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人类学研究表明,我们这群被称为“智人”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在百万年的演化长跑中胜出,成为唯一幸存至今的人科动物,甚至能够演化出可以解读宇宙终极奥义的“智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祖先无意中获得了一种名为“想象力”的超能力。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成为“大脑侠”的潜质。 在古代,个体人类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想象力就成为了现实和远方之间的黏合剂。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类学研究表明,我们这群被称为“智人”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在百万年的演化长跑中胜出,成为唯一幸存至今的人科动物,甚至能够演化出可以解读宇宙终极奥义的“智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祖先无意中获得了一种名为“想象力”的超能力。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成为“大脑侠”的潜质。
在古代,个体人类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想象力就成为了现实和远方之间的黏合剂。于是,人类便有了各种神话传说,有了《山海经》,有了《马可·波罗游记》……而大航海时代之后的500年,地球逐渐成为了一个整体,连外太空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人类发展出各种记录“真实”影像的技术。这个世界在人类的眼中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眼见为实。只不过,就在人们开始相信他们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时,一种“以假乱真”的技术却在悄然崛起,并开始颠覆人们对于真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传统观念。
在科幻小说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描写“真实幻境”的作品是很晚才出现的。这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很少有科幻创作者能预见到电子计算机技术(包括互联网)的崛起及其后来的发展对这个世界的深远影响。著名的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以机器人科幻闻名于世,但他笔下的机器人只是人类的“机器复制品”,而非我们今天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各种智能机器。可见,那时候,即便是人类中颇具想象力的科幻创作者们也没能预见到网络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时间转眼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项技术日趋成熟,但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还是闻所未闻的稀罕物。但科幻小说家们却敏锐地从中获得了新的创作灵感。1981年,任教于圣迭戈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弗诺·文奇发表了小说《真名实姓》,从而揭开了科幻作品探索“虚拟世界”的帷幕。在《真名实姓》的世界中,人类将自己的大脑通过导线直接连入计算机网络,而其中的黑客高手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肆意妄为。他们唯一的罩门就是自己的真实姓名,一旦被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就会沦为他人的网络奴仆。而小说中的大Boss名叫“邮件人”,无论人们使用何种手段,都无法找到邮件人的真实姓名。直到小说结尾,真相才揭晓—邮件人是一款被废弃的人工智能程序,但是它并没有“死”,而是通过躲在虚拟世界的角落里成长,最终变成了妄图毁灭世界的大魔头。
继《真名实姓》后,威廉·吉布森于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把人们对于由超级计算机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的想象推向了新的高度。而在这部小说出版的两年前,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也推出了相似题材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2010年,该片的续集《创:战纪》上映。而在这期间的28年中,无论是来自日本的《攻壳机动队》,还是来自好莱坞的《黑客帝国》三部曲,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影响。
1994年,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开始起步。就算是那些日后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领军者的人们,也还无从知晓,计算机和互联网会在短短二十年间彻底改变中国与世界。而这一次,中国的新生代科幻作家走在了时代风潮之前。科幻作家星河于1995年发表了小说《决斗在网络》。相比于国外同类作品灰暗、忧郁的基调,《决斗在网络》则更多地渗透着如温馨、幽默的校园民谣般的浪漫与诙谐的气息。随后,他又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网络游戏联军》,把中国人对于“虚拟世界”的想象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比之下,李佳慧、武桐、刘宇笑这三位小作家的科幻创作,都是立足于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他们心目中的未来。李佳慧的《奶奶的蒲扇》写出了对于人们沉溺虚拟世界而忽视真实情感生活的深切忧虑;武桐的《逃离虚无之境》反映了对于被困在虚拟世界中而无法解脱的恐惧;刘宇笑的《百年孤独后的温情觉醒》则告诉人们,不论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都无法代替对真实世界和人际关系的体验。可以说,三部小说虽然文笔还略显稚嫩,但却已经充分地展示出了他们透过表象看问题,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的能力。这在同龄人中,无疑是出众的。
