的任务还包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先教学生成人,再教学生成才,这是我们当今要关注的问题,学校教育不能不考虑这一点并在其中加以强调,许多国家在80年代的教学改革中加强了情感和品德的教育,制定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当然人们对教学任务的认识是逐步全面转化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课标》中提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当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各种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任务观,才有可能对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二、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观念
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以德育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主张教师为中心,权威至上;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儿童中心主体”强调学生自由发展,这都是片面的。现代教育理论十分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1、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需要更新传统的学生观,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我们不把学生只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要真正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发展教学的内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教学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既是教学发展的客体,也是教学发展的主体,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思索、自己动手、独立学习。
2、要正确理解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过去人们长期受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误解为课堂上滔滔不绝讲,向学生灌输知识,把教学过程当做“灌——装”的过程,其实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目的在于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应着重引导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由不爱学到爱学,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还应体现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并通过他们的思维活动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智慧才能和思想品德,使他们由不会学到会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善于设疑引路,质疑激思,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发展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很少提到教学中的发展问题,即使是讲到也是片面的,同时又缺乏必要的措施。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赞可夫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不仅要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集体主义思想,赞可夫的上述教学与发展观点是科学的,教学改革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然而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摆正教学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既要立足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中浸透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教学既传授知识技能又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再次是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树立综合的教学质量观
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对教学质量标准的看法,不同的教学质量观对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效果优劣就就有不同的评价。传统的教学质量观,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考试的分数、升学率”。这种教学质量观也是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试分数、升学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由于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更为全面,所以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发生了变化,应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并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我们说教学质量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管理质量等。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必须树立 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其包括如下几方面:
1、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是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主的观点,因为只有学生的学生质量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如何,都是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形成有关,并最终 都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上。
2、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是坚持“两全”的教学质量观,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的质量观。
3、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是把它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和学校各个方面人员的工作 质量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准确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总之,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而教学改革必须以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以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为前提 ,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步伐。
近几年从我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看,存在了重视课外而忽视课内的倾向,不少学校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加点图、音 、体等课程,他们走进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因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但是民族地区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的皮鞭下工作着,他们重在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首要的任务是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念。
一、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
教学观念对教师具有导向作用,教学任务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向性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一问题,深刻去了解它和研究它,才能使教学有所遵循。过去,人们认为“教学就是让大家掌握教科书里所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学就是教书”等等,这是片面的看问题,所谓教学就是教书育人的活动,它的任务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然而,要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首先要确立综合发展的观点,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学的客观要求,所谓综合发展就是学生德、智、 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它与过去所提倡的“知识型、智能型”等单一型人才目标是不同的。素质教育要求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规划教学任务,统一地考虑教学的“传授、发展”等功能,。这就意味着当代教学论不再认为教学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训练他们的智慧能力,教学的任务还包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先教学生成人,再教学生成才,这是我们当今要关注的问题,学校教育不能不考虑这一点并在其中加以强调,许多国家在80年代的教学改革中加强了情感和品德的教育,制定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当然人们对教学任务的认识是逐步全面转化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课标》中提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当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各种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任务观,才有可能对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二、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观念
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以德育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主张教师为中心,权威至上;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儿童中心主体”强调学生自由发展,这都是片面的。现代教育理论十分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1、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需要更新传统的学生观,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我们不把学生只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要真正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发展教学的内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教学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既是教学发展的客体,也是教学发展的主体,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思索、自己动手、独立学习。
2、要正确理解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过去人们长期受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误解为课堂上滔滔不绝讲,向学生灌输知识,把教学过程当做“灌——装”的过程,其实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目的在于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应着重引导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由不爱学到爱学,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还应体现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并通过他们的思维活动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智慧才能和思想品德,使他们由不会学到会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善于设疑引路,质疑激思,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发展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很少提到教学中的发展问题,即使是讲到也是片面的,同时又缺乏必要的措施。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苏联现代教学论专家赞可夫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不仅要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集体主义思想,赞可夫的上述教学与发展观点是科学的,教学改革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然而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摆正教学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既要立足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中浸透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教学既传授知识技能又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再次是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树立综合的教学质量观
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对教学质量标准的看法,不同的教学质量观对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效果优劣就就有不同的评价。传统的教学质量观,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考试的分数、升学率”。这种教学质量观也是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试分数、升学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由于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更为全面,所以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发生了变化,应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并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我们说教学质量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管理质量等。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必须树立 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其包括如下几方面:
1、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是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主的观点,因为只有学生的学生质量才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如何,都是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形成有关,并最终 都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上。
2、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是坚持“两全”的教学质量观,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的质量观。
3、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是把它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和学校各个方面人员的工作 质量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准确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总之,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而教学改革必须以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以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为前提 ,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