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赵本山的小品家喻户晓,并深得人们的喜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独具个性的语言。本文以文体学偏离理论为基础,对赵本山小品的经典语句进行了归类和分析,认为其语言偏离常规现象不仅是赵本山小品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且是其语言幽默的主要实现途径和内在机制。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 常规 偏离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B
一 引言
偏离(deviation)是文体对标准变体或者对常规的违背。它是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中,通过某些手段来突出或强调其表达的意义,而对其相应的语域的典型特征所作出的暂时的、故意的违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对偏离的种类进行了细致而科学的分类,区分了包括词汇偏离、语法偏离、语义偏离、语音偏离等九种偏离现象。认为交际者是利用人们对常规特征的期待,通过“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东西,使人们的心理期待出现偏离,从而增强了其语言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小品这一艺术形式,不仅是一门表演艺术,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赵本山小品在中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誉为“小品王”,其原因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外,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更是生命线。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魅力无穷,因其特有的语法、语音、语汇,使得好多经典台词成为了社会中的流行语言。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大量运用了偏离理论,使语言离开人们所习惯的常规轨道,突破人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因而在观众发现某些不合常规的语言现象时就会被吸引,进而会对其进行揣摩和玩味,最终达到预期的讽刺或幽默的效果。这种超常规的偏离是赵本山小品取得成功的重要途路和方法。
纵观20年来赵本山小品的语言,本文以偏离理论为切入点,将其经典语言从逻辑偏离、语式偏离和语言偏离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初步的归类和分析。
二 赵本山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一)逻辑偏离
逻辑(logic)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这些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因此逻辑思维规律会对人类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进行导向和制约。一方面,逻辑思维方式使人们言语的沟通遵守一定的规则;另一方面,逻辑思维方式又会抑制人们的思维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势”。在言语活动中,人们会打破某些思维定势,使语义从常规到非常规转变而产生幽默的效果。这种采用“反逻辑”的语言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能达到特殊的表达目的和效果。赵本山小品中的一些经典语言就是有意识地超越逻辑常规,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取得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幽默效果。
逻辑偏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本山小品《策划》中讲述“公鸡下蛋”的荒诞故事。“公鸡下蛋”这句话本身没有语法错误,但在逻辑上偏离了常规:公鸡是不可能下蛋的。然而在小品特定的故事情境中却能得出合理的解释。这种逻辑偏离贯穿着整部小品,也是矛盾的聚集点,使观众产生一种新奇感和期待感,也是这部小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然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
例(1) 宋丹丹:大哥,你抽烟吗?
赵本山:我不喝水。
宋丹丹:喝水吗?
赵本山:我不抽烟。(《钟点工》)
这个例子中的这些对话很荒诞,不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表达的常规;但在观众的心里却产生了新奇、新鲜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发笑却又能接受这种逻辑上的偏离。
这些台词中所表现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是不会发生的。语言世界同现实世界产生了不一致。这些台词并不符合事实,是不真实的和不合乎常理的,是对常规逻辑的偏离,是对人们思维定势的突破。由于这种逻辑上的偏离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使这些话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增强了小品的幽默效果。
(二)语式偏离
语式指言语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侯维瑞先生在他的《文学文体学》中按语域的正式程度把语式分为口语和书面语、非正式语和正式语等。在观察研究赵本山小品经典台词的过程中,发现了两种主要的语式偏离的情况。
1 通过模仿诗歌押韵的语式偏离
在赵本山的小品语言中,很多台词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模仿了诗歌形式的押韵,也使得其小品台词朗朗上口。如:
例(2) 卖拐卖车是忽悠腿,本事全靠一张嘴,想来想去挺后悔,于是改行去送水了!(《送水工》)
上句中,是“腿”、“嘴”、“悔”、“水”押韵。
例(3)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钟点工》)
