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的叙事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re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吕纬甫由一个革命热血青年向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的转变,展现出鲁迅高超的叙事策略。本文选取叙事视角的转换、叙事时空的构造和不同声音组成的复调三个方面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述《在酒楼上》在叙事学上的特点。
  一、叙事视角的转换
  整篇小说的视角主要有两个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即观察点落在周围人和事物上的“我”的旁知型限知视角和观察点主要落在自己身上的吕纬甫的内知型限知视角。
  故事由“我”的视角展开,交代了故事发展的起因、两人的偶遇、寒暄的过程与吕纬甫的形象的转变等。紧接着,视角转交给吕纬甫,吕纬甫则将视角完全放置于自己身上,讲述了“迁坟”和“带剪绒花”这两个小事件,从而展现他在世俗中逐步变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走向麻木沉沦的过程。最后,在“我”的视角下结束了两者最后的对话,暗示了吕纬甫的沉沦,不再抗争,走向精神的死亡。
  在《在酒楼上》中有几段描述,夹在“我”和吕纬甫的叙述中,这几段的叙事视角与其将它们笼统地算进限知视角或者判定为类似转场的戏剧视角,实际上更贴近作者的全知视角。这几段景物描写的出现合理地调节了叙事节奏,也隐含着作者深层的情感态度。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旁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不甘心于远行。
  这一段放在故事开端可能更贴合作者当时的心境。浅析经历过1923年第二次绝望的鲁迅的心境,可以猜测此时的他已经想将自身与吕纬甫相似的部分“割裂”。“我”与吕纬甫结尾时的分道扬镳也暗示了他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向“真正的鲁迅”蜕变,因此这段景物描写暗含着一种昂扬精神。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地下。”
  这一段出现在“我”与吕纬甫视角转换的中间,酒楼内场景和楼外景色这两个观察点选取得很跳跃,用这样的一段在两人的寒暄与吕纬甫正式讲述自身故事之间做出间隔,更加符合在两个声音的辩难之前矛盾的心理节奏。烟火气与热气预示着两人相遇的氛围是热烈的,而接下来吕纬甫的状态和他讲述的故事却是孤独、冰凉、悲伤的,构成反差。同时,此处突然再次描写“雪”,虽显得有些突兀,但联系吕纬甫此时的状态,可能是暗示着吕纬甫与水浒英雄林冲一般,在雪中没落地走向深渊。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了下去,树枝笔挺地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叽地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粮食,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这段独白放在吕纬甫讲述给阿顺送剪绒花的故事中,虽然类似戏剧的转场,但更加贴近作者的全知视角。一个正在叙述悲伤故事的人是不会刻意注意窗外风景的,正在听人讲故事的“我”也不太会注意,因此更贴合作者站在故事之外,对吕纬甫得知阿顺死讯后的一个预判。阿顺的死是压垮吕纬甫的其中一个原因,如果说得知阿顺死讯之前的吕纬甫是在大雪后还能露出自己的绿叶与红花的山茶树,那么得知后的吕纬甫则被磨灭了心中最后一点期盼和希望。这段描写看似充满生机活力,实际上预示着死亡与悲剧的来临。
  二、叙事时空的构造
  在小说的叙事中,明显包含着“我”与吕纬甫两个叙事人的叙述,这两个叙事人叙述的时空构成了第一叙事时空和第二叙事时空,双重叙事时空的构造体现了鲁迅叙事手法的复杂性和精巧性。
  小说中的“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叙述者,而是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形象,与小说人物之间生成了一种复杂的对话与辩难,因此以“我”的视角为主导的故事是小说的第一时空。
  “我”的故事非常简单,旅游途中经过家乡稍作停留,在一石居中偶遇旧识,闲聊了一番。整个故事以一场意外开始,实际上是鲁迅安排的两个自我的命运般地相遇。“我”和吕纬甫的身上都带有鲁迅的个人印记,两个角色在对话与潜对话之中不断地辩难,最后走向方向相反的目的地,暗示着一种撕裂,一种抛弃失败与悲剧,奔向光明、希望的强烈意愿。
