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涵养,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推理能力,以及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情境教学法进入了实际的课堂之中,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及课堂观察,总结出了目前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意见,以期一线教师们可以更好的将情境教学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为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数学教学的“四基”目标,比起之前的课程标准增加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如何在教学中,既统整好学生的知识技能又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思维与生活价值,情境教学受到了老师们的青睐。
一、国内发展及定义
“孟母三迁、断织教子”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情境教学案例,《论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包含了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陶行知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主张用鲜活的事迹让孩子走进生活去接受教育、在实际的活动中去运用知识,真正开启中国情境教育的是李吉林老师,她结合“意境说”、西方教育思想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情境教育理论,提出了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形真、情深、意远、理寓其中,概括了创设情境的途径: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提倡让课堂扩展到校外、社会中、大自然中,让生活的情境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自此情境教育在我国全面展开,在数学方面,2001年吕传汉、汪秉彝等人在贵州省开展了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实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认为,我国传统的教学环节复习旧识-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应该为复习思考-创设情境-探究新课-巩固反思-小结练习所代替,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斌艳在《数学教育展望》研究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提到“在教学中提供选择问题的表征,就会使学生更多的得益于课堂”,孩子们有再创造的权利,情境教学在数学教育中发展开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的、生动形象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目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粗糙的情境操作,数学知识的获得,特别是小学生,是一种从具体操作到表现形成再到获得认知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数学中的移动、拼接、测量等停留在操作上,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到理性认知上,而这个过程,是要学生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并在猜想、讨论、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不是教师直接指出或者灌输给学生的生活情境,精致的情境操作需要教师在中间恰当的运用转化策略。
2.2割裂生活实际,知识的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一样,从具体形象的问题入手,让数学知识出现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跟学生自身相关的知识发生联系,特别是学生自己经历的一些还未系统化知识,但这种情境的联系需要是融会生活的不是割裂它们一一放在面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同一知识的不同理解,这时候需要教师让学生对知识共性点做出总结。
2.3情境教学举例不适切,小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作为抽象性较高的科目,较好的教学就是在情境性的范例教学中进行,现代部分教师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教学中会出现举例不适切的现象,在讲授分数约分的时候,教师举例如5/5与3×5/5,通过5/5来讲解约分是可以的,但是由于3×5/5在形式上与3+5/5较相似,有些小朋友易出现3+5/5也可以约分的错误。
三、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意见
3.1重视情境的体验性,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体会,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且更加容易理解和再次运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主张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获得经验,强调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些都说明着情境与体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脱离了体验的情境则只是无趣的场,带不来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与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情境的体验性,可以让“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等知识内化在学生的头脑中,由迷糊到清晰,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3.2充分发挥“民间数学”的价值,“民间数学”是人们在历史积淀中、在日常经验中形成的数学文化,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在教学中有着更重的情境性,虽然不同于学校数学但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和价值,是学习数学知识一宝贵资源。对学生而言,课外数学知识面拓展得益于民间数学,其也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本身也蕴含着数学思想,例如“石头、剪刀、布”包含着公平性与概率的知识;对教师而言,将民间数学与学校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同时更加流畅的创造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情境设置要有适切性,是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情境的创设要切合当今教育实际,内容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过难或过易都不适合。情境教学中举例的适切性表现在:一、情境举例的变化维度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喜欢将概念一一对应,如在教减法时,教师若陈述:减法就是…如:6-3=3,但是部分小朋友会误认为减法中减数和差是一样的,出现概念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生活举例的多维性,最基本做到将同知识的不同举例做出陈述。二、情境举例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要达到的成效,对相同的知识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案,但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方向,新手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铭记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跨越自身与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鸿沟,备课时清晰认识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就有了具体、形象的与教育理论相匹配的教育事实,通过从“境”入手,以“理”入心,实现教理与教例统一,使抽象的数学变的有趣可爱起来,但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注意情境教学创设的体验性、适切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真正的发挥情境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为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数学教学的“四基”目标,比起之前的课程标准增加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如何在教学中,既统整好学生的知识技能又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思维与生活价值,情境教学受到了老师们的青睐。
一、国内发展及定义
“孟母三迁、断织教子”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情境教学案例,《论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包含了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陶行知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主张用鲜活的事迹让孩子走进生活去接受教育、在实际的活动中去运用知识,真正开启中国情境教育的是李吉林老师,她结合“意境说”、西方教育思想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情境教育理论,提出了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形真、情深、意远、理寓其中,概括了创设情境的途径: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提倡让课堂扩展到校外、社会中、大自然中,让生活的情境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自此情境教育在我国全面展开,在数学方面,2001年吕传汉、汪秉彝等人在贵州省开展了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实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家张奠宙认为,我国传统的教学环节复习旧识-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应该为复习思考-创设情境-探究新课-巩固反思-小结练习所代替,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斌艳在《数学教育展望》研究了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提到“在教学中提供选择问题的表征,就会使学生更多的得益于课堂”,孩子们有再创造的权利,情境教学在数学教育中发展开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的、生动形象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目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粗糙的情境操作,数学知识的获得,特别是小学生,是一种从具体操作到表现形成再到获得认知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数学中的移动、拼接、测量等停留在操作上,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到理性认知上,而这个过程,是要学生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并在猜想、讨论、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不是教师直接指出或者灌输给学生的生活情境,精致的情境操作需要教师在中间恰当的运用转化策略。
2.2割裂生活实际,知识的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一样,从具体形象的问题入手,让数学知识出现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跟学生自身相关的知识发生联系,特别是学生自己经历的一些还未系统化知识,但这种情境的联系需要是融会生活的不是割裂它们一一放在面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同一知识的不同理解,这时候需要教师让学生对知识共性点做出总结。
2.3情境教学举例不适切,小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作为抽象性较高的科目,较好的教学就是在情境性的范例教学中进行,现代部分教师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教学中会出现举例不适切的现象,在讲授分数约分的时候,教师举例如5/5与3×5/5,通过5/5来讲解约分是可以的,但是由于3×5/5在形式上与3+5/5较相似,有些小朋友易出现3+5/5也可以约分的错误。
三、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意见
3.1重视情境的体验性,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体会,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且更加容易理解和再次运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主张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获得经验,强调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些都说明着情境与体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脱离了体验的情境则只是无趣的场,带不来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与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情境的体验性,可以让“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等知识内化在学生的头脑中,由迷糊到清晰,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3.2充分发挥“民间数学”的价值,“民间数学”是人们在历史积淀中、在日常经验中形成的数学文化,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在教学中有着更重的情境性,虽然不同于学校数学但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和价值,是学习数学知识一宝贵资源。对学生而言,课外数学知识面拓展得益于民间数学,其也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本身也蕴含着数学思想,例如“石头、剪刀、布”包含着公平性与概率的知识;对教师而言,将民间数学与学校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同时更加流畅的创造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情境设置要有适切性,是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情境的创设要切合当今教育实际,内容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过难或过易都不适合。情境教学中举例的适切性表现在:一、情境举例的变化维度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喜欢将概念一一对应,如在教减法时,教师若陈述:减法就是…如:6-3=3,但是部分小朋友会误认为减法中减数和差是一样的,出现概念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生活举例的多维性,最基本做到将同知识的不同举例做出陈述。二、情境举例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要达到的成效,对相同的知识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案,但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方向,新手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铭记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跨越自身与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鸿沟,备课时清晰认识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就有了具体、形象的与教育理论相匹配的教育事实,通过从“境”入手,以“理”入心,实现教理与教例统一,使抽象的数学变的有趣可爱起来,但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注意情境教学创设的体验性、适切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真正的发挥情境教学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