这段台词的形式也是模仿诗词歌赋的押韵模式,其中的“喝”“歌”“活”“磕”押韵,另外,在书面语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排比也被用于这段话中。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在模仿诗歌的押韵形式,小品人物以书面语的形式对日常口语进行有意的偏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不会像诗歌朗诵那样,而在小品表演中,演员用一连串押韵的句子来表达时,这种语式上的偏离常使观众很舒服,还凸显了小品人物的机智幽默。这三组台词不仅运用了排比句式且使用了诗歌的押韵形式,使得每句台词语言节奏鲜明,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幽默感,创造出很强的喜剧效应。
2 不同语体连用形成的语式偏离
赵本山小品语言中出现了很多的混合型语体,其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将书面语、专业术语、外语及流行语运用到小品这种口语色彩比较浓厚的语言中。如:
例(4) 搜狗,这回听明白了,打个搜狗,它先回来,然后我就牵根绳子出来了。不管咋搜,反正把我们搜出来了。(《捐款》)
在句台词中的“搜狗”是把英语“sogou”音译进行幽默化处理,而且它也是一个很专业化的词语,与小品中人物的身份相冲突,使语言的喜剧感大大加强,使观众听后能够会心的一笑。如: 例(5) 主持人,能不能不让我和这耍猴儿的一块PK,我受不了了,这素质太低了!(《火炬手》)
这句台词出现了书面语色彩比较强的词语“素质”以及英语“PK”与口语话很重的“耍猴儿”连用,普通的小人物说出这种正式的语言又夹杂着市井化的口语,使观众忍俊不禁。再如:
例(6) 主治医生赵大宝,电话洞拐洞拐洞洞拐,网址大不溜大不溜坑你点大不了……(《心病》)
这里的“主治医生”、“网址”是专业术语,“大不溜大不溜坑你点大不了”是英语“www.com”的翻译,几种不同语体的词连用,被小品人物在小品一开始就说出来,给下面的表演埋下了伏笔,引发观众的兴趣。另如:
例(7) 我告诉你,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说叫家政服务,往小了说叫钟点工,在国外叫赛考类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译成中文是心理医生,啥也不懂,伤自尊咧。(《钟点工》)
这句台词中的“家政服务”、“伤自尊”是书面语,“心理医生”是专业术语,而“赛考类激死特”又是英语,这几种不同语体风格的词混杂连用,是对正常使用语式的一种偏离。
但正是由于这种混杂型语体的运用,才使得小品的语言变得灵活具有富有创造性,话语表达大放异彩,实现了新颖化,增强了幽默感。
从以上这些例子分析来看,小品中的人物是一些普通的农民或市井里的小人物,因此从表达效果来看,他们使用的书面语、专业术语、外语和流行语等混合语体,使小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其语言形成了巨大反差,体现出人物夸张幽默的形象,也给小品带来了时代气息。
(三)语言偏离
一般而言,语言的偏离主要是出于讽刺幽默的需要。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言语十分善于背离语言规律,常常在语音层面和语法语义搭配两方面独具匠心,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达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1 语音偏离
赵本山小品的台词中主要有两种方式的语音偏离。一种是“听文生义”式的语音偏离,另一种是运用谐音双关式的语音偏离。如:
例(8) 牛群:大妈都有自己的博客啦?
赵本山:名人嘛,都刻薄。
这句台词是演员借助“听文生义”这种方法,对一些自己不熟悉而观众熟悉的词语,根据其相同的语音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但与原来的意思发生了巨大偏离,类似的例子还有:
例(9) 赵本山:把这个炖了,笨蛋。
小沈阳:说谁笨蛋呢?
赵本山:我说点一个笨鸡蛋。(《不差钱》)
这些小品中的语言表面上偏离了人们正常的思维轨道,但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语音偏离既让观众觉得滑稽可笑,又能表现出小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10) 那我有数了,装经理,现在经理也多,连我们后院老杨头,养两只羊,现在见面都管他叫杨总。(《牛大叔提干》)
这句台词表现出的语音上的偏离效果是由于这句台词运用谐音双关的方式造成的。“杨”“羊”形成谐音双关。只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经理泛滥,也给老杨头来个时髦称呼“杨总”,而实际上这个“羊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杨总”,是由老杨头养了两只羊得来的。正由于“杨”“羊”同音形成同音双关,才产生这种幽默效果。如果说“老杨头养了两头牛,叫他‘杨总’”或者“老牛头养了两只羊,把他叫‘羊总’”都不会产生这种喜剧效果。在这台小品中还有类似的台词:
例(11) (线串着甲鱼蛋)扯淡,扯淡,是不搁这来的呢?(《牛大叔提干》)
这里运用“蛋”“淡”的谐音,小品中的人物把不便直说的话通过这种方式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既避免了尴尬又传递了信息,适合当时的情景,达到了幽默及讽刺的效果。
演员借助小品舞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运用语音偏离的方式延续表演,这也是赵本山小品取得成功的方法之一。
2 语法语义搭配的偏离
语义偏离又称“语义的正偏离搭配”,指的是词语搭配表现为一种语义相斥的现象。这些词语搭配不合逻辑,有时很荒诞可笑,但在一定的语境下,这些词又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些表面上的不合逻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赵本山小品中出现多次偏离常规搭配的台词,这些台词在正常表达上会被归入语病,但在小品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就会变得合情合理又富有幽默感。如:
例(12) 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就违章了。(《三鞭子》)
“长得”一般与形容词搭配,如:好看、漂亮、丑、俊、美等,这里却运用了动词,且“违章”这一动词的使用,委婉地表达了“丑”的含义,形象贴切,具有调侃的趣味并且有很强的幽默感。
例(13) 你喊啥啊?他耳朵好使,哎,他嘴聋。(《捐款》)
