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绘画的表现形式比较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与哲学是存在密切联系的,中国艺术则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根基,中国美学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西方艺术来说,基督教的影响不可忽视,基督教认为神圣的价值存在于人和外界之外,需要个体去听和看、感受和理解。从基督教义的角度来看,艺术家通过对外在美完美准确的体现来表达对上帝的尊崇与靠拢,完成对上帝的贡献。因此,中西绘画在艺术风格、表现形式以及受众和作者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中西绘画的表达意境和构图等方面出发,对中西绘画的表现形式差异进行简单比较。
  一般来说,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分别是东方绘画体系与西方绘画体系,东方绘画体系是由中国、古埃及、波斯和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中国画是其主流;西方绘画体系则是以欧洲为中心,由古罗马和古希腊的绘画发展而来,油画是其主流,不同的文学思想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对于中西方美学来说,它们皆是世界艺术的高峰,在根本上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根基、观念与审美上的不同造成其美学差异,但正是这些差异带给观众震撼和美的感受。中西绘画间既存在两者相互联系且统一的共性,也存在各自鲜明独特的个性。下面就中西绘画的表现形式作简单比较。
  一、理性精神与感性物质
  由艺术与哲学的密切联系可知,中西绘画的差异根源来自其不同的哲学观念,伴随人不同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模式。东方人将气看作构成万物的根本,理性看待世界,东方人大多内向,追求含蓄美。南齐画家谢赫在其《古画名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即“应物象形,传移模写,经营位置,随类赋彩,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即“观察、临摹、构图、色彩、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其中“气韵生动”一条极为特别,中国画在画像的同时还讲究生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后“气韵生动”被奉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画山求其势中的“势”、画人求其神中的“神”以及画花求其态中的“态”,皆表现出气势、精神與生命之势,其精神气质由内而外散发。该“缘物寄情”“以形写神”的艺术形式反映出中国画的抽象思维,因此也说中国绘画的智慧思维传达出的是理性的精神世界。
  相比较中国绘画来说,西方绘画更为写实、严谨、科学和具象,更讲究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和表现客观世界。在绘画透视方面,西方绘画运用几何学,在绘画色彩方面用到光学,在描绘实体形象时更讲究固定、静止的观察与精确的描绘。正如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将数学透视法比作绘画的船舵和准绳一样,西方绘画追求造型的写实和严谨,强调所描绘事物的外部特征,其科学性的思维所传达出的是感性的物质世界。
  二、空灵构图与充实构图
  中国画讲究空灵的构图与大胆的留白,构图中又有虚与实、疏与密、集与散、开与和的对比。例如,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中,零落的小树加上隐约的远山,剩下的就是大面积的留白,湖水与天空全靠人的想象,湖水的平静与天空的寂静皆表达了画家的情感:空虚、孤寂与消沉。此外,该作品还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无奈与哀愁。在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作者只画了一个老渔翁和一叶扁舟,夹杂几条水波,剩下都是留白,却给人如诗如画的观感,闲适恬静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以体会到中国画空灵构图,以虚带实的画法拓展了人的思维空间,也提升了画面的气韵和活力。
  与中国画相反的是,油画重视构图的充实性,讲究客观真实地展示画中的每一个细小局部。例如,描绘天上白云时运用多种颜色,描绘画面中的白布或者白色房子都要画上色彩。油画认为光源影响一切物体,物体会随时间、天气、光线的不同产生变化,这些都应在纸上表现出来,所以不能留下空白。油画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也讲究主与次、虚与实的对比,但从画面形式上来说它的画面很充实。例如,英国《干草车》,康斯太布尔花了大量笔墨描绘云海翻滚,地面暗淡,暴风雨即将来临,远处天边却突然出现代表光明与生机的亮光。
