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07年下学期始在高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对我校部分学生调查基础上,论文认为理工科大学《原理》教学模式要创新,要实现四个转变,既从“单一授课”式向“师生平等对话”式转变、从“单一理论传授”式向“多理论比较传授”式转变、从“上课—回家”式向“课堂—谈心辅导”式转变、从“业务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
关键词:理工科 《原理》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1(c)-0154-02
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07年下学期始在高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由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统合而成。(以下简称《原理》)为适应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须充分发挥《原理》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作用,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学生对这门课有什么看法?学生理想的教学模式怎样?学生对当前学校教学大环境有怎样意见?笔者曾以作业的形式对学生展开调查,不仅学生反思《原理》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亦须反思这一问题。
1 关于调查的内容
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并不复杂,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请学生回答开设《原理》课的必要性。
此项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学生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即是说,如果《原理》课不是被看作为必修课的话,学生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门课。与学生私下交流,总是听学生抱怨《原理》课的枯燥乏味,不愿意学。难道学生真的“反感”这门课吗?原因为何?
第二,既然当代中国大学一定要开设《原理》课,理工科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学模式。
第一项调查是对学生学习《原理》课的感性认识的了解,第二项调查是对学生学习《原理》的理性思考的认识。理工科大学必然开设《原理》课,学生必然面对现实,但他(她)有权利向老师提出自己理想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不断改进自己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开设人文课程,尤其是哲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哲学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原理》课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哲学批判总结基础之上建构出来的无产阶级哲学,是党的理论指导武器。她在作为旗帜和方向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哲学的存在。通过开设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课程,在了解中西方民族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有所创造,中国哲学与之交融互动,才会有新的哲学系统的产生。通过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教学,使学生更好的体验哲学的民族性、时代性,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化的多元共存性,牢固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此项调查的目的,正是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能力,蠡探学生对人文课程的需求程度。
2 问卷分析
2.1 关于《原理》课开设的必要性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指出:在高校开设两课,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由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性质和办学宗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教育有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的学生指出,《原理》是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之所以来到大学,就是为了接受教育,以培养成一个有高尚情操和专业知识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么,仅仅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道德素质不高的科学家就像一条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狗。’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以形成系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明白人生是什么、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看待人生等重要问题。”有的学生指出,学习《原理》课,能够帮助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学《原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拿学分,而是形成一个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善于应用《原理》的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有利于从世界观的高度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人的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这部分学生是将《原理》当作基本的人生方法和生活态度来学习,但有部分学生是以“功利”目的来学习。有的学生很直接的指出:“根据我个人认为,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实话实说,要不是因为考研的要求,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完全可以不谈。”有的同学更是将学习《原理》课“实用”到极点:“学这门课就是为了拿学分!”考研和拿学分成为部分学生学习《原理》课的基本态度。实际上,抱着前一种目的来学《原理》课的学生实在是占少数,而后者占大多数。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对《原理》课充满了“偏见”,甚至说:“《原理》课是统治阶级统治我们群众的一种思想工具。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当然要开设《原理》,而从我个人来说,现在的《原理》课已经远远背离了让我们增加处世智慧的大方向,成为统治阶级给我们一种无形的精神枷索。”我想,有这样观点的学生一定不少。他们所普遍存在的这种“叛逆”心态[1]不仅表现于这门课程之上,而是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时刻警惕的。
其时,我们理工科大学学习这样的属于人文课程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但事与愿违,很少部分学生真正理性地看待《原理》课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而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说与大学教育体制的弊病密切相关。一个学生的回答道出了其中的原委:“理工科院校在教育的内容上,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重知识轻能力的单纯职业化倾向,这种片面的科技教育、单一的专业教育、单纯的技能传授,必将造成教育功能全面性的缺失,结果,教育成了训练‘科技动物’的工具。”目前社会,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理论广为流传,社会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以此衡量、判定学科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原理》课在内的人文课程受冷落,便属于“自然而然”了。
2.2 关于理想的教育模式
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方法,设想了他们愿意接受的教学模式。这包括:
其一,中、西、马共处一堂模式。有学生指出,在有限的学时之内,老师应该将中、西哲学史讲授都一遍,最好是多讲西方哲学史,然后讲《原理》。学生的要求不可谓不高,但作为教师,须接受这样的“挑战”。即是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理论,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下,围绕相关问题,能够讲授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理论,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坚定学生的信念。按照当前哲学创新的基本路向,惟有中、西、马圆融和合,方能够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特殊环境的、体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新哲学体系。因此,《原理》课程教学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坚持方法创新,实现多学科和谐共存。
第二,课上提问题与课下谈心相结合。有学生指出,老师在课上时常提出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层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有的学生并不愿意在课上被提问,因为他们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临场发挥”的能力较差。不过,他们并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更愿意与教师私下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管“上课”不管“课下”。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讲,“课下谈心”或许是条更好的路径。学生皆有属于自己的“苦恼”,若不能及时开导,可能会走向“偏执”,甚至“极端”。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须以平易近人的姿态,走下课堂,走进学生心中,善于与学生“谈心”,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
第三,案例教学模式。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套教学流程:实例(案例)—学生回答(普通话)—老师讲解—学生运用—作业(哲学名言)—学生举例。关于作业,这学生指出,老师布置一名言,学生找例子或故事来说明,以此培养学生由具体感性到抽象理性、由抽象理性到具体感性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我们当前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由实例导入,以理论讲解实例,最后由学生提供实例再来说明这一理论。这种方法比较受学生欢迎,它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想象空间,也给老师提供了全面思考问题的机会。
第四,讨论式教学模式。有学生指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成立理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研究不同的理论问题,小组之间以报告的形式交流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老师应该从“灌输”式“教书匠”转变成管理学生、指导学生的“传道者”。老师也要参与理论小组的问题讨论,适时指导,“平等对话”[2],师生都各自作为“问题”主体,把自己的体思与感悟投入到彼此的对话交流之中,实现情感的融通和经验的共享,彼此启发。在这个“我与你”关系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皆没有了“理性主体的轻狂和傲慢,却具有了自然赠予的厚重和丰富”[3]。这种讨论式教学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课下展开,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师生互动的功效性。
第五,理论讲解与原著选读相结合。有的学生指出,《原理》教学应该将理论讲解与原著选读相结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更要给他们讲解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指导学生适当阅读原著,并指导他们撰写读书笔记,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辨能力,将大有裨益。《原理》课程授课时间有限,虽然不能指导学生一一阅读原著,但是可以指导学生读一些基本原典的节选章节,如《德意志意识形态》选、《资本论》节选等。
2.3 关于师生关系与教师形象
师生关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不容易把握的一环。但处理好这个关系,自然便会实现和谐的互动式教学。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共同锻炼。”[4]若老师与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同甘共苦”,做到像朋友式的真心交流,师生就一定会实现和谐共处。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不是惟一“主体”。有学生指出,教师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第二,教师虽是课堂的核心人物,但主要作用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唱主角;第三,教师既要平易近人,又要博学多才;第四,教师要有职业道德,要有公德心,为人师表,口才好,专业水平高,有一技之长。我们校教授《原理》的教师都有哲学背景,有的学生便指出:教师应该像苏格拉底那样循循善诱,不间断不知疲倦的思考哲学问题并不断提出问题;时常中断自己的上课,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哲学问题;哲学老师应该看不惯懒惰和散漫的学生,是否懒惰成为他课上效果考察的唯一标准,等等。尽管透过学生的思考,作为《原理》课授课教师,最为直观的形象是:幽默、善于思考、乐于与学生交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同步过程,善于听取学生的心声,有助于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
2.4 关于开设其他哲学、人文课程的必要
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学生自己更要充分利用课外学习,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理工科大学生,除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外,应该学习人文课程,以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社会感悟能力。通过调查,已有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呼吁大学教学要走出“后高中时代”,学校要多开设人文课程。在人文课程中,有学生将哲学课看作是“电脑中的操作系统”,“它就像一位未卜先知的圣人告诉我们要抵达目标应从哪一个方向进行;它教育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素质。”
作为讲授《原理》的哲学教师,要主动开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课程,让理工科学生在了解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由“单一思维”向“复合思维”转变。同时,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传统艺术、传统习俗等,让学生在“国学”教学重,坚定民族信念,培养爱家、爱校、爱国的情操和积极健康的人生取向。
3 简短的结论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虽然学生对这么课有不同的认识和偏见,但基于对当代大学生心态的分析,以及我们学校理工科大学的性质,《原理》课教学模式要实现四个转变,既从“单一授课”式向“师生平等对话”式转变、从“单一理论传授”式向“多理论比较传授”式转变、从“上课—回家”式向“课堂—谈心辅导”式转变、从“业务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作为《原理》课教师,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前提下,不仅传授学生《原理》书本知识,还要传授相关的文、史、哲知识;不仅要把握课堂教学,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声,“传道”的同时更重视“解惑”;不仅有教学能力,还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相长。总之,《原理》课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人独舞”的时代,而是“师生共舞”的时代,在尊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姚刚.“90”后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心态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2] 柴秀波.哲学对话与对话教学——兼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改革[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3] 孙利天.21世纪哲学:体验的时代[J].长白学刊,2001.