每个人都知道“聋”是用来形容耳朵的,没有人会说嘴巴聋,这里显然违背了正常的语义搭配规则,但正是由于这种违规恰到好处地达到了较强的幽默效果。
例(14) 心情从多云转晴了,为什么啊,我找到我姥爷了,我姥爷太好了,能带我上溜光大道。(《不差钱》
这句台词也是对正常的语法和语义搭配的偏离。“多云转晴”是一种天气情况,显然与“心情”不能连用,用天气预报的专业词汇来形容人的心情,偏离了人们常规的表达习惯,使观众不由得发笑,可正是因为这种别出心裁地违背常规的语法语义的搭配,增强了小品的幽默效果,让人们感受到这种由新奇带来的愉悦感。
三 结语
文体分析关注的是语言的独特性,偏离是语言的重要特征,是作者别有用心的问题风格体现。偏离是抵达诙谐幽默效果的一种重要伎俩,赵本山小品常常运用这种伎俩来取得讽刺调侃的诙谐效果,分析小品言语中的各种偏离现象有助于我们领会作者或说话者的真正企图,以促进人们更好地中止言语交流。赵本山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虽远不止以上初步讨论的这几种类型,但正是因为运用了这些有悖于常理的语言偏离,才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语言,奠定了其在小品界的地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白红爱:《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篇中偏离的产生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
[2] Leech,G.A Linguistic Guide to Poetry[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69.
[3]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4] 秦海燕:《试论语义偏离现实的类型》,《松辽学刊》,200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宋凤茹,女,1979—,河北承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马强,男,1982—,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公外教研室。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 常规 偏离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B
一 引言
偏离(deviation)是文体对标准变体或者对常规的违背。它是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中,通过某些手段来突出或强调其表达的意义,而对其相应的语域的典型特征所作出的暂时的、故意的违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对偏离的种类进行了细致而科学的分类,区分了包括词汇偏离、语法偏离、语义偏离、语音偏离等九种偏离现象。认为交际者是利用人们对常规特征的期待,通过“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东西,使人们的心理期待出现偏离,从而增强了其语言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小品这一艺术形式,不仅是一门表演艺术,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赵本山小品在中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誉为“小品王”,其原因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外,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更是生命线。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魅力无穷,因其特有的语法、语音、语汇,使得好多经典台词成为了社会中的流行语言。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主要在于它大量运用了偏离理论,使语言离开人们所习惯的常规轨道,突破人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因而在观众发现某些不合常规的语言现象时就会被吸引,进而会对其进行揣摩和玩味,最终达到预期的讽刺或幽默的效果。这种超常规的偏离是赵本山小品取得成功的重要途路和方法。
纵观20年来赵本山小品的语言,本文以偏离理论为切入点,将其经典语言从逻辑偏离、语式偏离和语言偏离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初步的归类和分析。
二 赵本山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一)逻辑偏离
逻辑(logic)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这些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因此逻辑思维规律会对人类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进行导向和制约。一方面,逻辑思维方式使人们言语的沟通遵守一定的规则;另一方面,逻辑思维方式又会抑制人们的思维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势”。在言语活动中,人们会打破某些思维定势,使语义从常规到非常规转变而产生幽默的效果。这种采用“反逻辑”的语言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能达到特殊的表达目的和效果。赵本山小品中的一些经典语言就是有意识地超越逻辑常规,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取得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幽默效果。
逻辑偏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本山小品《策划》中讲述“公鸡下蛋”的荒诞故事。“公鸡下蛋”这句话本身没有语法错误,但在逻辑上偏离了常规:公鸡是不可能下蛋的。然而在小品特定的故事情境中却能得出合理的解释。这种逻辑偏离贯穿着整部小品,也是矛盾的聚集点,使观众产生一种新奇感和期待感,也是这部小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然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
例(1) 宋丹丹:大哥,你抽烟吗?
