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从城市规划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文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在注重城市功能化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规划,城市规划使一个城市变得更加现代、有秩序,但文化内涵则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如今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其吸引外来资源的名片,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宜居城市的建设。
1 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不是简单地对建筑进行组合,其除了反应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外,还能反应出该城市的政治、民俗、思想等精神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城市规划要求城市具有更高的物质和文化功能,二者的完美統一才能展示出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城市中,城市建筑可以是静止的音符,也可以是有形的诗歌,还可以是思想和文化的熔炉。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既能体现出时代的脉搏,还能延续历史的血脉,文化内涵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迫切要求。
在城市建设中,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城市的文化建设需要经济作为后盾,但文化又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资源最终会促进经济发展,世界上很多文化旅游名城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但是,在文化转化为经济助力的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长久不懈的积累,才可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绝对不能急功近利。因此,充分认识到文化内涵在城市自身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而又有益的。
2 城市规划中忽视文化建设的问题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城市的好坏,既包括物质建设上的合理程度,也包括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程度,一些城市过于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一些城市热衷于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经济、轻人文,重规模、轻协调,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这是城市发展中文化迷茫的表现。
2.1 文化被称作一个城市的载体,而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必然与其历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城市发展中逐渐积累沉淀下来的。在风景名胜区、历史街区,甚至地方民居和当地的传统技艺里,都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在发展中的文化积淀,它们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但是,目前某些城市仅仅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利益,进行大拆大建的城市商业化建设,将体现城市文化和文脉的老建筑、老街区毁于一旦,忽视甚至破坏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必然导致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本身的分割、破裂,使城市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2.2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的面貌正在朝着统一化的方面发展,而这对城市建设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城市的文化内涵,作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城市自身的面貌更加个性化,城市的特点更加鲜明化。但是,在便利的信息和交通影响下,各城市之间在规划建设上互相借鉴的频率大大增加,很多模仿和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多,已经出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差不多”的现象。各种地域的风俗特色正在城市中渐渐消失,反倒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
2.3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和历史,在中国,其传统文化一直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十分雄厚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在城市规划中,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让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产生强大的文化认同感。但是,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很多城市却大肆模仿欧式风格、打造美式庄园,导致自己的城市面貌失去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韵味。
3 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文化
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可以直接指导城市的物质文化建设,并且为城市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传承和发扬的环境,是连接城市建设与文化的纽带,也是城市建设的指挥棒。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文化起到一个继承和发展的作用。
3.1科学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建设具有社会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如果一座历史文化遗址被毁掉,其将无法恢复,同样,如果一座大厦被建成,短期内其也将很难再改变,这就是所谓的不可逆性。在建设中,城市规划可以做到对城市形象的再创造,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那么其文化建设将会杂乱无章,甚至荡然无存。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实际中总是滞后于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很多规划在利益需求面前屈服,缺乏文化内涵,很多城市建设只把眼睛盯在道路、广场、住宅、商贸等物质建筑上,而忽略人文生态、历史文化含量。如果我国的城市规划不从功能性转化为人文性,那么将会导致城市所特有的文化丧失殆尽,而且由于城市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都将成为巨大的损失。
3.2规划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应有其文化特色,包括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风俗习惯、民居里弄等等。在城市建设中,一定不能够以牺牲城市历史文化的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的发展。比如,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就是因为对历史文化的珍惜而在巨大的商业浪潮中保留下来的。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特色开始消失,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更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城市的文化建筑保护措施。
3.3 规划中要做到文化的兼容并蓄
在城市规划中,一方面要使自身的城市文化内涵具有特色;另一方面,在提高城市品位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排斥其他文化,这就要求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协调发展。比如在上海外滩中,既有亭台楼榭,又有巴克洛、罗马式等建筑风格,两种风格从未表现出对抗的意味,而是相互兼容,两者的结合形成浑然天成,使上海成为中西文化结合的大都市。因此,应当承认当代城市发展的多元性,努力创建一个不同文化群落共同生存的空间,这个空间既存在差异但是又相互平等。
3.4 将文化纳入城市规划中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该将文化规划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这种文化规划不能只把它当做赶时髦或可有可无的东西看待,必须将其作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来慎重规划。很多城市在规划时,只进行物质规划,缺乏文化理念,不注重文化内涵,没有对城市的特色文化进行定位,最终导致城市规划中文化的缺失。
城市的文化规划是一种高知识、高技能的规划,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思想和技术。如果对城市的文化规划认识不到位,思想和技术都不成熟,那么是无法真正地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规划中的。此外,在有些城市的规划中,虽然也涉及到文化的规划,但是,由于创新思维是短板,尤其是在城市特色规划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使得城市文化建设出现抄袭、雷同的现象。真正的将文化嵌入城市的规划中,就要注重城市文化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而不能盲目模仿。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统筹指导性作用日益明显。专家曾指出,宜居城市并不是具有完备的市政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就可以,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只有在规划中,不断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并将二者进行适当的结合,才能打造出现代新型宜居城市。如今,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中,已经把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途径,而这必然成为城市规划中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与城市的文化内涵关系密切,将城市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就势在必行。但就目前而言,针对城市文化内涵如何融入到城市中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肖建莉.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J].城市规划学刊,2009,(01).