[4] 陶行知.我之学校观[A].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关键词:理工科 《原理》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1(c)-0154-02
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07年下学期始在高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由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统合而成。(以下简称《原理》)为适应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须充分发挥《原理》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作用,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学生对这门课有什么看法?学生理想的教学模式怎样?学生对当前学校教学大环境有怎样意见?笔者曾以作业的形式对学生展开调查,不仅学生反思《原理》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亦须反思这一问题。
1 关于调查的内容
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并不复杂,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请学生回答开设《原理》课的必要性。
此项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学生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即是说,如果《原理》课不是被看作为必修课的话,学生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门课。与学生私下交流,总是听学生抱怨《原理》课的枯燥乏味,不愿意学。难道学生真的“反感”这门课吗?原因为何?
第二,既然当代中国大学一定要开设《原理》课,理工科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学模式。
第一项调查是对学生学习《原理》课的感性认识的了解,第二项调查是对学生学习《原理》的理性思考的认识。理工科大学必然开设《原理》课,学生必然面对现实,但他(她)有权利向老师提出自己理想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不断改进自己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开设人文课程,尤其是哲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哲学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原理》课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哲学批判总结基础之上建构出来的无产阶级哲学,是党的理论指导武器。她在作为旗帜和方向的同时,并不排斥其他哲学的存在。通过开设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课程,在了解中西方民族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有所创造,中国哲学与之交融互动,才会有新的哲学系统的产生。通过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教学,使学生更好的体验哲学的民族性、时代性,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化的多元共存性,牢固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此项调查的目的,正是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能力,蠡探学生对人文课程的需求程度。
2 问卷分析
2.1 关于《原理》课开设的必要性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指出:在高校开设两课,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由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性质和办学宗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教育有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的学生指出,《原理》是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之所以来到大学,就是为了接受教育,以培养成一个有高尚情操和专业知识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么,仅仅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道德素质不高的科学家就像一条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狗。’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以形成系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明白人生是什么、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看待人生等重要问题。”有的学生指出,学习《原理》课,能够帮助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学《原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拿学分,而是形成一个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善于应用《原理》的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有利于从世界观的高度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人的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这部分学生是将《原理》当作基本的人生方法和生活态度来学习,但有部分学生是以“功利”目的来学习。有的学生很直接的指出:“根据我个人认为,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实话实说,要不是因为考研的要求,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完全可以不谈。”有的同学更是将学习《原理》课“实用”到极点:“学这门课就是为了拿学分!”考研和拿学分成为部分学生学习《原理》课的基本态度。实际上,抱着前一种目的来学《原理》课的学生实在是占少数,而后者占大多数。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对《原理》课充满了“偏见”,甚至说:“《原理》课是统治阶级统治我们群众的一种思想工具。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当然要开设《原理》,而从我个人来说,现在的《原理》课已经远远背离了让我们增加处世智慧的大方向,成为统治阶级给我们一种无形的精神枷索。”我想,有这样观点的学生一定不少。他们所普遍存在的这种“叛逆”心态[1]不仅表现于这门课程之上,而是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时刻警惕的。
其时,我们理工科大学学习这样的属于人文课程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但事与愿违,很少部分学生真正理性地看待《原理》课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而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说与大学教育体制的弊病密切相关。一个学生的回答道出了其中的原委:“理工科院校在教育的内容上,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重知识轻能力的单纯职业化倾向,这种片面的科技教育、单一的专业教育、单纯的技能传授,必将造成教育功能全面性的缺失,结果,教育成了训练‘科技动物’的工具。”目前社会,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理论广为流传,社会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以此衡量、判定学科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原理》课在内的人文课程受冷落,便属于“自然而然”了。
2.2 关于理想的教育模式
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方法,设想了他们愿意接受的教学模式。这包括:
其一,中、西、马共处一堂模式。有学生指出,在有限的学时之内,老师应该将中、西哲学史讲授都一遍,最好是多讲西方哲学史,然后讲《原理》。学生的要求不可谓不高,但作为教师,须接受这样的“挑战”。即是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理论,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下,围绕相关问题,能够讲授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理论,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坚定学生的信念。按照当前哲学创新的基本路向,惟有中、西、马圆融和合,方能够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特殊环境的、体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新哲学体系。因此,《原理》课程教学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坚持方法创新,实现多学科和谐共存。