赵本山:我不喝水。
宋丹丹:喝水吗?
赵本山:我不抽烟。(《钟点工》)
这个例子中的这些对话很荒诞,不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表达的常规;但在观众的心里却产生了新奇、新鲜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发笑却又能接受这种逻辑上的偏离。
这些台词中所表现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是不会发生的。语言世界同现实世界产生了不一致。这些台词并不符合事实,是不真实的和不合乎常理的,是对常规逻辑的偏离,是对人们思维定势的突破。由于这种逻辑上的偏离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使这些话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增强了小品的幽默效果。
(二)语式偏离
语式指言语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侯维瑞先生在他的《文学文体学》中按语域的正式程度把语式分为口语和书面语、非正式语和正式语等。在观察研究赵本山小品经典台词的过程中,发现了两种主要的语式偏离的情况。
1 通过模仿诗歌押韵的语式偏离
在赵本山的小品语言中,很多台词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模仿了诗歌形式的押韵,也使得其小品台词朗朗上口。如:
例(2) 卖拐卖车是忽悠腿,本事全靠一张嘴,想来想去挺后悔,于是改行去送水了!(《送水工》)
上句中,是“腿”、“嘴”、“悔”、“水”押韵。
例(3)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钟点工》)
这段台词的形式也是模仿诗词歌赋的押韵模式,其中的“喝”“歌”“活”“磕”押韵,另外,在书面语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排比也被用于这段话中。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在模仿诗歌的押韵形式,小品人物以书面语的形式对日常口语进行有意的偏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不会像诗歌朗诵那样,而在小品表演中,演员用一连串押韵的句子来表达时,这种语式上的偏离常使观众很舒服,还凸显了小品人物的机智幽默。这三组台词不仅运用了排比句式且使用了诗歌的押韵形式,使得每句台词语言节奏鲜明,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幽默感,创造出很强的喜剧效应。
2 不同语体连用形成的语式偏离
赵本山小品语言中出现了很多的混合型语体,其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将书面语、专业术语、外语及流行语运用到小品这种口语色彩比较浓厚的语言中。如:
例(4) 搜狗,这回听明白了,打个搜狗,它先回来,然后我就牵根绳子出来了。不管咋搜,反正把我们搜出来了。(《捐款》)
在句台词中的“搜狗”是把英语“sogou”音译进行幽默化处理,而且它也是一个很专业化的词语,与小品中人物的身份相冲突,使语言的喜剧感大大加强,使观众听后能够会心的一笑。如: 例(5) 主持人,能不能不让我和这耍猴儿的一块PK,我受不了了,这素质太低了!(《火炬手》)
这句台词出现了书面语色彩比较强的词语“素质”以及英语“PK”与口语话很重的“耍猴儿”连用,普通的小人物说出这种正式的语言又夹杂着市井化的口语,使观众忍俊不禁。再如:
例(6) 主治医生赵大宝,电话洞拐洞拐洞洞拐,网址大不溜大不溜坑你点大不了……(《心病》)
这里的“主治医生”、“网址”是专业术语,“大不溜大不溜坑你点大不了”是英语“www.com”的翻译,几种不同语体的词连用,被小品人物在小品一开始就说出来,给下面的表演埋下了伏笔,引发观众的兴趣。另如:
例(7) 我告诉你,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说叫家政服务,往小了说叫钟点工,在国外叫赛考类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译成中文是心理医生,啥也不懂,伤自尊咧。(《钟点工》)
这句台词中的“家政服务”、“伤自尊”是书面语,“心理医生”是专业术语,而“赛考类激死特”又是英语,这几种不同语体风格的词混杂连用,是对正常使用语式的一种偏离。
但正是由于这种混杂型语体的运用,才使得小品的语言变得灵活具有富有创造性,话语表达大放异彩,实现了新颖化,增强了幽默感。
从以上这些例子分析来看,小品中的人物是一些普通的农民或市井里的小人物,因此从表达效果来看,他们使用的书面语、专业术语、外语和流行语等混合语体,使小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其语言形成了巨大反差,体现出人物夸张幽默的形象,也给小品带来了时代气息。
(三)语言偏离
一般而言,语言的偏离主要是出于讽刺幽默的需要。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言语十分善于背离语言规律,常常在语音层面和语法语义搭配两方面独具匠心,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达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1 语音偏离
赵本山小品的台词中主要有两种方式的语音偏离。一种是“听文生义”式的语音偏离,另一种是运用谐音双关式的语音偏离。如:
例(8) 牛群:大妈都有自己的博客啦?
