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影响创新思维、创意能力的因素
(一)、大脑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人的大脑。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大脑左半球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和形象的思维,具体的体现在直觉、节奏、形象、想像、空间感、整体性等方面的能力.
科学家对右脑的评价
大脑之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右脑之谜。
右脑是“祖先脑”。右脑有一个隐蔽得很深的重要功能:保留和储荐通过遗传因子留给后代的全部信息。
右脑是节能脑。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能高效率地工作。右脑的高效率是与它的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密切相关的。右脑储存的信息量是左脑的10万倍 。这使得它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左脑判然有别。
右脑是创造脑。人类的创造之魂在右脑。右脑的祖传因子、10万倍于左脑的信息量以及迅速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它具备了卓绝的创造天性。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
锻炼使用右脑:
在现实生活中,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自己一半大脑——左脑,而创新思维单凭左脑的逻辑推理已经远远不够.
(二)、教育误区
据一项“创造力调查”测试发现,很多小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不及幼儿园的小朋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思考。
一位教育专家对记者介绍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往往孩子的年龄越小,思维越开阔。上了学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条条框框。”
二、创新思维、创意能力的培养方法
多年来,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课课体会到,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没有出路。能不能创新,, 去不去创新,基础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既然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而创新思维单凭左脑的逻辑推理已经远远不够,“开发右脑”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做了大但的尝试。
(一)、不耻下问——向弟弟妹妹学习把跑了的创造力“抓回来”
只有创造力才能保证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天马行空——入学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孩子可能很快被纳入成人的思维体系,学会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但幼儿园的小朋友思维没有定形,具有天生的自由易塑的个性,因此他们的想象常常无边无际。
唱歌跳舞——美国的专业幼儿早期教育顾问艾夫琳·彼得森认为,艺术生活最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因为艺术活动中充满了创造。
(二)、 保护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探索奥秘,进行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人的认知内驱力。居里夫人把好奇心看成学者的第一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容易对许多事物习以为常,好奇心逐渐减退。于是,许多科学家提出要保持“童心”,要像儿童那样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儿童的好奇心,教师有时会误认为是“调皮”、“愚蠢”的表现,因而常加以限制、谴责、嘲笑。据说爱迪生在小学上数学课时,因为好奇地问“2加2为什么等于4?”,被老师认为是有意调皮捣蛋而被赶出了学校。现在,年龄小的学生爱问,越大反而越不爱问,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三)、要为学生创新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创新活动是由儿童生活的社会气氛培养出来的。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儿童所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意见和解答;(2)解除儿童对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多樣性和个性,避免强求一律;(4)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过程、特点和灵活性;(5)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新潜能的学生;(6)在班上形成相互合作的民主作风,避免权威态度;(7)鼓励学生同有创新潜能的人接触等等。
(四)、乐于参与、激励评价,要掌握创新思维策略,推进创意思维的形成
研究表明:经过创新性认知策略训练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性明显地高于一般儿童。心理学家哈尔曼建议,采用专门的创新思维训练法,如鼓励学生回忆与自由联想、区别不同的问题并找出彼此的关系,琢磨不寻常的思想和奇异的猜想,鼓励提出主张,更多地注意视听对象,鼓励采用不为人知的方法去使用熟悉的物体,鼓励编故事、讲笑话、做智力游戏等。
1.1、集体激励策略
。让学生在小组、全班集体交流、合作、争辩中,要让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的氛围中,摆脱固有的观念的束缚,焕发出新的想象力
2.2、类比思考策略
。即根据两个对象的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能提高学习的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3.3、转换思考策略
。它是一种在找不到直接解决问题的通路时,走间接的通路,巧妙绕过解决问题的障碍,而实现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换个角度想想”“另辟蹊径”等思考方法
4.4、移植思考策略
。就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渗透运用到其他领域,而产生的新发明,新事物的策略
5.5、引深思考策略
。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需要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和整理,以便记忆和应用,这样的过程就是思维引深的过程。这也是创新思维的必然阶段。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训练,其方法不是单一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交错使用。创意的训练贵在坚持,“得之在俄顷,积之在乎日”,不懈的训练、艰苦的探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创意发生的先决条件,以上都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不可急于求成。
参考书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等主编
2、《教育学》 顾明远 黄济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钟启泉崔允郭 主编
4、挑战自我,创意思维训练的九种方法,中国经济网综合
5、论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余华东
(一)、大脑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人的大脑。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大脑左半球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和形象的思维,具体的体现在直觉、节奏、形象、想像、空间感、整体性等方面的能力.