第二,课上提问题与课下谈心相结合。有学生指出,老师在课上时常提出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层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有的学生并不愿意在课上被提问,因为他们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临场发挥”的能力较差。不过,他们并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更愿意与教师私下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管“上课”不管“课下”。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讲,“课下谈心”或许是条更好的路径。学生皆有属于自己的“苦恼”,若不能及时开导,可能会走向“偏执”,甚至“极端”。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须以平易近人的姿态,走下课堂,走进学生心中,善于与学生“谈心”,将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
第三,案例教学模式。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套教学流程:实例(案例)—学生回答(普通话)—老师讲解—学生运用—作业(哲学名言)—学生举例。关于作业,这学生指出,老师布置一名言,学生找例子或故事来说明,以此培养学生由具体感性到抽象理性、由抽象理性到具体感性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我们当前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由实例导入,以理论讲解实例,最后由学生提供实例再来说明这一理论。这种方法比较受学生欢迎,它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想象空间,也给老师提供了全面思考问题的机会。
第四,讨论式教学模式。有学生指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成立理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研究不同的理论问题,小组之间以报告的形式交流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老师应该从“灌输”式“教书匠”转变成管理学生、指导学生的“传道者”。老师也要参与理论小组的问题讨论,适时指导,“平等对话”[2],师生都各自作为“问题”主体,把自己的体思与感悟投入到彼此的对话交流之中,实现情感的融通和经验的共享,彼此启发。在这个“我与你”关系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皆没有了“理性主体的轻狂和傲慢,却具有了自然赠予的厚重和丰富”[3]。这种讨论式教学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课下展开,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师生互动的功效性。
第五,理论讲解与原著选读相结合。有的学生指出,《原理》教学应该将理论讲解与原著选读相结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更要给他们讲解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指导学生适当阅读原著,并指导他们撰写读书笔记,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辨能力,将大有裨益。《原理》课程授课时间有限,虽然不能指导学生一一阅读原著,但是可以指导学生读一些基本原典的节选章节,如《德意志意识形态》选、《资本论》节选等。
2.3 关于师生关系与教师形象
师生关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不容易把握的一环。但处理好这个关系,自然便会实现和谐的互动式教学。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共同锻炼。”[4]若老师与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同甘共苦”,做到像朋友式的真心交流,师生就一定会实现和谐共处。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不是惟一“主体”。有学生指出,教师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第二,教师虽是课堂的核心人物,但主要作用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唱主角;第三,教师既要平易近人,又要博学多才;第四,教师要有职业道德,要有公德心,为人师表,口才好,专业水平高,有一技之长。我们校教授《原理》的教师都有哲学背景,有的学生便指出:教师应该像苏格拉底那样循循善诱,不间断不知疲倦的思考哲学问题并不断提出问题;时常中断自己的上课,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哲学问题;哲学老师应该看不惯懒惰和散漫的学生,是否懒惰成为他课上效果考察的唯一标准,等等。尽管透过学生的思考,作为《原理》课授课教师,最为直观的形象是:幽默、善于思考、乐于与学生交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同步过程,善于听取学生的心声,有助于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
2.4 关于开设其他哲学、人文课程的必要
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学生自己更要充分利用课外学习,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理工科大学生,除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外,应该学习人文课程,以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社会感悟能力。通过调查,已有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呼吁大学教学要走出“后高中时代”,学校要多开设人文课程。在人文课程中,有学生将哲学课看作是“电脑中的操作系统”,“它就像一位未卜先知的圣人告诉我们要抵达目标应从哪一个方向进行;它教育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素质。”
作为讲授《原理》的哲学教师,要主动开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课程,让理工科学生在了解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由“单一思维”向“复合思维”转变。同时,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传统艺术、传统习俗等,让学生在“国学”教学重,坚定民族信念,培养爱家、爱校、爱国的情操和积极健康的人生取向。
3 简短的结论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虽然学生对这么课有不同的认识和偏见,但基于对当代大学生心态的分析,以及我们学校理工科大学的性质,《原理》课教学模式要实现四个转变,既从“单一授课”式向“师生平等对话”式转变、从“单一理论传授”式向“多理论比较传授”式转变、从“上课—回家”式向“课堂—谈心辅导”式转变、从“业务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作为《原理》课教师,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前提下,不仅传授学生《原理》书本知识,还要传授相关的文、史、哲知识;不仅要把握课堂教学,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声,“传道”的同时更重视“解惑”;不仅有教学能力,还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相长。总之,《原理》课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人独舞”的时代,而是“师生共舞”的时代,在尊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姚刚.“90”后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心态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2] 柴秀波.哲学对话与对话教学——兼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改革[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3] 孙利天.21世纪哲学:体验的时代[J].长白学刊,2001.
[4] 陶行知.我之学校观[A].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