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露宿莫日格勒河畔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是你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最佳胜地;是你脱离城市喧闹、寻求清静的天然氧吧;是你体验户外生活,净化心灵的人间仙境!莫日格勒河如同一位美丽的少女藏在深闺之中,如果不是亲自见识莫日格勒河,你是无法想象这里到底有多美!在呼伦贝尔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草原范围内,有三千多条河流纵横交错,有五百多个湖泊星羅棋布,还有号称亚洲第一的额尔古纳湿地、辉河自然保护区等,虽然每个景区都各有特点,但是,莫日格勒河无与伦比!
  莫日格勒河发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麓,经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由东北向西南流淌,注入呼和诺尔湖,再流入海拉尔河,全长二百九十多公里。它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百转千回,两岸水草丰美,风光旖旎。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牧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而莫日格勒河也是年复一年延续着它的历史,直到今天!
  早在几个月前,网上就登出通知,确定2018年8月7日,在巴尔虎草原的莫日格勒河畔,当地政府要搞一次万马奔腾的系列活动,于是我和身边的影友们就开始翘首以待,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直到8月6日,由牙克石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16人的摄影队伍,才满怀期待地向着目的地进发。那一天,我们分乘四辆汽车,下午一点在牙克石出发,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结果走了四个多小时,而且一路艰难,险象环生!本来沿着简易的山路,经莫拐、特尼河直奔巴尔虎草原就行了。结果车行三十多公里后,在一个三岔路口迷失了方向,谁也说不准该是向西还是向北,最后有人说那就向北吧!结果证明还是绕行了几十公里!在通过一片麦田旁边的简易路时,有一段泥泞的道路,一辆轿车陷了进去,大家推了几次毫无结果,此时恰好有一辆拖拉机路过,好歹把车拽了出来!后来车队七拐八绕,又有几次陷车,好在人多,每次都化险为夷!
  当日下午六点,在一座山头之上,我们安顿下来。选择这里露营,一是山下就是莫日格勒河,可以拍日出、日落;二是距离万马奔腾的场地不远。大家支起各自的睡袋、帐篷,然后开始生火做饭:有串羊肉串的,有张罗烤盘的,有煮肉的,有洗菜的,有切水果的,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唯有我手脚笨拙,搭不上手。只有用这些身边的故事来构思今日的文章。此刻,天空布满阴云,不时的还有小风夹着雨点,稀稀落落,拍打在身上,有些许凉意。不远处的山顶上,有一座敖包,蓝色的丝带随风起舞,把牧民的希望与梦想寄向远方!山下的莫日格勒河,时而东行,时而西进,时而南奔,时而北走,迂回曲折,左顾右盼,在曲折中流动。流动的过程,似有诗的韵律,歌的音符,画的写意,书法的酣畅,它作为呼伦贝尔草原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
  夜幕降临,大家开始围坐在一起用餐,面对着丰盛的佳肴美味,尤其当烤制羊肉和洋葱的气味飘来的时候,肺腑间便溢满了肉香。原本是清冷乏味的草原之夜,忽然变得诗意起来!在几杯小酒下肚之后,一个个都酒酣耳热,兴奋异常!忽然天空又下起雨来,开始是零星小雨,后来越下越大,晚餐只得草草收场,大家纷纷躲进汽车或帐篷里避雨,还有几个没有尽兴的,干脆把汽车后备箱支起来,顶着中雨继续喝酒,谁都不顾那淋湿了的衣衫!顶着雨在野外饮酒,我还是第一次。当我钻进睡袋的时候,发现雨水已经流进了帐篷,睡袋的一部分已经被水浸湿。此刻衣衫淋湿了,帐篷又进水了,荒郊野外,无处躲藏,实在是尴尬至极!更糟糕的是,雨还在下个不停,噼噼啪啪拍打在帐篷上,如同有人拿着小木棍击打我的脑门一样!那一刻,饮酒时的万丈豪情已经随风飘去,倒是凭添了些许惆怅,出于无奈,只能是“夜雨深深情,伴我到天明”了!
