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史类科目,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将开启一段了解古今中外历史的奇妙旅行。通过历史课堂,学生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故事以及历史脉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情境教学拉近了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弥补中国古代史教学劣势。为了更好地推动创新化的教育改革,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历史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课堂教学开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而这一切也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下。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核心素养、历史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初中历史是带领学生走进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学科。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以学生的历史学习结果为导向实施教学,而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初中历史教学更为重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对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
二、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立足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系统
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发生的史料事件的展示,初中历史的跨度较大,涉及古代史、近代史到现代史等各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其中關于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缘由及产生的影响都需要初中生牢固记忆和掌握,知识点琐碎,且容易混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不高,而立足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则不仅仅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类历史事件,而是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渐构建一条以“历史时间”为主脉络的知识网络,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积累,也便于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点,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
例如,在初中历史有关“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拨乱反正基本史实。由于知识点琐碎,学生难以构建知识体系,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刻意义,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为主要脉络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包含三个时间点,即 1978 年 12 月会议召开前、中、后,并分别将会议召开前、中、后进行思维分支总结知识点,如“会议召开中”,需要对应的思维分支线上展示会议召开的地点、主要内容、意义,“会议召开前”的思维导图的分支展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影响、性质,“会议召开后”则以“拨乱反正”为分支脉络,展示平反冤假错案、思想上“拨乱反正”、意义等事件,引导学生跟着思维导图梳理本课时的历史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熟悉中国近代史,树立学生的报国高远志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形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教师要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从而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我国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为基础,为学生讲授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奋斗精神,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新中国建设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点。在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以爱国精神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不懈奋斗的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时,教师可以通过清政府落后自闭导致挨打来渗透开放进步的国家态度。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由于闭关自守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斗争就会有反抗,无数的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逐步废弃了落后的清政府统治,开始了民主的统治,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国家发展的新路。因此,初中生应该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反抗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
(三)立足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
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分析历史、辩证历史、学习历史,而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积极投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策略之一便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角色互动、组织历史讨论小组等,为学生营造富有趣味性、互动性的历史学习氛围,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初中历史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以前的粮票、布票、肉票等票证的照片,并在课堂一开始便分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相互传阅,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票证的信息,以此作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对本节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播放《改革开放 30 年纪实:小岗村》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并组织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讨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自己认知及搜集到的历史史料,来谈一谈“联产承包”的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历史事件,联系当代的经济发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跟随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优化和创新,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分析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初中历史课堂是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教师应发挥好教学优势,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教学,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晶.如何提高初中历史学生的核心素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406.
[2]周建菁.谈初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J].才智,2019(34):4.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核心素养、历史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初中历史是带领学生走进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学科。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以学生的历史学习结果为导向实施教学,而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初中历史教学更为重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对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
二、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立足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系统
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发生的史料事件的展示,初中历史的跨度较大,涉及古代史、近代史到现代史等各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其中關于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缘由及产生的影响都需要初中生牢固记忆和掌握,知识点琐碎,且容易混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不高,而立足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则不仅仅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类历史事件,而是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渐构建一条以“历史时间”为主脉络的知识网络,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积累,也便于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点,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
例如,在初中历史有关“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拨乱反正基本史实。由于知识点琐碎,学生难以构建知识体系,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刻意义,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为主要脉络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包含三个时间点,即 1978 年 12 月会议召开前、中、后,并分别将会议召开前、中、后进行思维分支总结知识点,如“会议召开中”,需要对应的思维分支线上展示会议召开的地点、主要内容、意义,“会议召开前”的思维导图的分支展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影响、性质,“会议召开后”则以“拨乱反正”为分支脉络,展示平反冤假错案、思想上“拨乱反正”、意义等事件,引导学生跟着思维导图梳理本课时的历史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熟悉中国近代史,树立学生的报国高远志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形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教师要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从而渗透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我国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为基础,为学生讲授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奋斗精神,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新中国建设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点。在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以爱国精神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不懈奋斗的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时,教师可以通过清政府落后自闭导致挨打来渗透开放进步的国家态度。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由于闭关自守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斗争就会有反抗,无数的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逐步废弃了落后的清政府统治,开始了民主的统治,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国家发展的新路。因此,初中生应该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反抗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
(三)立足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
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分析历史、辩证历史、学习历史,而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积极投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策略之一便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角色互动、组织历史讨论小组等,为学生营造富有趣味性、互动性的历史学习氛围,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初中历史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以前的粮票、布票、肉票等票证的照片,并在课堂一开始便分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相互传阅,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票证的信息,以此作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对本节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播放《改革开放 30 年纪实:小岗村》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并组织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讨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自己认知及搜集到的历史史料,来谈一谈“联产承包”的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历史事件,联系当代的经济发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跟随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优化和创新,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分析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初中历史课堂是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教师应发挥好教学优势,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教学,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晶.如何提高初中历史学生的核心素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406.
[2]周建菁.谈初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J].才智,201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