  三、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依照散点透视法进行。作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法可自由移动,具有多视点和视域,灵活多变。采用散点透视的画面大多是不同地点和景观的结合体,甚至会牵涉不同时代,画面容量极大。宋代画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提出“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观”,并提出对散点透视规律具备高度概括性与总结性的“三远法”:“自山而下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人物画家顾闳中创作了《韩熙载夜宴图》,整个夜宴的内容被画卷分为五段来呈现,每一段之间都是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主人公在不同场景的反复出现,将画卷串联成一个整体,散点透视构图的方式使其主体形象更为突出。除了《韩熙载夜宴图》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运用散点透视法的重要作品,它描绘了京城内外的热闹繁荣,同样是一个不朽的杰作。
  油画遵循焦点透视法则,构图方面它只满足一个视点、视域以及视平线,受时空的制约,观察方式也是固定和静止的。焦点透视法则在表现形式方面有严格的规范,对画中物象的透视成像和比例条件方面的要求都是较为严格的。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堪称运用焦点透视法则的经典之作,从空间上来说,该画作的透视手法极为高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归功于除了绘画之外,达·芬奇还是一个优秀的精通光学、色彩学、几何学以及解剖学的科学家,这为他作画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在《最后的晚餐》中,明暗、比例、色度、解剖等科学法则让达·芬奇在二维平面创造出三维立体空间,并且巧妙运用了天顶、餐桌、墙面以及窗户中的深远场景,突出了封闭画面中的几何中心。
  四、墨韵与色彩
  中国画中对水墨的运用极为讲究,根据水墨丰富的变化形式将其分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以及枯墨等不同的层次。用水墨作出的画粗看色彩单一,它却能兼具画作丰富的层次关系与物体的意象,表达出其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人对水墨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欣赏,摒弃了自认俗气的其他色彩,认为单用墨便足以表达意象。古有“无色令人色盲”“无色乱目”,道家主张朴素美,认墨色为万色之王。唐代王维在《山水诀》中提出“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思维观念,这种思维的传承使得后期中国画大多以水墨来替代其他颜色,而受众也会从水墨的变化中意会到各种色彩。例如,在欣赏水墨荷花或者水墨花鸟时,人的思维会通过对画面的再创作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形象。
  与墨韵不同,油画讲究客观表现出物体的固有原色、光源色以及环境色,重视对色彩的综合运用,重视对自然色光下物体的真实写照,讲究科学处理,画家也会对色彩进行科学且深入的研究。17世纪以前,油画还只是在室内光线下表现物体的“固有色”,色彩较为单一;17世纪之后,牛顿建立了光线说,色彩表现形式被大众了解,画家也受到启迪,充分利用对色彩的认知进行创作,充分研究了色彩的表现和心理效应,从而建立科学的色彩学理论。因此,油画的色彩变化丰富,纯度、明度、冷暖等都自然逼真,明艳动人。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中方绘画和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的简单比较分析,人们不难看出,中国绘画是“人化了的自然”,其笔墨概念从自然和心源出发,最后又超越自然,其表现形式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强调情质并发。中国画写意、抽象的思维观念,讲究主观,代表的是理性的精神世界。相反,西方绘画受自然观法则制约,着重对实物进行真实写照,讲究画作的客观、科学以及写实,重视直觉,表现感性的物质世界。总之,虽然中西方的绘画表现形式不同,对所画内容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形式主客观侧重也有很大区别,但其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是表现、传达美,都是表现作者生活中的审美感受,或追求超出现实生活的审美情趣,享受美,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和拥护美。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我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陶瓷文化在发扬与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升级与进步,呈现出多样化与地域性的特征。与男性陶艺家不同,女性艺术家视角独特,其陶艺作品灵动与娟秀,往往融入自己的生活故事,绽放出奇异的光彩。本文从陶瓷艺术创作的不同角度,探讨当代女性陶艺家的艺术价值体现和女性艺术对陶艺创作的影响。  在国家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越来越多独立、优雅的女性出现,她们在多个领域与行业绽放出美丽的光彩。在我国陶瓷艺术
期刊
话剧是“舶来品”,20世纪初引进中国,当时被称为“文明戏”,深受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追捧与喜爱。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叙述方式的戏剧形式,也是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剧本创作、导演构思、舞美设计、服装设计、音乐设计、道具设计等于一体。这么多门类集合为一门艺术,导演这位“总指挥”的地位尤为重要。  话剧与中国戏曲有着本质的区别。“写意性、程式化、板腔体”是中国戏曲最大的特点,与中