  当一缕阳光再次飘进我的帐篷的时候,又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沉寂了一夜的莫日格勒河畔,又恢复了生机:绿地、河流、牛羊、蒙古包、还有那不断升腾的缕缕炊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和谐画卷,这,就是莫日格勒河的清晨!欣赏莫日格勒河的清晨,无疑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儿,但是更重要的是拍摄“万马奔腾”的场面。同往年一样,我们又驱车选择制高点,准备拍照。山下就是莫日格勒河,大河两岸还有几千匹马、几百头牛、数千只羊在绿地觅食,场面壮观。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官方组织的万马奔腾系列活动,却没有活动迹象。明明是当地政府在网上发文,公布了万马奔腾系列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为什么却没有动静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上午10点多,影友升起两架无人机,前去驱赶马群,才好歹拍了几张比较理想的片子,至此,我们的活动进入了尾声。
  应该说,我对莫日格勒河并不陌生,十几年来,每逢夏秋季节都会来到这里拍照,亲眼见证了草原的变化:过去,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一直是逐水草而居的;现在变了,牧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草场,且纷纷围建了草库伦。过去偌大的草原,他们可以赶着勒勒车,哼着蒙古族长调,随便迁徙;如今的草原被分割成若干独立的区块,互不干扰。牧民过去居住的蒙古包,搬家时用的勒勒车或四轮拖拉机,现在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易板房和家庭轿车;原来牧民放牧骑马,现在多半是骑摩托车。所有这些改变,是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但是没有了原汁原味的草原,是也,非也?现在定论恐为时尚早!然而无论如何改变,都阻止不了莫日格勒河不舍昼夜、奔腾向前的脚步,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其他文献
一  有一种脚步叫飘逸,有一种舞姿叫轻盈,有一种情感叫火热。  啊,春风,你带着阳光的温暖,带着蓝天般的心情,拥向大地,拥向你向往已久的色彩斑斓的梦。  你用少女般的热烈,吻化了高山的积雪,吻化了幽壑的坚冰,吻化了大地心的封冻。  大地苏醒了,明眸闪亮着兴奋,眉头挂满了喜悦,心中响起了歌声……  二  艳阳。蓝天。白云。鸟鸣。  清河。红柳。青草。飞虫。  饱满的色彩,美妙的天籁,清新而明丽的构思
期刊
去年的记忆消融  泥泞了  今朝的旅途  希望的季候风  轻轻送暖收藏  风干的昨天  舍得舍不得  都是匆匆过往  今日艳阳  莺飞草长  无限春光  你在花開的季节  开花  我在开花的季节  守候  一树繁花轻轻绽放的  清吟  书法  凝神走笔的瞬间  为文字赋予生命  一模一样的是临摹  独一无二的是创作  撑起颜筋柳骨的  是自己的魂魄  篆刻  刀与石的摩擦  实实在在的较量  去与
期刊
说来也怪,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大兴安岭竟然没有下雪。而且,随着气温转暖,这老天就像跟谁较劲似的,仍然瓦蓝着天,一点白云都不飘。树林里、草甸子上,一片灰一片黄的,草尖上挂满了灰尘,走在上面直冒烟。大风也一天比着一天地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的心一直悬着,为啥,春防难防啊!  对于生活在大兴安岭林区的人来说,春季森林防火就是每年的一道关。说它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也不为过。  话说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长青
期刊
人类不知道多少次吟咏抒写天空、大地、河流、野草、花朵……那是赞美之声、感恩之声,可是——还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自然是万物之母,我们是子宫里的婴儿,并且永远是婴儿,即使成长了千年万年——也是。爱或不爱,她永远是我们的母亲。你会不爱吗?然而不可忽视的,还有人类从未有过的强力破坏,在凡有价值必有所图的贪欲之下,山河大地无不遭受染指。人类的智慧的确让人惊叹,而其昏聩也常常让人错愕。  幸运的是,美好山
期刊
在美丽的西拉木伦河上漂流  ——评杨瑛散文集《河流》  有人说,人生所有的邂逅都是重逢;读杨瑛的散文集《河流》(作家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以至想起《红楼梦》中的一句话:“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杨瑛是蒙古族作家。《河流》是“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工程”推出的作品,主要讲述北方草原故事,展示草原文化。如从地域来说,内蒙古隔山隔水;但从文化来说,内蒙古并不遥远。  小的时候,就读
期刊
1  穿过喧嚣的八咏古街,徜徉窄仄的市井街巷,抬望眼,只见一座巍峨的古楼,矗立于数丈高的石砌台基之上,依势而建,气势夺人。  这就是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站在八咏楼下,仰望高筑石台之上的重楼叠宇,那巍峨屹立的台基,高耸入云的楼阁,翼角腾空的重檐,在晨光的映照下,更显雄伟壮观。那一墙葱茏的藤蔓,爬满了斑驳的台基,又给古老的城墙泼染了一层绿意与生机。  知道八咏楼之名,是早年在一册《宋诗选》上,
期刊
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感都是在攀比中失落的。譬如,私家车在我们这座三线城市里没有普及之前,我走路的感觉还是蛮好的。可是,待到私家车普及后,我则是越走越憋屈了。  我本来压根儿就不想开车,内心深处、潜意识里,我都不爱车。而且在这座小城里中速步行,从城南走到城北用不了两小时,从城东走到城西也用不了一百二十分钟,公交也很方便,私家车真的不是刚需。可现在不管开公车还是开私车,几乎人人有车了,我也被
期刊
啊,故乡,故乡,又踏上了你幽深的林间小道。  晨光熹微中,我伫立在村口,旅游车、小轿车在眼前交错驶过。浓荫如冠的杨树林滞阻了双眼;昔日难遮风雨的“撮罗子”,换成整齐和谐的“木刻楞”,“木刻楞”又换成红砖瓦房,红砖瓦房又换成别具一格的北欧风格新居;晓风中传来乡亲们阵阵开怀的畅笑,飘来花草与松脂浓郁的芳香;迎出来了,迎出来了,是谁家的乌娜吉①,晨风掀动那绚丽的裙角……  黄昏,我漫步攀上驯鹿场。鹿背上
期刊
懒洋洋的日头在午后向西挪动着,天空无精打采地静止在那里,成团的云杂七乱八地堆积。  我和妹妹坐在院子里,地面有些潮湿,角落处生了墨绿色苔藓,或大或小的蚂蚁从这里经过,我们就这样沉默地拿砖块磨着砖粉,中间已经有了很深的凹陷,砖粉深红、细腻,染得整个手都通红,背对的黑漆木门插得紧紧的,大人不在的时候,时间总是漫长又沉闷。  一排房子沿着南山脚下,向上环山腰,伸进茂密的杨树林。有树的地方,人家就稀稀拉拉
期刊
我们沿着第一道沟塘子进山走了快两个小时了,不知道穿过了几片白桦林,几片松树林,几片混交林。雪地上早已不见行人痕迹,各种小动物的足迹却渐渐多了起来。  山林里很静,似乎连鸟儿的鸣叫都消失了。耳畔只有我们行走时咯吱咯吱踏雪的声音,和自己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这片林子似乎怎么也走不到尽头。白桦林里很清爽很明快,连同皑皑白雪,衬得树梢上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格外透彻干净。但与别处见到的不一样,这里常见到一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