科学家对右脑的评价
大脑之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右脑之谜。
右脑是“祖先脑”。右脑有一个隐蔽得很深的重要功能:保留和储荐通过遗传因子留给后代的全部信息。
右脑是节能脑。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能高效率地工作。右脑的高效率是与它的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密切相关的。右脑储存的信息量是左脑的10万倍 。这使得它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左脑判然有别。
右脑是创造脑。人类的创造之魂在右脑。右脑的祖传因子、10万倍于左脑的信息量以及迅速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它具备了卓绝的创造天性。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
锻炼使用右脑:
在现实生活中,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自己一半大脑——左脑,而创新思维单凭左脑的逻辑推理已经远远不够.
(二)、教育误区
据一项“创造力调查”测试发现,很多小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不及幼儿园的小朋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思考。
一位教育专家对记者介绍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往往孩子的年龄越小,思维越开阔。上了学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条条框框。”
二、创新思维、创意能力的培养方法
多年来,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课课体会到,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没有出路。能不能创新,, 去不去创新,基础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既然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而创新思维单凭左脑的逻辑推理已经远远不够,“开发右脑”迫在眉睫。 为此,我们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做了大但的尝试。
(一)、不耻下问——向弟弟妹妹学习把跑了的创造力“抓回来”
只有创造力才能保证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天马行空——入学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孩子可能很快被纳入成人的思维体系,学会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但幼儿园的小朋友思维没有定形,具有天生的自由易塑的个性,因此他们的想象常常无边无际。
唱歌跳舞——美国的专业幼儿早期教育顾问艾夫琳·彼得森认为,艺术生活最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因为艺术活动中充满了创造。
(二)、 保护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探索奥秘,进行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人的认知内驱力。居里夫人把好奇心看成学者的第一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容易对许多事物习以为常,好奇心逐渐减退。于是,许多科学家提出要保持“童心”,要像儿童那样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儿童的好奇心,教师有时会误认为是“调皮”、“愚蠢”的表现,因而常加以限制、谴责、嘲笑。据说爱迪生在小学上数学课时,因为好奇地问“2加2为什么等于4?”,被老师认为是有意调皮捣蛋而被赶出了学校。现在,年龄小的学生爱问,越大反而越不爱问,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三)、要为学生创新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创新活动是由儿童生活的社会气氛培养出来的。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儿童所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意见和解答;(2)解除儿童对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多樣性和个性,避免强求一律;(4)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过程、特点和灵活性;(5)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新潜能的学生;(6)在班上形成相互合作的民主作风,避免权威态度;(7)鼓励学生同有创新潜能的人接触等等。
(四)、乐于参与、激励评价,要掌握创新思维策略,推进创意思维的形成
研究表明:经过创新性认知策略训练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性明显地高于一般儿童。心理学家哈尔曼建议,采用专门的创新思维训练法,如鼓励学生回忆与自由联想、区别不同的问题并找出彼此的关系,琢磨不寻常的思想和奇异的猜想,鼓励提出主张,更多地注意视听对象,鼓励采用不为人知的方法去使用熟悉的物体,鼓励编故事、讲笑话、做智力游戏等。
1.1、集体激励策略
。让学生在小组、全班集体交流、合作、争辩中,要让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的氛围中,摆脱固有的观念的束缚,焕发出新的想象力
2.2、类比思考策略
。即根据两个对象的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能提高学习的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3.3、转换思考策略
。它是一种在找不到直接解决问题的通路时,走间接的通路,巧妙绕过解决问题的障碍,而实现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换个角度想想”“另辟蹊径”等思考方法
4.4、移植思考策略
。就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渗透运用到其他领域,而产生的新发明,新事物的策略
5.5、引深思考策略
。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需要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和整理,以便记忆和应用,这样的过程就是思维引深的过程。这也是创新思维的必然阶段。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训练,其方法不是单一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交错使用。创意的训练贵在坚持,“得之在俄顷,积之在乎日”,不懈的训练、艰苦的探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创意发生的先决条件,以上都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不可急于求成。
参考书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等主编
2、《教育学》 顾明远 黄济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钟启泉崔允郭 主编
4、挑战自我,创意思维训练的九种方法,中国经济网综合
5、论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余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