赵本山:名人嘛,都刻薄。
这句台词是演员借助“听文生义”这种方法,对一些自己不熟悉而观众熟悉的词语,根据其相同的语音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但与原来的意思发生了巨大偏离,类似的例子还有:
例(9) 赵本山:把这个炖了,笨蛋。
小沈阳:说谁笨蛋呢?
赵本山:我说点一个笨鸡蛋。(《不差钱》)
这些小品中的语言表面上偏离了人们正常的思维轨道,但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这种语音偏离既让观众觉得滑稽可笑,又能表现出小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10) 那我有数了,装经理,现在经理也多,连我们后院老杨头,养两只羊,现在见面都管他叫杨总。(《牛大叔提干》)
这句台词表现出的语音上的偏离效果是由于这句台词运用谐音双关的方式造成的。“杨”“羊”形成谐音双关。只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经理泛滥,也给老杨头来个时髦称呼“杨总”,而实际上这个“羊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杨总”,是由老杨头养了两只羊得来的。正由于“杨”“羊”同音形成同音双关,才产生这种幽默效果。如果说“老杨头养了两头牛,叫他‘杨总’”或者“老牛头养了两只羊,把他叫‘羊总’”都不会产生这种喜剧效果。在这台小品中还有类似的台词:
例(11) (线串着甲鱼蛋)扯淡,扯淡,是不搁这来的呢?(《牛大叔提干》)
这里运用“蛋”“淡”的谐音,小品中的人物把不便直说的话通过这种方式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既避免了尴尬又传递了信息,适合当时的情景,达到了幽默及讽刺的效果。
演员借助小品舞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运用语音偏离的方式延续表演,这也是赵本山小品取得成功的方法之一。
2 语法语义搭配的偏离
语义偏离又称“语义的正偏离搭配”,指的是词语搭配表现为一种语义相斥的现象。这些词语搭配不合逻辑,有时很荒诞可笑,但在一定的语境下,这些词又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些表面上的不合逻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赵本山小品中出现多次偏离常规搭配的台词,这些台词在正常表达上会被归入语病,但在小品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就会变得合情合理又富有幽默感。如:
例(12) 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就违章了。(《三鞭子》)
“长得”一般与形容词搭配,如:好看、漂亮、丑、俊、美等,这里却运用了动词,且“违章”这一动词的使用,委婉地表达了“丑”的含义,形象贴切,具有调侃的趣味并且有很强的幽默感。
例(13) 你喊啥啊?他耳朵好使,哎,他嘴聋。(《捐款》)
每个人都知道“聋”是用来形容耳朵的,没有人会说嘴巴聋,这里显然违背了正常的语义搭配规则,但正是由于这种违规恰到好处地达到了较强的幽默效果。
例(14) 心情从多云转晴了,为什么啊,我找到我姥爷了,我姥爷太好了,能带我上溜光大道。(《不差钱》
这句台词也是对正常的语法和语义搭配的偏离。“多云转晴”是一种天气情况,显然与“心情”不能连用,用天气预报的专业词汇来形容人的心情,偏离了人们常规的表达习惯,使观众不由得发笑,可正是因为这种别出心裁地违背常规的语法语义的搭配,增强了小品的幽默效果,让人们感受到这种由新奇带来的愉悦感。
三 结语
文体分析关注的是语言的独特性,偏离是语言的重要特征,是作者别有用心的问题风格体现。偏离是抵达诙谐幽默效果的一种重要伎俩,赵本山小品常常运用这种伎俩来取得讽刺调侃的诙谐效果,分析小品言语中的各种偏离现象有助于我们领会作者或说话者的真正企图,以促进人们更好地中止言语交流。赵本山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虽远不止以上初步讨论的这几种类型,但正是因为运用了这些有悖于常理的语言偏离,才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语言,奠定了其在小品界的地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白红爱:《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篇中偏离的产生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
[2] Leech,G.A Linguistic Guide to Poetry[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69.
[3]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4] 秦海燕:《试论语义偏离现实的类型》,《松辽学刊》,200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宋凤茹,女,1979—,河北承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马强,男,1982—,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公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