期刊
公元前221年,秦国在与其他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王朝。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注重礼仪制度,其在音乐上体现得尤为鲜明。各国诸侯都非常喜爱乐律,认为动听的音乐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繁荣的景象,也侧面体现了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严密体系。因此,各国的统治阶层都非常重视音乐。曾侯乙墓的出土使得先秦音乐的发展到达了巅峰,也是先秦音乐最有力的见证。  一、时代的印记 
期刊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改革戏曲等艺术科目教学机制。戏曲彩旦表演作为重要的戏曲表演类型之一,可以推动我国传统曲艺整体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还可以推动戏曲表演美学理论的进一步提升。  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是在表演实践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创造方法而产生的一种科学理论。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对表演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它是随着
期刊
本文从感官认知视角解析茶具设计信息元素,得到茶具信息元素的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式,为本次设计实践提供指导与借鉴。其间利用茶具设计案例分析了茶具产品的形状、色彩、材质及功能的感官认知特性,梳理用户对产品最初的感觉,判断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运用感官认知理论深入解析茶具情感化设计的构架方法。笔者认为,茶具设计的表达形式需引起人们感官认知上的触动,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茶具地情感需求。  一、“感官认
期刊
九江山歌作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流传于江西九江城门乡大、小城门湖一带,因此又称“城门山歌”,后又逐渐在马回岭、黄老门、狮子等乡镇流行,是区域劳动人民劳作时用来舒缓疲劳、振奋精神、愉悦心灵的一种传统民歌,因其旋律中只出现三个乐音,故又称“三音山歌”或“三声腔”。九江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大多以劳动、生活、爱情为主要内容,其唱腔明亮、高亢、曲调悠扬婉转,具有浓郁的赣北地方特色,被称为
期刊
提到日本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定无疑是知名度极高的历史坐标。久石让大多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电影配乐,特别是为动漫作品所作的配乐更是让他一举成名。本文主要分析久石让与宫崎骏合作动漫的配乐,如《龙猫》《天空之城》等,从风格、和弦、转调等方面还原久石让别具一格的配乐手法。  久石让本名藤泽守,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久石让,也是源自对音乐的追求。这名字源自一名美国黑人音乐家昆山·琼斯,于是久石让便以自己的偶
期刊
迭戈·里维拉(1886-1957)是20世纪最重要且又具影响力的伟大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强烈刻画艺术与社会的关联,艺术表现社会性的主题,构成具有公共性的纪念碑式作品,成为其基本美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30多年间,里维拉发起了墨西哥文艺复兴运动,在墨西哥革命时期,投入壁画运动的创作与发展,留下巨大的艺术遗产。  一、学习绘画初期  里维拉1886年12月8日出生于墨西哥小城瓜纳华托,在他10岁
期刊
一  今天是七夕,也是中国情人节。三年前的今天,刚研究生毕业一个月的我跟老公登记结了婚。无车无房无存款,没有求婚,没有彩礼,没有婚礼,仅仅是扯了张证,我就义无反顾地跟着这个“六无”老公奔往北京,开始了我们幸福的“北漂+蜗居”生活。  可事情总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一眨眼,三年就这么过去了,三年中,我幻想过无数次老公突如其来的求婚,然后告诉我哪天补办婚礼,可好样的,我苦苦等了三年却迟迟不见动静。身边没
期刊
园林是人类在对各种自然物质材料实施艺术处理的基础上所创造的环境,属于人工创造的自然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等方面的影响,集哲学、诗歌及传统工艺等学科于一体,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中国人自古就有崇尚自然和热爱自然的传统,传统哲学思想关注人和自然的联系,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古典园林是对大自然的刻画,也是一种超越自然、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