半个多世纪前,在人类想象中,未来的主旋律是“宇宙,最后的边疆”;而现如今,人们却相信未来的人类可以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能够拯救世界的是“头号玩家”。其实,无论是“星辰大海”,还是“赛博空间”,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未知的新大陆。而从科技发展的角度,两者之间的发展路径并非相互抵触,而是相辅相成。我相信,只要人类能够继续高举科技这盏明灯,人类想象中的美好未来终会到来。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虽然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竹子,但从消化吸收的营养结构上看,大熊猫饮食中摄入的营养成分与食肉动物相似,与食草动物有明显不同。大熊貓 根据这项研究报告,大熊猫日常摄入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数量更接近“超级食肉动物”,它们吸收的能量约半数来自蛋白质,这与狼和野生猫科动物相近。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
据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于2019年5月6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暴龙超科的一个小型新种恐龙。新发现的恐龙被命名为“Suskityrannus Hazelae”,这在当地的祖尼语中是“suski(郊狼)”之意。藝术家描绘的新种恐龙图像 这个新种恐龙是霸王龙的一个小亲戚,它大约有9英尺(2.7米)长,3英尺(0.9米)高,重达20千克~41千克,而霸王龙重达9吨。它的饮食结构可
读者朋友,很高兴又与你相会于甘老师的《硅谷新视野》专栏。这期讲啥?甘老师说:今年春天喜事多,以上数月已见过。如今说到机器人,喜怒哀乐都要说。上期以自主交付机器人为例,讲了机器人带来的“喜”,这期就以机器人骚扰电话为例,讲一下机器人引发的“怒”。请君往下看吧!骚扰电话惹人怒 作案猖獗, 打击疲软。 不堪其扰, 防不胜防。 骚扰电话并不新鲜,可以说自从电话发明以来,它就一直存在。除了有意开玩
提到《富饒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这两篇课文,想必我们都会被文中描写的神奇壮丽的海洋世界深深吸引,那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洋生物、无穷无尽的矿产资源……海洋真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聚宝盆。 作为生命的摇篮,海洋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富足的资源物产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穷尽的资源。现如今,人们更是把海洋看作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新领域和最广阔空间,21世纪同时也是海洋世纪。那么就让我们一
侄女送来了好多苜蓿,说是让我尝个新鲜。这是今年的头茬苜宿,鲜嫩欲滴,惹人馋涎直涌嘴边。 中午,美美吃了一顿苜蓿搅团鱼鱼。其实我并不爱吃搅团鱼鱼,原因是青少年时代几乎上顿下顿都吃这饭,吃伤了。今日美美吃了一顿,全是因为有苜蓿菜开胃口。想当年,我吃的苜蓿并不比搅团鱼鱼少,但却从没讨厌过苜蓿,反而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那年月队里种苜蓿是喂牲口的,长到两尺左右,割了一茬又一茬。入春,苜蓿发芽,胖嫩
同样处于从大国向强国进发的中国,也正迎来了高铁的大发展和自贸区建设高潮,同时契合的也是城镇化进程,而受益的也将是大消费和金融证券业。 上海更是将成为亚洲金融中心视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今日高铁的大发展,使人联想到100多年前美国铁路建设的大发展,那也是1870-1920年间美国社会进步中十分关键的因素。1870年,美国铁路路轨里程为5.3万英里,1900年增至25.8万英里,1920年更是达到4
宋人唐庚,自幼颖悟,十四岁即能属诗作文,日后还有“小东坡”之誉。不过在他十八岁那年,有回专程去城外拜谒东坡,却实实在在吃了个瘪。话说那日两人晤谈,言语间东坡问他最近读些什么书,唐庚答道,刚读了《晋书》。接着便滔滔不绝地议论一通,孰料东坡突然问道,《晋书》中可载有什么好亭子?叫什么名字?唐庚一时“茫然失对”,只好起身告辞:“晚辈慵懒,读书粗心疏漏。今日拜见前辈,受益匪浅,晚辈告退了。” 堂堂廿四史
化石能源的现状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支撑了19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人类对化石能源还情有独钟。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巨大消耗,使其正在逐渐走向枯竭。 据估计,全世界最终可采石油储量为3万亿桶,世界石油产量的顶峰将在2030年出现。由于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增大,石油产量会快速下降。世界煤炭总可采储量大约为8475亿吨,从长期
田奇睿同学 编者按:高考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于是高考的结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田奇睿同学经过不懈努力,圆梦清华大学电子系,他有什么样的高考提分心得呢?让我们通过田同学一篇高考后的读书笔记来一探究竟吧。跟伽莫夫畅游科学之海 美国核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乔治·伽莫夫所著的《从一到无穷大》一书,是清华大学邱勇校长随录取通知书一起推荐给我们2018级清华新生的暑假必读书目。从打开书
2188年除夕这天,夜凉如水。 特洛耶看了一会儿书,悄悄将带着一点儿小希冀的目光投向在沙发上坐着的爸爸妈妈。妈妈正在用手机阅读,笑得前仰后合,爸爸正在用手机的立体投影功能模拟一场足球比赛,玩得不亦乐乎。特洛耶失望地移开目光,有些难过。“今天是除夕耶,他们就真的那么不耐煩陪我吗?” 他决定尝试一下,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妈妈,扯扯她的袖子,犹豫了一下,又小声地问:“妈妈,您能陪我聊会儿天吗?我有好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