[2] 李庆,杜学旻.文化因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J].山西建筑,2012,(03).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文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在注重城市功能化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规划,城市规划使一个城市变得更加现代、有秩序,但文化内涵则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如今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其吸引外来资源的名片,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宜居城市的建设。
1 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不是简单地对建筑进行组合,其除了反应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外,还能反应出该城市的政治、民俗、思想等精神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城市规划要求城市具有更高的物质和文化功能,二者的完美統一才能展示出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城市中,城市建筑可以是静止的音符,也可以是有形的诗歌,还可以是思想和文化的熔炉。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既能体现出时代的脉搏,还能延续历史的血脉,文化内涵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迫切要求。
在城市建设中,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城市的文化建设需要经济作为后盾,但文化又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资源最终会促进经济发展,世界上很多文化旅游名城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但是,在文化转化为经济助力的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长久不懈的积累,才可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绝对不能急功近利。因此,充分认识到文化内涵在城市自身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而又有益的。
2 城市规划中忽视文化建设的问题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城市的好坏,既包括物质建设上的合理程度,也包括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程度,一些城市过于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一些城市热衷于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经济、轻人文,重规模、轻协调,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这是城市发展中文化迷茫的表现。
2.1 文化被称作一个城市的载体,而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必然与其历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城市发展中逐渐积累沉淀下来的。在风景名胜区、历史街区,甚至地方民居和当地的传统技艺里,都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在发展中的文化积淀,它们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但是,目前某些城市仅仅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利益,进行大拆大建的城市商业化建设,将体现城市文化和文脉的老建筑、老街区毁于一旦,忽视甚至破坏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必然导致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本身的分割、破裂,使城市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2.2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的面貌正在朝着统一化的方面发展,而这对城市建设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城市的文化内涵,作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城市自身的面貌更加个性化,城市的特点更加鲜明化。但是,在便利的信息和交通影响下,各城市之间在规划建设上互相借鉴的频率大大增加,很多模仿和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多,已经出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差不多”的现象。各种地域的风俗特色正在城市中渐渐消失,反倒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
2.3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和历史,在中国,其传统文化一直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十分雄厚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在城市规划中,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让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产生强大的文化认同感。但是,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很多城市却大肆模仿欧式风格、打造美式庄园,导致自己的城市面貌失去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韵味。
3 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文化
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可以直接指导城市的物质文化建设,并且为城市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传承和发扬的环境,是连接城市建设与文化的纽带,也是城市建设的指挥棒。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文化起到一个继承和发展的作用。
3.1科学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建设具有社会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如果一座历史文化遗址被毁掉,其将无法恢复,同样,如果一座大厦被建成,短期内其也将很难再改变,这就是所谓的不可逆性。在建设中,城市规划可以做到对城市形象的再创造,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那么其文化建设将会杂乱无章,甚至荡然无存。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实际中总是滞后于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很多规划在利益需求面前屈服,缺乏文化内涵,很多城市建设只把眼睛盯在道路、广场、住宅、商贸等物质建筑上,而忽略人文生态、历史文化含量。如果我国的城市规划不从功能性转化为人文性,那么将会导致城市所特有的文化丧失殆尽,而且由于城市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都将成为巨大的损失。
3.2规划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应有其文化特色,包括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风俗习惯、民居里弄等等。在城市建设中,一定不能够以牺牲城市历史文化的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的发展。比如,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就是因为对历史文化的珍惜而在巨大的商业浪潮中保留下来的。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特色开始消失,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更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城市的文化建筑保护措施。
3.3 规划中要做到文化的兼容并蓄
在城市规划中,一方面要使自身的城市文化内涵具有特色;另一方面,在提高城市品位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排斥其他文化,这就要求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协调发展。比如在上海外滩中,既有亭台楼榭,又有巴克洛、罗马式等建筑风格,两种风格从未表现出对抗的意味,而是相互兼容,两者的结合形成浑然天成,使上海成为中西文化结合的大都市。因此,应当承认当代城市发展的多元性,努力创建一个不同文化群落共同生存的空间,这个空间既存在差异但是又相互平等。
3.4 将文化纳入城市规划中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该将文化规划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这种文化规划不能只把它当做赶时髦或可有可无的东西看待,必须将其作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来慎重规划。很多城市在规划时,只进行物质规划,缺乏文化理念,不注重文化内涵,没有对城市的特色文化进行定位,最终导致城市规划中文化的缺失。
城市的文化规划是一种高知识、高技能的规划,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思想和技术。如果对城市的文化规划认识不到位,思想和技术都不成熟,那么是无法真正地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规划中的。此外,在有些城市的规划中,虽然也涉及到文化的规划,但是,由于创新思维是短板,尤其是在城市特色规划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使得城市文化建设出现抄袭、雷同的现象。真正的将文化嵌入城市的规划中,就要注重城市文化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而不能盲目模仿。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统筹指导性作用日益明显。专家曾指出,宜居城市并不是具有完备的市政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就可以,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只有在规划中,不断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并将二者进行适当的结合,才能打造出现代新型宜居城市。如今,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中,已经把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途径,而这必然成为城市规划中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与城市的文化内涵关系密切,将城市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就势在必行。但就目前而言,针对城市文化内涵如何融入到城市中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肖建莉.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J].城市规划学刊,2009,(01).
[2] 李庆,杜学旻.文化因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J].山西建筑,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