  吕纬甫的故事大体可以分为为死去的弟弟迁坟和送阿顺剪绒花两部分,这两件事大体上撑起了吕纬甫过去十年的时空,青梅竹马的离世、世俗生活的打击、精神世界的崩溃,让他逐步变得麻木。曾经的他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强者,而如今不过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失败者,有关他为何变成这副颓唐的模样的叙事就成为小说的第二时空。
  在第二叙事时空中,吕纬甫在讲述送绒花的故事时,借柴店老发奶奶之口插叙了一段阿顺的故事,这其实也构建了一段有关阿顺的简短时空。这虽然是突出阿顺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性,而实际目的仍是指向吕纬甫转变的原因,因此不将其单独划分为第三叙事时空。
  刘旭认为,鲁迅小说有双重叙事时空并存的“彷徨体叙事模式”,“我”与吕纬甫的双重时空在“意义上的深层指向分别是作为启蒙者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和作为文学家鲁迅的绝望辩证法”,“意味着自我与非我、自我与对立物/异质物间的矛盾与搏斗”。
  《在酒楼上》中的两个叙事时空在意义上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小说开头中描写出的孤独、矛盾显示出“我”的叙事时空是一个清醒、现实、理性、绝望化的时空,而“无我”的吕纬甫的时空则是完全与此区别的时空,但吕纬甫又是这个时空中另一个“我”,一个与“我”的时空中的“我”所对立的“我”。“我”的时空代表着现在的时空,而吕纬甫的时空则是过去的时空;“我”仍然保持着信仰与坚持,而吕纬甫已经在失败的打击中逐步庸俗化。结尾处两人的分道扬镳也揭示了两人所处的是对立面,鲁迅企图摆脱过去那个革命失败者的痛苦、无力与悲剧,迈向“我”所走向的继续反抗、前进的道路。
  三、不同声音组成的复调
  根据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小说中的复调是指一部小说中有多种独立的、平等的、有价值的声音,这些声音以对话和辩难的关系共存。这些声音来自人物、叙述者和隐含作者,他们有各自的看法,在整个文本中不断交锋。不同的声音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复调,让整个文本更具有内在的矛盾、冲突。
  “我”在小说中不单承担纯粹的叙述功能,也与吕纬甫之间存在一种对话与潜对话关系。在吕纬甫的话语中,能明显看到“我”的立场。“啊啊,你这样地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我”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吕纬甫的自我申辩中已经能看到昔日好友的失望与他自己的羞愧,构成两者的潜对话。当“我”在孤独迷茫之时,听到如今悲惨的吕纬甫对于过去记忆的温情讲述后,也确定了要摆脱悲剧的命运,走上与吕纬甫相反的道路,两者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也形成了一种潜对话与辩难。
  吕纬甫的独白中隐含着鲁迅灵魂深处的无奈与矛盾,正如鲁迅思想中反传统与“怀旧”的矛盾,吕纬甫也是一个带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情感的人物。吕纬甫在面对“我”的失望时,他的解释既是出于向老朋友解释自己颓唐的原因,也是一种自我安慰,这都是他的自我辩难,他想通过申辩获得理解,实际上也暗示着他的死心和认命。吕纬甫虽然被认为是鲁迅构建出的“非我”,但并不能確定“我”与“非我”哪一个才是鲁迅心中最确切的声音。“我”与“非我”其实都是他,吕纬甫的叙述也是鲁迅和曾经的自己进行潜对话。
  李欧梵认为:“叙述者和主人公都成为鲁迅自身的投影,他们的对话纯然是戏剧性的作者本人的内心独白。”鲁迅借用两种声音对话,它们是鲁迅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身上都带有隐含作者的影子,“迁坟”和“送剪绒花”都是鲁迅曾经的生活体验,归乡也是鲁迅常写的话题,“我”与吕纬甫是拥有部分鲁迅生命体验而又持有不同价值观的对立的鲁迅。“我”在残酷的生活中仍保持孤独与高傲,不向世俗低头,不断前进与抗争,吕纬甫则逐渐在世俗的打压下失去革命者的热血与憧憬,庸俗无为。虽然吕纬甫是失败的,但他身上仍存在一种温情和一种无可奈何,这两者在对话与潜对话中既完成了两个独立人格的对话与辩难,也完成了鲁迅自身道路的抉择。
其他文献
鸳鸯蝴蝶派文学(以下简称鸳蝴派)发端于20世纪初叶,是一个以趣味主义为旨归的通俗文学流派。徐枕亚的骈文小说《玉梨魂》1912年在上海《民权报》连载之后,大受欢迎,成为鸳蝴派的开山之作。  《玉梨魂》故事的核心是家庭教师何梦霞与寡妇白梨影之间的恋情。小说继承并发展了旧式才子佳人小说的传统,着意渲染青年男女爱情的纯洁与痛苦,在不过度拂逆旧礼教的自抑风范中,体现作家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作为一部通
期刊
祖母离开我们整整21年了,但我至今仍然无法接受,也不相信她已经离我们而去。从我懵懵懂懂知道“人固有一死”开始,到村子里一些年长者陆续离世,我就算再怎么哀叹,也从来没有想过祖母也会像普通人那样—跳脱不了阴阳五行,避免不了生老病死。  1999年清明节那天,祖母匆匆地离我们而去了。消息传来,正是我在学校大饭堂午饭的时候,我瞬间泪崩,在太太宽慰之下,泪水拌饭,断断续续艰难咽下几口,随即匆匆回乡奔丧。  
期刊
家乡夏天的清晨,是一年四季中最难忘的时光,也是一幅最美的油画。  家乡夏天的清晨,似乎来得特别早。公鸡老早就打鸣了,小鸟的啁啾声、羊的“咩咩”声、牛的“哞哞”声混杂在一起,就像摇滚音乐一样把家乡吵醒了。家乡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起床声、人们的喧闹声、开门声等等,不绝于耳,整个家乡沸腾了。家乡的清晨是热闹非凡、令人陶醉、朝氣蓬勃的。家乡的人们都特别喜欢夏天的清晨,早早地起床,与清晨握手、拥抱。人们在田间
期刊
本文试图用J.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的“隐喻性”和“重复性”特点浅析诺奖获得者露易丝·格鲁克的三首诗:《天鹅的寓言》《鸽子的寓言》以及《信念》。  J.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认为,文学或其他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所以文学的根基是语言。语言构成了现实世界和文学世界。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中,主要关键词是隐喻性(Metaphor)和重复性(Repetition)。  霍兰巴特·萨拉在文中首先介绍了女诗人露易
期刊
在我的记忆中,1991年的冬天要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冬天冷很多。11月27日清晨,我去看望生病的父亲。前十天我去看过,父亲患有脉管炎,下肢脚趾轻度变黑,正在接受身为中医院院长二叔提出的内服加外抹中医保守治疗。  父亲姊妹七人,他是长子,爷爷在我最小的叔叔十三个月大时,被日军抓劳工后再也没有回来,是奶奶含辛茹苦把七个子女养大。父亲十三岁时就给地主家扛活,和奶奶一起照料患病的姐妹,一起把两个弟弟培养
期刊
那年冬天,我们公司信誉一落千丈,特别是质量管理,客人为公司赠送了一面“黄旗”,我们雅称“黄旗第一”。而这无声的警告,立即引起了总公司的高度重视。公司立即更换人马,进行全方位地整改和一系列的培训,争取于1997年3月底获得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我奉命带着刚分来的助理晴晴小姐,一同乘飞机到几千公里外的分厂—苏州PEI住厂。  我带着几件衣服及最喜爱的几本书—《质量管理模式》《MBA质量管理案例
期刊
我们下乡的时候受到大队的热烈欢迎,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中心校长杜玉英为我们致欢迎辞,学校的文艺队又表演了文艺节目。杜校长看学校的节目表演完了,就开始叫知青的号:“现在由知青们表演节目,大家欢迎!”  掌声雷动。  知青们都是从各个学校走到一起的,彼此还都不太熟悉,谁有什么特长也不清楚。于是大家你瞅我,我瞅你,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个吱声的。  学校的孩子们开始起哄:“知青哥哥来一个!知青姐姐来一个!
期刊
此刻我知道,今生再也不会见到陈鸿先了。就在几天前,我还以为我们各自安好,在现实中奔忙,终有一聚的机会。但命运,从来都让人难以预料。昨天,大哥在电话中急切而又伤感地说:“陈鸿先死了,你知道吗?”我惊诧地回答:“不知道。”  我当时十分不确信,以为大哥信息有误。但随后大哥说,是陈鸿先的儿子在微信上回复的,说他的父亲因急性脑出血没有抢救过来,已去世两个多月了。如此,我不得不信,同时有些恍惚。  陈鸿先,
期刊
《墙上的父亲》自发布以来就受到学界关注,不同角度的评析也证明了这部小说的可论析性。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墙上的父亲》,试图挖掘小说更深层次的意蕴,使阅读者走进分析者的视阈,提升小说的欣赏高度。同时运用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理论和其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分析王蔷与王薇不同选择倾向的根本原因,并对其加以审视,从文学回归人性,给予多重角度的人文关怀。  《墻上的父亲》作为鲁敏的代表作品之一,讲述
期刊
“老师,我逮到了一只‘小强’,将它关了七天,让它不吃不喝,竟然没死!”上课前,思瑶同学兴冲冲地跑过来跟我说。  事情源于课堂偶提“小强”生命力顽强,不吃不喝也可以生存七天的事例。没想到她真的去实验了,她就是这么古灵精怪。  她对生活永远都保持好奇心。上个月,我组织种花社会实践,她是最积极的,不仅带来了很多营养土,还找我讨要了牵牛花的种子,我相信她会认真去对待。她总是如此向往新奇事物,对生活保持新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